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的情节分析
作者:徐敏
来源:《启迪·教育教学》2015年第05期
叙事学提供了一条细读文本、探究文本深层结构的途径。《社戏》是鲁迅1922年10月的作品。本文就其情节做了浅层分析。
(一)讲的故事:叙述者
(二)讲的方式。小说是一门加工处理素材的艺术。
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我”和主人公“我”的视角,没有全知视角。
小说重选材,也讲究身材比例,情节详略的安排和隐含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主题密切相关。前两次长大后在北京看京剧略写,后一次是小时候乘船看戏详写。童年温馨的回忆,温暖怀旧,是“我”心中最窝心的柔软。成年后,烦心事愈来愈多:国家积弱,内忧外患,心存救世之志,奔走呼告之时,对民众身处动荡时局之中,却仍热衷看戏捧角的麻木,深感痛心与无奈。结合“我”两次看京剧的时代背景和民众热衷看戏的表现,“我”逃离剧场似乎可以理解了。小说中两次强调“我”在这里“不适应生存了”(详见文本中划线句),当然,真实作者鲁迅对京剧艺术偏激的看法,对文本的立场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沉入”:此篇小说分析时,尝试选取了这个切入点,详见具体文本分析。
(三)叙事交流:
真实作者:鲁迅
隐含作者:是指“处于某种创作状态,以某种立场来写作的作者”。(《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P71)文本隐含着供读者推导写作者形象的信息。布思:“隐含作者是自己创作选择的总和。”隐含作者中隐藏着真实作者的碎片化的信息,不一定完全匹配,但基本上会有相符相通之处。《社戏》中透露的信息与鲁迅相符合的地方比较多:
叙述者:“我”(话语之我)。
受述者:“我”(经验之我)
1十一二岁时。(时间模糊)
(时距:省略)
2民国元年。(时间明确)
故事 进京后 (时距:省略)
时间 3为湖北水灾募捐,谭叫天未死时。(时间模糊)
(时距:省略)
4前几天(时间模糊)
5“现在”(时间模糊,作品中的时间与写作完成时间不
能划等号)
时序:5——2——3——4——1——5
没有明确的叙事开始的时间。
结尾有明确的写作时间。
隐含读者:文本预设的读者,能达到预设阅读位置的理想状态的读者。这只是美好的设想,几乎不可能达到如此完美的境界。
真实读者:叙事交流的实际交流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视角,解读鉴赏的角度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作家写一部作品,总想述说些内容,表达写想法。这些作品不管是什么文体,是虚构还是写实的,都有其与现实相联系的地方,也有其经过艺术加工处理过的地方,可谓真假信息充斥文章。但不管怎样处理,作家传达的主题在那,背后的动机在哪,虽然很多作品很隐晦,的确很难去挖掘文本背后的东西,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细读抓住一些蛛丝马迹,来进行研究。
社戏
(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绍兴的大部分地区以庙会戏为主。庙会戏是指在各种神道如关帝、包公、龙王、火神、岳五猖、城隍、土地公等等诞辰祭祀活动中演出的戏。祭祀神道的诞辰,是神庙所在地的农村的盛大庆典,通常举行迎神赛(赛春)会,绵延数里乃至十数里,轰动村社。同时,农村的贸易集市活动,也在庙会期间举行。”“浙江绍兴被人们称作„戏曲之乡‟,曾经是全国四大声腔的盛行区,绍兴人爱看戏,爱听戏,早有传统。”(摘自“百度百科”)
(1) 我(第一人称叙述)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强调次数少)看过两回中国戏,(不称“京剧”,心中不承认国粹的地位?鲁迅对京剧一直心存不屑,甚至不承认京剧是戏,认为它“毫无美学价值”。)前十年是绝(态度坚决)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 (这一句是“预设”。预设可以告知读者一些下文“经验之我”还没经历的事件。在第一人称回顾叙述中,由于存在两个视角,通常是为了显现“经验之我”和“叙述之我”在认知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
“沉入”段落(一):
(笔者所理解的“沉入”是指沉浸某个场景或某件事,多关注细节或意识流似的幅幅画面闪现眼前的整体感受,多表现为陷入往事的回忆。)
(“沉入”后,时空变化,身份改变,视角发生转变。“沉入”也有“深浅”。在京城的两次看戏的经历对“我”来说,并不怎么让人愉快:第一次是难忍“满是头”的剧场、窄而高的站凳、“冬冬喤喤的”响声等迫切逃离,第二次颇为难熬了几个小时后,硬是挤出了人群。这两次相对于幼年的看社戏经历用了较少笔墨的,“沉入”较浅。不愉快的经历,不喜欢的事物,不愿多谈,那也是人之常情。而美好的回忆,再多的笔墨来写,也不嫌多,看社戏是“我”童年时候的温馨回忆,“沉入”较深。故事层面上的“我”沉入的深浅,与叙事者“我”的情感和小说的主题紧密相关。)
(沉入时空:1912年,北京。)
(2)第一回是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满清覆亡。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进入北洋政府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我初到北京的时候,当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不去见见世面么?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欲抑先扬)于是都兴致勃勃地跑到什么园,戏文已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喤的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
(3)我们退到后面,一个辫子很光的(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剃掉辫子,是反抗封建皇权统治的最明显最直接的革命体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实行强制剪辫法令,但各地抵制剪辫事件时有发生,但在强行推行下,民众普遍开始接受。在1917年张勋复辟时,北京城内百姓纷纷四处寻觅假辫是一个有趣插曲。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下达的《禁蓄发辫条例》是最后一个政府禁辫条例。)却来领我们到了侧面,指出一个地位来。这所谓地位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地走出了。
(4)走了许多路,(心无旁骛,迫切逃离。)忽听得我的朋友的声音道,“究竟怎的?”我回过脸去,原来他也被我带出来了。他很诧异地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我说,“朋友,对不起,我耳朵只在冬冬喤喤的响,并没有听到你的话。”
(5)后来我每一想到,便很以为奇怪,似乎这戏太不好,——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于生存了。 (跳出“沉入”状态,回到叙述者的角度——“浮出”。)
“沉入”段落(二)
(沉入时空:根据有限信息大致可以推测出是1913年,北京。)
(6)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总之是募集湖北水灾捐而谭叫天还没有死。(“民国时期各种灾害频繁发生,严重的农业灾害还是水灾、旱灾和蝗灾。民国于1912年成立后,仅见于官方公布和新闻报道的灾害就十分惊人。水灾的发生极为频繁。1912年湖南等六省水灾;1913年湖北等九省水灾。”(1999年02期))(谭鑫培(1847.4.23~1917.5.10) 京剧演员,工老生,曾演武生,人称“小叫天”。其父谭志道,京剧演员,其声狭音亢,遂得“叫天”之号。)(该节剩余文字省略)
(7)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待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误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街上除了专等看客的车辆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了,大门口却还有十几个人昂着头看戏目,别有一堆人站着并不看什么,我想:他们大概是看散戏之后出来的女人们的,而叫天却还没有来……
(8)(省略)
(9)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尔经过戏园,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浮出”,“我”从故事中人物转入叙述层面上的“我”。)
(省略:第二次看戏到下文的“前几天”,期间发生的一切事全部省去不说。) “沉入”段落(三)
(沉入时空:叙述行为开始的前几天,也就是20年的最后几天。地点:不明。)
(10)(省略)
“沉入”段落(四)
(沉入时间:“我还不过十一二岁”(时间模糊)。空间:鲁镇(稍加提及,其实谈不上“沉入”),平桥村(稍详),赵庄(看戏最详,包括前往途中。))
(此处的“沉入”可细分为两种:⑴11-13节是对多场景重叠的整体回忆,也可以说成概述碎片化的记忆;⑵14-49节是对具体完整事件的叙述。)
(11)——(13)(省略)
(14)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看戏前的波折:文似看山不喜平。这部分一波三折,情节曲折。)
(15)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不料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波折之一)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波折二)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波折三)
(以上层层蓄势,步步渲染,给人以“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感。然而转机出现了。)
(16)(省略)
(17)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转机
一)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转机二)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转机三)
(18)(省略)
(19)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母亲和外祖母最终同意了,在“柳暗花明”的欢乐中,我们乘上了去赵庄看戏的白篷航船。这一部分的详写为下面的看社戏作了铺垫,蓄足了势。)
(20)——(22)节(省略)
(23)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详写夜航去看社戏途中。20节侧重写小伙伴们的娴熟的划船技能,显示出农家子弟的聪明能干。21、22节侧重写两岸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景色,映衬出“我”愉快的心情。)
(24)——(47)节(省略)
(48)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这段对话是典型的场景。场景: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相等。)
(49)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 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这句话属于故事层面)
(50)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与上面划线句区分开来,此句在话语层面上。)——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浮出”)
一九二二年十月。
(写作时间)
中国现代小说的情节分析
作者:徐敏
来源:《启迪·教育教学》2015年第05期
叙事学提供了一条细读文本、探究文本深层结构的途径。《社戏》是鲁迅1922年10月的作品。本文就其情节做了浅层分析。
(一)讲的故事:叙述者
(二)讲的方式。小说是一门加工处理素材的艺术。
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我”和主人公“我”的视角,没有全知视角。
小说重选材,也讲究身材比例,情节详略的安排和隐含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主题密切相关。前两次长大后在北京看京剧略写,后一次是小时候乘船看戏详写。童年温馨的回忆,温暖怀旧,是“我”心中最窝心的柔软。成年后,烦心事愈来愈多:国家积弱,内忧外患,心存救世之志,奔走呼告之时,对民众身处动荡时局之中,却仍热衷看戏捧角的麻木,深感痛心与无奈。结合“我”两次看京剧的时代背景和民众热衷看戏的表现,“我”逃离剧场似乎可以理解了。小说中两次强调“我”在这里“不适应生存了”(详见文本中划线句),当然,真实作者鲁迅对京剧艺术偏激的看法,对文本的立场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沉入”:此篇小说分析时,尝试选取了这个切入点,详见具体文本分析。
(三)叙事交流:
真实作者:鲁迅
隐含作者:是指“处于某种创作状态,以某种立场来写作的作者”。(《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P71)文本隐含着供读者推导写作者形象的信息。布思:“隐含作者是自己创作选择的总和。”隐含作者中隐藏着真实作者的碎片化的信息,不一定完全匹配,但基本上会有相符相通之处。《社戏》中透露的信息与鲁迅相符合的地方比较多:
叙述者:“我”(话语之我)。
受述者:“我”(经验之我)
1十一二岁时。(时间模糊)
(时距:省略)
2民国元年。(时间明确)
故事 进京后 (时距:省略)
时间 3为湖北水灾募捐,谭叫天未死时。(时间模糊)
(时距:省略)
4前几天(时间模糊)
5“现在”(时间模糊,作品中的时间与写作完成时间不
能划等号)
时序:5——2——3——4——1——5
没有明确的叙事开始的时间。
结尾有明确的写作时间。
隐含读者:文本预设的读者,能达到预设阅读位置的理想状态的读者。这只是美好的设想,几乎不可能达到如此完美的境界。
真实读者:叙事交流的实际交流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视角,解读鉴赏的角度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作家写一部作品,总想述说些内容,表达写想法。这些作品不管是什么文体,是虚构还是写实的,都有其与现实相联系的地方,也有其经过艺术加工处理过的地方,可谓真假信息充斥文章。但不管怎样处理,作家传达的主题在那,背后的动机在哪,虽然很多作品很隐晦,的确很难去挖掘文本背后的东西,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细读抓住一些蛛丝马迹,来进行研究。
社戏
(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绍兴的大部分地区以庙会戏为主。庙会戏是指在各种神道如关帝、包公、龙王、火神、岳五猖、城隍、土地公等等诞辰祭祀活动中演出的戏。祭祀神道的诞辰,是神庙所在地的农村的盛大庆典,通常举行迎神赛(赛春)会,绵延数里乃至十数里,轰动村社。同时,农村的贸易集市活动,也在庙会期间举行。”“浙江绍兴被人们称作„戏曲之乡‟,曾经是全国四大声腔的盛行区,绍兴人爱看戏,爱听戏,早有传统。”(摘自“百度百科”)
(1) 我(第一人称叙述)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强调次数少)看过两回中国戏,(不称“京剧”,心中不承认国粹的地位?鲁迅对京剧一直心存不屑,甚至不承认京剧是戏,认为它“毫无美学价值”。)前十年是绝(态度坚决)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 (这一句是“预设”。预设可以告知读者一些下文“经验之我”还没经历的事件。在第一人称回顾叙述中,由于存在两个视角,通常是为了显现“经验之我”和“叙述之我”在认知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
“沉入”段落(一):
(笔者所理解的“沉入”是指沉浸某个场景或某件事,多关注细节或意识流似的幅幅画面闪现眼前的整体感受,多表现为陷入往事的回忆。)
(“沉入”后,时空变化,身份改变,视角发生转变。“沉入”也有“深浅”。在京城的两次看戏的经历对“我”来说,并不怎么让人愉快:第一次是难忍“满是头”的剧场、窄而高的站凳、“冬冬喤喤的”响声等迫切逃离,第二次颇为难熬了几个小时后,硬是挤出了人群。这两次相对于幼年的看社戏经历用了较少笔墨的,“沉入”较浅。不愉快的经历,不喜欢的事物,不愿多谈,那也是人之常情。而美好的回忆,再多的笔墨来写,也不嫌多,看社戏是“我”童年时候的温馨回忆,“沉入”较深。故事层面上的“我”沉入的深浅,与叙事者“我”的情感和小说的主题紧密相关。)
(沉入时空:1912年,北京。)
(2)第一回是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满清覆亡。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进入北洋政府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我初到北京的时候,当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不去见见世面么?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欲抑先扬)于是都兴致勃勃地跑到什么园,戏文已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喤的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
(3)我们退到后面,一个辫子很光的(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剃掉辫子,是反抗封建皇权统治的最明显最直接的革命体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实行强制剪辫法令,但各地抵制剪辫事件时有发生,但在强行推行下,民众普遍开始接受。在1917年张勋复辟时,北京城内百姓纷纷四处寻觅假辫是一个有趣插曲。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下达的《禁蓄发辫条例》是最后一个政府禁辫条例。)却来领我们到了侧面,指出一个地位来。这所谓地位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地走出了。
(4)走了许多路,(心无旁骛,迫切逃离。)忽听得我的朋友的声音道,“究竟怎的?”我回过脸去,原来他也被我带出来了。他很诧异地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我说,“朋友,对不起,我耳朵只在冬冬喤喤的响,并没有听到你的话。”
(5)后来我每一想到,便很以为奇怪,似乎这戏太不好,——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于生存了。 (跳出“沉入”状态,回到叙述者的角度——“浮出”。)
“沉入”段落(二)
(沉入时空:根据有限信息大致可以推测出是1913年,北京。)
(6)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总之是募集湖北水灾捐而谭叫天还没有死。(“民国时期各种灾害频繁发生,严重的农业灾害还是水灾、旱灾和蝗灾。民国于1912年成立后,仅见于官方公布和新闻报道的灾害就十分惊人。水灾的发生极为频繁。1912年湖南等六省水灾;1913年湖北等九省水灾。”(1999年02期))(谭鑫培(1847.4.23~1917.5.10) 京剧演员,工老生,曾演武生,人称“小叫天”。其父谭志道,京剧演员,其声狭音亢,遂得“叫天”之号。)(该节剩余文字省略)
(7)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待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误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街上除了专等看客的车辆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了,大门口却还有十几个人昂着头看戏目,别有一堆人站着并不看什么,我想:他们大概是看散戏之后出来的女人们的,而叫天却还没有来……
(8)(省略)
(9)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尔经过戏园,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浮出”,“我”从故事中人物转入叙述层面上的“我”。)
(省略:第二次看戏到下文的“前几天”,期间发生的一切事全部省去不说。) “沉入”段落(三)
(沉入时空:叙述行为开始的前几天,也就是20年的最后几天。地点:不明。)
(10)(省略)
“沉入”段落(四)
(沉入时间:“我还不过十一二岁”(时间模糊)。空间:鲁镇(稍加提及,其实谈不上“沉入”),平桥村(稍详),赵庄(看戏最详,包括前往途中。))
(此处的“沉入”可细分为两种:⑴11-13节是对多场景重叠的整体回忆,也可以说成概述碎片化的记忆;⑵14-49节是对具体完整事件的叙述。)
(11)——(13)(省略)
(14)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看戏前的波折:文似看山不喜平。这部分一波三折,情节曲折。)
(15)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不料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波折之一)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波折二)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波折三)
(以上层层蓄势,步步渲染,给人以“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感。然而转机出现了。)
(16)(省略)
(17)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转机
一)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转机二)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转机三)
(18)(省略)
(19)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母亲和外祖母最终同意了,在“柳暗花明”的欢乐中,我们乘上了去赵庄看戏的白篷航船。这一部分的详写为下面的看社戏作了铺垫,蓄足了势。)
(20)——(22)节(省略)
(23)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详写夜航去看社戏途中。20节侧重写小伙伴们的娴熟的划船技能,显示出农家子弟的聪明能干。21、22节侧重写两岸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景色,映衬出“我”愉快的心情。)
(24)——(47)节(省略)
(48)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这段对话是典型的场景。场景: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相等。)
(49)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 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这句话属于故事层面)
(50)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与上面划线句区分开来,此句在话语层面上。)——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浮出”)
一九二二年十月。
(写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