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1
一. 画出下列图形符号
1.单向顺序阀 2.双作用叶片泵
3.气动三联件
4.三位四通( M型中位机能)电磁换向阀
二. 名词解释
1.液体的粘性
2.恒定流动
3.差动连接
4.中位机能
三. 填空
1.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系统是由 , , , , 等组成的。
2.液体的流动状态分为 , ,用 来判断。 光滑金属管道其临界雷诺数为 。
3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的
作用是 , , , 。
4.调速回路主要有 , , 三种形式。
四 1:运用伯努利方程解释液压泵要限制吸油高度和限制流速
的理由
2:画出限压式变量泵的原理图及p-q曲线,简述其工作原理,并说明其 适合的工作场合。
五.回路设计
1、分别画出使用节流阀旁油节流调速回路及V-F特性图。
2、用一个先导式溢流阀,一个二位二通电磁阀组成两种不同的卸荷回路。
3、用一个单出杆双作用气缸,一个二位五通单气控换向阀,一个二位三
通手动启动阀,一个快排阀,一个单向节流阀,一个二位三通行程阀,组成一单往复慢进快退动作回路。
参考答案:
1.
.
2.
3.
六.计算题
1.进口节流调速回路中,已知F=0~54000N,A1=100cm2,
A2=50cm2,qp=40 L/min,
节流阀前后压差⊿p=0.2MPa。当活塞向右运动时,不计管道压力损失。 试求:
1)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多少?
2)若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6MPa,这时qy=?V=?
参考答案:
1).
2) PyPF/A10.254000/100*1045.6Mpa 若溢流阀调定压力为6Mpa,则溢流阀不溢流,此时
qyqp0L/min,
vqp/A140*103/100*1044m/min
2.液压泵额定压力为2.5 MPa,泵转速n=1450rpm,泵的
机械效率ηm=0.9。
由实验测得:当泵的出口压力p=0时,其流量为106 L/min;
p=2.5 MPa时,流量100.7 L/min 。
试求:
1)泵的容积效率。
2)若泵的转速下降到500r/min,在额定压力下工作时,泵的流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q100.7/1060.95 1) v2)qqtq106100.75.3
V=qt/n=106/1450
q=n''*V--q=500*106/1450—5.3=31.25 '=31.25/(500*106/1450)=0.855
3)P=p*q/=2.5*10*100.7*10
P==2.5*10*31.25*10'6363/60*0.95*0.9=4.907(KW) /60*(0.855)*0.9=1.692(KW)
液压与气动1
一. 画出下列图形符号
1.单向顺序阀 2.双作用叶片泵
3.气动三联件
4.三位四通( M型中位机能)电磁换向阀
二. 名词解释
1.液体的粘性
2.恒定流动
3.差动连接
4.中位机能
三. 填空
1.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系统是由 , , , , 等组成的。
2.液体的流动状态分为 , ,用 来判断。 光滑金属管道其临界雷诺数为 。
3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的
作用是 , , , 。
4.调速回路主要有 , , 三种形式。
四 1:运用伯努利方程解释液压泵要限制吸油高度和限制流速
的理由
2:画出限压式变量泵的原理图及p-q曲线,简述其工作原理,并说明其 适合的工作场合。
五.回路设计
1、分别画出使用节流阀旁油节流调速回路及V-F特性图。
2、用一个先导式溢流阀,一个二位二通电磁阀组成两种不同的卸荷回路。
3、用一个单出杆双作用气缸,一个二位五通单气控换向阀,一个二位三
通手动启动阀,一个快排阀,一个单向节流阀,一个二位三通行程阀,组成一单往复慢进快退动作回路。
参考答案:
1.
.
2.
3.
六.计算题
1.进口节流调速回路中,已知F=0~54000N,A1=100cm2,
A2=50cm2,qp=40 L/min,
节流阀前后压差⊿p=0.2MPa。当活塞向右运动时,不计管道压力损失。 试求:
1)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多少?
2)若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6MPa,这时qy=?V=?
参考答案:
1).
2) PyPF/A10.254000/100*1045.6Mpa 若溢流阀调定压力为6Mpa,则溢流阀不溢流,此时
qyqp0L/min,
vqp/A140*103/100*1044m/min
2.液压泵额定压力为2.5 MPa,泵转速n=1450rpm,泵的
机械效率ηm=0.9。
由实验测得:当泵的出口压力p=0时,其流量为106 L/min;
p=2.5 MPa时,流量100.7 L/min 。
试求:
1)泵的容积效率。
2)若泵的转速下降到500r/min,在额定压力下工作时,泵的流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q100.7/1060.95 1) v2)qqtq106100.75.3
V=qt/n=106/1450
q=n''*V--q=500*106/1450—5.3=31.25 '=31.25/(500*106/1450)=0.855
3)P=p*q/=2.5*10*100.7*10
P==2.5*10*31.25*10'6363/60*0.95*0.9=4.907(KW) /60*(0.855)*0.9=1.692(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