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识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唐诗,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能背出诗的上阙,而它的作者就是唐代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他是唐代继李白、杜甫之后又一位大诗人。他在世的时候,聪慧豁达、心系民生,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磊落行止受到世人的敬仰,以高超的诗词造诣、动人的优美华章把唐诗推到了又一个高峰。他的作品流传海外,又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增加了光彩;他去世的时候,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以“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的一首七言律诗,准确地概括了伟大诗人的一生。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最高统治者为臣下写如此真情的诗、作如此高的评价者,只有唐宣宗一人;得到这样真诚而崇高的评价者,只有白居易一人。 而当我们翻开一卷唐诗的时候,总会遇见他,用细腻的笔法,吟出一曲《长恨歌》,唱尽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的倾国之恋,总会遇见他,用哀伤的心声,写出一段《琵琶行》,道尽天涯沦落人的凄凉与哀愁。在那个日薄西山的中唐时代里,他用平易的语言,开阔的胸怀,真挚的情感,反映民间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抒发自己的心声,感悟天地的生命。而如今,当诗人的坎坷人生,早已随着时间流转消散在历史的天空中,只有他那一首首隽永的诗歌,依旧流传在世间,芳香如故。 那是唱尽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生死恋的《长恨歌》,那一年,春寒赐浴,沐洗华清池,这从生而来的丽质,回眸一笑的百媚,将那如花的美貌,印在了君王眼里,唐皇心上。那一年,玉楼承欢,度日芙蓉帐,这一身三千的宠爱,芙蓉帐内的缠绵,将那无尽的恩爱,带到了昭阳殿内,大明宫里。当渔阳的战鼓,惊破了霓裳羽衣舞,滚滚的烽烟,湮没了黄河南北岸,那歌舞升平,那繁华盛世,都被那胡儿兵马踏破,只看君王,匆匆逃行,千成万骑离开长安,一路奔西南。奈何,马嵬坡前,六军不发,将士皆怀家国恨,唐皇无奈,只得挥剑斩情丝,三尺白绫,红颜断魂,花佃坠地,花凋香逝,金钗空留,美人西去,纵是天生丽质、一笑百媚,纵是承欢无暇、宠爱一身,也难敌,那家国情仇,那乱世权变,唯有一死赴黄泉,方解将士愁。叹,君王,掩面回首,血泪空留,千恩万爱终成梦,此恨绵绵无期,叹,君王,万种凄凉,千般寂寞,一心似醉,两泪倾如雨,只得马嵬坡前,独对那伤情的月色,暗自销魂,只得剑门关下,但听那摇铃的夜雨,几断人肠,那曾经的沧海,已成空叹,那巫山的雨云,再难入梦,只看那大明宫里,孤灯照影单独自凄凉,一生到老,只看那长生殿内,夜半无人语,独自惆怅,悲哀到晓。而他不禁吟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千古的名句,把这种生死相恋写得这么淋漓酣畅,永远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岸,涌下了每一位读者的泪珠。 那是,是他贬为江州司马的第二年,写下的《琵琶行》,这时白居易已经四十五岁。被赶出朝廷,赶到江州------今天的九江时,这算不香多么沉重的一次打击,竟使他情绪一落丈。不过,他的热情毕竟还没有完全冷却,还能弹射出愤懑的火花,因此才提高了这首诗的品位。那是深秋的月夜,诗人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他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明月皓皓,江水滔滔,一片空茫。正在这时,琵琶女出场了忽闻水上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声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摭面”,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么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进入高潮以后,又“银屏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些出色的比喻,使那无形的声音,转化有视觉形象的审美对象,色是月色,弹奏前是”别时茫茫江浸月“,弹奏完了以是”唯见江心秋月白“。景是”东船西舫悄无言:,两面三刀条船在冷幽幽的月色中并靠在江边。情则是琵琶声唤起抒

情主人公的惆怅。这种惆怅无处不在,琵琶弹出的每一个音,可以说都是抒情诗人心灵的颤动。“唯见江心秋月白”,“东船西舫悄列言”,这凄凉的月色,寂寞的船影,都有是饱和这惆怅的。而在弹琵琶这一场景写透之后,诗人借琵琶女诉说身世。然后逼出:琵琶女是从京城流落到九江这里来的,诗人则也是被贬谪而来相同的遭遇,自然有相同的感慨。琵琶女“暮去朝颜色故”以至“门前冷落车马稀”,年老色衰,终于被逐出旧日的约会快。这种心情是悲愤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抗议。他说: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这种感慨的底层,同样拆叠着悲愤。他又怎能不悲叹一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呢!这震撼人心的两句诗,一千多年来曾被人反复引用,成了一代又一代人抒发情感的闸口。 此外,他的《卖炭翁》,深刻揭露了宫市的黑暗,民间的苦难,那“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生活。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借送别的离愁,写出了野草的顽强生命,那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这也是诗人自己以野草的自诩。他的《钱塘湖春行》,写尽了西湖的春色,也正是西湖的景色吸引了他,他才会修堤治湖,留下一道不朽的白堤,为西湖更是增添了一番韵。“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更是点睛之笔,将西湖的春色描绘地出神入化,直跃眼前。他的《忆江南》,写尽了对江南深情的思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更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他的《问刘十九》,表现他的闲适心情,“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一声问得多么亲切! 今夜,在一盏灯下,翻开那卷泛黄的诗集,品读乐天的诗句,透过那满纸经典隽永的文字,我依稀看到他带着诗人的身影,带着非凡的才气,在长安城内,吟咏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千古绝恋;在江州的岸边,聆听琵琶女的弹凑;在衰败的社会里,大声疾呼百姓的疾苦。可又相逢何必曾相识呢?就让我随着那首首不朽的华章,与他邂逅在这笔笔的墨迹间,与他邂逅在行行的诗句中,聆听他千年真挚的心声,品读他千年不朽的诗情。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唐诗,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能背出诗的上阙,而它的作者就是唐代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他是唐代继李白、杜甫之后又一位大诗人。他在世的时候,聪慧豁达、心系民生,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磊落行止受到世人的敬仰,以高超的诗词造诣、动人的优美华章把唐诗推到了又一个高峰。他的作品流传海外,又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增加了光彩;他去世的时候,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以“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的一首七言律诗,准确地概括了伟大诗人的一生。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最高统治者为臣下写如此真情的诗、作如此高的评价者,只有唐宣宗一人;得到这样真诚而崇高的评价者,只有白居易一人。 而当我们翻开一卷唐诗的时候,总会遇见他,用细腻的笔法,吟出一曲《长恨歌》,唱尽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的倾国之恋,总会遇见他,用哀伤的心声,写出一段《琵琶行》,道尽天涯沦落人的凄凉与哀愁。在那个日薄西山的中唐时代里,他用平易的语言,开阔的胸怀,真挚的情感,反映民间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抒发自己的心声,感悟天地的生命。而如今,当诗人的坎坷人生,早已随着时间流转消散在历史的天空中,只有他那一首首隽永的诗歌,依旧流传在世间,芳香如故。 那是唱尽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生死恋的《长恨歌》,那一年,春寒赐浴,沐洗华清池,这从生而来的丽质,回眸一笑的百媚,将那如花的美貌,印在了君王眼里,唐皇心上。那一年,玉楼承欢,度日芙蓉帐,这一身三千的宠爱,芙蓉帐内的缠绵,将那无尽的恩爱,带到了昭阳殿内,大明宫里。当渔阳的战鼓,惊破了霓裳羽衣舞,滚滚的烽烟,湮没了黄河南北岸,那歌舞升平,那繁华盛世,都被那胡儿兵马踏破,只看君王,匆匆逃行,千成万骑离开长安,一路奔西南。奈何,马嵬坡前,六军不发,将士皆怀家国恨,唐皇无奈,只得挥剑斩情丝,三尺白绫,红颜断魂,花佃坠地,花凋香逝,金钗空留,美人西去,纵是天生丽质、一笑百媚,纵是承欢无暇、宠爱一身,也难敌,那家国情仇,那乱世权变,唯有一死赴黄泉,方解将士愁。叹,君王,掩面回首,血泪空留,千恩万爱终成梦,此恨绵绵无期,叹,君王,万种凄凉,千般寂寞,一心似醉,两泪倾如雨,只得马嵬坡前,独对那伤情的月色,暗自销魂,只得剑门关下,但听那摇铃的夜雨,几断人肠,那曾经的沧海,已成空叹,那巫山的雨云,再难入梦,只看那大明宫里,孤灯照影单独自凄凉,一生到老,只看那长生殿内,夜半无人语,独自惆怅,悲哀到晓。而他不禁吟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千古的名句,把这种生死相恋写得这么淋漓酣畅,永远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岸,涌下了每一位读者的泪珠。 那是,是他贬为江州司马的第二年,写下的《琵琶行》,这时白居易已经四十五岁。被赶出朝廷,赶到江州------今天的九江时,这算不香多么沉重的一次打击,竟使他情绪一落丈。不过,他的热情毕竟还没有完全冷却,还能弹射出愤懑的火花,因此才提高了这首诗的品位。那是深秋的月夜,诗人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他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明月皓皓,江水滔滔,一片空茫。正在这时,琵琶女出场了忽闻水上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声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摭面”,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么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进入高潮以后,又“银屏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些出色的比喻,使那无形的声音,转化有视觉形象的审美对象,色是月色,弹奏前是”别时茫茫江浸月“,弹奏完了以是”唯见江心秋月白“。景是”东船西舫悄无言:,两面三刀条船在冷幽幽的月色中并靠在江边。情则是琵琶声唤起抒

情主人公的惆怅。这种惆怅无处不在,琵琶弹出的每一个音,可以说都是抒情诗人心灵的颤动。“唯见江心秋月白”,“东船西舫悄列言”,这凄凉的月色,寂寞的船影,都有是饱和这惆怅的。而在弹琵琶这一场景写透之后,诗人借琵琶女诉说身世。然后逼出:琵琶女是从京城流落到九江这里来的,诗人则也是被贬谪而来相同的遭遇,自然有相同的感慨。琵琶女“暮去朝颜色故”以至“门前冷落车马稀”,年老色衰,终于被逐出旧日的约会快。这种心情是悲愤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抗议。他说: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这种感慨的底层,同样拆叠着悲愤。他又怎能不悲叹一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呢!这震撼人心的两句诗,一千多年来曾被人反复引用,成了一代又一代人抒发情感的闸口。 此外,他的《卖炭翁》,深刻揭露了宫市的黑暗,民间的苦难,那“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生活。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借送别的离愁,写出了野草的顽强生命,那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这也是诗人自己以野草的自诩。他的《钱塘湖春行》,写尽了西湖的春色,也正是西湖的景色吸引了他,他才会修堤治湖,留下一道不朽的白堤,为西湖更是增添了一番韵。“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更是点睛之笔,将西湖的春色描绘地出神入化,直跃眼前。他的《忆江南》,写尽了对江南深情的思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更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他的《问刘十九》,表现他的闲适心情,“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一声问得多么亲切! 今夜,在一盏灯下,翻开那卷泛黄的诗集,品读乐天的诗句,透过那满纸经典隽永的文字,我依稀看到他带着诗人的身影,带着非凡的才气,在长安城内,吟咏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千古绝恋;在江州的岸边,聆听琵琶女的弹凑;在衰败的社会里,大声疾呼百姓的疾苦。可又相逢何必曾相识呢?就让我随着那首首不朽的华章,与他邂逅在这笔笔的墨迹间,与他邂逅在行行的诗句中,聆听他千年真挚的心声,品读他千年不朽的诗情。


相关文章

  •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 <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 ...查看


  • [琵琶行(并序)]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 [教学目标]理清文章思路,掌握主要内容,掌握序言内容赏析诗歌,品味诗句中丰富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丰富的情感,领悟诗歌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描写的妙 ...查看


  • 全国卷高考语文高中14篇按篇理解性默写和答案
  • 全国卷高考背诵篇目按篇理解性默写 班级 姓名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2.用刘义隆典故的词句是: , , . 2<虞美人>(李煜) 1."_____ ...查看


  • 友谊的名言: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一-<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一-(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 ...查看


  • [琵琶行]习题
  • <琵琶行>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32分) 1. 默写(共20分,每空4分) (1)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查看


  • 琵琶行鉴赏 论文
  •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白居易尤为著名的是属于感伤诗的两篇长篇歌行,即<长恨歌>和<琵琶行>,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琵琶行> ...查看


  • [琵琶行](并序)教案
  • <琵琶行>(并序)教案 一.激趣导入 谁能说出一些古人与音乐有关的故事? <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高渐离易水送别荆轲.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 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凤 ...查看


  •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 教学博苑 01-17 0619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音乐艺术的描写技巧,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 ...查看


  • 琵琶行教学案
  • 导学目标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不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导学重点: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导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导学步骤 一.作者简况 1白居易(77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