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项目设计方案说明20150925

目 录

第一部分 规划设计依据 ..................................... 1 一、技术规范、规定 ...................................... 1 二、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 1 第二部分 区位分析 ......................................... 1 一、地形地貌 ............................................ 1 二、水文地质条件 ........................................ 1 三、气候条件 ............................................ 1 四、抗震设防烈度 ........................................ 2 第三部分 工程概况 ......................................... 2 一、工程概况 ............................................ 2 二、工程内容及规模 ...................................... 2 第四部分 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理念和目标 ...................... 3 一、规划原则 ............................................ 3 二、总体构思 ............................................ 4 第五部分 总体规划布局 ...................................... 5 一、用地布局原则 ........................................ 5 二、总平面布局 .......................................... 5

第六部分 空间组织 ......................................... 6 一、道路系统规划 ........................................ 6 二、绿地系统规划 ........................................ 6 第七部分 建设基地竖向规划设计 ............................. 7 一、竖向规划设计原则 .................................... 7 二、校区竖向布置 ........................................ 7 第八部分 建筑单体设计 ..................................... 8 一、设计依据 ............................................ 8 二、设计原则 ............................................ 8 三、设计等级 ............................................ 8 四、单体建筑特征 ........................................ 9 第九部分 建筑消防设计 .................................... 10 第十部分 节能设计 ........................................ 10 第十一部分 无障碍设计 ................................... 11 一、室外环境无障碍设计 ................................. 11 二、建筑单体无障碍设计 ................................. 11 三、公共设施无障碍设计 ................................. 11

第十二部分 结构设计说明 .................................. 12 一、总图场平挖填方规划设计 ............................. 12 二、山地整治规划设计 ................................... 12 三、结构抗震设计 ....................................... 12 四、主要单体建筑结构设计 ............................... 12 第十三部分 给排水专业设计 ................................ 14 一、设计依据 ........................................... 14 二、给水工程 ........................................... 14 三、污水工程 ........................................... 15 第十四部分 电气设计 ...................................... 16 一、设计依据 ........................................... 16 二、设计范围 ........................................... 17 三、供配电系统 ......................................... 17 四、应急电源系统 ....................................... 17 五、照明设计 ........................................... 18 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8 七、电话、信息网络及广播系统 ........................... 18 八、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 ......................... 18 九、建筑物防雷 ......................................... 18 十、接地保护措施 ....................................... 19

第一部分 规划设计依据

一、技术规范、规定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GJJ75-97) 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0289-98)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8、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和设计规范

第二部分 区位分析

一、地形地貌

金海湖新区地跨东径105°42′——105 ° 55′,北纬27°15′——27°38′之间,东西宽25公里,南北宽23.56公里。东南面与大方县接壤;西北面与七星关相邻;总面积589平方公里。区内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国家政策优先支持、是投资兴业、同时,金海湖新区集聚归化大峡谷、贵州夜郎西民族乐园、慕俄格古城、宣慰府等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气候宜人,休闲居住、旅游观光的黄金之地。

拟建场区位于位于毕节金海湖新区双横一路与中瓦路交界,南面是双横一路,东面为中瓦路,建筑用地15亩,拟建场区总体大致呈矩形分布,总体北侧较低,东南侧较高,其最低点高程为1394.5m,最高点高程为1127.4m,最大高差为1413.51m。 二、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地址内无河流通过,从历年水灾害的情况来看,本项目所处的区域无河流通过,且未受到过洪水的侵害,也没有内涝的潜在威胁。项目的建设地点在水文条件上是安全,可实施建设本项目。 三、气候条件

毕节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风气

二、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规划部门提供的用地红线图;

4、毕节市中心城区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基地现状标高及地形勘测图。

候比较明显,降雨量较为充沛,立体气候突出,全市各区县多年平均温度在10℃—15℃之间,最高为金沙县,最低为威宁县;年日照数在1096—1769小时之间,最多为威宁县;无霜期245—290天,金沙、织金两县最长;年均降水量849-1399毫米之间,最多为织金县,最少为赫章县。

海拔相对高差大,垂直气候变化尤为明显,山上山下冷暖不同,高原盆地寒热各异,利于多种动植物生长。年平均气温在12℃—15.4℃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在995.2小时—1631.6小时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727.3mm—1193.2mm之间

四、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域区划图》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项目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大方归化济民医院 1.2 建设单位:大方归化济民医院

1.3工程位置:毕节金海湖新区双横一路与中瓦路交界处。 1.4建设规模及经济指标:拟建床位160张,属于二级综合医院。 二、工程内容及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如下表。

建设内容与规模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第三部分 工程概况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安全性原则——不留安全隐患;

实用特色原则——体现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特色 ; 环保节能原则——充分体现“四节一综合”环保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化原则——突出数字化; 生态原则——保护原生态格局。 1.2规划目标

中学校园作为教书育人的和科学研究的场所,是知识传播的载体。本项目的规划立意要新,起点要高,要具有超前意识,采用了校区和周边环境相结合的中学校园与城市与自然生态“共生”的设计思想,勾勒出一个留有发展余地,通过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规划设计蓝图,它系统地体现出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特点,使用功能合理明确,各项公用和服务设施力求齐全,以适应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园区高中在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的需

第四部分 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理念和目标

一、规划原则 1.1规划原则

考虑到该项目的建设目标、功能、用途及建设基地的地形地势、周边环境等因素,结合当地有关部门的建设要求和建设标准,确定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原则如下:

法规性原则——符合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要求;

要,通过建筑的新模式的校园整合规划,创造更多的含科学和文化氛围,以高起点建设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具有和谐特色的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校园。 1.2.1现代化校园

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的发展和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转化。规划营造多层

次交流空间,通过课堂内外交流环境的潜移默化,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2.2信息化校园

以信息时代特征为指导:总体布局采用有利于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细胞模式系统化布局。以整体集中,个体独立的方式既满足学科交叉、高效便捷的要求,又满足各局部功能相对独立的要求。 1.2.3生态化校园

以生态环保意识为指导,人与自然共存。充分营造高雅、有文化氛围、有活力的校园环境,并在单层布局中,尽可能满足节能通风和环保的要求。 1.2.4园林化校园

以规划、景观、建筑为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为目标,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中,从整个校园生态环境到单体建筑内部,营造多层次的园林空间,立足于提高修养,陶冶情操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1.2.5可持续发展的校园

校园的可持续发展除了生态环境方面的考虑,还体现在不用尽现有资源,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使未来发展的建筑不破坏现有格局。 二、总体构思

贵阳清华中学是贵阳市的一所知名高中,与清华大学一脉相承,

传承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遵循周诒春先生“我清华学校历来之宗旨,凡可以造就‘一完全之人格,未尝不悉心尽力”之办学宗旨,以办名校,创精品为目标。学校学风优良,人才辈出。

本设计方案在研究清华文化的基础上,把清华元素尽量融入设计方案之中。学校建筑是具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特殊建筑形式,我们设计的理念是在实际的地理环境中,用建筑方法来充分体现校园文化,让从这校园里走出去的学子,在很多年后都深深眷恋着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校园环境,而且记忆中的校园建筑总是那样的清晰可见并难以忘却。从这种意义上讲,除了独特的单体建筑以外,校园环境的整体布局、点缀的校园小景将是憾人心灵情感因素,是其它建筑类型不可相提并论的。因此,这样的感化需要在整体方案的设计中来完成。

学校建筑应以严谨、朴实为特点,避免张扬与浮躁。本方案在建筑设计中,拒绝“抽象”和“夸张”的设计理念,让建筑回归真实,凸现一种本原存在的空间艺术性格。我们认为建筑首先是空间的,其次才是装饰的,空间永远是建筑的主角。因此,设计效果的核心表达方式应该依赖于不同空间的型体变化得以实现。该建筑设计时,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尽可能以简练的型体建构演绎出变换多样,以立面层次的变化来丰富建筑外观,并通过建筑色彩来体现其建筑文化同时很好的融入周边环境之中。

2.1利用地形变化构建以山为主体构架的校园环境

从尽量减少过于人工化的规划理念出发,尽可能地保护原生态格局和自然环境。依托现有自然环境和条件,利用好原来的地形,营造别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校园景观。基地内地势较高的山体被完整保留,形成视觉上更有效的立体校园绿化环境。方案将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运用于规划之中,让景观渗入校园。各建筑功能区呈簇群式发展,分布于生态山林之中。教学与生活区顺着山势布置,成为有机融合、开

络格局的基础上,建筑分区可以根据建设需要进行有机生长,实现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目标。同时规划的主要建筑在本期建设后基本形成校园的大致风貌,为日后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第五部分 总体规划布局

一、用地布局原则 1.1整体化原则

放、连续的空间体系。

功能分区明确、布置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满足学生学习

2.2以人性化为设计依据的校园空间结构设计

与生活的要求,并留有一定发展余地,使校区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微丘陵地形,是本项目建设用地最主要的场地特色,是形成中小

1.2可达性原则

尺度景观的主要载体,也是塑造富有变化的建筑及场地开放空间的重

解决地形复杂的校园分区与交通联系问题,基地与外界、基地内

要元素。设计以人性化、舒适的步行中小尺度为基准,创造尺度适宜

部保持良好的交通联系,出入口和内部道路衍合人流与车流的集散要

的簇群式建筑空间,形成联系紧密的多中心结构。规划方案中各个建

求,人车分流互不干扰,各运动流线保持顺畅、短捷。

筑组团组织独立的组团园林,用步行道把各个分区连接起来,使教学

1.3地域性原则

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绿化休闲区能够便捷的联系,既

校区建筑布置应考虑总体景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建筑与生

有明确功能分区,又有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与生活是并重的,

态环境结合、并利用地形创造校园特色。

学生能方便往返于两区,又能享有途中优美的生态景观。 2.3生长型校园格局的建构

基于校园规模及基地特征,摒弃简单的几何构图平面,使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簇群化的布局不但适合具有较大高差的丘陵地形,同时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布局提供了较强的操作性。在现有规划脉

二、总平面布局

基于以上原则及规划构思,本规划方案形成“一轴、一心、五区”,内聚外拓,生长型脉络布局。

“一轴”:指学校的景观主轴,以大门为起点,沿礼仪广场、校训

墙到山体休闲公园为校园景观主轴;

“一心”:指校园的布局中心,方案中以校内礼仪广场为布局中心,分别向两边延伸,通过道路及景观带把各个功能区连成一体。

“五区”:指教学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及绿化休闲区。

着校区外围布置,避免机动交通对校园核心区的干扰,确保校园核心区的教学环境需求。 1.3步行交通

在各功能区之间和各功能区内部组织了舒适、流畅、高低错落的步行流线,使各功能区相互联成一体,形成完善的步行网络。在人行

第六部分 空间组织

规划在校园总体空间组织上着意创造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空间

道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人流量、各区距离等因素,步行系统分为主要步行带及次要步行带。步行道布置结合地形高差,充分考虑周边景观元素,使之形成愉悦的视觉景观廊,让人在步行中能充分的体验到校

形态,每组建筑群形成各具特色的庭院空间,完成从室内空间到公共

园的山水意境。

活动空间的过渡,为校园师生提供充满活力、富有人情味的交流场所。

1.4停车场

一、道路系统规划 1.1道路系统规划原则

人车组织有序,形成两套清晰的系统,规划方案中,校区内道路的开设尽量顺应地形,既减少土方开挖量,又通过对路径的合理选取方便人车行走。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以安全、畅通、宁静为目标,充

规划的绿地系统分为以下三个层次,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

分考虑各功能区之间及校区对外交通的组织、分流,结合自然地形,

法进行绿化设计。

合理组织车行、步行交通网络。

2.1本项目按园林式、生态型校园进行建设,以山体生态带、自然水面

1.2车行交通

为第一层次绿化系统。

结合地形设置连接校园各功能区的主要车行道路,辅以延伸至各

“山”保留的山林景观空间作为室外交往空间,为师生提供了适

功能区内的次要车行道,形成便捷畅通的车行系统,主要车行道路沿

校园内机动车和自行车采用集中布置方式,在学校行政楼与食堂设置地下停车库,在实验楼的地下室布置自行车库,各车库的出入口均与校内道路直接连接,交通便捷顺畅。 二、绿地系统规划

宜的休闲交往场所和优美的景观,促进各种非正式交往活动的产生,成为师生乐于停留交往的第二课堂。规划力求创建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校园,营造亲近自然、多层次、人性化、诗意化的园林空间,山林在校中,校在山林中。此部分绿化以山地原有的乔、灌木为主,保持原始的自然要素。

“水”保留并优化设计原有自然水体及周边生态绿化系统,局部营造人工水体,结合绿化、广场、平台、廊桥形成校园中心生态景观。自然景观与人工园林、建筑与环境浑然一体,相互映衬,营造高雅、有文化氛围、有活力的绿色校园环境。

2.2以校内道路绿化和各功能区的绿化为第二层次的绿化系统。

主要道路绿化以常青乔木为主,形成线性绿化带。各功能区间的空间均以种植乔木和灌木进行分隔,同时与第一层次绿化相互渗透融合,以大块面的绿化面积成为校园绿化的主体。

5.2.3以建筑单体内部的庭院绿化为第三层次的绿化系统。

考虑到空间的尺度,庭院绿化属于点式绿化,树种相对较小,但极大的丰富了建筑内部的空间层次,少量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或种植花圃及草坪辅以雕塑、小品,为校园带来宁静舒适的读书交流空间。

第七部分 建设基地竖向规划设计

一、竖向规划设计原则

本项目的规划用地为较复杂的丘陵地形,根据项目建设量来看,必须合理改造地形。基于现场用地条件,该用地竖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从总体规划布局出发,使校园与城市周边道路的良好衔接,尽量保持原有地形高差特征,局部保留原始生态区域,最大限度减小挖填土方差,合理设计道路及场地坡度,便于使用,单体建筑依据地形合理高低错落,展现山地建筑的特征。 1.1保护基地地形地貌的原则

设计尽量保持基地的现状地貌,尤其是地形中的有特点的山体,利用它成为未来学校的绿化景观中心。 1.2土方平衡的原则

由于本项目建设量较大,基地不可避免的局部位置需要进行土方的开挖与回填,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土方平衡的原则,适当的布局各类型的建筑,如利用低洼地带改造成景观水系,地形高的山头保留成山体公园,尽量做到土方平衡。 二、校区竖向布置

本项目位置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我们在竖向设计中将基地规划成三个标高面,由东至西,逐渐抬高,和校园的主轴线相一致,更

加凸现了校园的仪式感,形成步步向上的美好寓意。

第一标高面为入口广场、校训广场及运动场,设计标高约为1094~1095米,和东侧的规划道路标高保持一致。成为学校空间轴线的序曲。

第二标高面为教学区的教学楼、图书楼,以及生活区的食堂及学生宿舍所在的区域,场地设计标高约为1095~1099米。

第三标高面为为教学区的实验楼、艺术楼和信息楼,以及生活区的教室宿舍所在的区域,场地设计标高约为1099~1104米。

2.10《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2.1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 2.12《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2.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2.14《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2-49-2008 2.15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二、设计原则

1.安全牢固原则: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和相关规范,将学校建

第八部分 建筑单体设计

一、设计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2.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12 2.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BJ67-2006 2.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3(J)81-2009 2.6《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 2.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2.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2012版) 2.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1版)

筑的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学校建设质量。

2.节约型校园原则:立足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在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不追求豪华、高标准,而是采用绿色环保的技术、方法和材料,创造节能、节水、节材的新型绿色校园。

3.适用美观原则:反映中小学教育建筑以人为本的内涵,为成长中的孩子们提供丰富的建 筑空间和安静的学习环境,注重空间造型上的艺术处理。 三、设计等级

1.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3.2.1条规定,本工程为3类建筑,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防火等级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规定,本工程中的行政综合楼耐火等级为一级,除此之外的其他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2.抗震等级

根据国家抗震烈度划分区域表,贵阳市为6度抗震设防,但因本工程为学校,所以各单体均为重点设防类。 四、单体建筑特征

1、教学楼:

教学楼总建筑面积10673平方米,层数5 层,建筑平面大致呈“U”字形,建筑层高一~五层为3.9米。内部布置有普通教室、办公室及公共卫生间。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2、艺术楼、信息楼、图书楼

艺术楼、信息楼、图书楼总建筑面积10996平方米,层数5 层,建筑平面大致呈“L”字形,建筑层高一~五层为3.9米。内部布置有计算机室、活动管理室、教师研讨室、语言教师、学生图书阅览室、合班教室、学术活动室、报刊阅览室、办公室及公共卫生间等。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3、实验楼

实验楼地上建筑面积970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266平方米;局部地下一层,地上5 层,建筑平面大致呈“U”字形,与教学楼相对应,建筑层高一至四层均为3.9米,5层为5.4米。内部布置有化学实验室、实验员室、化学药品室、物理实验室、仪器室、办公室及公共卫生间等。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4、行政楼

行政楼地上建筑面积372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072平方米,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5 层,建筑平面大致呈扇形,建筑层高一至五层均为3.9米。内部布置有教务办公室、接待室、文印室、档案室、资料室、医疗室、德育展览室 、校史展览室、学生社团办公室、总务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网络控制室、校务办公室及公共卫生间等。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5、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25368平方米,层数6 层,建筑平面大致呈“E”字形,建筑层高均为3.6米。内部布置有宿舍、管理用房、其它用房、开水房、活动用房等。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6、食堂及其他用房食堂及浴室总建筑面积4935平方米,层数-1+3

层,建筑平面呈矩形,建筑层高均为4.2米。内部布置有学生餐厅、厨房、公共卫生间、女浴室、男浴室、更衣间等,负一层设置地下停车库。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7、教师单身宿舍

其他用房总建筑面积1645平方米,层数5 层,3个单元连接,建筑层高均为3米。均为一室一厅一厨一卫,每户54.15平方米。

建筑结构采用砖混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8、教师公寓

教师公租房总建筑面积7095平方米,层数10层,2个单元连接,建筑层高均为3.0米,每栋考虑为2个户型,其面积各为83.07平方米和90平方米,均为两室一厅一厨一卫,。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9、风雨操场

体育馆地上建筑面积5990平方米,层数3 层,建筑平面呈矩形,建筑层高首层为7.2米,二三层均为5.7米。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10、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层数2 层,建筑层高为3.6米。 建筑结构采用砖混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第九部分 建筑消防设计

1、各建筑单体均有消防车道环通或到达,建筑物纵轴部分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超过 220米时,均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通道,消防道路宽度应大于4米,净空高度不小于4米。尽端式消防通道的回车场尺度不能小于18mX18 m。高层建筑宜设环形消防通道或沿两长边设消防通道。大型人流集中的建筑等宣设环形消防通道。

2.规划范围内的消防给水采用生活---消防合网的城市低压制消防供水系统。消火栓的设置距离不能大于120m,其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应统一市政消火栓规格,加强对市政消火栓的维护管理,建设现代化的火警报警和通信指挥系统。

3.消防通讯应逐步建成先进的火警系统和消防通讯指挥系统。

第十部分 节能设计

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贵州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2/49-2008)要求。本工程按照功能性质属于公共建筑;本项目建筑热工分区为夏热冬冷地区。

1.建筑拟定朝向为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夏季自然通风良好,满足建筑节能及采光要求。

2.设计居住建筑体形系数,条式建筑不超过0.35,点式建筑不超

过0.4。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规定,满足夏热冬冷地区要求。

3.围护结构的门窗、幕墙节能工程:门窗除满足采光、通风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必要的节能措施,通过必要的计算使建筑各朝向窗墙比按实际结果,传热系数K限制均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表4.2.2-4的相关标准,如不满足,须根据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选用中空的双层玻璃及塑钢窗框材料。

4.围护结构的墙体节能工程:墙体采用多孔页岩砖或其它节能砖(如免烧水泥标砖或加气砼块),并在粉刷层中按计算增加保温砂浆或XPS聚苯板,相关系数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表4.2.2-4相关标准。

5.围护结构的屋面节能工程:屋面除满足防水要求外必须满足节能要求,按照实际计算结果进行设计,保温材料采用XPS挤塑聚苯板,相关系数需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表4.2.2-4相关标准。

6.外窗热工性能应满足《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及《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的相关规定,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少于玻璃总面积的30%。

7.窗户

(包括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面积不宜过大。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以下数值。

8.居住空间底层与土壤接触的地面,沿外墙内侧1 米宽的地面应有保温措施、其地面构造层的传热系数Kdm≤1.2 W/㎡ K。

第十一部分 无障碍设计

一、室外环境无障碍设计

在道路和人行道及广场设置无障碍坡道及盲道,设置人行横道提示盲道及盲人过街音响装置。各交通道路、场地、停车车位、建筑等设置无障碍标志。在广场设置盲文位置图,全方位地满足残障者的使用要求,体现人性化设计。 二、建筑单体无障碍设计

在设计中按无障碍要求,每个出入口均设置建筑物无障碍出入口,按要求设置无障碍通道、坐席、卫生间等,以满足残障者使用。 三、公共设施无障碍设计

公共大厅、卫生间等公共服务设施按规范要求作无障碍设计,停

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及轮椅通道,从各个细微的环节体现对残障者的关怀。

统筹考虑室外设备管沟、管井等的预埋,避免施工的重复和建设资金的浪费。

三、结构抗震设计

第十二部分 结构设计说明

一、总图场平挖填方规划设计

本规划场地内,抗震设防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的设计规范及规定,抗震设防要求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类别为 Ⅱ 类。

本规划结合地形、地貌,在满足规划前提下,因地制宜,改造与

本项目建筑物均属于重点设防类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进行抗震设

利用相结合,合理确定场区道路及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及竖向标高,尽

计。

量避免深挖高填,造成环境破坏和诱发次生地质灾害。考虑到建设资

四、主要单体建筑结构设计

金的合理利用,土石方尽量考虑项目内最大限度的挖填平衡,使外运

1 设计依据:

土石方量将至最低。对开挖出的石料,可考虑用作挡墙砌筑、建筑用

1.1 本工程施工图按建设方提供的资料及要求进行设计。

沙石等材料,开挖出的腐植土考虑用于绿化环境区域的回填,做到资

1.2 国家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

源的再生利用。

1.3 钢结构设计、制作、安装、验收应遵循下列规范、规程:

二、山地整治规划设计

1.3.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场区道路及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尽量避开地质情况不利地段,以避

1.3.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免对山体进行切坡。对建筑物周边场地及道路旁形成的边坡,除必须

1.3.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

的挖填土方外,采用分阶放坡、合理设置支护结构等,并配合环境工

1.3.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程进行综合治理,使之在平面和竖向上与周围环境协调,体现美化环

1.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境、生态保护的设计宗旨。必要的土方回填,结合场地要求、回填厚

1.3.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度及建筑基础设计等采取相适应回填方式和回填要求。场地回填时,

1.3.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3.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3-2011)。 2 设计荷载:

2.1. 风荷载:基本风压 W0= 0.3kN/m,地面粗糙度:B类 2.2. 雪荷载:基本雪压 S0= 0.20kN/m 2.3. 活荷载标准值:

3 主要设计条件:

3.1 按重要性分类,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3.2 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2

3.3 本地区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0.30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50年一遇的雪压值为0.20KN/m2。

3.4 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等级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 0.05g;所在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3.5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3.6 混凝土环境类别:上部混凝土结构(室内正常环境)的环境类别为一类,基础及上部外露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二b类,卫生间环境类别为二a类。

4 材料选用:

4.1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35。 4.2 钢材:

钢筋:Φ—HPB235, —HRB335, —HRB400, 钢板:Q235 焊条:HPB235—E43型,HRB335、HRB400—E50型 4.3 围护结构及隔墙:

墙体:±0.00以下为Mu10水泥标砖,±0.00以上均为200mm或25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A3.5,干容重小于7.0kN/m,MU10页岩砖。

砂浆:±0.00以下为M7.5水泥砂浆,±0.00以上为M5混合砂浆。

3

墙体构造措施:

当墙高大于4米时,在墙高中部或门窗洞口上方(底层在窗台处)设置水平钢筋混凝土圈梁(墙厚乘250,4φ12,φ6 @200)。当墙长大于5米时,梁与墙顶应采取拉结措施。墙转角及墙端部均设构造柱(墙厚乘250,4φ12,φ6@ 200)。

5 结构类型及计算:

5.1 本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或砖混结构。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8)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 (2005版) (9)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10)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 15-34-2004

(11) 《公共浴室给排水设计规程》CECS 108: 2000

二、给水工程

5.2 本工程内力分析及配筋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所编制的建筑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KPM系列)及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

1、水量计算:

三维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2年版)。

5.3 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面图纸,以及各专业提供的

荷载,进行计算分析。

第十三部分 给排水专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

(2) 根据建筑等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009版) (4)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科教中心等教学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可能有毒、害、污染性废水、液体,则通过专门的污水管道系统排入专设的污水处理装置集中

处理,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4) 校区内污水主干管管材为PE双壁波纹管,承插式胶粘剂粘接。

四、雨水工程

由上表计算可知:近期最高日用水量941m3/d。

2、水源:用水由规划区外侧道路上的城市自来水供水干管双管引入。给水引入管2条,管径DN200, 给水引入管设总水表。

3、系统:

市政管网水量及水压能满足厂区内生活用水量及水压要求,生活给水直接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保证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正常及安全供水。给水管网沿厂区道路采用环状与支状结合的敷设方式,主要建筑周围需敷设供水管道,并布置必要的室外消火栓。校园内主供水管管径为DN65-DN200,管材为钢丝网骨架塑料乙烯复合管,电熔连接。

三、污水工程

(1) 雨水量计算: Q=q.Ψ²F

式中:Q一雨水量(L/)q一暴雨强度(L/s.ha) Ψ一径流系数(L/s.ha)

F一汇水面积(ha)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贵阳暴雨强度公式: 2223 (1+0. 7671gP)

q = ——————————— (t十0.915po.168)0.72 9

式中:P一重现期(年), t一降雨历时(min)

设计重现期:室外场地2年,高层建筑及重要公共建筑屋面50年,其余屋面10年。径流系数:屋面及混凝土路面0.9,块石路面0.6,绿地O.15。设计降雨历时5min,折减系数m为2。

本工程占地面积90000m2,校园雨水总量约1300L/S。 (2)屋面雨水经雨水斗、雨落管收集后排入室外散水沟,再排入校园室外 雨水管网,室外雨水由雨水口收集到室外雨水管

(1) 校区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2) 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为0.90,校区污水最大日排放量为847m3/d。

(3) 校园内污水管道沿校内道路地下敷设。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或隔油池初步处理后,排入校区污水管网系统,地下室排水由潜污泵提升排出,最后统一排入市政污水管。其它如实验室、

网,最后有组织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或者校区内水体。

五、消防工程

④配电室、发电机房、图书室、档案室、信息机房等不能用水扑救的房间设置S型热气溶胶无管路气体灭火系统。

⑤地下室、食堂应根据规范设置通风系统。

六、卫生器具选用

1)消防用水量: ①消火栓系统

学校内多层公共建筑,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

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工程不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消防系统:

①消火栓系统:室外消防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合用,并成环状,室外消火栓设置问距不大于100m,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

室内消火栓给水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设消火栓用水泵2套,一用一备;在最高建筑屋顶设消防水箱一座(有效容积36m3)以满足火灾初期消防流量;屋顶设消火栓增压稳、压设备一套。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沿校区成环状布置,各栋建筑物室内消火栓系统均从该管网上分两路接入:低区建筑物接入处设减压阀保证消火栓栓口处压力不大于50m。消火栓给水系统上设置水泵接合器。

③灭火器:地下室车库、办公室等按中危险级;宿舍、公寓、厨房、餐厅等公共活动用房按严重危险级于每层设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磷酸钱盐),主要用于扑灭A、B类火灾。

(1)卫生沽具及给排水配件均采用节水型产品,不得采用淘汰品。

(2)考虑设置残疾人专用卫生器具。

第十四部分 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 B50217—94;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 B50052—2009;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93—1999); 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 B.50289—98 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9、《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干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 10、国家及地方其它有关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

二、设计范围 包括项目内的电力、照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动力系统、弱电系统设计。

三、供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本工程建筑的消防、应急照明、疏散照明负荷为二类负荷,其余为三类负荷。

2、负荷估算及分区

根据园区高中(清华中学分校)的总体规划布局,结合建筑单体面积和功能要求,估算出各类负荷大小,用需用系数算出计算负荷大小,以此作为选择变压器的依据,同时也考虑一些不确定因数和今后发展需要,留有一定裕量,以满足校区近、远期用电需要。

根据负荷估算及校区内教学、生活片区的分布,分别在校区的适当位置拟设两座变电所供校区教学区、生活区使用。

3、供电负荷估算

根据上表,供电总负荷估算为2135kw;其中生活区负荷为879.56kw,教学区负荷为1252.24kw。

4、供电电源

在园区内教学区及生活区分别设置一独立变电所,每个变电所的供电电源由两路相对独立的10KV线路供电,两个变电所相互

为两个供电片区内的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

根据负荷计算,生活区设置1000KVA变压器一台,教学区设置1600KVA变压器一台。

四、应急电源系统

变、配电室内变压器引自变电所高压柜的两段母线上,所有需双电源的一、二级负荷分别由两段母线的变压器引接;在消防设

备负荷的末端设双电源自动切换箱,采用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的方式供电,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亦采用双电源末端切挠,以满足消防用电要求。

五、照明设计

干线电缆采用沿墙等方式敷设,楼内电缆采用PVC管保护。分支器至用户的同轴电缆采用SYKV-75-5型。

宽带网络系统光缆线路由市政管网引入办公综合楼信息用房,内设数据配线架及其他网络设备,管理业务系统和内部网络系统。

有线广播系统将教学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和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合并为一套系统。在平时可播放背景音乐、新闻、通知等,若有火警,则可发出警报,进行疏散工作,主机设备选用全数字式广播系统设备,该系统性能稳定、功能完善、安全可靠。室外扬声器箱可安装在地面上,也可安装在电杆上或墙上。广播线路的选用及敷设方式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八、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

1、照明

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等主要工作场所采用高效荧光灯;车库采用防水防尘灯;走道一般照明采用嵌入式日光灯等。

2、应急照明

在消防控制室、变电所、消防泵房等重要场所采用电源自动切换照明配电箱,车库、走道、楼梯、大厅、安全出口等公共部位的应急照明及疏散照明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切换。

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在教学楼、行政综合楼、宿舍等建筑物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电源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每栋建筑物的一楼设一消防控制室。

七、电话、信息网络及广播系统

学校内食堂建筑按规范需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操作间、备餐间等设感烟探测器,在适当位置设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火灾事故广播与公共广播系统合用,平时为公共广播系统,在火灾时能强制转入消防紧急广播状态。

九、建筑物防雷

本项目设置电话通信系统,进线由市政管网引入,校内设置交接箱,在教学楼楼和行政综合楼内设分线盒。

同轴电缆网以750MHZ带宽传输平台为基础,宽带网运用分配式传输60套PAC-D制式模拟图像和52套调频广播节目,可以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本大楼根据规范属二类防雷建筑,在建筑物屋面女儿墙设避雷带,利用柱内和剪刀墙内的主筋作引下线,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从变电所低压配电柜、层照明配电箱、终端配电箱

大方归化济民医院设计方案说明书

(即:计算机中心、综合布线系统、火灾报警中心配电箱等)分

三级设置避雷器、电涌保护器。

十、接地保护措施

本工程接地采用TN-S接地系统,设专用接地线(PE线),接地

体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并采用4Gx4镀辞扁钢沿建筑物基础周边

敷设形成闭合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在变电所内设置总

等电位联结板。

遵义市建筑设计院 19 二〇一六年四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规划设计依据 ..................................... 1 一、技术规范、规定 ...................................... 1 二、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 1 第二部分 区位分析 ......................................... 1 一、地形地貌 ............................................ 1 二、水文地质条件 ........................................ 1 三、气候条件 ............................................ 1 四、抗震设防烈度 ........................................ 2 第三部分 工程概况 ......................................... 2 一、工程概况 ............................................ 2 二、工程内容及规模 ...................................... 2 第四部分 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理念和目标 ...................... 3 一、规划原则 ............................................ 3 二、总体构思 ............................................ 4 第五部分 总体规划布局 ...................................... 5 一、用地布局原则 ........................................ 5 二、总平面布局 .......................................... 5

第六部分 空间组织 ......................................... 6 一、道路系统规划 ........................................ 6 二、绿地系统规划 ........................................ 6 第七部分 建设基地竖向规划设计 ............................. 7 一、竖向规划设计原则 .................................... 7 二、校区竖向布置 ........................................ 7 第八部分 建筑单体设计 ..................................... 8 一、设计依据 ............................................ 8 二、设计原则 ............................................ 8 三、设计等级 ............................................ 8 四、单体建筑特征 ........................................ 9 第九部分 建筑消防设计 .................................... 10 第十部分 节能设计 ........................................ 10 第十一部分 无障碍设计 ................................... 11 一、室外环境无障碍设计 ................................. 11 二、建筑单体无障碍设计 ................................. 11 三、公共设施无障碍设计 ................................. 11

第十二部分 结构设计说明 .................................. 12 一、总图场平挖填方规划设计 ............................. 12 二、山地整治规划设计 ................................... 12 三、结构抗震设计 ....................................... 12 四、主要单体建筑结构设计 ............................... 12 第十三部分 给排水专业设计 ................................ 14 一、设计依据 ........................................... 14 二、给水工程 ........................................... 14 三、污水工程 ........................................... 15 第十四部分 电气设计 ...................................... 16 一、设计依据 ........................................... 16 二、设计范围 ........................................... 17 三、供配电系统 ......................................... 17 四、应急电源系统 ....................................... 17 五、照明设计 ........................................... 18 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8 七、电话、信息网络及广播系统 ........................... 18 八、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 ......................... 18 九、建筑物防雷 ......................................... 18 十、接地保护措施 ....................................... 19

第一部分 规划设计依据

一、技术规范、规定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GJJ75-97) 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0289-98)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8、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和设计规范

第二部分 区位分析

一、地形地貌

金海湖新区地跨东径105°42′——105 ° 55′,北纬27°15′——27°38′之间,东西宽25公里,南北宽23.56公里。东南面与大方县接壤;西北面与七星关相邻;总面积589平方公里。区内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国家政策优先支持、是投资兴业、同时,金海湖新区集聚归化大峡谷、贵州夜郎西民族乐园、慕俄格古城、宣慰府等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气候宜人,休闲居住、旅游观光的黄金之地。

拟建场区位于位于毕节金海湖新区双横一路与中瓦路交界,南面是双横一路,东面为中瓦路,建筑用地15亩,拟建场区总体大致呈矩形分布,总体北侧较低,东南侧较高,其最低点高程为1394.5m,最高点高程为1127.4m,最大高差为1413.51m。 二、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地址内无河流通过,从历年水灾害的情况来看,本项目所处的区域无河流通过,且未受到过洪水的侵害,也没有内涝的潜在威胁。项目的建设地点在水文条件上是安全,可实施建设本项目。 三、气候条件

毕节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风气

二、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规划部门提供的用地红线图;

4、毕节市中心城区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基地现状标高及地形勘测图。

候比较明显,降雨量较为充沛,立体气候突出,全市各区县多年平均温度在10℃—15℃之间,最高为金沙县,最低为威宁县;年日照数在1096—1769小时之间,最多为威宁县;无霜期245—290天,金沙、织金两县最长;年均降水量849-1399毫米之间,最多为织金县,最少为赫章县。

海拔相对高差大,垂直气候变化尤为明显,山上山下冷暖不同,高原盆地寒热各异,利于多种动植物生长。年平均气温在12℃—15.4℃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在995.2小时—1631.6小时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727.3mm—1193.2mm之间

四、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域区划图》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项目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大方归化济民医院 1.2 建设单位:大方归化济民医院

1.3工程位置:毕节金海湖新区双横一路与中瓦路交界处。 1.4建设规模及经济指标:拟建床位160张,属于二级综合医院。 二、工程内容及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如下表。

建设内容与规模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第三部分 工程概况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安全性原则——不留安全隐患;

实用特色原则——体现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特色 ; 环保节能原则——充分体现“四节一综合”环保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化原则——突出数字化; 生态原则——保护原生态格局。 1.2规划目标

中学校园作为教书育人的和科学研究的场所,是知识传播的载体。本项目的规划立意要新,起点要高,要具有超前意识,采用了校区和周边环境相结合的中学校园与城市与自然生态“共生”的设计思想,勾勒出一个留有发展余地,通过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规划设计蓝图,它系统地体现出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特点,使用功能合理明确,各项公用和服务设施力求齐全,以适应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园区高中在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的需

第四部分 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理念和目标

一、规划原则 1.1规划原则

考虑到该项目的建设目标、功能、用途及建设基地的地形地势、周边环境等因素,结合当地有关部门的建设要求和建设标准,确定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原则如下:

法规性原则——符合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要求;

要,通过建筑的新模式的校园整合规划,创造更多的含科学和文化氛围,以高起点建设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具有和谐特色的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校园。 1.2.1现代化校园

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的发展和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转化。规划营造多层

次交流空间,通过课堂内外交流环境的潜移默化,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2.2信息化校园

以信息时代特征为指导:总体布局采用有利于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细胞模式系统化布局。以整体集中,个体独立的方式既满足学科交叉、高效便捷的要求,又满足各局部功能相对独立的要求。 1.2.3生态化校园

以生态环保意识为指导,人与自然共存。充分营造高雅、有文化氛围、有活力的校园环境,并在单层布局中,尽可能满足节能通风和环保的要求。 1.2.4园林化校园

以规划、景观、建筑为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为目标,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中,从整个校园生态环境到单体建筑内部,营造多层次的园林空间,立足于提高修养,陶冶情操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1.2.5可持续发展的校园

校园的可持续发展除了生态环境方面的考虑,还体现在不用尽现有资源,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使未来发展的建筑不破坏现有格局。 二、总体构思

贵阳清华中学是贵阳市的一所知名高中,与清华大学一脉相承,

传承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遵循周诒春先生“我清华学校历来之宗旨,凡可以造就‘一完全之人格,未尝不悉心尽力”之办学宗旨,以办名校,创精品为目标。学校学风优良,人才辈出。

本设计方案在研究清华文化的基础上,把清华元素尽量融入设计方案之中。学校建筑是具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特殊建筑形式,我们设计的理念是在实际的地理环境中,用建筑方法来充分体现校园文化,让从这校园里走出去的学子,在很多年后都深深眷恋着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校园环境,而且记忆中的校园建筑总是那样的清晰可见并难以忘却。从这种意义上讲,除了独特的单体建筑以外,校园环境的整体布局、点缀的校园小景将是憾人心灵情感因素,是其它建筑类型不可相提并论的。因此,这样的感化需要在整体方案的设计中来完成。

学校建筑应以严谨、朴实为特点,避免张扬与浮躁。本方案在建筑设计中,拒绝“抽象”和“夸张”的设计理念,让建筑回归真实,凸现一种本原存在的空间艺术性格。我们认为建筑首先是空间的,其次才是装饰的,空间永远是建筑的主角。因此,设计效果的核心表达方式应该依赖于不同空间的型体变化得以实现。该建筑设计时,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尽可能以简练的型体建构演绎出变换多样,以立面层次的变化来丰富建筑外观,并通过建筑色彩来体现其建筑文化同时很好的融入周边环境之中。

2.1利用地形变化构建以山为主体构架的校园环境

从尽量减少过于人工化的规划理念出发,尽可能地保护原生态格局和自然环境。依托现有自然环境和条件,利用好原来的地形,营造别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校园景观。基地内地势较高的山体被完整保留,形成视觉上更有效的立体校园绿化环境。方案将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运用于规划之中,让景观渗入校园。各建筑功能区呈簇群式发展,分布于生态山林之中。教学与生活区顺着山势布置,成为有机融合、开

络格局的基础上,建筑分区可以根据建设需要进行有机生长,实现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目标。同时规划的主要建筑在本期建设后基本形成校园的大致风貌,为日后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第五部分 总体规划布局

一、用地布局原则 1.1整体化原则

放、连续的空间体系。

功能分区明确、布置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满足学生学习

2.2以人性化为设计依据的校园空间结构设计

与生活的要求,并留有一定发展余地,使校区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微丘陵地形,是本项目建设用地最主要的场地特色,是形成中小

1.2可达性原则

尺度景观的主要载体,也是塑造富有变化的建筑及场地开放空间的重

解决地形复杂的校园分区与交通联系问题,基地与外界、基地内

要元素。设计以人性化、舒适的步行中小尺度为基准,创造尺度适宜

部保持良好的交通联系,出入口和内部道路衍合人流与车流的集散要

的簇群式建筑空间,形成联系紧密的多中心结构。规划方案中各个建

求,人车分流互不干扰,各运动流线保持顺畅、短捷。

筑组团组织独立的组团园林,用步行道把各个分区连接起来,使教学

1.3地域性原则

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绿化休闲区能够便捷的联系,既

校区建筑布置应考虑总体景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建筑与生

有明确功能分区,又有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与生活是并重的,

态环境结合、并利用地形创造校园特色。

学生能方便往返于两区,又能享有途中优美的生态景观。 2.3生长型校园格局的建构

基于校园规模及基地特征,摒弃简单的几何构图平面,使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簇群化的布局不但适合具有较大高差的丘陵地形,同时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布局提供了较强的操作性。在现有规划脉

二、总平面布局

基于以上原则及规划构思,本规划方案形成“一轴、一心、五区”,内聚外拓,生长型脉络布局。

“一轴”:指学校的景观主轴,以大门为起点,沿礼仪广场、校训

墙到山体休闲公园为校园景观主轴;

“一心”:指校园的布局中心,方案中以校内礼仪广场为布局中心,分别向两边延伸,通过道路及景观带把各个功能区连成一体。

“五区”:指教学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及绿化休闲区。

着校区外围布置,避免机动交通对校园核心区的干扰,确保校园核心区的教学环境需求。 1.3步行交通

在各功能区之间和各功能区内部组织了舒适、流畅、高低错落的步行流线,使各功能区相互联成一体,形成完善的步行网络。在人行

第六部分 空间组织

规划在校园总体空间组织上着意创造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空间

道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人流量、各区距离等因素,步行系统分为主要步行带及次要步行带。步行道布置结合地形高差,充分考虑周边景观元素,使之形成愉悦的视觉景观廊,让人在步行中能充分的体验到校

形态,每组建筑群形成各具特色的庭院空间,完成从室内空间到公共

园的山水意境。

活动空间的过渡,为校园师生提供充满活力、富有人情味的交流场所。

1.4停车场

一、道路系统规划 1.1道路系统规划原则

人车组织有序,形成两套清晰的系统,规划方案中,校区内道路的开设尽量顺应地形,既减少土方开挖量,又通过对路径的合理选取方便人车行走。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以安全、畅通、宁静为目标,充

规划的绿地系统分为以下三个层次,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

分考虑各功能区之间及校区对外交通的组织、分流,结合自然地形,

法进行绿化设计。

合理组织车行、步行交通网络。

2.1本项目按园林式、生态型校园进行建设,以山体生态带、自然水面

1.2车行交通

为第一层次绿化系统。

结合地形设置连接校园各功能区的主要车行道路,辅以延伸至各

“山”保留的山林景观空间作为室外交往空间,为师生提供了适

功能区内的次要车行道,形成便捷畅通的车行系统,主要车行道路沿

校园内机动车和自行车采用集中布置方式,在学校行政楼与食堂设置地下停车库,在实验楼的地下室布置自行车库,各车库的出入口均与校内道路直接连接,交通便捷顺畅。 二、绿地系统规划

宜的休闲交往场所和优美的景观,促进各种非正式交往活动的产生,成为师生乐于停留交往的第二课堂。规划力求创建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校园,营造亲近自然、多层次、人性化、诗意化的园林空间,山林在校中,校在山林中。此部分绿化以山地原有的乔、灌木为主,保持原始的自然要素。

“水”保留并优化设计原有自然水体及周边生态绿化系统,局部营造人工水体,结合绿化、广场、平台、廊桥形成校园中心生态景观。自然景观与人工园林、建筑与环境浑然一体,相互映衬,营造高雅、有文化氛围、有活力的绿色校园环境。

2.2以校内道路绿化和各功能区的绿化为第二层次的绿化系统。

主要道路绿化以常青乔木为主,形成线性绿化带。各功能区间的空间均以种植乔木和灌木进行分隔,同时与第一层次绿化相互渗透融合,以大块面的绿化面积成为校园绿化的主体。

5.2.3以建筑单体内部的庭院绿化为第三层次的绿化系统。

考虑到空间的尺度,庭院绿化属于点式绿化,树种相对较小,但极大的丰富了建筑内部的空间层次,少量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或种植花圃及草坪辅以雕塑、小品,为校园带来宁静舒适的读书交流空间。

第七部分 建设基地竖向规划设计

一、竖向规划设计原则

本项目的规划用地为较复杂的丘陵地形,根据项目建设量来看,必须合理改造地形。基于现场用地条件,该用地竖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从总体规划布局出发,使校园与城市周边道路的良好衔接,尽量保持原有地形高差特征,局部保留原始生态区域,最大限度减小挖填土方差,合理设计道路及场地坡度,便于使用,单体建筑依据地形合理高低错落,展现山地建筑的特征。 1.1保护基地地形地貌的原则

设计尽量保持基地的现状地貌,尤其是地形中的有特点的山体,利用它成为未来学校的绿化景观中心。 1.2土方平衡的原则

由于本项目建设量较大,基地不可避免的局部位置需要进行土方的开挖与回填,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土方平衡的原则,适当的布局各类型的建筑,如利用低洼地带改造成景观水系,地形高的山头保留成山体公园,尽量做到土方平衡。 二、校区竖向布置

本项目位置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我们在竖向设计中将基地规划成三个标高面,由东至西,逐渐抬高,和校园的主轴线相一致,更

加凸现了校园的仪式感,形成步步向上的美好寓意。

第一标高面为入口广场、校训广场及运动场,设计标高约为1094~1095米,和东侧的规划道路标高保持一致。成为学校空间轴线的序曲。

第二标高面为教学区的教学楼、图书楼,以及生活区的食堂及学生宿舍所在的区域,场地设计标高约为1095~1099米。

第三标高面为为教学区的实验楼、艺术楼和信息楼,以及生活区的教室宿舍所在的区域,场地设计标高约为1099~1104米。

2.10《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2.1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 2.12《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2.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2.14《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2-49-2008 2.15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二、设计原则

1.安全牢固原则: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和相关规范,将学校建

第八部分 建筑单体设计

一、设计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2.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12 2.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BJ67-2006 2.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3(J)81-2009 2.6《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 2.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2.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2012版) 2.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1版)

筑的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学校建设质量。

2.节约型校园原则:立足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在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不追求豪华、高标准,而是采用绿色环保的技术、方法和材料,创造节能、节水、节材的新型绿色校园。

3.适用美观原则:反映中小学教育建筑以人为本的内涵,为成长中的孩子们提供丰富的建 筑空间和安静的学习环境,注重空间造型上的艺术处理。 三、设计等级

1.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3.2.1条规定,本工程为3类建筑,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防火等级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规定,本工程中的行政综合楼耐火等级为一级,除此之外的其他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2.抗震等级

根据国家抗震烈度划分区域表,贵阳市为6度抗震设防,但因本工程为学校,所以各单体均为重点设防类。 四、单体建筑特征

1、教学楼:

教学楼总建筑面积10673平方米,层数5 层,建筑平面大致呈“U”字形,建筑层高一~五层为3.9米。内部布置有普通教室、办公室及公共卫生间。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2、艺术楼、信息楼、图书楼

艺术楼、信息楼、图书楼总建筑面积10996平方米,层数5 层,建筑平面大致呈“L”字形,建筑层高一~五层为3.9米。内部布置有计算机室、活动管理室、教师研讨室、语言教师、学生图书阅览室、合班教室、学术活动室、报刊阅览室、办公室及公共卫生间等。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3、实验楼

实验楼地上建筑面积970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266平方米;局部地下一层,地上5 层,建筑平面大致呈“U”字形,与教学楼相对应,建筑层高一至四层均为3.9米,5层为5.4米。内部布置有化学实验室、实验员室、化学药品室、物理实验室、仪器室、办公室及公共卫生间等。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4、行政楼

行政楼地上建筑面积372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072平方米,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5 层,建筑平面大致呈扇形,建筑层高一至五层均为3.9米。内部布置有教务办公室、接待室、文印室、档案室、资料室、医疗室、德育展览室 、校史展览室、学生社团办公室、总务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网络控制室、校务办公室及公共卫生间等。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5、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25368平方米,层数6 层,建筑平面大致呈“E”字形,建筑层高均为3.6米。内部布置有宿舍、管理用房、其它用房、开水房、活动用房等。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6、食堂及其他用房食堂及浴室总建筑面积4935平方米,层数-1+3

层,建筑平面呈矩形,建筑层高均为4.2米。内部布置有学生餐厅、厨房、公共卫生间、女浴室、男浴室、更衣间等,负一层设置地下停车库。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7、教师单身宿舍

其他用房总建筑面积1645平方米,层数5 层,3个单元连接,建筑层高均为3米。均为一室一厅一厨一卫,每户54.15平方米。

建筑结构采用砖混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8、教师公寓

教师公租房总建筑面积7095平方米,层数10层,2个单元连接,建筑层高均为3.0米,每栋考虑为2个户型,其面积各为83.07平方米和90平方米,均为两室一厅一厨一卫,。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9、风雨操场

体育馆地上建筑面积5990平方米,层数3 层,建筑平面呈矩形,建筑层高首层为7.2米,二三层均为5.7米。

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10、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层数2 层,建筑层高为3.6米。 建筑结构采用砖混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第九部分 建筑消防设计

1、各建筑单体均有消防车道环通或到达,建筑物纵轴部分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超过 220米时,均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通道,消防道路宽度应大于4米,净空高度不小于4米。尽端式消防通道的回车场尺度不能小于18mX18 m。高层建筑宜设环形消防通道或沿两长边设消防通道。大型人流集中的建筑等宣设环形消防通道。

2.规划范围内的消防给水采用生活---消防合网的城市低压制消防供水系统。消火栓的设置距离不能大于120m,其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应统一市政消火栓规格,加强对市政消火栓的维护管理,建设现代化的火警报警和通信指挥系统。

3.消防通讯应逐步建成先进的火警系统和消防通讯指挥系统。

第十部分 节能设计

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贵州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2/49-2008)要求。本工程按照功能性质属于公共建筑;本项目建筑热工分区为夏热冬冷地区。

1.建筑拟定朝向为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夏季自然通风良好,满足建筑节能及采光要求。

2.设计居住建筑体形系数,条式建筑不超过0.35,点式建筑不超

过0.4。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规定,满足夏热冬冷地区要求。

3.围护结构的门窗、幕墙节能工程:门窗除满足采光、通风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必要的节能措施,通过必要的计算使建筑各朝向窗墙比按实际结果,传热系数K限制均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表4.2.2-4的相关标准,如不满足,须根据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选用中空的双层玻璃及塑钢窗框材料。

4.围护结构的墙体节能工程:墙体采用多孔页岩砖或其它节能砖(如免烧水泥标砖或加气砼块),并在粉刷层中按计算增加保温砂浆或XPS聚苯板,相关系数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表4.2.2-4相关标准。

5.围护结构的屋面节能工程:屋面除满足防水要求外必须满足节能要求,按照实际计算结果进行设计,保温材料采用XPS挤塑聚苯板,相关系数需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表4.2.2-4相关标准。

6.外窗热工性能应满足《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及《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的相关规定,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少于玻璃总面积的30%。

7.窗户

(包括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面积不宜过大。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以下数值。

8.居住空间底层与土壤接触的地面,沿外墙内侧1 米宽的地面应有保温措施、其地面构造层的传热系数Kdm≤1.2 W/㎡ K。

第十一部分 无障碍设计

一、室外环境无障碍设计

在道路和人行道及广场设置无障碍坡道及盲道,设置人行横道提示盲道及盲人过街音响装置。各交通道路、场地、停车车位、建筑等设置无障碍标志。在广场设置盲文位置图,全方位地满足残障者的使用要求,体现人性化设计。 二、建筑单体无障碍设计

在设计中按无障碍要求,每个出入口均设置建筑物无障碍出入口,按要求设置无障碍通道、坐席、卫生间等,以满足残障者使用。 三、公共设施无障碍设计

公共大厅、卫生间等公共服务设施按规范要求作无障碍设计,停

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及轮椅通道,从各个细微的环节体现对残障者的关怀。

统筹考虑室外设备管沟、管井等的预埋,避免施工的重复和建设资金的浪费。

三、结构抗震设计

第十二部分 结构设计说明

一、总图场平挖填方规划设计

本规划场地内,抗震设防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的设计规范及规定,抗震设防要求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类别为 Ⅱ 类。

本规划结合地形、地貌,在满足规划前提下,因地制宜,改造与

本项目建筑物均属于重点设防类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进行抗震设

利用相结合,合理确定场区道路及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及竖向标高,尽

计。

量避免深挖高填,造成环境破坏和诱发次生地质灾害。考虑到建设资

四、主要单体建筑结构设计

金的合理利用,土石方尽量考虑项目内最大限度的挖填平衡,使外运

1 设计依据:

土石方量将至最低。对开挖出的石料,可考虑用作挡墙砌筑、建筑用

1.1 本工程施工图按建设方提供的资料及要求进行设计。

沙石等材料,开挖出的腐植土考虑用于绿化环境区域的回填,做到资

1.2 国家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

源的再生利用。

1.3 钢结构设计、制作、安装、验收应遵循下列规范、规程:

二、山地整治规划设计

1.3.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场区道路及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尽量避开地质情况不利地段,以避

1.3.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免对山体进行切坡。对建筑物周边场地及道路旁形成的边坡,除必须

1.3.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

的挖填土方外,采用分阶放坡、合理设置支护结构等,并配合环境工

1.3.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程进行综合治理,使之在平面和竖向上与周围环境协调,体现美化环

1.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境、生态保护的设计宗旨。必要的土方回填,结合场地要求、回填厚

1.3.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度及建筑基础设计等采取相适应回填方式和回填要求。场地回填时,

1.3.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3.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3-2011)。 2 设计荷载:

2.1. 风荷载:基本风压 W0= 0.3kN/m,地面粗糙度:B类 2.2. 雪荷载:基本雪压 S0= 0.20kN/m 2.3. 活荷载标准值:

3 主要设计条件:

3.1 按重要性分类,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3.2 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2

3.3 本地区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0.30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50年一遇的雪压值为0.20KN/m2。

3.4 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等级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 0.05g;所在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3.5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3.6 混凝土环境类别:上部混凝土结构(室内正常环境)的环境类别为一类,基础及上部外露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二b类,卫生间环境类别为二a类。

4 材料选用:

4.1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35。 4.2 钢材:

钢筋:Φ—HPB235, —HRB335, —HRB400, 钢板:Q235 焊条:HPB235—E43型,HRB335、HRB400—E50型 4.3 围护结构及隔墙:

墙体:±0.00以下为Mu10水泥标砖,±0.00以上均为200mm或25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A3.5,干容重小于7.0kN/m,MU10页岩砖。

砂浆:±0.00以下为M7.5水泥砂浆,±0.00以上为M5混合砂浆。

3

墙体构造措施:

当墙高大于4米时,在墙高中部或门窗洞口上方(底层在窗台处)设置水平钢筋混凝土圈梁(墙厚乘250,4φ12,φ6 @200)。当墙长大于5米时,梁与墙顶应采取拉结措施。墙转角及墙端部均设构造柱(墙厚乘250,4φ12,φ6@ 200)。

5 结构类型及计算:

5.1 本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或砖混结构。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8)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 (2005版) (9)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10)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 15-34-2004

(11) 《公共浴室给排水设计规程》CECS 108: 2000

二、给水工程

5.2 本工程内力分析及配筋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所编制的建筑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KPM系列)及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

1、水量计算:

三维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2年版)。

5.3 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面图纸,以及各专业提供的

荷载,进行计算分析。

第十三部分 给排水专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

(2) 根据建筑等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009版) (4)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科教中心等教学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可能有毒、害、污染性废水、液体,则通过专门的污水管道系统排入专设的污水处理装置集中

处理,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4) 校区内污水主干管管材为PE双壁波纹管,承插式胶粘剂粘接。

四、雨水工程

由上表计算可知:近期最高日用水量941m3/d。

2、水源:用水由规划区外侧道路上的城市自来水供水干管双管引入。给水引入管2条,管径DN200, 给水引入管设总水表。

3、系统:

市政管网水量及水压能满足厂区内生活用水量及水压要求,生活给水直接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保证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正常及安全供水。给水管网沿厂区道路采用环状与支状结合的敷设方式,主要建筑周围需敷设供水管道,并布置必要的室外消火栓。校园内主供水管管径为DN65-DN200,管材为钢丝网骨架塑料乙烯复合管,电熔连接。

三、污水工程

(1) 雨水量计算: Q=q.Ψ²F

式中:Q一雨水量(L/)q一暴雨强度(L/s.ha) Ψ一径流系数(L/s.ha)

F一汇水面积(ha)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贵阳暴雨强度公式: 2223 (1+0. 7671gP)

q = ——————————— (t十0.915po.168)0.72 9

式中:P一重现期(年), t一降雨历时(min)

设计重现期:室外场地2年,高层建筑及重要公共建筑屋面50年,其余屋面10年。径流系数:屋面及混凝土路面0.9,块石路面0.6,绿地O.15。设计降雨历时5min,折减系数m为2。

本工程占地面积90000m2,校园雨水总量约1300L/S。 (2)屋面雨水经雨水斗、雨落管收集后排入室外散水沟,再排入校园室外 雨水管网,室外雨水由雨水口收集到室外雨水管

(1) 校区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2) 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为0.90,校区污水最大日排放量为847m3/d。

(3) 校园内污水管道沿校内道路地下敷设。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或隔油池初步处理后,排入校区污水管网系统,地下室排水由潜污泵提升排出,最后统一排入市政污水管。其它如实验室、

网,最后有组织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或者校区内水体。

五、消防工程

④配电室、发电机房、图书室、档案室、信息机房等不能用水扑救的房间设置S型热气溶胶无管路气体灭火系统。

⑤地下室、食堂应根据规范设置通风系统。

六、卫生器具选用

1)消防用水量: ①消火栓系统

学校内多层公共建筑,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

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工程不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消防系统:

①消火栓系统:室外消防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合用,并成环状,室外消火栓设置问距不大于100m,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

室内消火栓给水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设消火栓用水泵2套,一用一备;在最高建筑屋顶设消防水箱一座(有效容积36m3)以满足火灾初期消防流量;屋顶设消火栓增压稳、压设备一套。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沿校区成环状布置,各栋建筑物室内消火栓系统均从该管网上分两路接入:低区建筑物接入处设减压阀保证消火栓栓口处压力不大于50m。消火栓给水系统上设置水泵接合器。

③灭火器:地下室车库、办公室等按中危险级;宿舍、公寓、厨房、餐厅等公共活动用房按严重危险级于每层设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磷酸钱盐),主要用于扑灭A、B类火灾。

(1)卫生沽具及给排水配件均采用节水型产品,不得采用淘汰品。

(2)考虑设置残疾人专用卫生器具。

第十四部分 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 B50217—94;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 B50052—2009;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93—1999); 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 B.50289—98 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9、《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干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 10、国家及地方其它有关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

二、设计范围 包括项目内的电力、照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动力系统、弱电系统设计。

三、供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本工程建筑的消防、应急照明、疏散照明负荷为二类负荷,其余为三类负荷。

2、负荷估算及分区

根据园区高中(清华中学分校)的总体规划布局,结合建筑单体面积和功能要求,估算出各类负荷大小,用需用系数算出计算负荷大小,以此作为选择变压器的依据,同时也考虑一些不确定因数和今后发展需要,留有一定裕量,以满足校区近、远期用电需要。

根据负荷估算及校区内教学、生活片区的分布,分别在校区的适当位置拟设两座变电所供校区教学区、生活区使用。

3、供电负荷估算

根据上表,供电总负荷估算为2135kw;其中生活区负荷为879.56kw,教学区负荷为1252.24kw。

4、供电电源

在园区内教学区及生活区分别设置一独立变电所,每个变电所的供电电源由两路相对独立的10KV线路供电,两个变电所相互

为两个供电片区内的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

根据负荷计算,生活区设置1000KVA变压器一台,教学区设置1600KVA变压器一台。

四、应急电源系统

变、配电室内变压器引自变电所高压柜的两段母线上,所有需双电源的一、二级负荷分别由两段母线的变压器引接;在消防设

备负荷的末端设双电源自动切换箱,采用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的方式供电,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亦采用双电源末端切挠,以满足消防用电要求。

五、照明设计

干线电缆采用沿墙等方式敷设,楼内电缆采用PVC管保护。分支器至用户的同轴电缆采用SYKV-75-5型。

宽带网络系统光缆线路由市政管网引入办公综合楼信息用房,内设数据配线架及其他网络设备,管理业务系统和内部网络系统。

有线广播系统将教学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和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合并为一套系统。在平时可播放背景音乐、新闻、通知等,若有火警,则可发出警报,进行疏散工作,主机设备选用全数字式广播系统设备,该系统性能稳定、功能完善、安全可靠。室外扬声器箱可安装在地面上,也可安装在电杆上或墙上。广播线路的选用及敷设方式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八、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

1、照明

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等主要工作场所采用高效荧光灯;车库采用防水防尘灯;走道一般照明采用嵌入式日光灯等。

2、应急照明

在消防控制室、变电所、消防泵房等重要场所采用电源自动切换照明配电箱,车库、走道、楼梯、大厅、安全出口等公共部位的应急照明及疏散照明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切换。

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在教学楼、行政综合楼、宿舍等建筑物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电源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每栋建筑物的一楼设一消防控制室。

七、电话、信息网络及广播系统

学校内食堂建筑按规范需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操作间、备餐间等设感烟探测器,在适当位置设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火灾事故广播与公共广播系统合用,平时为公共广播系统,在火灾时能强制转入消防紧急广播状态。

九、建筑物防雷

本项目设置电话通信系统,进线由市政管网引入,校内设置交接箱,在教学楼楼和行政综合楼内设分线盒。

同轴电缆网以750MHZ带宽传输平台为基础,宽带网运用分配式传输60套PAC-D制式模拟图像和52套调频广播节目,可以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本大楼根据规范属二类防雷建筑,在建筑物屋面女儿墙设避雷带,利用柱内和剪刀墙内的主筋作引下线,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从变电所低压配电柜、层照明配电箱、终端配电箱

大方归化济民医院设计方案说明书

(即:计算机中心、综合布线系统、火灾报警中心配电箱等)分

三级设置避雷器、电涌保护器。

十、接地保护措施

本工程接地采用TN-S接地系统,设专用接地线(PE线),接地

体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并采用4Gx4镀辞扁钢沿建筑物基础周边

敷设形成闭合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在变电所内设置总

等电位联结板。

遵义市建筑设计院 19 二〇一六年四月


相关文章

  • 01智能化中药房相关流程与操作标准20150925
  • 第一章 一. 日常操作流程 智能化中药房日常工作标准化操作流程 上班→除湿机(开或关)→取单(不同医院要求不一样,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即可)→调配系统启动(开药柜→主机→从机)→处方调剂工作(不断重复)→药柜余量检查→调剂系统关闭(关药柜→从机 ...查看


  •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 系统概述: 医院信息化是医院应用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过程,是信息技术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向医院的全面渗透,运用于流程管理.支持医院经营管理的过程.信息化的实施从自上而下的角度说,必须与医院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结合:从自 ...查看


  • 医院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建设项目方案
  • 医院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建设项目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气动物流传输系统价值与产品优选 ............................................... 3 (一).传统医院物流与现代医院物流对比 ......... ...查看


  •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报告
  •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报告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规范 第一部分 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 项目背景 ( ...查看


  • 建筑工程实施性方案设计文件深度
  • 建筑工程实施性方案设计文件深度 一.设计总说明 1.总体说明 (1).设计依据 1)招标人提供的有关文件名称及文号.如:政府有关审批机关对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政府有关审批机关对项目例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经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的项目确认书 ...查看


  • 廊房市健康养生园区设计任务书
  • 健康养生园区规划方案 设计任务书 委托方: 间:2011年10月 时 目 录 1. "梦廊坊"项目概况 2. 健康养生园区项目概况 3. 项目定位 4. 规划设计 5. 景观设计 6. 设计成果及深度要求 7. 附件 1 ...查看


  • 2017医院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医院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2016年10月 目录 第1章总体概述 1.1项目概况及工程范围1.2设计目标与定位1.3设计原则与设计依据1.4总体设计和施工要求1.4.1 设计理念1.4.1.1 1.4.1.2 1.4.1.3 建筑电气集成 ...查看


  • 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_案例分析题库_薪酬福利管理
  • 薪酬福利管理复习题 (人力资源管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班教研组长 刘国东 63521927 [email protected]) 项目策划/方案设计 第一题 背景综述: 奇伟医院是一个有296个住院床位的内科和外科医疗中心.除了设有全部的传 ...查看


  • 门诊电子病历解决方案
  • XXX医院 门诊电子病历 深圳市天方达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六月 精品医疗软件专家 服务电话:0755-83284122-863,864 目录 1. 公司介绍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