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0年4月14日 来源:中国农机新闻网 作者:张增峰
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是促进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06年来,河南省民权县农机部门响应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号召,按照《“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了创建“平安农机”活动,进而推动了民权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建活动取得了累累硕果。为全面了解民权县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开展情况,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近期民权县农机监理站围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河南省民权县地处黄河故道豫东平原,是典型的农业县;下辖18个乡(镇),525个行政村,总人口85.2万人,全县耕地113万亩,有农业人口67.8万人,农村劳动力在50万人左右。拥有各类拖拉机2.74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280台,联合收割机2147台,农用运输车3.723万台。
作为全县农机安全生产的主管单位,民权县农机监理站是县农机局的直属机构,曾获农业部“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河南省和商丘市“优质服务示范窗口”等一系列荣誉,并连年获得“商丘市农机监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在全省农机档案评检中被作为先进工作典型在全省推广;全站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补贴形式,现有在岗农机监理员40人,但财政全额供给名额仅有20名,工作经费、人员工资有一定缺口;中专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8人,占在岗总人数的48%;从年龄机构看,31—45岁人数较多,监理人员年龄结构有趋于老化迹象。硬件设施方面,民权县农机监理站与农机局合署办公,拥有建筑面积120平米,办公室、档案室、多媒体电教室等场所俱全,有办公电脑4台,移动式农业机械检测设备及配套微型汽车各一台(系上级部门扶助项目)。受农机局委派,民权县农机监理站还派出工作人员4名长驻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例行监理工作业务,为农机手提供服务。
二、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取得的成效
自2006年农业部、安监总局组织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以来,为扎实搞好“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民权农机局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积极引起上级重视,使本县较早成立了以主抓副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并明确将创建工作纳入到全县年终目标考核,制定了创建“平安农机”活动方案。特别是2009年,民权县政府对创建“平安农机”予以高度重视,多次牵头研究布置创建“平安农机”工作,印发、传达了相关文件,并对创建成为典型示范的乡镇年终予以10分、2000元钱奖励,大大调动了各乡镇开展创建“平安农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政府还及时拨付了一定财政资金用于创建活动,有力地保障了创建活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农机、安监等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全县各乡镇踊跃参与创建活动,并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目前已创建花园、王桥、胡集、伯党、北关、王庄寨等“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占全县总乡(镇)的30%以上,并在示范乡镇创建了30%以上的“平安农机”示范村。
随着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逐步深入,目前,民权县农机安全生产责任明确,责任倒查追究制得到落实;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机经营使用者和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牌证核发、安全检验及驾驶人培训、考试、发证工作进一步规范,源头管理得到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措施逐步得到完善,事故隐患明显减少;农机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已逐步构建起农机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三大防线”,并初步实现了农机安全生产的全程监督管理。
三、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工作经验
(一)、政府重视,组织领导健全,政策、财政基础坚实。
民权县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农机”创建工作,较早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主抓副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各乡镇领导为成员,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县政府要求各有关单位、各乡镇要主动配合农机部门工作,为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多措并举,大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民权县农机监理站详细制订了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计划,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农机安全宣教,认真开展“六个一”活动;2009年,还专门拍摄制作了农机安全宣传光碟,绘制并发放了农机安全宣传图册(手册)2000份,业务服务指南2000份,“平安农机”倡议信3000份;全县共制作“平安农机”宣传栏22块,制作“平安农机”版面60块,制作“平安农机”示范乡(村)标识牌26块,在全县多个乡镇刷写了30余条“平安农机”创建墙体宣传标语;2009年10月份,河南电视台对民权县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采访,拍摄了时长10分钟的专题片,并在9套新农村频道连续3次重播,造成了一定社会影响,营造了良好、浓厚的创建活动氛围。
(三)、狠抓落实,强化农机安全管理和档案管理。
为抓好对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的管理工作,民权农机监理站首先从强化自身管理能力着手,坚持定期对农机监理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使农机监理人员在自身素质过硬的条件下再管车、管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监理执法工作。民权县农机监理站还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严格做到不见车不挂牌、不见人不办证、不培训不办证、不考试不发证,彻底杜绝了人情证、关系证。为做好农机档案整理工作,该站认真贯彻落实豫农机【2009】08号文件精神,组织农机监理人员细致地将车档、人档、台账详细归类,将档案业务资料装订规范、整齐;经考核评比,民权县农机监理站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被作为先进典型在全省推广学习。
(四)、健全设施,开展优质服务,执法行为规范。
06年来,为顺应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开展,民权县农机监理站进一步改善了办公硬件设施。09年还对办公楼进行了全面装修、布置,新购置了一部打印机和部分办公设施用品专门用于创建活动;并购买电教设备在三楼布置了近100平米的多媒体电教室用于培训农机手。在规范执法、搞好优质服务方面,该站为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成立了五个执法队,分别与之签订了安全监管责任书,以抓好源泉管理为主,田检路查为辅,进村入户开展监理工作,对申请农机入户办证的农民群众一律上门服务,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受到了广大机手的欢迎和好评。
(五)、组织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市先进经验。
为学习借鉴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经验,加快推进创建工作,2009年8月,农机局组织创建工作小组12人组成学习考察小组,赴汝州市学习考察创建“平安农机”先进经验。汝州学习考察期间,考察小组认真听取了相关介绍,实地考察了监理业务大厅、档案管理室及基层乡镇农机安全管理机构。通过考察学习兄弟县市的创建工作经验,推进了本县创建活动各项工作。
四、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建经费存在缺口,直接影响了创建活动的正常开展。创建活动开展以来,上级部门虽然已经拨付了一定资金用于工作开展,但按照创建活动实际需要,目前,工作经费还存在一定缺口,对创建“平安农机”活动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另外,监理站办公经费短缺、人员待遇较低等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鉴此,强烈建议将创建“平安农机”纳入农机化资金扶助项目,各级、各部门加大对创建活动的资金投入。
(二)一些相关部门、乡镇、基层村委领导对创建“平安农机”活动认识还不够,重视程度不够,对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麻痹大意思想;认为创建“平安农机”无非是走过场、争荣誉,搞好创建活动的出发点不正确,以致不能配合农机监理部门把创建活动抓实抓好、抓向深入。
(三)农民群众参与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积极性尚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基层乡村农机手和农民群众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安全生产意识较差等现象,对农机监理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活动和安全知识学习活动能躲就躲、能拖就拖,对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意义在思想上认知性差。
(四)农机监理一线执法受限,监管措施手段落实受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农业机械有其生产特殊性:农忙时大都在田间作业,督促办理牌证、落实安全措施未果后,监理人员如采取暂扣机车等强制手段,势必会因影响农业生产不合民意遭到群众反对,更甚之会受到纪检纠风部门查究;农闲时机手不是将机车封存入库,就是外出务工家中无人,使机车入户、驾驶员培训考核、年检等业务无法办理,给监理外勤工作开展造成实质性困难。
五、对下一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建议
(一)积极争取活动经费,保障创建工作正常开展。监理部门应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工作经费、人员工资保障,实际解决农机监理人员搞好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后顾之忧,保障创建“平安农机”活动顺利、有序开展,使创建工作不致停滞不前、半途而废。
(二)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借鉴先进工作经验。农机监理部门应加强与安监、交警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加强信息交流,争取得到安监、交警等部门的配合来共同搞好创建活动;再者要学习借鉴交警部门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的先进工作方法和经验,并积极协调与公安交警组织联合执法活动,以切实加大农机监理执法力度、增大安全监管覆盖面。
(三)创新管理模式,加大执法力度。要扎实开展源头管理,动员农机监理员工作重心进一步下沉,到田间地头、砖瓦原厂等农机作业场所开展送牌送证到家、送检送审上门等服务活动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做到应查尽查、不留死角,治理好无证驾驶、无牌行驶、违法载人等安全隐患;并加强与乡镇政府、村委会的沟通与联络,定期向其通报农机安全检查情况、农机事故发生情况,提出相对整改意见或建议,创新农机安全管理模式,延伸安全管理与服务的链条。
(四)大力开展创建活动宣传,营造更加浓厚的创建氛围。要通过大力开展农机安全宣教工作,全面提高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对开展创建活动的认识,提高其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机手和广大农民群众易于接受,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农机安全意识,进而调动起全社会的参与热情,引导活动蓬勃有力地向纵深推进,最终实现保民安全、促民进步、兴机富民的工作目标。
发布日期:2010年4月14日 来源:中国农机新闻网 作者:张增峰
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是促进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06年来,河南省民权县农机部门响应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号召,按照《“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了创建“平安农机”活动,进而推动了民权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建活动取得了累累硕果。为全面了解民权县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开展情况,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近期民权县农机监理站围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河南省民权县地处黄河故道豫东平原,是典型的农业县;下辖18个乡(镇),525个行政村,总人口85.2万人,全县耕地113万亩,有农业人口67.8万人,农村劳动力在50万人左右。拥有各类拖拉机2.74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280台,联合收割机2147台,农用运输车3.723万台。
作为全县农机安全生产的主管单位,民权县农机监理站是县农机局的直属机构,曾获农业部“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河南省和商丘市“优质服务示范窗口”等一系列荣誉,并连年获得“商丘市农机监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在全省农机档案评检中被作为先进工作典型在全省推广;全站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补贴形式,现有在岗农机监理员40人,但财政全额供给名额仅有20名,工作经费、人员工资有一定缺口;中专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8人,占在岗总人数的48%;从年龄机构看,31—45岁人数较多,监理人员年龄结构有趋于老化迹象。硬件设施方面,民权县农机监理站与农机局合署办公,拥有建筑面积120平米,办公室、档案室、多媒体电教室等场所俱全,有办公电脑4台,移动式农业机械检测设备及配套微型汽车各一台(系上级部门扶助项目)。受农机局委派,民权县农机监理站还派出工作人员4名长驻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例行监理工作业务,为农机手提供服务。
二、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取得的成效
自2006年农业部、安监总局组织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以来,为扎实搞好“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民权农机局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积极引起上级重视,使本县较早成立了以主抓副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并明确将创建工作纳入到全县年终目标考核,制定了创建“平安农机”活动方案。特别是2009年,民权县政府对创建“平安农机”予以高度重视,多次牵头研究布置创建“平安农机”工作,印发、传达了相关文件,并对创建成为典型示范的乡镇年终予以10分、2000元钱奖励,大大调动了各乡镇开展创建“平安农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政府还及时拨付了一定财政资金用于创建活动,有力地保障了创建活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农机、安监等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全县各乡镇踊跃参与创建活动,并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目前已创建花园、王桥、胡集、伯党、北关、王庄寨等“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占全县总乡(镇)的30%以上,并在示范乡镇创建了30%以上的“平安农机”示范村。
随着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逐步深入,目前,民权县农机安全生产责任明确,责任倒查追究制得到落实;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机经营使用者和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牌证核发、安全检验及驾驶人培训、考试、发证工作进一步规范,源头管理得到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措施逐步得到完善,事故隐患明显减少;农机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已逐步构建起农机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三大防线”,并初步实现了农机安全生产的全程监督管理。
三、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工作经验
(一)、政府重视,组织领导健全,政策、财政基础坚实。
民权县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农机”创建工作,较早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主抓副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各乡镇领导为成员,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县政府要求各有关单位、各乡镇要主动配合农机部门工作,为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多措并举,大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民权县农机监理站详细制订了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计划,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农机安全宣教,认真开展“六个一”活动;2009年,还专门拍摄制作了农机安全宣传光碟,绘制并发放了农机安全宣传图册(手册)2000份,业务服务指南2000份,“平安农机”倡议信3000份;全县共制作“平安农机”宣传栏22块,制作“平安农机”版面60块,制作“平安农机”示范乡(村)标识牌26块,在全县多个乡镇刷写了30余条“平安农机”创建墙体宣传标语;2009年10月份,河南电视台对民权县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采访,拍摄了时长10分钟的专题片,并在9套新农村频道连续3次重播,造成了一定社会影响,营造了良好、浓厚的创建活动氛围。
(三)、狠抓落实,强化农机安全管理和档案管理。
为抓好对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的管理工作,民权农机监理站首先从强化自身管理能力着手,坚持定期对农机监理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使农机监理人员在自身素质过硬的条件下再管车、管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监理执法工作。民权县农机监理站还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严格做到不见车不挂牌、不见人不办证、不培训不办证、不考试不发证,彻底杜绝了人情证、关系证。为做好农机档案整理工作,该站认真贯彻落实豫农机【2009】08号文件精神,组织农机监理人员细致地将车档、人档、台账详细归类,将档案业务资料装订规范、整齐;经考核评比,民权县农机监理站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被作为先进典型在全省推广学习。
(四)、健全设施,开展优质服务,执法行为规范。
06年来,为顺应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开展,民权县农机监理站进一步改善了办公硬件设施。09年还对办公楼进行了全面装修、布置,新购置了一部打印机和部分办公设施用品专门用于创建活动;并购买电教设备在三楼布置了近100平米的多媒体电教室用于培训农机手。在规范执法、搞好优质服务方面,该站为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成立了五个执法队,分别与之签订了安全监管责任书,以抓好源泉管理为主,田检路查为辅,进村入户开展监理工作,对申请农机入户办证的农民群众一律上门服务,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受到了广大机手的欢迎和好评。
(五)、组织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市先进经验。
为学习借鉴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经验,加快推进创建工作,2009年8月,农机局组织创建工作小组12人组成学习考察小组,赴汝州市学习考察创建“平安农机”先进经验。汝州学习考察期间,考察小组认真听取了相关介绍,实地考察了监理业务大厅、档案管理室及基层乡镇农机安全管理机构。通过考察学习兄弟县市的创建工作经验,推进了本县创建活动各项工作。
四、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建经费存在缺口,直接影响了创建活动的正常开展。创建活动开展以来,上级部门虽然已经拨付了一定资金用于工作开展,但按照创建活动实际需要,目前,工作经费还存在一定缺口,对创建“平安农机”活动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另外,监理站办公经费短缺、人员待遇较低等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鉴此,强烈建议将创建“平安农机”纳入农机化资金扶助项目,各级、各部门加大对创建活动的资金投入。
(二)一些相关部门、乡镇、基层村委领导对创建“平安农机”活动认识还不够,重视程度不够,对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麻痹大意思想;认为创建“平安农机”无非是走过场、争荣誉,搞好创建活动的出发点不正确,以致不能配合农机监理部门把创建活动抓实抓好、抓向深入。
(三)农民群众参与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积极性尚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基层乡村农机手和农民群众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安全生产意识较差等现象,对农机监理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活动和安全知识学习活动能躲就躲、能拖就拖,对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意义在思想上认知性差。
(四)农机监理一线执法受限,监管措施手段落实受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农业机械有其生产特殊性:农忙时大都在田间作业,督促办理牌证、落实安全措施未果后,监理人员如采取暂扣机车等强制手段,势必会因影响农业生产不合民意遭到群众反对,更甚之会受到纪检纠风部门查究;农闲时机手不是将机车封存入库,就是外出务工家中无人,使机车入户、驾驶员培训考核、年检等业务无法办理,给监理外勤工作开展造成实质性困难。
五、对下一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建议
(一)积极争取活动经费,保障创建工作正常开展。监理部门应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工作经费、人员工资保障,实际解决农机监理人员搞好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后顾之忧,保障创建“平安农机”活动顺利、有序开展,使创建工作不致停滞不前、半途而废。
(二)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借鉴先进工作经验。农机监理部门应加强与安监、交警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加强信息交流,争取得到安监、交警等部门的配合来共同搞好创建活动;再者要学习借鉴交警部门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的先进工作方法和经验,并积极协调与公安交警组织联合执法活动,以切实加大农机监理执法力度、增大安全监管覆盖面。
(三)创新管理模式,加大执法力度。要扎实开展源头管理,动员农机监理员工作重心进一步下沉,到田间地头、砖瓦原厂等农机作业场所开展送牌送证到家、送检送审上门等服务活动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做到应查尽查、不留死角,治理好无证驾驶、无牌行驶、违法载人等安全隐患;并加强与乡镇政府、村委会的沟通与联络,定期向其通报农机安全检查情况、农机事故发生情况,提出相对整改意见或建议,创新农机安全管理模式,延伸安全管理与服务的链条。
(四)大力开展创建活动宣传,营造更加浓厚的创建氛围。要通过大力开展农机安全宣教工作,全面提高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对开展创建活动的认识,提高其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机手和广大农民群众易于接受,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农机安全意识,进而调动起全社会的参与热情,引导活动蓬勃有力地向纵深推进,最终实现保民安全、促民进步、兴机富民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