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学(第二版)总结

第一章 概论

一、会计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二、会计要素:

1. 资产:根据定义判断资产:包括融资租赁租入的资产、不包括经营租赁租入的资产

2. 收入:含义分析。日常经营活动、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投资者投资行为无关。

P23-26

利得:营业外收入等。

(导致利润增加:收入和利得;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利润和投资者投资)

三、会计计量:

1. 计量方法:五种P26-25

2. 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含义

四、会计核算前提P28-32

1. 四种前提内容

2. 会计主体的判断(区别于法律主体、所有者自有资产等)P28-30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 内容P34-39

2. 可比性:不等于不得变更会计信息

3. 实质重于形式:含义、判断 P36

4. 谨慎性:含义、 体现 p38

第二章

一、库存现金的使用范围P45-46

二、现金的盘点清查帐务处理(特别是批准后)P51-52

三、备用金:不单独设置备用金的科目,放入“其他应收款”

四、银行存款的结算

1.结算方式:P55-66

2.商业汇票:含义、特征、种类

3.托收承付:特征、拒付范围P61-63

五、其他货币资金范围:P67

★第三章 金融资产

一、金融资产内容:P74(基础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内容)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原则(1)初始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价款中含有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

利和已计息尚未领取的现金利息。

(2)期末市价变动: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另一方: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

2.帐务处理:(1)取得时

(2)市价变动时

(3)出售时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原则(详细见笔记总结)

初始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买价中含有的已计息尚未发放的现金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含交易费用)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P89-91

1.原则(1)初始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价款中含有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2)期末市价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另一

方: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帐务处理:(1)取得时

(2)市价变动时

(3)出售时

五、应收票据:贴现、出售(背书转让:贷:应收票据)

六、应收帐款★ P96-104

1。应收帐款内容:卖价+增值税(销项税额)

商业折扣:净价法

现金折扣:总计法、计算(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不包含增值税)、发生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 P97▲

2。坏账准备 ★方法和计算 见P99-104 和作业(特别是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

第四章 存货★

一、区别存货、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 见课堂总结

二、存货的收入计价(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P114 判断识别★★

1.采购成本:买价(含合理损耗)、相关税费(各种价内税)、运杂费(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等)、入库前的合理挑选费。← 一般纳税人

采购成本:买价(含合理损耗)、相关税费(各种价内税)、运杂费(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等)、入库前的合理挑选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

2。加工成本:加工费

增值税(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则计入“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消费税 ←委托加工物资完工后直接销售的(委托加工物资完工后进步加

工的: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其他成本

3.其他成本

三、存货发出时的计价

1.计价方法:P116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

四、原材料核算▲

(一) 实际成本法:涉及帐户:在途物资和帐务处理 p123-126

(二)计划成本法:涉及帐户: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和帐务处理 P126-130

特别是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和“材料成本差异帐户”借方贷方登记

的信息。P127

(三)参考总结:采购成本

五、委托加工物资 ★★★ P130-132 (详见总结:只付加工费)和课程讲义

1。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2。帐务处理

六、存货清查与期末计价 P136-147

(一)存货清查

存货盘亏的帐务处理:P136

合理损耗/计量误差——管理费用;责任人/保险公司——其他应收款;非常损失:营业外支出。

(二)存货期末计价★

1。计量原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谨慎性原则。

2.判断减值——尤其是用于生产的材料:P142-143★

①先判断产品是否减值

若产品可变现净值 <产品成本,则产品减值,则材料可能减值(可进行②的判断);

若产品可变现净值 >产品成本,则产品无减值,则材料一定不减值(不进行②的判断);

②判断材料是否减值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深加工成本)

材料成本(=材料帐面价值)

A:若材料成本<材料可变现净值,则材料无减值,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或需要重回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

B:若材料成本>材料可变现净值,则材料减值,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需要计提减值准备金额=材料成本-材料可变现净值

3。计提减值准备的帐务处理P146-147 ★(计提时和冲减时)详见讲义。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

(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控股合并,>50%,控制

(二)对合营企业的投资:50%,共同控制

(三)对联营企业的投资:[20%,50%),重大影响

(四)五个没有的长期股权投资:无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原则.xls

(一)同一控制的控股合并

1.初始计量原则:(详细案例见P151-154)

①“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占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若对价为库存商品:初始成本还包含库存商品对应的增值税销项税)

②对价:非权益性证券投资:账面价值;

权益性证券投资:面值。

③差额: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④审计费、咨询费等:计入“管理费用”

⑤手续费、佣金等: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后续计量原则:成本法(详细案例见P159-160)

①购买时价款含有已宣告尚未收到的现金股利:计入“应收股利”;

②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详见: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以实训联系为).doc A:宣告发放获取投资以前年度产生的现金股利时:直接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B: 投资年度以后年度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先继续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再确认投资收益

③被投资方年末收益或亏损时:投资方年末不做处理。

举例一:同一控制控股合并

A公司和B公司是甲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7年1月1日,A公司以公允价值8 000 000元的固定资产(原值9 000 000元,累计折旧3 000 000元)对B公司进行投资,拥有B公司60%的股权。B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 000 000元,公允价值为15 000 000元。A公司另外支付审计费等70 000元。

2007年3月1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6年的现金股利1 000 000元。

200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 000 000元。

2008年4月5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 500 000元。

会计分录:A公司

1.2007年1月1日

①借:固定资产清理 6 000 000

累计折旧 3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9 000 000

②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5 400 000 (9 000 000 ×60% = 5 400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600 000 (6 000 000 - 5 4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 000 000

③借:管理费用 70 000

贷:银行存款 70 000

2.2007年3月1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600 000 (1 000 000×60% = 6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0 000

3.2008年4月5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1500 000 (2 500 000×60% = 150 000)

贷:投资收益 1200 000 (2 000 000×60% = 120 00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00 000

(二)非同一控制控股合并

1.初始计量原则:(详细案例见P154-156)

①“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若对价为库存商品:初始成本还包含库存商品对应的增值税销项税)+ 审计费、咨询费

②对价:非权益性证券投资:账面价值;

权益性证券投资:面值。

③差额:结转收入,确认成本

④手续费、佣金等: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后续计量原则:成本法(详细案例见P159-160)

①购买时价款含有已宣告尚未收到的现金股利:计入“应收股利”;

②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详见: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以实训联系为).doc A:宣告发放获取投资以前年度产生的现金股利时:直接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B: 投资年度以后年度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先继续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再确认投资收益

举例二:非同一控制控股合并

2007年1月1日,A公司以公允价值8 000 000元的固定资产(原值9 000 000元,累

计折旧3 000 000元)对B公司进行投资,拥有B公司60%的股权。B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 000 000元,公允价值为15 000 000元。A公司另外支付审计费等70 000元。A公司和B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

2007年3月1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6年的现金股利1 000 000元。

200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 000 000元。

2008年4月5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 500 000元。

会计分录:A公司

1.2007年1月1日

①借:固定资产清理 6 000 000

累计折旧 3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9 000 000

②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8 070 000 (8 000 000 + 7 000 = 8 07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 000 000

银行存款 70 000

营业外收入 2 000 000

2.2007年3月1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600 000 (1 000 000×60% = 6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0 000

3.2008年4月5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1500 000 (2 500 000×60% = 150 000)

贷:投资收益 1200 000 (2 000 000×60% = 120 00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00 000

(三)持股比例:[20%, 50%]投资:合营和联营(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

1.初始计量原则:详见P156-158 以及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原则.xls A:长期股权投资=MAX{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

B:(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减去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差额 贷“营业外收入”

2.后续计量:权益法 P160- 161 重点复习最后一次作业题

①明细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被投资单位年末实现收益或亏损时)

——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 (被投资单位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事项)

②后续计量的会计分录

A: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B:年末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收益(或净亏损)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实现收益时,实现亏损时相反)

贷:投资收益

C: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D: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时(冲减减值准备相反)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E:长期股权投资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收到的价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原贷方现借方)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借或贷:投资收益 (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原借方现贷方)

长期股权投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原借方现贷方)

举例三:[20%,50%]持股比例后续计量权益法核算:详见第五次作业。

举例四:A公司2006年年初出资180万对B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占B公司40%。当年B公司亏损100万,2007年B公司亏损400万,2008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30万。则2010年A公司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为:0

(四)<20%,后续计量成本法

1.初始计量原则:详见P156-158

2.后续计量原则:详见P158-160

第六章 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以一般纳税人为例:)

1.生产用固定资产:增值税可以抵扣,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其他固定资产:增值税不可以抵扣:

①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或“工程物资”

②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方)

或“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贷方)

(二)外购不需要安装:(一般纳税人)

1.初始成本= 买价+相关税费+运杂费(+增值税:非生产用动产)

2.分录: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三)外购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详见P183

注:课本P183例6-2 (1)错

(1) 分录:借:在建工程10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000

贷:银行存款 118 000

(四)自行建造:详见P185-186★

(五)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合同价或协议价,合同价或协议价不公允的除外。

二、固定资产折旧▲▲▲

(一)折旧范围:P193

(二)折旧方法:四种P93

(三)计算:直线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p194-197

(四)会计分录:P199

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一)固定资产的改扩建P200-203

(二)固定资产的装修 P203-205

(三)固定资产的修理 P205 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

四、固定资产的清查和清理

(一)固定资产的清查 P206▲(特别是盘盈——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二)固定资产的清理 P206-209 详见最后一次作业 ★★★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内容:P213 不含自创的商誉

二、无形资产的核算P225-227★★

(一)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无形资产出售 P225-226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或贷:营业外收入)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二)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无形资产的出租 P226-227

1.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2.摊销无形资产成本等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三)无形资产的转销:P227★ 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借方)

第八章 投资性房地产

一、投资性房地产内容 P230

二、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区别:见存货讲义。

计算及分录:

1. 交易性金融资产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 坏装准备

4. 存货跌价减值

5. 委托加工物资

6.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权益法后续计量)

7. 固定资产折旧

8. 固定资产清理

第一章 概论

一、会计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二、会计要素:

1. 资产:根据定义判断资产:包括融资租赁租入的资产、不包括经营租赁租入的资产

2. 收入:含义分析。日常经营活动、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投资者投资行为无关。

P23-26

利得:营业外收入等。

(导致利润增加:收入和利得;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利润和投资者投资)

三、会计计量:

1. 计量方法:五种P26-25

2. 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含义

四、会计核算前提P28-32

1. 四种前提内容

2. 会计主体的判断(区别于法律主体、所有者自有资产等)P28-30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 内容P34-39

2. 可比性:不等于不得变更会计信息

3. 实质重于形式:含义、判断 P36

4. 谨慎性:含义、 体现 p38

第二章

一、库存现金的使用范围P45-46

二、现金的盘点清查帐务处理(特别是批准后)P51-52

三、备用金:不单独设置备用金的科目,放入“其他应收款”

四、银行存款的结算

1.结算方式:P55-66

2.商业汇票:含义、特征、种类

3.托收承付:特征、拒付范围P61-63

五、其他货币资金范围:P67

★第三章 金融资产

一、金融资产内容:P74(基础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内容)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原则(1)初始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价款中含有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

利和已计息尚未领取的现金利息。

(2)期末市价变动: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另一方: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

2.帐务处理:(1)取得时

(2)市价变动时

(3)出售时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原则(详细见笔记总结)

初始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买价中含有的已计息尚未发放的现金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含交易费用)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P89-91

1.原则(1)初始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价款中含有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2)期末市价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另一

方: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帐务处理:(1)取得时

(2)市价变动时

(3)出售时

五、应收票据:贴现、出售(背书转让:贷:应收票据)

六、应收帐款★ P96-104

1。应收帐款内容:卖价+增值税(销项税额)

商业折扣:净价法

现金折扣:总计法、计算(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不包含增值税)、发生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 P97▲

2。坏账准备 ★方法和计算 见P99-104 和作业(特别是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

第四章 存货★

一、区别存货、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 见课堂总结

二、存货的收入计价(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P114 判断识别★★

1.采购成本:买价(含合理损耗)、相关税费(各种价内税)、运杂费(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等)、入库前的合理挑选费。← 一般纳税人

采购成本:买价(含合理损耗)、相关税费(各种价内税)、运杂费(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等)、入库前的合理挑选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

2。加工成本:加工费

增值税(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则计入“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消费税 ←委托加工物资完工后直接销售的(委托加工物资完工后进步加

工的: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其他成本

3.其他成本

三、存货发出时的计价

1.计价方法:P116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

四、原材料核算▲

(一) 实际成本法:涉及帐户:在途物资和帐务处理 p123-126

(二)计划成本法:涉及帐户: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和帐务处理 P126-130

特别是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和“材料成本差异帐户”借方贷方登记

的信息。P127

(三)参考总结:采购成本

五、委托加工物资 ★★★ P130-132 (详见总结:只付加工费)和课程讲义

1。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2。帐务处理

六、存货清查与期末计价 P136-147

(一)存货清查

存货盘亏的帐务处理:P136

合理损耗/计量误差——管理费用;责任人/保险公司——其他应收款;非常损失:营业外支出。

(二)存货期末计价★

1。计量原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谨慎性原则。

2.判断减值——尤其是用于生产的材料:P142-143★

①先判断产品是否减值

若产品可变现净值 <产品成本,则产品减值,则材料可能减值(可进行②的判断);

若产品可变现净值 >产品成本,则产品无减值,则材料一定不减值(不进行②的判断);

②判断材料是否减值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深加工成本)

材料成本(=材料帐面价值)

A:若材料成本<材料可变现净值,则材料无减值,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或需要重回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

B:若材料成本>材料可变现净值,则材料减值,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需要计提减值准备金额=材料成本-材料可变现净值

3。计提减值准备的帐务处理P146-147 ★(计提时和冲减时)详见讲义。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

(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控股合并,>50%,控制

(二)对合营企业的投资:50%,共同控制

(三)对联营企业的投资:[20%,50%),重大影响

(四)五个没有的长期股权投资:无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原则.xls

(一)同一控制的控股合并

1.初始计量原则:(详细案例见P151-154)

①“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占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若对价为库存商品:初始成本还包含库存商品对应的增值税销项税)

②对价:非权益性证券投资:账面价值;

权益性证券投资:面值。

③差额: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④审计费、咨询费等:计入“管理费用”

⑤手续费、佣金等: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后续计量原则:成本法(详细案例见P159-160)

①购买时价款含有已宣告尚未收到的现金股利:计入“应收股利”;

②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详见: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以实训联系为).doc A:宣告发放获取投资以前年度产生的现金股利时:直接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B: 投资年度以后年度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先继续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再确认投资收益

③被投资方年末收益或亏损时:投资方年末不做处理。

举例一:同一控制控股合并

A公司和B公司是甲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7年1月1日,A公司以公允价值8 000 000元的固定资产(原值9 000 000元,累计折旧3 000 000元)对B公司进行投资,拥有B公司60%的股权。B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 000 000元,公允价值为15 000 000元。A公司另外支付审计费等70 000元。

2007年3月1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6年的现金股利1 000 000元。

200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 000 000元。

2008年4月5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 500 000元。

会计分录:A公司

1.2007年1月1日

①借:固定资产清理 6 000 000

累计折旧 3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9 000 000

②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5 400 000 (9 000 000 ×60% = 5 400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600 000 (6 000 000 - 5 4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 000 000

③借:管理费用 70 000

贷:银行存款 70 000

2.2007年3月1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600 000 (1 000 000×60% = 6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0 000

3.2008年4月5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1500 000 (2 500 000×60% = 150 000)

贷:投资收益 1200 000 (2 000 000×60% = 120 00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00 000

(二)非同一控制控股合并

1.初始计量原则:(详细案例见P154-156)

①“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若对价为库存商品:初始成本还包含库存商品对应的增值税销项税)+ 审计费、咨询费

②对价:非权益性证券投资:账面价值;

权益性证券投资:面值。

③差额:结转收入,确认成本

④手续费、佣金等: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后续计量原则:成本法(详细案例见P159-160)

①购买时价款含有已宣告尚未收到的现金股利:计入“应收股利”;

②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详见: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以实训联系为).doc A:宣告发放获取投资以前年度产生的现金股利时:直接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B: 投资年度以后年度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先继续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再确认投资收益

举例二:非同一控制控股合并

2007年1月1日,A公司以公允价值8 000 000元的固定资产(原值9 000 000元,累

计折旧3 000 000元)对B公司进行投资,拥有B公司60%的股权。B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 000 000元,公允价值为15 000 000元。A公司另外支付审计费等70 000元。A公司和B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

2007年3月1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6年的现金股利1 000 000元。

200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 000 000元。

2008年4月5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 500 000元。

会计分录:A公司

1.2007年1月1日

①借:固定资产清理 6 000 000

累计折旧 3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9 000 000

②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8 070 000 (8 000 000 + 7 000 = 8 07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 000 000

银行存款 70 000

营业外收入 2 000 000

2.2007年3月1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600 000 (1 000 000×60% = 6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0 000

3.2008年4月5日,B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1500 000 (2 500 000×60% = 150 000)

贷:投资收益 1200 000 (2 000 000×60% = 120 00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00 000

(三)持股比例:[20%, 50%]投资:合营和联营(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

1.初始计量原则:详见P156-158 以及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原则.xls A:长期股权投资=MAX{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

B:(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减去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差额 贷“营业外收入”

2.后续计量:权益法 P160- 161 重点复习最后一次作业题

①明细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被投资单位年末实现收益或亏损时)

——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 (被投资单位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事项)

②后续计量的会计分录

A: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B:年末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收益(或净亏损)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实现收益时,实现亏损时相反)

贷:投资收益

C: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D: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时(冲减减值准备相反)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E:长期股权投资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收到的价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原贷方现借方)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借或贷:投资收益 (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原借方现贷方)

长期股权投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原借方现贷方)

举例三:[20%,50%]持股比例后续计量权益法核算:详见第五次作业。

举例四:A公司2006年年初出资180万对B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占B公司40%。当年B公司亏损100万,2007年B公司亏损400万,2008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30万。则2010年A公司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为:0

(四)<20%,后续计量成本法

1.初始计量原则:详见P156-158

2.后续计量原则:详见P158-160

第六章 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以一般纳税人为例:)

1.生产用固定资产:增值税可以抵扣,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其他固定资产:增值税不可以抵扣:

①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或“工程物资”

②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方)

或“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贷方)

(二)外购不需要安装:(一般纳税人)

1.初始成本= 买价+相关税费+运杂费(+增值税:非生产用动产)

2.分录: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三)外购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详见P183

注:课本P183例6-2 (1)错

(1) 分录:借:在建工程10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000

贷:银行存款 118 000

(四)自行建造:详见P185-186★

(五)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合同价或协议价,合同价或协议价不公允的除外。

二、固定资产折旧▲▲▲

(一)折旧范围:P193

(二)折旧方法:四种P93

(三)计算:直线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p194-197

(四)会计分录:P199

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一)固定资产的改扩建P200-203

(二)固定资产的装修 P203-205

(三)固定资产的修理 P205 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

四、固定资产的清查和清理

(一)固定资产的清查 P206▲(特别是盘盈——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二)固定资产的清理 P206-209 详见最后一次作业 ★★★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内容:P213 不含自创的商誉

二、无形资产的核算P225-227★★

(一)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无形资产出售 P225-226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或贷:营业外收入)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二)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无形资产的出租 P226-227

1.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2.摊销无形资产成本等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三)无形资产的转销:P227★ 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借方)

第八章 投资性房地产

一、投资性房地产内容 P230

二、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区别:见存货讲义。

计算及分录:

1. 交易性金融资产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 坏装准备

4. 存货跌价减值

5. 委托加工物资

6.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权益法后续计量)

7. 固定资产折旧

8. 固定资产清理


相关文章

  • 中级财务会计实训总结
  • 中级财务会计实训总结 实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过程,是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对我们提高会计实务的了解有很大的帮助,并且,通过实训,可以把所学的中级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复习和补充. 平时我们只能在课堂上 ...查看


  • 2014年中级会计实务分析及重点总结
  • 长沙恒企会计2014年中级会计实务分析及重点总结 一.中级会计实务课程及题目分析 中级会计实务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的三个科目中算是难度最大.内容最多的一科,属于基础性科目.本科目的学习会影响到另外财务管理和经济法的学习,所以也是最重要的一门 ...查看


  • 部门职位设置.主要职责及任职资格
  • 陕西省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附件3:部门职位设置.主要职责及任职资格 二0一二年八月 附件3:部门职位设置.主要职责及任职资格 办公室岗位说明书 一. 行政秘书(兼行政督办) (一)岗位职责: 1. 负责公司行政文件材料的起草.撰写工作,对 ...查看


  • 中级财务会计实训报告2
  •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 中级财务会计(二)实训报告 学生姓名: 周波 班 级: 会计12102 学 号: 32 指导教师: 罗杰思 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 2013年12月 2013 年12月31日 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验目的 财务会 ...查看


  •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一次过三科的学习方法
  •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一次过三科的学习方法 一.同时报考三科如何分配时间 以本人的观点来看,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三科按照知识难易程度排序,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中级经济法.如果按照知识难易程度分配各科学习时间,如果以中级经济法所耗用的学 ...查看


  • 2014中级实务重点章节
  • 2014年<中级会计实务>重点章节总结 分享:2013-12-24 10:30:07本站原创字体:大小 东奥小编温馨提示:学习要有针对性,包括一开始的预习也是一样,抓住考试重点,有针对性的预习复习要比面对一本厚书,眉毛胡子一把抓 ...查看


  • 2015年中级职称考试-学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 2015年中级职称考试-学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一.中级考试的难度分析.学习与考试的关系 (一)在会计类考试中难度适中,性价比高: (二)学得好≠考得好: (三)基础好≠考得好: (四)考得好=基础知识+重点把握(金融资产.收入等)+应试技巧. ...查看


  •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学习: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学习: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一)利润最大化 ◆观点: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为目标(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优点: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 ...查看


  • 会计专业需求调研报告
  •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 市场调研报告 一.调研的背景.对象和方法 (一) 调研背景 宏观背景: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 ...查看


  • 会计毕业大学生自我总结
  • 会计毕业大学生自我总结 >会计专业大学生自我总结(一) 时光飞逝,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参加的历时三年的**大学本科函授学习已近尾声.即将毕业的我回顾以往的足迹,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分明. 通过三年的本科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专业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