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人文社科学院 英语专业 蔡焕婷 2011061082

摘要:由于中国的客观态势,中国容易和周边国家发展互相信赖的友好关系。而这一态势的带来的缺陷是一些国家可能利用中国的弱点,不时给中国制造麻烦,或要挟。为了我国周边环境安全,我国应自觉主动地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态度。

关键词:周边环境 安全

一、审视中国周边环境

中国具有较为错综复杂的地缘环境。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当是邻国越少、越弱越好。中国同其他大国相比,却恰恰周边地缘环境极为复杂,邻居太多且“品种齐全”,面临的问题最多,且有些问题最紧迫。地理位置和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将长期制约中国周边环境。

1.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国家多达29个,既有接壤的国家(21个),也有不接壤的国家(8个),其中越南、朝鲜既是陆上邻国又是海上邻国。

2. 周边国家的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全世界十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有

六个在中国周边(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3. 周边地区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中国周边地区多样性的特点十分

突出,有社会主义国家,有资本主义国家,有民族主义国家,还有君主制国家。周边国家民族众多,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模式和水平很不相同,这使各国所奉

行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不同。因此我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4. 中国与某些邻国存在历史纠纷。历史上西方列强对中国领土的掠夺和瓜分,让

中国周边各个地缘方向几乎都曾经存在领土争端和跨界民族问题。

5. 中国周边不乏军事大国的存在。中军事力量排在世界前25位的国家中有八个在

中国周边,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的八个国家中的四个在中国周边,即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俄罗斯。强邻之多为世界罕见,这给中国周边安全造成了巨大压力。

二、我国周边形势日趋复杂

1. 东北亚局面

东北亚是当前中国周边安全最关键、最微妙的地区,也是美俄日等传统大国利益

交汇之处。2010年,朝鲜半岛局势呈现波诡云谲的特征,相继发生天安舰事件、延坪岛

事件、韩美军演、日美军演,一时间东北亚安全形势急剧恶化。进入2011年,朝鲜半岛形势有所缓和。 “东缓”这种变化同样表现在中日关系方面。“钓鱼岛”风波平稳渡过后,中日关系迎来战略互惠发展的新机遇。

2. 南亚局势

(1)世界格局变化对南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美国对南亚政策的调整方面。美国与塔利班武装展开和谈,但是美国的南亚政策具有不确定性,其对南亚地区形势的影响可谓是错综复杂。

(2)南亚的恐怖活动具有“有国际色彩的本土化”特点,给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带来严峻挑战。这直接或间接影响并威胁到中国周边安全。

3. 东南亚形势

世界主要大国对东南亚控制权的争夺日趋激烈,使原本异常复杂的东南亚地区新变数与新“乱子”骤然增加,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在陆上,缅甸政府军与克钦族武装在中缅边境附近交火,产生大批新难民。“湄公河惨案”、密松水坝停建使中缅关系突然遭遇敏感期的考验。

在海上,主要是南海“风高浪急”。在美国的支持下,越南、菲律宾等国频频挑起南海事端,竞相对中国发难。“南海风云”再起、逆流汹涌,严重威胁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不少国际媒体认为,随着大国不断插手其中,南海问题逐步在升温,俨然成为引发地区冲突的“火药桶”。

4. 中亚状况

尽管中国西北方向面临美国势力渗透,还有新疆分裂、恐怖势力盛行的挑战,但是该地区形势相对稳定。中亚形势较为平缓,上海合作组织功不可没。就合作机制而言,上海合作组织作为重要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在政治、经济及能源安全方面的合作。

三、周边形势复杂化的原因

1. 从物质层面的角度看,中国与周边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引起相关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变化

以中日关系为例,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日本显然并未做好中国主导东亚经济和战略合作的准备。中日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容易增大彼此发生摩擦的可能性。

2. 从心理层面的角度看,周边大国对中国崛起容易产生失衡心态

部分周边大国对中国崛起方式深表疑虑,并对中国崛起进程表现出不适应。以中印关系为例,印度对中国国际地位的一路飙升心存不满,有时会将国内经济问题归咎于中国。实际上,这背后也能折射出印度不甘心落后中国的负面情绪。

世界历史的经验表明,大国是国际体系中的一种稀有资源,都很重视军事力量,大

国之间难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互信。当一个大国开始崛起的时候,必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需要稳妥处理各种各样的摩擦。中国崛起让美国加紧了外交和战略防范,加大了“重返亚洲”的力度。随着对中国未来发展担忧的加剧,周边国家也希望借助域外大国的力量增加与中国接触的筹码。

上述两种力量结合在一起,自然会导致中国周边环境出现不曾有过的复杂变化。

四、中国周边环境主要面临三大风险源

由于多个热点并存,我国安全面临不同程度的威胁与挑战。中国周边环境主要面临海洋权益纠纷、边界争端及分裂势力影响等风险源。

1. 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在中国周边环境中,海上安全是地区形势紧张的重要来源,维护海洋权益的斗争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越南、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软硬兼施”,对南海问题的解决造成了很大阻力。再加上美国、印度、日本等区域外大国“煽风点火”,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压力日益增大。日本亦以“保护南海地区的国际航道安全”为由,积极参与南海地区事务,借机牵制中国应对东海与钓鱼岛问题的精力。而印度在政策推动下,也加大了参与南海地区事务的力度。

2. 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不仅殖民时期遗留下的祸根仍在,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热点”尚未彻底解决,而且当前大国竞争还引发了不少新问题。与中国直接接壤的14个陆地邻国中,虽然大部分陆地边界问题得以解决,但中印边界划界问题还没有根本

解决。海上方向也存在着很多涉及与中国争夺海洋权益的矛盾和纠纷,如钓鱼岛问题。 3. 少数分裂势力影响边疆安全稳定。境内外一小撮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采取政治斗争与暴力对抗相结合的方式,使我国面临严峻的反分裂和维护稳定的局势。例如,境外“东突”、“三股势力”与境内“东突”势力遥相呼应,大肆进行分裂新疆的破坏活动。

五、方针和态度

1. 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是双边关系中的重要稳定因素

(1) 通过经济合作,中国改善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巨大,是许多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已经成为日本、韩国等多个周边邻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目前,中国及其周边人均国际贸易总额约为3000美元,远远低于4850美元的世界人均国际贸易水平。这说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潜力巨大。连从安全领域合作起步的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也已经成为成员国之间合作关系的重要方面。同时,我国在周

边国家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相对于欧美经济复苏乏力而言,中国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力量和经验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更大一些。中国与邻国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加深,有助于缓解周边国家对中国战略意图的疑虑。

(2) 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周边区域合作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东南亚方向,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不仅使双边经贸合作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也对地区形势的维护产生着积极影响。

在东北亚方向,与日、韩、俄等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日韩全面推动三国各领域合作,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构筑和谐亚洲。另外,区域性博览会的形式也是推动区域经贸合作的方式,对区域合作产生着积极影响。

2. 注重与周边国家发展多种伙伴关系

3. 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建立和发展

总结:从中国周边基本态势看,结合中国自身实力中国不具备与周边国家对抗中去发展自己。因而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必须以和为贵,这是中国客观的必然选择,这也是中国外交的弱点。周边国家利用中国的不利因素为自己谋利,同样,中国也必须能够找到和利用好反制因素,最后中国和周边国家达成和谐共赢的最佳结局。

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人文社科学院 英语专业 蔡焕婷 2011061082

摘要:由于中国的客观态势,中国容易和周边国家发展互相信赖的友好关系。而这一态势的带来的缺陷是一些国家可能利用中国的弱点,不时给中国制造麻烦,或要挟。为了我国周边环境安全,我国应自觉主动地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态度。

关键词:周边环境 安全

一、审视中国周边环境

中国具有较为错综复杂的地缘环境。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当是邻国越少、越弱越好。中国同其他大国相比,却恰恰周边地缘环境极为复杂,邻居太多且“品种齐全”,面临的问题最多,且有些问题最紧迫。地理位置和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将长期制约中国周边环境。

1.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国家多达29个,既有接壤的国家(21个),也有不接壤的国家(8个),其中越南、朝鲜既是陆上邻国又是海上邻国。

2. 周边国家的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全世界十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有

六个在中国周边(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3. 周边地区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中国周边地区多样性的特点十分

突出,有社会主义国家,有资本主义国家,有民族主义国家,还有君主制国家。周边国家民族众多,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模式和水平很不相同,这使各国所奉

行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不同。因此我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4. 中国与某些邻国存在历史纠纷。历史上西方列强对中国领土的掠夺和瓜分,让

中国周边各个地缘方向几乎都曾经存在领土争端和跨界民族问题。

5. 中国周边不乏军事大国的存在。中军事力量排在世界前25位的国家中有八个在

中国周边,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的八个国家中的四个在中国周边,即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俄罗斯。强邻之多为世界罕见,这给中国周边安全造成了巨大压力。

二、我国周边形势日趋复杂

1. 东北亚局面

东北亚是当前中国周边安全最关键、最微妙的地区,也是美俄日等传统大国利益

交汇之处。2010年,朝鲜半岛局势呈现波诡云谲的特征,相继发生天安舰事件、延坪岛

事件、韩美军演、日美军演,一时间东北亚安全形势急剧恶化。进入2011年,朝鲜半岛形势有所缓和。 “东缓”这种变化同样表现在中日关系方面。“钓鱼岛”风波平稳渡过后,中日关系迎来战略互惠发展的新机遇。

2. 南亚局势

(1)世界格局变化对南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美国对南亚政策的调整方面。美国与塔利班武装展开和谈,但是美国的南亚政策具有不确定性,其对南亚地区形势的影响可谓是错综复杂。

(2)南亚的恐怖活动具有“有国际色彩的本土化”特点,给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带来严峻挑战。这直接或间接影响并威胁到中国周边安全。

3. 东南亚形势

世界主要大国对东南亚控制权的争夺日趋激烈,使原本异常复杂的东南亚地区新变数与新“乱子”骤然增加,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在陆上,缅甸政府军与克钦族武装在中缅边境附近交火,产生大批新难民。“湄公河惨案”、密松水坝停建使中缅关系突然遭遇敏感期的考验。

在海上,主要是南海“风高浪急”。在美国的支持下,越南、菲律宾等国频频挑起南海事端,竞相对中国发难。“南海风云”再起、逆流汹涌,严重威胁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不少国际媒体认为,随着大国不断插手其中,南海问题逐步在升温,俨然成为引发地区冲突的“火药桶”。

4. 中亚状况

尽管中国西北方向面临美国势力渗透,还有新疆分裂、恐怖势力盛行的挑战,但是该地区形势相对稳定。中亚形势较为平缓,上海合作组织功不可没。就合作机制而言,上海合作组织作为重要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在政治、经济及能源安全方面的合作。

三、周边形势复杂化的原因

1. 从物质层面的角度看,中国与周边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引起相关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变化

以中日关系为例,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日本显然并未做好中国主导东亚经济和战略合作的准备。中日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容易增大彼此发生摩擦的可能性。

2. 从心理层面的角度看,周边大国对中国崛起容易产生失衡心态

部分周边大国对中国崛起方式深表疑虑,并对中国崛起进程表现出不适应。以中印关系为例,印度对中国国际地位的一路飙升心存不满,有时会将国内经济问题归咎于中国。实际上,这背后也能折射出印度不甘心落后中国的负面情绪。

世界历史的经验表明,大国是国际体系中的一种稀有资源,都很重视军事力量,大

国之间难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互信。当一个大国开始崛起的时候,必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需要稳妥处理各种各样的摩擦。中国崛起让美国加紧了外交和战略防范,加大了“重返亚洲”的力度。随着对中国未来发展担忧的加剧,周边国家也希望借助域外大国的力量增加与中国接触的筹码。

上述两种力量结合在一起,自然会导致中国周边环境出现不曾有过的复杂变化。

四、中国周边环境主要面临三大风险源

由于多个热点并存,我国安全面临不同程度的威胁与挑战。中国周边环境主要面临海洋权益纠纷、边界争端及分裂势力影响等风险源。

1. 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在中国周边环境中,海上安全是地区形势紧张的重要来源,维护海洋权益的斗争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越南、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软硬兼施”,对南海问题的解决造成了很大阻力。再加上美国、印度、日本等区域外大国“煽风点火”,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压力日益增大。日本亦以“保护南海地区的国际航道安全”为由,积极参与南海地区事务,借机牵制中国应对东海与钓鱼岛问题的精力。而印度在政策推动下,也加大了参与南海地区事务的力度。

2. 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不仅殖民时期遗留下的祸根仍在,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热点”尚未彻底解决,而且当前大国竞争还引发了不少新问题。与中国直接接壤的14个陆地邻国中,虽然大部分陆地边界问题得以解决,但中印边界划界问题还没有根本

解决。海上方向也存在着很多涉及与中国争夺海洋权益的矛盾和纠纷,如钓鱼岛问题。 3. 少数分裂势力影响边疆安全稳定。境内外一小撮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采取政治斗争与暴力对抗相结合的方式,使我国面临严峻的反分裂和维护稳定的局势。例如,境外“东突”、“三股势力”与境内“东突”势力遥相呼应,大肆进行分裂新疆的破坏活动。

五、方针和态度

1. 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是双边关系中的重要稳定因素

(1) 通过经济合作,中国改善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巨大,是许多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已经成为日本、韩国等多个周边邻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目前,中国及其周边人均国际贸易总额约为3000美元,远远低于4850美元的世界人均国际贸易水平。这说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潜力巨大。连从安全领域合作起步的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也已经成为成员国之间合作关系的重要方面。同时,我国在周

边国家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相对于欧美经济复苏乏力而言,中国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力量和经验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更大一些。中国与邻国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加深,有助于缓解周边国家对中国战略意图的疑虑。

(2) 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周边区域合作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东南亚方向,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不仅使双边经贸合作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也对地区形势的维护产生着积极影响。

在东北亚方向,与日、韩、俄等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日韩全面推动三国各领域合作,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构筑和谐亚洲。另外,区域性博览会的形式也是推动区域经贸合作的方式,对区域合作产生着积极影响。

2. 注重与周边国家发展多种伙伴关系

3. 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建立和发展

总结:从中国周边基本态势看,结合中国自身实力中国不具备与周边国家对抗中去发展自己。因而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必须以和为贵,这是中国客观的必然选择,这也是中国外交的弱点。周边国家利用中国的不利因素为自己谋利,同样,中国也必须能够找到和利用好反制因素,最后中国和周边国家达成和谐共赢的最佳结局。


相关文章

  • 形势与政策论文简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论文
  • 简析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内容摘要:近期中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情况,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增加新的变数,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究其原因,既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周边的整体安全环境可谓喜忧参半,总体上呈现" ...查看


  • 中国周边安全问题简析
  • 中国周边安全问题简析 对一个国家来说,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好的安全的环境,特别是一个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周边安全环境对我国来说,更是非常重要的,小平同志曾说过:"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建一个和平的外交环境,首先是一个稳定的周 ...查看


  • 简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 简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内容摘要: 近期中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情况, 中国周边 安全环境增加新的变数,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究其原因,既 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 通过分析, 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周边的整体 安全环境可谓喜忧参半, 总体 ...查看


  • 军事理论课论文-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 维护周边安全环境 促进祖国和平发展 十八大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正在抓住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在面临着一些巨大的挑战.总的来说,我国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但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发展进程中仍存在着许多 ...查看


  • 中国周边外交新战略
  • 中国周边外交新战略 作者:张二丽 孟国芳 任忠凯 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08期 摘 要:中国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中国外交布局的"首要".新形势下颇为严峻的周边安全局势,使我国长期以 ...查看


  • 我国周边战略环境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 豸鳜旎吩----一---一...----一一--一-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进一步将睦邻友好政策具体化,把"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作为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以"睦邻.安邻.富邻"作为这一基本方针的具体 ...查看


  • 当前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及特点
  • 海南大学 形势与政策论文 分析当前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及特点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13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姓名:李倩 学号:[1**********]017 完成时间:2015/05/19 1 当前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及特点 摘要:周边 ...查看


  • 形势与政策中国周边环境
  • 中国的崛起与周边环境 [摘要]现今的中国正在不断地崛起,然而崛起的过程中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为我国的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我们需要建立睦邻友好的关系,与各国形成战略合作的关系,以抵制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的冲击.同时 ...查看


  • 中国将如何应对周边安全形势
  • 中国将如何应对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总体上讲,和2011年相比以及与以往相比,消极面上升,矛盾复杂.动荡加剧. 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尽管有诸多问题,但没有根本改变或者根本颠覆中国周边的基本态势,因为我们的基本态势还是相对稳定的.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