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只小老鼠发现农场主在她经常出没的地方安放了一只鼠夹,于是她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农场主家里养的母鸡、绵羊和奶牛。
但母鸡、绵羊和奶牛都不屑地说:“主人下夹子是要抓你,这是你的麻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啊?”
几天后,鼠夹捕住了一条毒蛇,那条毒蛇凶狠地咬伤了农场主的妻子。 为了给女主人补养身体,家人把母鸡杀掉煲了汤,过几天,又把羊杀了,招待前来探望女主人病情的客人,最后把牛也杀了,用来宴请参加女主人葬礼的亲朋。 在这段日子里,小老鼠一直蹲在墙洞里观察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思考着这件大家都认为和自己无关的事。
敢于说出“不”
当我们想拒绝别人时,心里总是想:“不,不行,不能这样做,不能答应!”等等,可是,嘴上却不敢明说,只能含糊不清地说:“这个……好吧……可是……。”
当然这种口不应心的做法,一方面是怕得罪人,另一方面,过于直率地拒绝每一个问题也不利于待人接物。
但是,要知道,在谈判中有勇气说“不”其实是一招以退为进的妙招。 美国大谈判家荷伯•科恩在一次帮助邻居向保险公司索赔的谈判中就充分运用了这一妙招,请看:
理赔员:“科恩先生,我知道,像您这样的人是处理大数额的,恐怕我这里没有大数额,我的出价只有100元。”
荷伯沉吟了一会儿没说话,但是脸上的血色全没了。他也没有说“不”,只是哼了声。
理赔员嘟嚷道,“对不起,好吧,忘掉我刚才的话吧,再多点,200元吧。”荷伯说道:“再多点,根本没有多少。”
理赔员接着说:“那么好吧,300元怎么样?”
谈判家稍微顿了一会儿,“300元,唉,我不知道。”
理赔员咽了口唾沫:“好吧,400元。”
“400元,唉,我不知道。”
“好吧,500元。”
500元,唉,我不知道。”“好吧,600元。”
荷伯先生一直是那句“唉,我不知道”。
索赔额最后的签订是950元,而在谈判之前,荷伯先生的委托人,他的邻居只是要求得到350元就非常满足了。
善于说“不”
敢于说“不”,并不是鼓励每一个谈判者必须好战,事事与对方争论。实际上,在谈判中过于争强好胜只会破坏双方的合作。因此,在谈判中,你可以说“不”,但必须有所讲究。再看下面这个案例:
一位律师曾经帮助一名房地产商人进行出租大楼的谈判,由于他知道在何时说“不”,以及怎样恰当地说“不”,从而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当时有两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对此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两家公司都希望将公司迁到地理
位置较好、内外装修豪华的地方。
律师思索一番后,先给A公司的经理打电话说:“经理先生,我的委托人经过考虑之后,决定不做这次租赁生意了,希望我们下次合作愉快。”然后,他给B公司的老板打了同样的电话。 当天下午,两家公司的老板同时来到房地产公司,一番讨价还价之后,A、B公司以原准备租用8层的价码分别租用了4层。很显然,房地产公司的净收人增加了一倍,相应的,律师的报酬就增加了一倍。
律师使用了什么策略?非常简单——向他们说不!
当然,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如此直接的,要想委婉地拒绝,巧妙地说“不”,还有以下很多种建设性的做法:
用沉默表示“不”
用拖延表示“不”
用推脱表示“不”
用回避表示“不”
用反话表示“不”
用客气表示“不”;
运用那句韵味十足的“无可奉告”
“天知道”;“你不知道,事实会告诉你的”
《小和尚卖石头》故事,故事大概是在一座庙里有两个和尚,老和尚是师傅,小和尚是徒弟。师徒两人一起念经,打扫庙宇,生活得平静而开心;但是老和尚发现徒弟有一个缺点,就是太自卑了,在人面前腰杆也挺不直,这对小和尚的成长是有很大害处的,于是,他就想着如何让徒弟变得自信起来。
一天,老和尚从后院的菜地里捡了一块非常普通的石头,洗干净后给小和尚,他说:“徒弟,师傅要让你去卖这块石头,你今天先去菜市场卖,明天你去黄金市场卖,后天你去珠宝市场卖,但你不要真的把它卖给别人,只要看看大家愿意出多少价钱买就行了。”
小和尚听后,就急忙赶路来到山下的菜市场,蹲在一角落里,开始卖石头,人们看见一个小和尚在菜市场卖石头觉得很好奇,大家就七嘴八舌的问起来:“小和尚,你为什么来这儿卖石头啊?”小和尚说:“是我师傅让我来的。”人们就开始打量那块石头,怎么看都觉得是块普通的石头,不值几个钱,这时一个好心人说:“我出三个硬币你卖给我吧!”可是小和尚谨记老和尚的吩咐,没有把石头卖给那位好心人。
第二天一大早,小和尚就开始下山去黄金市场,如法炮制的人们觉得好奇,但又觉得是老和尚叫他来黄金市场卖肯定这石头不一般,有一人出一千块钱愿意买那块普通的石头,小和尚还是没有卖掉。
第三天,小和尚起得更早了,因为珠宝市场比黄金市场要远一些,差不多要到中午才到了珠宝市场,这里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大家都忙碌着做生意,没有人注意到小和尚,小和尚就开始大声喊起来:“卖石头了,卖石头了!”大家被小和尚的叫喊声吸引了过来,看看他的石头说:“小和尚,你怎么到我们珠宝市场里面卖石头啊!我们这里都卖珠宝,不卖石头.”
小和尚就说:“是我师傅叫我来卖的。”狡猾的商人心想:“既然是他的师傅让他来卖,肯定是块宝贝,不能让别的商人买走了。”于是其中一个商人说:“我出十万,你把它卖给我吧!”别的商人一听,马上就有人说:“我出二十万!”有的说:“我出三十万。”小和尚没有想到这块普通的石头能卖这么多钱,眼睛瞪得大大的。他说:“师傅只是让我来问问价格,不让我真卖。”大家听见小和尚的话,拦住他,纷纷表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来买,小和尚听后慌忙地跑走了·····
一块普通的石头在不同的地方他的价值也随之改变,自信的人价值百万,自卑的人一文不值,聪明的小和尚明白了师傅的用意,从此以后变得自信满满。
生活中的我们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抱有自信的态度,相信自己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这样我们不仅会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也会让别人尊重我们自己。你觉得自己是块金子,你就真的会发光,得到金子般的待遇,觉得自己是块泥土,那么就一文不值了!
有一次,一只小老鼠发现农场主在她经常出没的地方安放了一只鼠夹,于是她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农场主家里养的母鸡、绵羊和奶牛。
但母鸡、绵羊和奶牛都不屑地说:“主人下夹子是要抓你,这是你的麻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啊?”
几天后,鼠夹捕住了一条毒蛇,那条毒蛇凶狠地咬伤了农场主的妻子。 为了给女主人补养身体,家人把母鸡杀掉煲了汤,过几天,又把羊杀了,招待前来探望女主人病情的客人,最后把牛也杀了,用来宴请参加女主人葬礼的亲朋。 在这段日子里,小老鼠一直蹲在墙洞里观察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思考着这件大家都认为和自己无关的事。
敢于说出“不”
当我们想拒绝别人时,心里总是想:“不,不行,不能这样做,不能答应!”等等,可是,嘴上却不敢明说,只能含糊不清地说:“这个……好吧……可是……。”
当然这种口不应心的做法,一方面是怕得罪人,另一方面,过于直率地拒绝每一个问题也不利于待人接物。
但是,要知道,在谈判中有勇气说“不”其实是一招以退为进的妙招。 美国大谈判家荷伯•科恩在一次帮助邻居向保险公司索赔的谈判中就充分运用了这一妙招,请看:
理赔员:“科恩先生,我知道,像您这样的人是处理大数额的,恐怕我这里没有大数额,我的出价只有100元。”
荷伯沉吟了一会儿没说话,但是脸上的血色全没了。他也没有说“不”,只是哼了声。
理赔员嘟嚷道,“对不起,好吧,忘掉我刚才的话吧,再多点,200元吧。”荷伯说道:“再多点,根本没有多少。”
理赔员接着说:“那么好吧,300元怎么样?”
谈判家稍微顿了一会儿,“300元,唉,我不知道。”
理赔员咽了口唾沫:“好吧,400元。”
“400元,唉,我不知道。”
“好吧,500元。”
500元,唉,我不知道。”“好吧,600元。”
荷伯先生一直是那句“唉,我不知道”。
索赔额最后的签订是950元,而在谈判之前,荷伯先生的委托人,他的邻居只是要求得到350元就非常满足了。
善于说“不”
敢于说“不”,并不是鼓励每一个谈判者必须好战,事事与对方争论。实际上,在谈判中过于争强好胜只会破坏双方的合作。因此,在谈判中,你可以说“不”,但必须有所讲究。再看下面这个案例:
一位律师曾经帮助一名房地产商人进行出租大楼的谈判,由于他知道在何时说“不”,以及怎样恰当地说“不”,从而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当时有两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对此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两家公司都希望将公司迁到地理
位置较好、内外装修豪华的地方。
律师思索一番后,先给A公司的经理打电话说:“经理先生,我的委托人经过考虑之后,决定不做这次租赁生意了,希望我们下次合作愉快。”然后,他给B公司的老板打了同样的电话。 当天下午,两家公司的老板同时来到房地产公司,一番讨价还价之后,A、B公司以原准备租用8层的价码分别租用了4层。很显然,房地产公司的净收人增加了一倍,相应的,律师的报酬就增加了一倍。
律师使用了什么策略?非常简单——向他们说不!
当然,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如此直接的,要想委婉地拒绝,巧妙地说“不”,还有以下很多种建设性的做法:
用沉默表示“不”
用拖延表示“不”
用推脱表示“不”
用回避表示“不”
用反话表示“不”
用客气表示“不”;
运用那句韵味十足的“无可奉告”
“天知道”;“你不知道,事实会告诉你的”
《小和尚卖石头》故事,故事大概是在一座庙里有两个和尚,老和尚是师傅,小和尚是徒弟。师徒两人一起念经,打扫庙宇,生活得平静而开心;但是老和尚发现徒弟有一个缺点,就是太自卑了,在人面前腰杆也挺不直,这对小和尚的成长是有很大害处的,于是,他就想着如何让徒弟变得自信起来。
一天,老和尚从后院的菜地里捡了一块非常普通的石头,洗干净后给小和尚,他说:“徒弟,师傅要让你去卖这块石头,你今天先去菜市场卖,明天你去黄金市场卖,后天你去珠宝市场卖,但你不要真的把它卖给别人,只要看看大家愿意出多少价钱买就行了。”
小和尚听后,就急忙赶路来到山下的菜市场,蹲在一角落里,开始卖石头,人们看见一个小和尚在菜市场卖石头觉得很好奇,大家就七嘴八舌的问起来:“小和尚,你为什么来这儿卖石头啊?”小和尚说:“是我师傅让我来的。”人们就开始打量那块石头,怎么看都觉得是块普通的石头,不值几个钱,这时一个好心人说:“我出三个硬币你卖给我吧!”可是小和尚谨记老和尚的吩咐,没有把石头卖给那位好心人。
第二天一大早,小和尚就开始下山去黄金市场,如法炮制的人们觉得好奇,但又觉得是老和尚叫他来黄金市场卖肯定这石头不一般,有一人出一千块钱愿意买那块普通的石头,小和尚还是没有卖掉。
第三天,小和尚起得更早了,因为珠宝市场比黄金市场要远一些,差不多要到中午才到了珠宝市场,这里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大家都忙碌着做生意,没有人注意到小和尚,小和尚就开始大声喊起来:“卖石头了,卖石头了!”大家被小和尚的叫喊声吸引了过来,看看他的石头说:“小和尚,你怎么到我们珠宝市场里面卖石头啊!我们这里都卖珠宝,不卖石头.”
小和尚就说:“是我师傅叫我来卖的。”狡猾的商人心想:“既然是他的师傅让他来卖,肯定是块宝贝,不能让别的商人买走了。”于是其中一个商人说:“我出十万,你把它卖给我吧!”别的商人一听,马上就有人说:“我出二十万!”有的说:“我出三十万。”小和尚没有想到这块普通的石头能卖这么多钱,眼睛瞪得大大的。他说:“师傅只是让我来问问价格,不让我真卖。”大家听见小和尚的话,拦住他,纷纷表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来买,小和尚听后慌忙地跑走了·····
一块普通的石头在不同的地方他的价值也随之改变,自信的人价值百万,自卑的人一文不值,聪明的小和尚明白了师傅的用意,从此以后变得自信满满。
生活中的我们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抱有自信的态度,相信自己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这样我们不仅会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也会让别人尊重我们自己。你觉得自己是块金子,你就真的会发光,得到金子般的待遇,觉得自己是块泥土,那么就一文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