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28分)
1. 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个重要的装置是( )
A .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D.省力杠杆
2. 如图所示,是各式各样剪刀的示意图,它们都是一对对的杠杆。现要用它们来剪开较硬的物体,其中,选用最合适的剪刀是( )
3. 如图2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4. 园艺师傅使用如图3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
剪刀轴O 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 .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增大动力臂,省力 C .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D.减小阻力臂,省力 5.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6. 7.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 .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做功时问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 .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l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8. 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lmin 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
是( )
A. 0. 5 W B. 5 W C. 50W D. 500 W 9.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OB 的A 端挂重为G A 的物体,B 端挂重为G B 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O 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自重不计,则G A 和G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G A >GB B、G A =GB C、G A
10. 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 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 )
11. 一木块重30N ,在大小为1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 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5m ,则重力对木块做的功是( )
A.0J B.150J C.50J D.200J
12. 如图2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 .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C .拉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13. 如图所示用滑轮或滑轮组(所有的滑轮都一样)提起同一重物,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
A B C
D
14. 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
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 甲、W 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 A 、η甲=η乙,W 甲=W 乙 B、η甲>η乙,W 甲>W 乙 C 、η甲<η乙,W 甲<W 乙 D、η甲>η乙,W 甲<W 二、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5.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是:做功相同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相同,比较________________
16. 老虎钳一般制成钳口短,手柄长,这是为了
,钳口部分有网状凹凸
花纹,这是为了 。
17. 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 ,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此时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力杠杆。
18. 如下图1所示的滑轮是________滑轮,观察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使用这种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____。
19. 如下图2所示,一物体重500N ,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要拉起这个物体甲图中需_______N拉力,乙图中需________N拉力。
20. 如下图3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如果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物体A 的重力为 N。
图1 图2 图3
21. 起重机在20s 内把重物匀速提到楼顶,起重机所做的总功是4×104J ,额外功是1.6×10J ,则起重机的总功率是________W,机械效率是________。 22. 如右图所示,重为25N 的木块在大小为10N 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在10s 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5m ,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J,
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23. 一物体质量为18kg ,其所受重力为 N.如右图所示,小明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在4s 内匀速提高2m .所用拉力为200N .此过程中,小明做的有用功是 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拉力的功率是 w.(取g =10N/kg)
24. 斜面长5m ,高1m ,把重为5000N 的物体匀速地推向斜面顶端,若斜
面是光滑的,则推力为______N;如果斜面不光滑,所用推力为1250N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25. 右图中,重为500牛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150牛,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加以60牛的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若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1米/秒,则1分钟内拉力做的功是 焦.
三、探究实验(第26题2分, 第27题2分,第28题2分,第29题5分,第30题5
分,第
31
题
7
分,第32题5分,共28分 )
4
29.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
一组实验数据,由此她得出“动力+动
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你认为她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15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___端将下沉。
30. 芳芳和兰兰运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时,老师提出:如果各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改变其它因素,是否会影响它的机械效率呢?芳芳和兰兰积极思考,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1 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2 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
芳芳和兰兰分别根据各自的猜想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下表。
(1)实验时拉力方向要保持 并且__ ___拉动弹簧测力计,请帮助兰兰完成表中的一项计算: ; (2)请根据她俩的实验记录,分别在横线上写出探究结果。
小芳:当 时, 小兰:当同一滑轮组以相同的速度提升时,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31. 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A. 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B. 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 跟斜面的长度有关; D. 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
(1)请你替小刚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小数位参照表中相关数据)。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
(4)若要验证猜想D ,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_______________不改变。
32. 我班同学若要估测人爬楼的功率,那么
⑴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秒表 、 ⑵ 测量的原理是 ;最后的表达式为: ⑶ 设计出下列记录表格并且加以完成还需测量的物理量:
四、计算(每空6分,共24分)
33. 如图所示。斜面长1m ,高0.2m .;将100N 重的物体A 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需要用平行于斜面的力25N ,那么: (1)重物上升过程中拉力做了多少功? (2)为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4. 某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牵引力的功率是6×104W 。汽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了2000m 。求:
(1)汽车行驶了多少时间? (2)汽车牵引力在这段路程中做的功是多少焦? (3)汽车牵引力为多少牛?
35.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震后立即开展了紧急救援。在救援过程中,常看到救援工作者使用的这种起重机械,利用这种机械吊起坍塌的混凝土结构的吊板。如所示是这种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它在50s 内将重为2.4×104N 的吊板匀速提高10m 。已知拉力F 为104N 。则这个过程中: (1)拉力F 做了多少功?(2)拉力F 的功率多大?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28分)
1. 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个重要的装置是( )
A .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D.省力杠杆
2. 如图所示,是各式各样剪刀的示意图,它们都是一对对的杠杆。现要用它们来剪开较硬的物体,其中,选用最合适的剪刀是( )
3. 如图2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4. 园艺师傅使用如图3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
剪刀轴O 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 .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增大动力臂,省力 C .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D.减小阻力臂,省力 5.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6. 7.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 .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做功时问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 .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l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8. 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lmin 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
是( )
A. 0. 5 W B. 5 W C. 50W D. 500 W 9.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OB 的A 端挂重为G A 的物体,B 端挂重为G B 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O 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自重不计,则G A 和G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G A >GB B、G A =GB C、G A
10. 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 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 )
11. 一木块重30N ,在大小为1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 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5m ,则重力对木块做的功是( )
A.0J B.150J C.50J D.200J
12. 如图2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 .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C .拉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13. 如图所示用滑轮或滑轮组(所有的滑轮都一样)提起同一重物,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
A B C
D
14. 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
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 甲、W 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 A 、η甲=η乙,W 甲=W 乙 B、η甲>η乙,W 甲>W 乙 C 、η甲<η乙,W 甲<W 乙 D、η甲>η乙,W 甲<W 二、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5.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是:做功相同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相同,比较________________
16. 老虎钳一般制成钳口短,手柄长,这是为了
,钳口部分有网状凹凸
花纹,这是为了 。
17. 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 ,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此时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力杠杆。
18. 如下图1所示的滑轮是________滑轮,观察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使用这种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____。
19. 如下图2所示,一物体重500N ,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要拉起这个物体甲图中需_______N拉力,乙图中需________N拉力。
20. 如下图3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如果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物体A 的重力为 N。
图1 图2 图3
21. 起重机在20s 内把重物匀速提到楼顶,起重机所做的总功是4×104J ,额外功是1.6×10J ,则起重机的总功率是________W,机械效率是________。 22. 如右图所示,重为25N 的木块在大小为10N 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在10s 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5m ,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J,
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23. 一物体质量为18kg ,其所受重力为 N.如右图所示,小明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在4s 内匀速提高2m .所用拉力为200N .此过程中,小明做的有用功是 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拉力的功率是 w.(取g =10N/kg)
24. 斜面长5m ,高1m ,把重为5000N 的物体匀速地推向斜面顶端,若斜
面是光滑的,则推力为______N;如果斜面不光滑,所用推力为1250N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25. 右图中,重为500牛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150牛,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加以60牛的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若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1米/秒,则1分钟内拉力做的功是 焦.
三、探究实验(第26题2分, 第27题2分,第28题2分,第29题5分,第30题5
分,第
31
题
7
分,第32题5分,共28分 )
4
29.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
一组实验数据,由此她得出“动力+动
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你认为她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15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___端将下沉。
30. 芳芳和兰兰运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时,老师提出:如果各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改变其它因素,是否会影响它的机械效率呢?芳芳和兰兰积极思考,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1 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2 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
芳芳和兰兰分别根据各自的猜想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下表。
(1)实验时拉力方向要保持 并且__ ___拉动弹簧测力计,请帮助兰兰完成表中的一项计算: ; (2)请根据她俩的实验记录,分别在横线上写出探究结果。
小芳:当 时, 小兰:当同一滑轮组以相同的速度提升时,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31. 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A. 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B. 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 跟斜面的长度有关; D. 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
(1)请你替小刚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小数位参照表中相关数据)。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
(4)若要验证猜想D ,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_______________不改变。
32. 我班同学若要估测人爬楼的功率,那么
⑴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秒表 、 ⑵ 测量的原理是 ;最后的表达式为: ⑶ 设计出下列记录表格并且加以完成还需测量的物理量:
四、计算(每空6分,共24分)
33. 如图所示。斜面长1m ,高0.2m .;将100N 重的物体A 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需要用平行于斜面的力25N ,那么: (1)重物上升过程中拉力做了多少功? (2)为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4. 某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牵引力的功率是6×104W 。汽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了2000m 。求:
(1)汽车行驶了多少时间? (2)汽车牵引力在这段路程中做的功是多少焦? (3)汽车牵引力为多少牛?
35.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震后立即开展了紧急救援。在救援过程中,常看到救援工作者使用的这种起重机械,利用这种机械吊起坍塌的混凝土结构的吊板。如所示是这种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它在50s 内将重为2.4×104N 的吊板匀速提高10m 。已知拉力F 为104N 。则这个过程中: (1)拉力F 做了多少功?(2)拉力F 的功率多大?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