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张佳男
来源:《学理论·下》2015年第03期
摘 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它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22-02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及特征
从广义上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被古代人民普遍接受、认可并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它既包含那些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道德行为准则,也包含那些在我们今天看来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对社会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的道德行为准则[1]。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纲五常,以及流传下来的愚公移山、三顾茅庐等等都是中华传统美德。接下来重点谈一谈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
我认为首先应该提的就是爱国精神。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出现了无数位忠于国家的爱国将领,他们的英勇事迹为后人所赞扬,鼓舞着后人不断为国家做贡献。“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在《满江红》里倾泻满腔热血,他背刺“精忠报国”的情怀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关天培在鸦片战争期间死在炮火台上的英勇事迹感染了我们。好多好多诸如上述的英雄人物们,他们无比热爱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灿烂文化,他们的爱国情怀既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后人振奋了精神。其次,我们应该做到尊重父母,慈孝统一。国家是大家,父母所在的家是小家。我们好像很有钱,用着父母没用过的东西;我们好像很厉害,不顺心就跟父母喊;我们有时很高高在上,一点苦也不想吃。我们凭什么这样啊?父母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应该做到对父母敬重,尽到慈孝。再次,我们要有谦虚礼貌、严己宽人的态度。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从我国古代开始便讲礼貌、懂谦恭。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信条至今仍然对人们修身养性具有激励作用。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可见,谦虚懂礼貌对人们为人处事是多么重要!这种严己宽人、谦恭礼貌的美德也成了后人的行为准则。诚实守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老子》中写道:“轻诺必寡信”,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重视承诺,做到一诺千金,即我们所说的“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品格。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大力弘扬这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缺斤少两等
等现象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这就是商家的不诚实守信、不诚恳老实的表现。我们应该杜绝这种现象。另外,当今社会人们必须具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深入人心,为当今社会所接受、赞扬。我们应该像孔子所说的那样,“不怨天,不尤人”,我们不能坐等其乐,不靠努力就想要得到成功。必须以积极进取的振奋精神去鼓舞别人、激励自己,只有这样,人类文明才会进步、社会发展才能进步,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表现在它的科学性与进步性。中华传统美德正确地反映了人们的道德关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道德规律。中华传统美德自古就有,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如今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我说它具有科学性与进步性。其次,中华传统美德还具有人民性。因为我国传统美德都是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认可并弘扬的。它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反映着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因此,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人民性。再次,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中华传统美德形成于封建社会,并且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其内在思想是与封建统治思想相吻合的。中华传统美德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因此说其具有强烈的封建性。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社会作用
中华传统美德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如今我国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这几百年间,中华传统美德对我国的社会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推动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中华传统美德对我国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首先,中华传统美德对社会风气的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我国传统美德讲究的是三纲五常,因此,我们的社会应该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我们遵循礼尚往来、和睦相处。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有利于清除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这便是中华民族能够几千年不断发展的重要源泉。其次,中华传统美德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正是由于传统美德使人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帮互助、诚实守信,让人们懂得了这样一种观念,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这就为我们处理好彼此的人际关系打下了行为基础。这也是我国优秀传统美德能够长久不衰、不断发扬的重要因素。再次,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造就人的优良品格。我国优良传统美德要求人们克服不良习惯,端正自身不良行为。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正是有这样一种优良传统美德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具有了敬业乐群、谦虚友善的优良品格。此外,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培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从兴盛、落后再到崛起,正是因为有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作支撑。而这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正是“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最后,中华传统美德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儒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进步,其文化思想也被全世界所认同。五千年来,中华传统美德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使得我国的灿烂文化被保留至今。我们之所以不断地在
进步、在走向文明,正是由于我们的传统道德和精神力量在作支撑,也说明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推动作用。
三、中华传统美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内核。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论述、提出鲜明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是因为中华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首先,传统道德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吸收。“仓廪时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由管子最早提出的荣辱观。我国历史上有关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古训有很多,例如孔子倡导的“行己有耻”、孟子对荣辱观根源的分析“仁则荣,不仁则耻”等等,这充分说明我国自古以来就把传统道德的荣辱观看得很重。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和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道德观精髓,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去实践,这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其次,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我们说中华传统美德可以用“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继承了上述传统美德的合理内核,因此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与历史传承性。我们倡导“精忠爱国”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倡导“奉公守己”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等等,它们彼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构成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种关系便是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并且前者是后者的道德基础和重要思想来源。
最后,中华传统美德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是传统的继承和超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离开中华传统美德的大道,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置身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长河中对中华文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继承,体现出了它的继承性、创新性以及时代性。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克己奉公、公正无私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的时代精神。因此,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杜鹏,姚富云.浅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及特征[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
[1]黄易宇,郭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文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2]曲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张佳男
来源:《学理论·下》2015年第03期
摘 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它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22-02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及特征
从广义上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被古代人民普遍接受、认可并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它既包含那些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道德行为准则,也包含那些在我们今天看来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对社会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的道德行为准则[1]。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纲五常,以及流传下来的愚公移山、三顾茅庐等等都是中华传统美德。接下来重点谈一谈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
我认为首先应该提的就是爱国精神。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出现了无数位忠于国家的爱国将领,他们的英勇事迹为后人所赞扬,鼓舞着后人不断为国家做贡献。“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在《满江红》里倾泻满腔热血,他背刺“精忠报国”的情怀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关天培在鸦片战争期间死在炮火台上的英勇事迹感染了我们。好多好多诸如上述的英雄人物们,他们无比热爱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灿烂文化,他们的爱国情怀既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后人振奋了精神。其次,我们应该做到尊重父母,慈孝统一。国家是大家,父母所在的家是小家。我们好像很有钱,用着父母没用过的东西;我们好像很厉害,不顺心就跟父母喊;我们有时很高高在上,一点苦也不想吃。我们凭什么这样啊?父母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应该做到对父母敬重,尽到慈孝。再次,我们要有谦虚礼貌、严己宽人的态度。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从我国古代开始便讲礼貌、懂谦恭。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信条至今仍然对人们修身养性具有激励作用。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可见,谦虚懂礼貌对人们为人处事是多么重要!这种严己宽人、谦恭礼貌的美德也成了后人的行为准则。诚实守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老子》中写道:“轻诺必寡信”,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重视承诺,做到一诺千金,即我们所说的“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品格。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大力弘扬这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缺斤少两等
等现象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这就是商家的不诚实守信、不诚恳老实的表现。我们应该杜绝这种现象。另外,当今社会人们必须具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深入人心,为当今社会所接受、赞扬。我们应该像孔子所说的那样,“不怨天,不尤人”,我们不能坐等其乐,不靠努力就想要得到成功。必须以积极进取的振奋精神去鼓舞别人、激励自己,只有这样,人类文明才会进步、社会发展才能进步,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表现在它的科学性与进步性。中华传统美德正确地反映了人们的道德关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道德规律。中华传统美德自古就有,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如今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我说它具有科学性与进步性。其次,中华传统美德还具有人民性。因为我国传统美德都是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认可并弘扬的。它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反映着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因此,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人民性。再次,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中华传统美德形成于封建社会,并且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其内在思想是与封建统治思想相吻合的。中华传统美德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因此说其具有强烈的封建性。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社会作用
中华传统美德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如今我国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这几百年间,中华传统美德对我国的社会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推动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中华传统美德对我国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首先,中华传统美德对社会风气的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我国传统美德讲究的是三纲五常,因此,我们的社会应该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我们遵循礼尚往来、和睦相处。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有利于清除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这便是中华民族能够几千年不断发展的重要源泉。其次,中华传统美德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正是由于传统美德使人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帮互助、诚实守信,让人们懂得了这样一种观念,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这就为我们处理好彼此的人际关系打下了行为基础。这也是我国优秀传统美德能够长久不衰、不断发扬的重要因素。再次,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造就人的优良品格。我国优良传统美德要求人们克服不良习惯,端正自身不良行为。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正是有这样一种优良传统美德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具有了敬业乐群、谦虚友善的优良品格。此外,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培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从兴盛、落后再到崛起,正是因为有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作支撑。而这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正是“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最后,中华传统美德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儒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进步,其文化思想也被全世界所认同。五千年来,中华传统美德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使得我国的灿烂文化被保留至今。我们之所以不断地在
进步、在走向文明,正是由于我们的传统道德和精神力量在作支撑,也说明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推动作用。
三、中华传统美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内核。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论述、提出鲜明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是因为中华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首先,传统道德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吸收。“仓廪时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由管子最早提出的荣辱观。我国历史上有关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古训有很多,例如孔子倡导的“行己有耻”、孟子对荣辱观根源的分析“仁则荣,不仁则耻”等等,这充分说明我国自古以来就把传统道德的荣辱观看得很重。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和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道德观精髓,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去实践,这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其次,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我们说中华传统美德可以用“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继承了上述传统美德的合理内核,因此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与历史传承性。我们倡导“精忠爱国”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倡导“奉公守己”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等等,它们彼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构成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种关系便是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并且前者是后者的道德基础和重要思想来源。
最后,中华传统美德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是传统的继承和超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离开中华传统美德的大道,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置身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长河中对中华文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继承,体现出了它的继承性、创新性以及时代性。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克己奉公、公正无私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的时代精神。因此,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杜鹏,姚富云.浅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及特征[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
[1]黄易宇,郭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文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2]曲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