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药物治疗同时还应相应配合非药物疗法

据介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高血压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每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约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类死因的首位。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但可导致突然的中风或心脏病发作。据统计,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与不接受治疗的寿命差异可以达20年之久。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认为,心血管病是心脏和血管疾患引起的,包括冠心病(心脏病发作)、脑血管疾病(中风)、血压升高(高血压)、周围动脉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心血管病的主要病因是使用烟草、缺乏身体活动和不健康的饮食。

据介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高血压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每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约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类死因的首位。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但可导致突然的中风或心脏病发作。

夏秋之交,记者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关于高血压,对话该院心肺血管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高血压学组)及全军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渝斌教授,听专家专业解析,带您一起直面发病趋势越来越年轻化的高血压。

一旦患上高血压它会伴随人的一生

专家指出,“高血压可以说是一个无形杀手。首先,很多人本身血压过高,但没有任何征兆没有感觉,这样长此以往,体内很多器官都会受到损伤。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器官首先是心、脑、肾及眼睛。患高血压之后,心脏容易变厚,并且在患病后期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第二就是脑受损,容易发生脑中风;第三就是肾脏,容易出现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第四是眼睛,容易出现眼底动脉硬化及出血;另外就是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血管肥厚促进动脉硬化形成,导致血压高压更高低压更低。血管受影响也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受影响的血管分布在身体的哪个部位,患者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的不舒服感,比如,血管受损发生在脑子就会表现为脑血栓,发生在心脏就会表现为心肌梗死,发生在腿上则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发生在眼睛就会导致眼出血、视网膜受损,从而影响人视力。” 高血压的最大危害是,一旦患上高血压,那么它会伴随一生的,而这类高血压的病因至今不清,医学上称其为原发性高血压。通过药物把血压控制在一个正常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且坚持长时间观察,这类型的高血压是不会对人寿命有太大影响,有效的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寿命的延长是有帮助的。据统计,对于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与不接受治疗的寿命差异可以达20年之久。

另外,由其他疾病引发的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是有望治愈的。和教授介绍,对这种情况,找出引起高血压的病根并将其治愈,这类高血压也随之治愈。

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呈现多样性

很多人觉得,高血压那是肥胖人群或老年人的事情。然而专家指出,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强,压力就是高血压的重要病因。假如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或学习环境下,很容易诱发高血压。

和教授介绍,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一些既定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病发,例如高盐食物摄入量过多、缺乏运动、肥胖、精神压力大或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吸烟及一些药物的不当摄入等。而继发性高血压,主要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因此,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也呈现多样性。

高血压与饮食的关系在我国表现相对紧密的就是盐的过多摄入,因此我们国家的高血压主要表现为盐敏感性高血压。而在国外,这种相关性就不是很强。另外,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说肥胖、缺乏运动都有可能引发高血压。不容忽视的是,长期身处压力大而紧张的工作环境及经常抽烟都是高血压的重要推手。此外,药物的不当使用会引起血压增高,比如说长期避孕药的使用,经常吸食毒品,都可能会导致血压增高。

上述这些情况,都是由后天因素的作用引起的高血压病症,而这些因素都是可人为控制的。也就是说向不同方向改变这些因素,高血压病的危害就会向不同方向演变。

不可改变的因素第一个就是遗传,关于高血压遗传概率,根据统计学研究结果,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血压患者,那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大概在50%左右,如果父母一方患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是28%,如果父母都无高血压症状,子女还是会有患高血压的可能,只不过概率较小,大概是5%。

第二个不可改变因素就是性别。从性别上来讲,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这也是一个不可变因素。

第三个不可变因素就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增加,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素。

在高血压患病人群中,随着季节变换,血压高低会有所不同。寒冷季节或高寒环境易使高血压走高,夏季或温暖环境血压会偏低一些。

这主要是因为,在夏季天气比较热,血管扩张,出汗量多,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使用了血管扩张剂或利尿剂,使身体的血容量减少,所以这个时候血压会偏低。因此,平时吃等量的降压药,在夏天患者的血压就比在冬天要低一些,在这种时候,就要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比如说脑供血不足或脑梗死及心肾等器官的供血不足。反之,在寒冷的时候血压会偏高。这时,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会继续。因此,无论在夏天还是冬天,遇到血压忽高忽低的情况,就应该尽快看医生及时调整降压药的服用量。

药物治疗同时应相应配合非药物疗法

很多患者或者家属觉得久病成医,喜欢自己买一些药或者仪器在家庭中使用。

对此,和教授提醒,高血压治疗仪对人体血压的治疗不会起到根本的治愈效果。说到血压有降低,主要是通过中医的疗效起作用的,比如说通过针对穴位及经络的针灸按摩,会使人体血管会扩张及降低人体的紧张情绪,这样一来,短时间内血压可能会下降。但从长期来看,仅仅通过这种仪器治疗来达到对高血压彻底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

和教授强调,从全球来看,高血压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通过有效降压治疗可以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从专业角度讲这就叫临床治愈。长期合理地使用药物及非药物疗法可以把血压控制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可以通过仪器治疗或是通过某种手术可以从本质上根治高血压病,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个合理的有效的可以替代药物的治疗方案。

从目前来讲,对于高血压病症,药物治疗还是最有效的方法。不过和教授指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相应配合非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包括有氧运动、减肥、调整心理压力、戒烟、限酒、解除不良药物使用等。和教授指出,因为减肥可以有效控制体重,让体重指数达到正常范围,研究表明体重每下降1公斤,血压就可以下降1毫米汞柱。而规避有压力的外部环境,以及有效的运动可以让血压明显下降,这些都是基本的非药物疗法。

长期服用降压药不会产生明显副作用

由于担心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副作用,有的高血压患者一旦血压稳定,就偷偷停药。对此,和教授特别强调,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副作用。

“降压药旨在降低血压,它体现在人体的更多是正能量,大量的研究证明,药物疗效还是不错的。比如说,有些高血压患者选择使用某种药,一用几十年,降压作用会很明显但副作用并不体现。” 和教授介绍,医生在制订治疗方案时会遵循三个个体化原则: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药物个体化,治疗达标(指降到多少血压合适)个体化。

和教授说,最新研究发现,一些手术治疗的办法对高血压有一定效果。其一是通过射频消融的办法在肾脏血管上做一些治疗。另外一种手术治疗就是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增敏术。在人体的颈动脉存在一种叫做压力感受器的装置,通过电脉冲刺激提高压力感受器的活性,压力感受器可以通过一些生理机制起到降压的作用。目前这些治疗法正在研究阶段,它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无论治疗结果如何,这也不失为一种可喜的治疗方式。这是现代比较时新的治疗高血压手术方式。

治疗高血压三要三不要

高血压患者应该怎样正确面对疾病?和教授建议:

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要害怕。毕竟高血压还是可以治疗的,不要觉得一辈子吃药是一个负担,摆脱那些负面的思想观念。

第二,树立治愈信心。有信心能治好,并坚信只要控制好血压它的危害并不大。

第三,坚持治疗。这是任何一个高血压患者必须要做到的,其中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另外,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要做到定期量血压、做体检。最后,坚持记高血压日记。在量血压的同时,记录心跳,这样做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危害。

谈到治疗高血压的误区,和教授总结了三点。

首先,很多患者没觉察不舒服就不接受用药治疗,不去医院就诊。这个主要是因为有些人虽然血压偏高,但是没有感觉不舒服,只是突然有一天,身体的某个器官出问题了到医院检查才发觉出来。这种情况在高血压人群中是很普遍的。

第二,年轻的患病者对药物疗法的习服性较差,不能连续用药。主要表现就是,患者吃药一段时间之后,误以为血压控制了病就治好了直接就停止用药。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

第三种情况,患者凭感觉服药,难受了就吃,不难受就不吃。和教授强调,这对患者来说,是非常糟糕的,因为这种情况对高血压的治疗是起负面作用的,甚至会加速高血压对身体一些器官的损害。因此,药物治疗高血压,应做到坚持、长期的药物治疗。

同时,医生在制订方案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年轻人的习服性,应该采用简单、方便的治疗方案,例如选择长效制剂,吃一次一整天都有效的。另外,选择副作用小的。除此之外,要经常量血压,随身携带血压计,经常量并记录下来,做到心里有数,到医院之后将自己血压情况向医生如实汇报,比如说,在哪个时间段自己血压会偏高,高出多少,并且是个什么状态等,这些对医生制订治疗方案是会很有帮助的。

和教授还提醒高血压患者坚持“黄金搭档”饮食原则: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要限制钠的摄入,也就是低盐饮食。另外,适当地补充一些富含钾离子的食物,对下调血压也是有好处的,有研究发现有效的补钾治疗可以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5-10mmHg。为了防患于未然,预防与治疗高血压也应该从“高血脂”“高血糖”入手,合理规范饮食,防止动脉硬化;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尽量做到饭吃七分饱。

据介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高血压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每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约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类死因的首位。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但可导致突然的中风或心脏病发作。据统计,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与不接受治疗的寿命差异可以达20年之久。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认为,心血管病是心脏和血管疾患引起的,包括冠心病(心脏病发作)、脑血管疾病(中风)、血压升高(高血压)、周围动脉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心血管病的主要病因是使用烟草、缺乏身体活动和不健康的饮食。

据介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高血压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每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约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类死因的首位。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但可导致突然的中风或心脏病发作。

夏秋之交,记者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关于高血压,对话该院心肺血管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高血压学组)及全军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渝斌教授,听专家专业解析,带您一起直面发病趋势越来越年轻化的高血压。

一旦患上高血压它会伴随人的一生

专家指出,“高血压可以说是一个无形杀手。首先,很多人本身血压过高,但没有任何征兆没有感觉,这样长此以往,体内很多器官都会受到损伤。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器官首先是心、脑、肾及眼睛。患高血压之后,心脏容易变厚,并且在患病后期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第二就是脑受损,容易发生脑中风;第三就是肾脏,容易出现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第四是眼睛,容易出现眼底动脉硬化及出血;另外就是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血管肥厚促进动脉硬化形成,导致血压高压更高低压更低。血管受影响也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受影响的血管分布在身体的哪个部位,患者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的不舒服感,比如,血管受损发生在脑子就会表现为脑血栓,发生在心脏就会表现为心肌梗死,发生在腿上则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发生在眼睛就会导致眼出血、视网膜受损,从而影响人视力。” 高血压的最大危害是,一旦患上高血压,那么它会伴随一生的,而这类高血压的病因至今不清,医学上称其为原发性高血压。通过药物把血压控制在一个正常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且坚持长时间观察,这类型的高血压是不会对人寿命有太大影响,有效的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寿命的延长是有帮助的。据统计,对于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与不接受治疗的寿命差异可以达20年之久。

另外,由其他疾病引发的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是有望治愈的。和教授介绍,对这种情况,找出引起高血压的病根并将其治愈,这类高血压也随之治愈。

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呈现多样性

很多人觉得,高血压那是肥胖人群或老年人的事情。然而专家指出,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强,压力就是高血压的重要病因。假如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或学习环境下,很容易诱发高血压。

和教授介绍,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一些既定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病发,例如高盐食物摄入量过多、缺乏运动、肥胖、精神压力大或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吸烟及一些药物的不当摄入等。而继发性高血压,主要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因此,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也呈现多样性。

高血压与饮食的关系在我国表现相对紧密的就是盐的过多摄入,因此我们国家的高血压主要表现为盐敏感性高血压。而在国外,这种相关性就不是很强。另外,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说肥胖、缺乏运动都有可能引发高血压。不容忽视的是,长期身处压力大而紧张的工作环境及经常抽烟都是高血压的重要推手。此外,药物的不当使用会引起血压增高,比如说长期避孕药的使用,经常吸食毒品,都可能会导致血压增高。

上述这些情况,都是由后天因素的作用引起的高血压病症,而这些因素都是可人为控制的。也就是说向不同方向改变这些因素,高血压病的危害就会向不同方向演变。

不可改变的因素第一个就是遗传,关于高血压遗传概率,根据统计学研究结果,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血压患者,那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大概在50%左右,如果父母一方患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是28%,如果父母都无高血压症状,子女还是会有患高血压的可能,只不过概率较小,大概是5%。

第二个不可改变因素就是性别。从性别上来讲,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这也是一个不可变因素。

第三个不可变因素就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增加,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素。

在高血压患病人群中,随着季节变换,血压高低会有所不同。寒冷季节或高寒环境易使高血压走高,夏季或温暖环境血压会偏低一些。

这主要是因为,在夏季天气比较热,血管扩张,出汗量多,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使用了血管扩张剂或利尿剂,使身体的血容量减少,所以这个时候血压会偏低。因此,平时吃等量的降压药,在夏天患者的血压就比在冬天要低一些,在这种时候,就要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比如说脑供血不足或脑梗死及心肾等器官的供血不足。反之,在寒冷的时候血压会偏高。这时,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会继续。因此,无论在夏天还是冬天,遇到血压忽高忽低的情况,就应该尽快看医生及时调整降压药的服用量。

药物治疗同时应相应配合非药物疗法

很多患者或者家属觉得久病成医,喜欢自己买一些药或者仪器在家庭中使用。

对此,和教授提醒,高血压治疗仪对人体血压的治疗不会起到根本的治愈效果。说到血压有降低,主要是通过中医的疗效起作用的,比如说通过针对穴位及经络的针灸按摩,会使人体血管会扩张及降低人体的紧张情绪,这样一来,短时间内血压可能会下降。但从长期来看,仅仅通过这种仪器治疗来达到对高血压彻底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

和教授强调,从全球来看,高血压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通过有效降压治疗可以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从专业角度讲这就叫临床治愈。长期合理地使用药物及非药物疗法可以把血压控制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可以通过仪器治疗或是通过某种手术可以从本质上根治高血压病,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个合理的有效的可以替代药物的治疗方案。

从目前来讲,对于高血压病症,药物治疗还是最有效的方法。不过和教授指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相应配合非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包括有氧运动、减肥、调整心理压力、戒烟、限酒、解除不良药物使用等。和教授指出,因为减肥可以有效控制体重,让体重指数达到正常范围,研究表明体重每下降1公斤,血压就可以下降1毫米汞柱。而规避有压力的外部环境,以及有效的运动可以让血压明显下降,这些都是基本的非药物疗法。

长期服用降压药不会产生明显副作用

由于担心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副作用,有的高血压患者一旦血压稳定,就偷偷停药。对此,和教授特别强调,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副作用。

“降压药旨在降低血压,它体现在人体的更多是正能量,大量的研究证明,药物疗效还是不错的。比如说,有些高血压患者选择使用某种药,一用几十年,降压作用会很明显但副作用并不体现。” 和教授介绍,医生在制订治疗方案时会遵循三个个体化原则: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药物个体化,治疗达标(指降到多少血压合适)个体化。

和教授说,最新研究发现,一些手术治疗的办法对高血压有一定效果。其一是通过射频消融的办法在肾脏血管上做一些治疗。另外一种手术治疗就是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增敏术。在人体的颈动脉存在一种叫做压力感受器的装置,通过电脉冲刺激提高压力感受器的活性,压力感受器可以通过一些生理机制起到降压的作用。目前这些治疗法正在研究阶段,它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无论治疗结果如何,这也不失为一种可喜的治疗方式。这是现代比较时新的治疗高血压手术方式。

治疗高血压三要三不要

高血压患者应该怎样正确面对疾病?和教授建议:

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要害怕。毕竟高血压还是可以治疗的,不要觉得一辈子吃药是一个负担,摆脱那些负面的思想观念。

第二,树立治愈信心。有信心能治好,并坚信只要控制好血压它的危害并不大。

第三,坚持治疗。这是任何一个高血压患者必须要做到的,其中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另外,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要做到定期量血压、做体检。最后,坚持记高血压日记。在量血压的同时,记录心跳,这样做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危害。

谈到治疗高血压的误区,和教授总结了三点。

首先,很多患者没觉察不舒服就不接受用药治疗,不去医院就诊。这个主要是因为有些人虽然血压偏高,但是没有感觉不舒服,只是突然有一天,身体的某个器官出问题了到医院检查才发觉出来。这种情况在高血压人群中是很普遍的。

第二,年轻的患病者对药物疗法的习服性较差,不能连续用药。主要表现就是,患者吃药一段时间之后,误以为血压控制了病就治好了直接就停止用药。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

第三种情况,患者凭感觉服药,难受了就吃,不难受就不吃。和教授强调,这对患者来说,是非常糟糕的,因为这种情况对高血压的治疗是起负面作用的,甚至会加速高血压对身体一些器官的损害。因此,药物治疗高血压,应做到坚持、长期的药物治疗。

同时,医生在制订方案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年轻人的习服性,应该采用简单、方便的治疗方案,例如选择长效制剂,吃一次一整天都有效的。另外,选择副作用小的。除此之外,要经常量血压,随身携带血压计,经常量并记录下来,做到心里有数,到医院之后将自己血压情况向医生如实汇报,比如说,在哪个时间段自己血压会偏高,高出多少,并且是个什么状态等,这些对医生制订治疗方案是会很有帮助的。

和教授还提醒高血压患者坚持“黄金搭档”饮食原则: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要限制钠的摄入,也就是低盐饮食。另外,适当地补充一些富含钾离子的食物,对下调血压也是有好处的,有研究发现有效的补钾治疗可以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5-10mmHg。为了防患于未然,预防与治疗高血压也应该从“高血脂”“高血糖”入手,合理规范饮食,防止动脉硬化;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尽量做到饭吃七分饱。


相关文章

  • 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
  • 中医特色治疗技术 1.传统针灸特色治疗技术 (1) 普通针刺 毫针刺法是用毫针刺激人体腧穴等部位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刺疗法的主体,临床应用最广.毫针规格以针身的长短和粗细来区分.针刺练习有纸垫练针法.棉团练针法.自身试针法.针刺前体位 ...查看


  •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注意事项(1)
  •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2011 年第 9 卷 第 11 期157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注意事项 陈 波 (松原市中心医院 吉林 138000) [摘要] 糖尿病是 ...查看


  • 治耳鸣的偏方
  • 治耳鸣的偏方 自己动手巧把耳鸣除 很多人或许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轻者耳鸣近若蚊蝇声,远似蝉鸣:重者耳鸣高亢声如汽笛长鸣,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重度耳鸣者应去医院治疗,轻度耳鸣患者,可采用以下方法试治. 屏气法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 ...查看


  • 祥康-百年养生堂自然疗法
  • 祥康百年养生堂康复病患的自然疗法(1) 1.保健.养生康复病患的三大基石 祥康保健和康复疾病的三大基石来自乾龙养生经,是在乾龙养生经的基础上提炼浓缩而成的,它们是: 1).早晨起床五步曲:2).推肚子:3).睡前泡脚. 此外,撞大树.磕打脚 ...查看


  • 祥康百年养生堂康复病患的自然疗法
  • 祥康百年养生堂康复病患的自然疗法 0.保健.养生康复病患的三大基石 祥康保健和康复疾病的三大基石来自乾龙养生经,是在乾龙养生经的基础上提炼浓缩而成的,它们是:1)早晨起床五步曲:2)推肚子:3)睡前泡脚.此外,撞大树.磕打脚后跟也是自然疗法 ...查看


  •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 [诊疗技术名称] ******法/*****技术 [简介] 诊疗技术的应用简介 [适应症] 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 [禁忌症] 该诊疗技术的禁忌症 [操作规范] 该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 [注意事项] 该诊疗技术的注意事项 请各科室根据科室上报的中 ...查看


  • 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 1.毫 针 [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一切实证,虚证,痛证等. [操作方法]: 1.进针: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 ...查看


  •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样本)
  • 河北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学生姓名:田淑柳 指导教师: 专业年级: 2014 完稿时间: 2015.11.30 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诚信承诺书 我谨在此承诺: 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糖尿病患 ...查看


  • [转载]祥康百年养生堂王晗老师讲座_(最新整理)下
  • [转载]祥康百年养生堂王晗老师讲座_(最新整理)下 1).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推拿.磁灸命门,腰阳关,肾俞.环跳.风池.委中(中医有腰背委中求之说): 按摩足底腰椎反射区: 敲击膀胱经: 磕打脚后跟.撞大树等. 如果疼痛不止,甚之腿拉不起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