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秋季传染病知识(一)
○ 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
1 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实行分餐制,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罐头食品出现鼓起,色香味改变的情况,不可食用。
2. 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3. 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幼儿秋季保健要点
炎夏已过,秋天到来,此时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的好时机。如何把握好这个时机呢?
一、强化营养
1 孩子的营养本是一年四季都应关注的大事,何以在秋天特别强调呢?道理很简单,近100天的炎热气候使孩子的饮食与睡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发育的速度明显减慢。
2 有调查资料为证:儿童9月份的血色素普遍低于5月份,身高与体重的增长则是一年中的最低点。当秋天到来,天气转凉,夏天的干扰已不存在,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此乃天赐的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肉、蛋、奶等固不可少,蔬果一类也应增加,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
3 对于4——7岁儿童具体可这样安排(参照此标准稍大或稍小儿童可酌增减):粮食100——150克(包括强化米粉)、瘦肉或鱼肉50克、豆类50克、蔬菜200克、水果50克、奶类250克、植物油20克。上述品种不必每天都安排这么多,但须保证在一周内满足,即每种食物的量应达到7天量的总和,如瘦肉或鱼肉350克。
二、及时驱虫
蛔虫乃是众所周知的危害宝宝健康的“要犯”,既掠夺营养,诱发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导致体格发育落后,又损害智力。据英国与牙买加的医生报道,肠道内有蛔虫寄生的孩子在听觉、短期或长期记忆、阅读与回忆等能力方面均有一定程度削弱,一旦将蝈虫打净,上述症状消失,智力可在9周后完全恢复。
何时打虫效果最佳呢?专家认为是秋天。从蛔虫的生活史看,虽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虫
卵感染,但夏天机会最多。如吮手指,致使虫卵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最后变为虫定居于小肠正值秋天,此时服用打虫药(如肠虫清等,)可将其一网打净,不留后患。
三、防范腹泻
1宝宝在夏天最易患腹泻病,入秋后腹泻发病率呈下降势头,但绝不是说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防范之心不可有丝毫懈怠。因为有一种称为轮状病毒的微生物正蠢蠢欲动,常在9月份或者10月份侵袭孩子的消化道而致腹泻,称为“秋季腹泻”。
2秋季腹泻完全可以预防,父母应帮助孩子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是堵住口入关。具体措施有注重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玩具与食具定期煮沸消毒、给宝宝喂奶前母亲最好用温开水洗净乳头等。
3同时,应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等传播病毒、病菌的媒介物。此外,发现病儿立即隔离治疗,处理好排泄物。健康儿童应避免与病儿接触。
四、及时打预防针
秋天要打好预防针,以防范冬春季节的传染病,如流脑等。因为疫苗注射后至少也要
一个月,体内才能产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故秋季不可忘了预防接种,漏掉者应及时补上。
预防秋季传染病知识(二)
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等。
预防秋季传染病知识(三)
秋季常见的虫媒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 虫媒传染病预防措施
这种传染病预防的最好措施是防止被蚊子叮咬,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子;注意居室灭蚊;如果不能保证彻底灭蚊,房间内则要有有效的防蚊设施,使用蚊帐。使用驱蚊剂,应每隔数小时重复涂搽;外出时(特别是由黄昏至日出时)穿长袖衣服;对早期发现的病人,应早期
诊断、早期隔离,防止病毒传播。若在旅行期间或之后有任何高热或类似感冒病征等病的话,要尽快看医生治疗和接受血液检查,越早诊治越有效。
预防秋季传染病知识(一)
○ 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
1 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实行分餐制,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罐头食品出现鼓起,色香味改变的情况,不可食用。
2. 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3. 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幼儿秋季保健要点
炎夏已过,秋天到来,此时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的好时机。如何把握好这个时机呢?
一、强化营养
1 孩子的营养本是一年四季都应关注的大事,何以在秋天特别强调呢?道理很简单,近100天的炎热气候使孩子的饮食与睡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发育的速度明显减慢。
2 有调查资料为证:儿童9月份的血色素普遍低于5月份,身高与体重的增长则是一年中的最低点。当秋天到来,天气转凉,夏天的干扰已不存在,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此乃天赐的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肉、蛋、奶等固不可少,蔬果一类也应增加,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
3 对于4——7岁儿童具体可这样安排(参照此标准稍大或稍小儿童可酌增减):粮食100——150克(包括强化米粉)、瘦肉或鱼肉50克、豆类50克、蔬菜200克、水果50克、奶类250克、植物油20克。上述品种不必每天都安排这么多,但须保证在一周内满足,即每种食物的量应达到7天量的总和,如瘦肉或鱼肉350克。
二、及时驱虫
蛔虫乃是众所周知的危害宝宝健康的“要犯”,既掠夺营养,诱发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导致体格发育落后,又损害智力。据英国与牙买加的医生报道,肠道内有蛔虫寄生的孩子在听觉、短期或长期记忆、阅读与回忆等能力方面均有一定程度削弱,一旦将蝈虫打净,上述症状消失,智力可在9周后完全恢复。
何时打虫效果最佳呢?专家认为是秋天。从蛔虫的生活史看,虽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虫
卵感染,但夏天机会最多。如吮手指,致使虫卵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最后变为虫定居于小肠正值秋天,此时服用打虫药(如肠虫清等,)可将其一网打净,不留后患。
三、防范腹泻
1宝宝在夏天最易患腹泻病,入秋后腹泻发病率呈下降势头,但绝不是说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防范之心不可有丝毫懈怠。因为有一种称为轮状病毒的微生物正蠢蠢欲动,常在9月份或者10月份侵袭孩子的消化道而致腹泻,称为“秋季腹泻”。
2秋季腹泻完全可以预防,父母应帮助孩子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是堵住口入关。具体措施有注重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玩具与食具定期煮沸消毒、给宝宝喂奶前母亲最好用温开水洗净乳头等。
3同时,应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等传播病毒、病菌的媒介物。此外,发现病儿立即隔离治疗,处理好排泄物。健康儿童应避免与病儿接触。
四、及时打预防针
秋天要打好预防针,以防范冬春季节的传染病,如流脑等。因为疫苗注射后至少也要
一个月,体内才能产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故秋季不可忘了预防接种,漏掉者应及时补上。
预防秋季传染病知识(二)
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等。
预防秋季传染病知识(三)
秋季常见的虫媒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 虫媒传染病预防措施
这种传染病预防的最好措施是防止被蚊子叮咬,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子;注意居室灭蚊;如果不能保证彻底灭蚊,房间内则要有有效的防蚊设施,使用蚊帐。使用驱蚊剂,应每隔数小时重复涂搽;外出时(特别是由黄昏至日出时)穿长袖衣服;对早期发现的病人,应早期
诊断、早期隔离,防止病毒传播。若在旅行期间或之后有任何高热或类似感冒病征等病的话,要尽快看医生治疗和接受血液检查,越早诊治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