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的很久没有写东西了,这次是借这本书的机会,
回忆一下那种感受.
我一直觉得自己挺了解回族人的生活的,因为自己从小就有许多回族朋友,可当我看完这本书,那种宗教的内里还是让我震惊了.宗教是一种信仰,所以会给人一种穿越困难和挫折的力量.我从一开始就觉得书中的所有人都是这样,尤其是韩子奇,我总觉得他能经受住那么多的磨难,信仰的力量不可避免,可最后我却感觉自己被作者戏耍了.其实到最后,那种宗教的神秘感依旧存在,不但没有清晰反而更加模糊…..
一开始进入书中,碧儿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个邻家女孩,那种清新的美,会让人不由自主的开始关注她的命运.而韩子奇的出场,也意味着许多事终会改变,作为书中的男主角,你该相信,他有着改变所有人命运的能力,碧儿,玉儿,梁亦清,甚至包括姑妈,新月……我会设想,如果没有他的出现,碧儿该是多么平淡而又简单的一生啊,作为书中最悲剧的人物,你会憎恨她,其实也更该为她感到同情,与妹妹截然不同的教育背景,父亲的早逝,丈夫的背叛,妹妹的插足,还有养着第三者女儿的痛苦,这么多的苦难压在她身上,或许这里面有的是信仰,对丈夫的爱,对儿子的爱,还有对妹妹残存的一点爱,才使她坚强的活着…..(这是很客观的讲,其实我内心还是很讨厌她,她的信仰太深了)
韩子奇,当他第一次见到玉的时候,他的心就被勾去
了,我不知道是否有暗喻,这段描写,会让我想到后面他与玉儿发生的一切,或许该这样理解,玉儿走了,韩子奇的心也跟着走了…..
从韩子奇的身上,你会看到许多美好的品质,执着,感恩,坚强.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这场婚姻中,他犯了许多男人都会犯的错,作者因为对主角的偏爱,所以给了他一个看似合乎情理的理由.但他对爱情的执着也该值得我们肯定.因为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所以内心的悔恨使他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爱情,但他把所有对玉儿的爱都给了新月,他有爱情,虽然并不完整……我不想评论他最后的那个秘密,因为除了碧儿,真的无关紧要…..
我一直在思考玉儿之前的那段爱情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从小说中唯一能看到的除了她对爱情的炽热,性格上的敢爱敢恨还有什么?她该是个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人吧………
新月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儿?她的十九年,与我们的十九年何其不同啊!或许作者该有这样的设想,我只给新月十九年,但这十九年却饱含其他人一辈子的辛酸苦辣!其实这也该是她与楚老师之间爱情的唯一结局,若不然,便如天星,若不然便如梁祝……新月有人爱,有人疼,有人恨,有人想,也有比所有人都美的爱情,相信在天堂的她也该会有幸福的回忆了. 楚雁潮,这本书里唯一不属于博雅宅的人,但却因爱
情,让所有读这本书的人为之动容,为之赞叹.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子,有着玉一般的节操,有着君子般的风度,有着纳兰般的才情,然后如同世俗大众般简单的出场,只是你该被他的内涵所吸引不是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便是这个男子最深沉得爱吧!他的爱情如此的不完美,却又如此的轰轰烈烈,或许早该想到,作者写出梁祝,就该是这段爱情的结局吧………
拿到实体书,我才感觉到它的厚重感,不只是书本身,还有那段历史。作者从民国写到文革前后,跨越了三代人的生命,也跨越了三代人的辛酸。战争或许也是这本书所有情节的重要推手,只是是将所有人推向深渊而已。从中我们也看出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不是吗?作者用清新流畅的手笔,月玉穿插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穆斯林的兴衰沉浮图,我们看了太多喜剧,作者便携这部悲剧而来,为的只是让我们的内心沉淀,然后去品味,去感受……很多很多!
额……只能想到这么多,工科生的水平就只能这样了!..
其实真的很久没有写东西了,这次是借这本书的机会,
回忆一下那种感受.
我一直觉得自己挺了解回族人的生活的,因为自己从小就有许多回族朋友,可当我看完这本书,那种宗教的内里还是让我震惊了.宗教是一种信仰,所以会给人一种穿越困难和挫折的力量.我从一开始就觉得书中的所有人都是这样,尤其是韩子奇,我总觉得他能经受住那么多的磨难,信仰的力量不可避免,可最后我却感觉自己被作者戏耍了.其实到最后,那种宗教的神秘感依旧存在,不但没有清晰反而更加模糊…..
一开始进入书中,碧儿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个邻家女孩,那种清新的美,会让人不由自主的开始关注她的命运.而韩子奇的出场,也意味着许多事终会改变,作为书中的男主角,你该相信,他有着改变所有人命运的能力,碧儿,玉儿,梁亦清,甚至包括姑妈,新月……我会设想,如果没有他的出现,碧儿该是多么平淡而又简单的一生啊,作为书中最悲剧的人物,你会憎恨她,其实也更该为她感到同情,与妹妹截然不同的教育背景,父亲的早逝,丈夫的背叛,妹妹的插足,还有养着第三者女儿的痛苦,这么多的苦难压在她身上,或许这里面有的是信仰,对丈夫的爱,对儿子的爱,还有对妹妹残存的一点爱,才使她坚强的活着…..(这是很客观的讲,其实我内心还是很讨厌她,她的信仰太深了)
韩子奇,当他第一次见到玉的时候,他的心就被勾去
了,我不知道是否有暗喻,这段描写,会让我想到后面他与玉儿发生的一切,或许该这样理解,玉儿走了,韩子奇的心也跟着走了…..
从韩子奇的身上,你会看到许多美好的品质,执着,感恩,坚强.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这场婚姻中,他犯了许多男人都会犯的错,作者因为对主角的偏爱,所以给了他一个看似合乎情理的理由.但他对爱情的执着也该值得我们肯定.因为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所以内心的悔恨使他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爱情,但他把所有对玉儿的爱都给了新月,他有爱情,虽然并不完整……我不想评论他最后的那个秘密,因为除了碧儿,真的无关紧要…..
我一直在思考玉儿之前的那段爱情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从小说中唯一能看到的除了她对爱情的炽热,性格上的敢爱敢恨还有什么?她该是个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人吧………
新月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儿?她的十九年,与我们的十九年何其不同啊!或许作者该有这样的设想,我只给新月十九年,但这十九年却饱含其他人一辈子的辛酸苦辣!其实这也该是她与楚老师之间爱情的唯一结局,若不然,便如天星,若不然便如梁祝……新月有人爱,有人疼,有人恨,有人想,也有比所有人都美的爱情,相信在天堂的她也该会有幸福的回忆了. 楚雁潮,这本书里唯一不属于博雅宅的人,但却因爱
情,让所有读这本书的人为之动容,为之赞叹.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子,有着玉一般的节操,有着君子般的风度,有着纳兰般的才情,然后如同世俗大众般简单的出场,只是你该被他的内涵所吸引不是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便是这个男子最深沉得爱吧!他的爱情如此的不完美,却又如此的轰轰烈烈,或许早该想到,作者写出梁祝,就该是这段爱情的结局吧………
拿到实体书,我才感觉到它的厚重感,不只是书本身,还有那段历史。作者从民国写到文革前后,跨越了三代人的生命,也跨越了三代人的辛酸。战争或许也是这本书所有情节的重要推手,只是是将所有人推向深渊而已。从中我们也看出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不是吗?作者用清新流畅的手笔,月玉穿插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穆斯林的兴衰沉浮图,我们看了太多喜剧,作者便携这部悲剧而来,为的只是让我们的内心沉淀,然后去品味,去感受……很多很多!
额……只能想到这么多,工科生的水平就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