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研究》征稿启事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思政科或相关科室,局属各学校:
《中小学德育研究》是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办的学术杂志,也是广州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研究专委会、中学德育专委会、中学班主任工作专委会、小学班主任工作专委会等专业德育工作协会的工作指导读物。
《中小学德育研究》秉承现代教育理念,推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发表广州乃至岭南地区最新的德育研究成果,力求代表这一地区德育研究的最高水平。欢迎中小学教师、德育工作者踊跃投稿。具体事项说明如下:
一、稿件内容
1.专题特稿:针对当前德育热点、难点撰写的综合特写稿。
2. 调研报告:研究德育工作具体问题,探究问题的根源、现状和解决对策。
3. 实践经验:反映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线实践、经验和具体成果。
4. 其他德育论文:探索其他社会问题,如流行文化、社会思潮、家庭教育等因素对中小学德育以及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影响。
二、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形式规范,文字简练。
2. 文稿包括图、表,一般不超过六千字。作者姓名不超过三个。正文前应列有二百字左右的内容摘要、关键词。
3.稿中所附表格及图,应放在稿中靠近有关正文的地方。在图下方(或表格上方) 写上图(表) 号、图(表) 名、图注和其它说明文字。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我国法定单位。
4. 文稿文责自负。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时,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原作者姓名、作品名和来源,并在引用处标出参考文献号码。
5.来稿请注明作者的详细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电子邮箱及其他网络联系工具(MSN 或QQ )。
6.来稿恕不退还。如果三个月内未收到稿酬或样刊,可视为投稿不被采用。
7. 为减少错误,请直接将稿件发至本刊电子邮箱:
三、本刊地址及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州市广州起义路144号2号楼708室 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邮政编码:510030。
联系电话: 020-83191718,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 联系人: 郑春晖。
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九日
《中小学德育研究》征稿启事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思政科或相关科室,局属各学校:
《中小学德育研究》是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办的学术杂志,也是广州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研究专委会、中学德育专委会、中学班主任工作专委会、小学班主任工作专委会等专业德育工作协会的工作指导读物。
《中小学德育研究》秉承现代教育理念,推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发表广州乃至岭南地区最新的德育研究成果,力求代表这一地区德育研究的最高水平。欢迎中小学教师、德育工作者踊跃投稿。具体事项说明如下:
一、稿件内容
1.专题特稿:针对当前德育热点、难点撰写的综合特写稿。
2. 调研报告:研究德育工作具体问题,探究问题的根源、现状和解决对策。
3. 实践经验:反映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线实践、经验和具体成果。
4. 其他德育论文:探索其他社会问题,如流行文化、社会思潮、家庭教育等因素对中小学德育以及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影响。
二、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形式规范,文字简练。
2. 文稿包括图、表,一般不超过六千字。作者姓名不超过三个。正文前应列有二百字左右的内容摘要、关键词。
3.稿中所附表格及图,应放在稿中靠近有关正文的地方。在图下方(或表格上方) 写上图(表) 号、图(表) 名、图注和其它说明文字。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我国法定单位。
4. 文稿文责自负。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时,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原作者姓名、作品名和来源,并在引用处标出参考文献号码。
5.来稿请注明作者的详细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电子邮箱及其他网络联系工具(MSN 或QQ )。
6.来稿恕不退还。如果三个月内未收到稿酬或样刊,可视为投稿不被采用。
7. 为减少错误,请直接将稿件发至本刊电子邮箱:
三、本刊地址及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州市广州起义路144号2号楼708室 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邮政编码:510030。
联系电话: 020-83191718,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 联系人: 郑春晖。
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