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人物评价

康有为的人物评价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人物,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有关他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等方不住面争论的问题很多,下面选取五个争论较大的问题作一回顾。

第一个问题,康有为是哪个阶级的政治代表?有的论者认为康有为领导的改良主义运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中刚由官僚、地主、富商中转化而来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而有的论者则认为康有为“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还有的论者认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反映了“正在上升的、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人们要求革除旧制,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第二个问题,康有为早期思想的特质是什么?有的论者认为今文经学是康有为变法思想的主要理论。而有的论者则认为康有为运用的是今文经学的躯壳,而进化论才是使其改革思想大放异彩的灵魂。还有学者认为康有为早期思想体系的构成是多层次的:将西学融入中学,将今文经学对抗古文经学,将明末遗民思想充实儒学,将陆王心学排斥程朱理学,将佛学扩充儒学。 第三个问题,康有为变法纲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一种观点认为康有为的变法纲领是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康有为提出的变法纲领是开制度局。第三种观点认为康有为的变法纲领是变官制。第四种观点则把康有为变法的纲领概括为“变科举,兴学校,更旧法,变官制,削君权,伸民权,开国会,定宪法”。

第四个问题,康有为从主张开国会、立宪法转变为开制度局,是不是一种“倒退”或“背叛”?一种观点认为康有为的这种行为,表明了他政治上的严重倒退。有的论者指出,“改良派一争取到接近皇帝的机会,马上就把自己的政治纲领抛到一边去了”。究其原因,“屈服于顽固派的压力,害怕‘愚民’起来造成大乱,这是康有为政治上发生倒退的根本原因”,此外与康有为的“个人的遭遇也有密切关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康有为从主张开国会改变为建议设制度局,并不意味着对自己政治信念的“背弃”或“倒退”,而是一种“策略思想”。开制度局既不是康有为政治上的倒退,更谈不上动摇变节,称之为施政纲领的具体化倒是比较贴切的。有的学者认为康有为政策主张的转变是因为个人处境的变化,因为既受皇上青睐和重用,当然以开非民选的制度局为宜。也有的论者认为对康有为政治纲领演变起决定作用的是政治情势,而不是维新派的个人境遇。还有的论者认为康有为的转变是“减少了空想成分,增加了务实精神”。他的建立制度局的计划是比较可行的,是一种“过渡形式”。

第五个问题,如何评价康有为的《大同书》?争论的问题主要在写作年代及大同思想的两个方面。

在写作年代上,有的论者认为《大同书》手稿的发现,“使我们无可怀疑地认定它是1901~1902年间所撰”。也有的论者认为《大同书》自1884年开始撰写,到1902年正式成书,可基本上列为戊戌前的著作。还有的论者认为《大同书》的成书年代较后,在该书最初发表之前夕。

同样,对康有为这部著作的思想意义和历史评价,史学界也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大同书》具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的两重性质,是康有为政治思想发展的最高峰。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同书》就其主要倾向来说是反动的。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大同书》“通过乌托邦的方

式没有掩盖地表述了康有为前期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它的积极意义在于“给戊戌变法运动提供了一个虽属虚幻、但却美丽动人的远景”。而当时从封建营垒里走出来的少数知识分子,“在读到《大同书》的某些内容时,更激起了反对封建主义的勇气”。

康有为的人物评价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人物,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有关他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等方不住面争论的问题很多,下面选取五个争论较大的问题作一回顾。

第一个问题,康有为是哪个阶级的政治代表?有的论者认为康有为领导的改良主义运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中刚由官僚、地主、富商中转化而来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而有的论者则认为康有为“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还有的论者认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反映了“正在上升的、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人们要求革除旧制,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第二个问题,康有为早期思想的特质是什么?有的论者认为今文经学是康有为变法思想的主要理论。而有的论者则认为康有为运用的是今文经学的躯壳,而进化论才是使其改革思想大放异彩的灵魂。还有学者认为康有为早期思想体系的构成是多层次的:将西学融入中学,将今文经学对抗古文经学,将明末遗民思想充实儒学,将陆王心学排斥程朱理学,将佛学扩充儒学。 第三个问题,康有为变法纲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一种观点认为康有为的变法纲领是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康有为提出的变法纲领是开制度局。第三种观点认为康有为的变法纲领是变官制。第四种观点则把康有为变法的纲领概括为“变科举,兴学校,更旧法,变官制,削君权,伸民权,开国会,定宪法”。

第四个问题,康有为从主张开国会、立宪法转变为开制度局,是不是一种“倒退”或“背叛”?一种观点认为康有为的这种行为,表明了他政治上的严重倒退。有的论者指出,“改良派一争取到接近皇帝的机会,马上就把自己的政治纲领抛到一边去了”。究其原因,“屈服于顽固派的压力,害怕‘愚民’起来造成大乱,这是康有为政治上发生倒退的根本原因”,此外与康有为的“个人的遭遇也有密切关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康有为从主张开国会改变为建议设制度局,并不意味着对自己政治信念的“背弃”或“倒退”,而是一种“策略思想”。开制度局既不是康有为政治上的倒退,更谈不上动摇变节,称之为施政纲领的具体化倒是比较贴切的。有的学者认为康有为政策主张的转变是因为个人处境的变化,因为既受皇上青睐和重用,当然以开非民选的制度局为宜。也有的论者认为对康有为政治纲领演变起决定作用的是政治情势,而不是维新派的个人境遇。还有的论者认为康有为的转变是“减少了空想成分,增加了务实精神”。他的建立制度局的计划是比较可行的,是一种“过渡形式”。

第五个问题,如何评价康有为的《大同书》?争论的问题主要在写作年代及大同思想的两个方面。

在写作年代上,有的论者认为《大同书》手稿的发现,“使我们无可怀疑地认定它是1901~1902年间所撰”。也有的论者认为《大同书》自1884年开始撰写,到1902年正式成书,可基本上列为戊戌前的著作。还有的论者认为《大同书》的成书年代较后,在该书最初发表之前夕。

同样,对康有为这部著作的思想意义和历史评价,史学界也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大同书》具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的两重性质,是康有为政治思想发展的最高峰。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同书》就其主要倾向来说是反动的。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大同书》“通过乌托邦的方

式没有掩盖地表述了康有为前期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它的积极意义在于“给戊戌变法运动提供了一个虽属虚幻、但却美丽动人的远景”。而当时从封建营垒里走出来的少数知识分子,“在读到《大同书》的某些内容时,更激起了反对封建主义的勇气”。


相关文章

  • 辛亥人物策划之康有为
  • 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S - 娱乐 - V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视频 - 播客 - 微博 - 邮件 - 博客 - BBS - 我说两句 - 搜狗 2011/10/01 黄兴 2011/10/02 ...查看


  • 谭嗣同之死
  • <谭嗣同之死> [教学目标]学习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认识人物思想的局限性:学习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新文体"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 ...查看


  • 关于中国近代人物研究之我见
  • 作者:谢俊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年04期 近二十多年来,无论是社会科学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人物研究非常活跃.有人物丛书,有传记丛刊:有群体综览,有单个人物分析:有名人自己的回忆,也有名人回忆名人.写名人的:更多的是凡人写 ...查看


  • 知人论世话康子_如何认识近代史上的康有为
  • 2010年 第09期(总第200期)世纪桥ShiJiQiaoNo.09,2010(GeneralNo.200) 知人论世话康子 )))如何认识近代史上的康有为 蒋海霞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对于历史人 ...查看


  • 戊戌变法 - 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戊戌变法的背景.早期维新思想及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及<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 ...查看


  • 高中历史选修四(2009-2015)高考真题
  • 高中历史选修四(2009-2015)高考真题 1(2015·全国新课标卷文综I卷) 材料 丘处机(1148-1227年),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 ...查看


  • 萧瀚:看戊戌变法对当下改革的启示
  • 与阳光卫视谈戊戌变法(2009-04-21 18:56:18) 萧:   这是上周在阳光卫视录制 这是上周在阳光卫视录制的节目:"看戊戌变法对当下改革的启示"(22日晚10:30播出),昨天阳光卫视网站错登了采访提纲(今 ...查看


  • 高中历史考试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
  • 高中历史考试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 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就要采取正确的评价方法: (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 ...查看


  • 中国近代化探索学案
  • 陶营中学师生共用学案(复习课) 年级:九年级 科目:历史 执笔:孙君祥NO.28 审核:九年级历史组 2011.11.10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范畴.口号.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