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

孔子的‚仁‛中心思想,应从圣人、仁人、君子三者的等级秩序看,‚圣‛包含仁而成为比‚仁‛高的境界,不仅因为‚圣‛方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修已以安百姓‛ ,而且,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尧舜也很难说已经臻达此境界——‚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仁‛的境界和‚君子‛境界尽管同样不易臻达,但却有可能通过全身心努力而实现人格转换。

《论语》的关键词‚仁‛出现过百余次,其意义有多重,需要细致厘定各层意味。一指‚仁爱仁德‛,共出现105次。又可细分为:‚仁爱‛如:‚求仁而得仁‛ ,‚人而不仁‛ ,‚仁者安仁‛ ;‚亲爱‛如:‚仁民爱物‛。二指‚仁人、仁政、仁心仁术‛,如‚凡爱众,而亲仁‛ ,‚殷有三仁焉‛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知者乐,仁者寿。‛ 可以说,‚仁‛的主要含义就是‚爱人‛,用《孟子》引孔子的话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将仁看作是孔子学说的根本和关键之所在,并从根本上显示出儒家和道家的理想人格君子风范的差异。

《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 ,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 ,或者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 ,或者说‚爱人‛就是‚仁‛ 。这些说法需要细加分析,从不同层面加以考察。

在我看来,孔子的‚仁‛的思想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其一,‚仁‛的精神是从主体身心出发,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

这种普遍性地爱他人的观念,是‚仁‛的精神的最重要特征。在《论语·颜渊》中就有三条论及此,十分重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孔子看来,‚爱人‛与‚克己‛并不矛盾,通过克制自己的过分欲念而达到中庸协调的境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的人我观念下,恪守社会礼仪并达到‚爱他人‛的‚仁‛的境界。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第一次对‚仁‛加以确切定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句话同《论语》中孔子其它地方谈论‚仁‛有所不同。其它处谈‚仁‛,一般是就某种具体情景或学生的某种问题做出具体的回答,而没有上升到范式‚定义‛的抽象层面,而此处‚夫仁者‛的语气,即对‚仁‛这一核心范畴下定义,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仁‛的普遍标准加以界定。同时,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分别用五种品德来说明‚仁‛的性质:‚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也就是说,仅仅达到其中一项,并不能成为仁人,而只有达

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种综合性指标,才能称之为‚仁人‛。

其二,仁者之乐是从心中自然出现的生命本性快乐。 孔子确乎很重视‚仁与乐‛的关系,他认为:‚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应该看到,孔子处在周代礼崩乐坏的时代氛围中,其‚乐‛生态度的内涵相当深沉。冯友兰对此有所解悟,认为‚孔子生活在社会、政治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 所以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可以说,孔子的‚乐‛,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乐,一种面对困境和失败而无所萦怀的乐,一种超越个我得失的‚知命‛之乐。因而‚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换言之,只有进入‚仁‛的层面,才能获得生命的大乐。孔子将忧乐问题看得很深,因为,人生的乐与忧问题成为了一面镜子,使每个人的内在人生观、幸福观和生死观得以呈现出来。

其三,‚仁‛的境界是人的自我修养和人格完成之境。 在孔子那里,修身的目标是‚成己‛(自我完善)与‚成物‛(兼善天下)。孔子的儒家理想是以个体道德实现为人生和社会的终极价值,在这方面孔子的论述相当宏富。诸如: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尽有之矣,我未见也‛,‚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从正负两个层面分析了‚仁‛与‚不仁‛、善与恶等,对‚仁者‛的界定有了更为丰富的社会内涵。在这个意义上,孔子以人格完成为‚仁‛,其注重‚仁‛的理想,强调只有通过仁者之路,才能实现人格‚大我‛和社会‚大同‛的整合。

为了实现理想之仁,应当自己清除过分的杂念私欲,铸成一种刚健清新的生命意志。《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知之何也已矣‛。《宪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阳货》:子六言六蔽说,曰:‚好仁不仁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正因为仁是一个很高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标

准,所以需要不断克服自我的欲念,使之合乎社会的法度礼仪,从而为实行政治上的‚仁德‛和‚仁政‛打下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的理想之仁,注重的是从个体的具体的事情做起,而后扩展开来,进入整个社会层面的变革。 (

孔子仁学伦理原则还贯穿在其人格审美原则中,从个体出发而后完成个体到群体整合的过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予艺‛。 他的艺术精神是‚中庸‛之道的,注重君子修德的中介形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在‚中道‛‚中行‛之中,成就其君子的文质彬彬的人格禀赋。

其四,强调‚仁‛中心地位对‚礼‛‚乐‛的统摄作用。 孔子儒学的‚仁体礼用‛的伦理体系的本质在于:以‚仁‛为儒学价值的意义内核,在伦理之‚礼‛与道德之‚仁‛中进行协调,使得作为外在戒律性的社会规范的‚礼‛同涵蕴内在人生行为品性的‚仁‛,在宗法伦理与人文价值之间达到某种统一。孔子将‚仁‛的观念上升到一个本体论的高度,将‚仁‛看作是爱人、立人、达人的必然途径。这样,就从先秦的‚天人关系‛的自然层面转化到‚人我关系‛的社会层面上来,并进而提出一套人我关系的具体规则——忠信恕孝弟恭宽敏惠,以防止人性失范所导致的负面效应。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孔子之‚仁‛是一个生命本体论的范畴。但是,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个体修德行仁仍然不能保证其能完全达到‚仁‛的境界。因而,孔

子从来不轻易地称人为‚仁‛。在《论语》中,对古代高士伯夷、叔齐也只是简单评价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颜回的德行很深,但孔子仅仅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对于未能殉主的管仲,并不因其人格上的缺失而加以否定,而是从更大的社会背景看问题——其为民免除了战争之苦,而赞之曰‚如其仁,如其仁‛ 。可见孔子对仁的评价,基本上是根据其是否在历史上对民众和社会有利,这意味着‚仁‛并不仅仅是个体的道德修养的问题,即不仅是个体心性之仁,而且是社会之仁,普遍之仁。在这个问题上,我以为王国维的看法值得重视。在《孔子之学说》中,王国维对‚仁‛的问题有着多角度的考察,并得出了中肯的结论。在其第二章‚道德之标准‛中认为:‚孔子自天之观念演绎而得‘仁’,以达平等圆满绝对无差别之理想为终极之目的。至其绝对的仁,则非聪明睿知之圣人,不易达此境。欲进此境,必先实践社会的仁。社会的仁,忠恕是也。……要之,孔子仁之观念,若自普遍言之,则为高远之理想;若自实际言之,则为有义礼智孝弟忠信等之别,以为应用之具,故能全达此等之义礼智孝弟忠信等,即为普遍之仁。 王国维将‚仁‛看成是‚社会之仁‛,将‚仁‛同‚礼‛联系起来而强调‚普遍之仁‛,这一分析具有现代学术眼光,也是令人信服的。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并不是孤立达到的人格指标,相反,仁是与义、德、礼、忠恕、乐等相联系而构成一个整体伦理结构。冯友兰认为:‚在《论语》中可以看出,

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在这种情况下。‘仁’可以译为perfectvirtue (全德)。……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 杨伯骏《试论孔子》认为:‚究竟‘仁’的内涵是什么呢?我认为从孔子对曾参一段话可以推知‘仁’的真谛。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以一贯之。’曾参告诉其他同学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必然是它的核心。分别讲是‘忠恕’,概括讲是‘仁’。孔子自己曾给‘恕’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消极面,另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事实上,无论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义‛,都将个体人格的建立放在重要地位,只不过,孔子更重视仁心爱人的内在光辉,孟子更注重养个体浩然之气罢了。

不妨说,历来张扬孔子和批判孔子思想的说法,都将‚仁‛作为一个论述对象。不管否定还是肯定,仁的思想在孔子的体系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此的忽略,将产生体系性理解的偏差

论语中的“仁”

孔子的‚仁‛中心思想,应从圣人、仁人、君子三者的等级秩序看,‚圣‛包含仁而成为比‚仁‛高的境界,不仅因为‚圣‛方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修已以安百姓‛ ,而且,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尧舜也很难说已经臻达此境界——‚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仁‛的境界和‚君子‛境界尽管同样不易臻达,但却有可能通过全身心努力而实现人格转换。

《论语》的关键词‚仁‛出现过百余次,其意义有多重,需要细致厘定各层意味。一指‚仁爱仁德‛,共出现105次。又可细分为:‚仁爱‛如:‚求仁而得仁‛ ,‚人而不仁‛ ,‚仁者安仁‛ ;‚亲爱‛如:‚仁民爱物‛。二指‚仁人、仁政、仁心仁术‛,如‚凡爱众,而亲仁‛ ,‚殷有三仁焉‛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知者乐,仁者寿。‛ 可以说,‚仁‛的主要含义就是‚爱人‛,用《孟子》引孔子的话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将仁看作是孔子学说的根本和关键之所在,并从根本上显示出儒家和道家的理想人格君子风范的差异。

《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 ,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 ,或者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 ,或者说‚爱人‛就是‚仁‛ 。这些说法需要细加分析,从不同层面加以考察。

在我看来,孔子的‚仁‛的思想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其一,‚仁‛的精神是从主体身心出发,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

这种普遍性地爱他人的观念,是‚仁‛的精神的最重要特征。在《论语·颜渊》中就有三条论及此,十分重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孔子看来,‚爱人‛与‚克己‛并不矛盾,通过克制自己的过分欲念而达到中庸协调的境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的人我观念下,恪守社会礼仪并达到‚爱他人‛的‚仁‛的境界。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第一次对‚仁‛加以确切定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句话同《论语》中孔子其它地方谈论‚仁‛有所不同。其它处谈‚仁‛,一般是就某种具体情景或学生的某种问题做出具体的回答,而没有上升到范式‚定义‛的抽象层面,而此处‚夫仁者‛的语气,即对‚仁‛这一核心范畴下定义,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仁‛的普遍标准加以界定。同时,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分别用五种品德来说明‚仁‛的性质:‚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也就是说,仅仅达到其中一项,并不能成为仁人,而只有达

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种综合性指标,才能称之为‚仁人‛。

其二,仁者之乐是从心中自然出现的生命本性快乐。 孔子确乎很重视‚仁与乐‛的关系,他认为:‚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应该看到,孔子处在周代礼崩乐坏的时代氛围中,其‚乐‛生态度的内涵相当深沉。冯友兰对此有所解悟,认为‚孔子生活在社会、政治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 所以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可以说,孔子的‚乐‛,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乐,一种面对困境和失败而无所萦怀的乐,一种超越个我得失的‚知命‛之乐。因而‚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换言之,只有进入‚仁‛的层面,才能获得生命的大乐。孔子将忧乐问题看得很深,因为,人生的乐与忧问题成为了一面镜子,使每个人的内在人生观、幸福观和生死观得以呈现出来。

其三,‚仁‛的境界是人的自我修养和人格完成之境。 在孔子那里,修身的目标是‚成己‛(自我完善)与‚成物‛(兼善天下)。孔子的儒家理想是以个体道德实现为人生和社会的终极价值,在这方面孔子的论述相当宏富。诸如: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尽有之矣,我未见也‛,‚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从正负两个层面分析了‚仁‛与‚不仁‛、善与恶等,对‚仁者‛的界定有了更为丰富的社会内涵。在这个意义上,孔子以人格完成为‚仁‛,其注重‚仁‛的理想,强调只有通过仁者之路,才能实现人格‚大我‛和社会‚大同‛的整合。

为了实现理想之仁,应当自己清除过分的杂念私欲,铸成一种刚健清新的生命意志。《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知之何也已矣‛。《宪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阳货》:子六言六蔽说,曰:‚好仁不仁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正因为仁是一个很高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标

准,所以需要不断克服自我的欲念,使之合乎社会的法度礼仪,从而为实行政治上的‚仁德‛和‚仁政‛打下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的理想之仁,注重的是从个体的具体的事情做起,而后扩展开来,进入整个社会层面的变革。 (

孔子仁学伦理原则还贯穿在其人格审美原则中,从个体出发而后完成个体到群体整合的过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予艺‛。 他的艺术精神是‚中庸‛之道的,注重君子修德的中介形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在‚中道‛‚中行‛之中,成就其君子的文质彬彬的人格禀赋。

其四,强调‚仁‛中心地位对‚礼‛‚乐‛的统摄作用。 孔子儒学的‚仁体礼用‛的伦理体系的本质在于:以‚仁‛为儒学价值的意义内核,在伦理之‚礼‛与道德之‚仁‛中进行协调,使得作为外在戒律性的社会规范的‚礼‛同涵蕴内在人生行为品性的‚仁‛,在宗法伦理与人文价值之间达到某种统一。孔子将‚仁‛的观念上升到一个本体论的高度,将‚仁‛看作是爱人、立人、达人的必然途径。这样,就从先秦的‚天人关系‛的自然层面转化到‚人我关系‛的社会层面上来,并进而提出一套人我关系的具体规则——忠信恕孝弟恭宽敏惠,以防止人性失范所导致的负面效应。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孔子之‚仁‛是一个生命本体论的范畴。但是,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个体修德行仁仍然不能保证其能完全达到‚仁‛的境界。因而,孔

子从来不轻易地称人为‚仁‛。在《论语》中,对古代高士伯夷、叔齐也只是简单评价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颜回的德行很深,但孔子仅仅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对于未能殉主的管仲,并不因其人格上的缺失而加以否定,而是从更大的社会背景看问题——其为民免除了战争之苦,而赞之曰‚如其仁,如其仁‛ 。可见孔子对仁的评价,基本上是根据其是否在历史上对民众和社会有利,这意味着‚仁‛并不仅仅是个体的道德修养的问题,即不仅是个体心性之仁,而且是社会之仁,普遍之仁。在这个问题上,我以为王国维的看法值得重视。在《孔子之学说》中,王国维对‚仁‛的问题有着多角度的考察,并得出了中肯的结论。在其第二章‚道德之标准‛中认为:‚孔子自天之观念演绎而得‘仁’,以达平等圆满绝对无差别之理想为终极之目的。至其绝对的仁,则非聪明睿知之圣人,不易达此境。欲进此境,必先实践社会的仁。社会的仁,忠恕是也。……要之,孔子仁之观念,若自普遍言之,则为高远之理想;若自实际言之,则为有义礼智孝弟忠信等之别,以为应用之具,故能全达此等之义礼智孝弟忠信等,即为普遍之仁。 王国维将‚仁‛看成是‚社会之仁‛,将‚仁‛同‚礼‛联系起来而强调‚普遍之仁‛,这一分析具有现代学术眼光,也是令人信服的。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并不是孤立达到的人格指标,相反,仁是与义、德、礼、忠恕、乐等相联系而构成一个整体伦理结构。冯友兰认为:‚在《论语》中可以看出,

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在这种情况下。‘仁’可以译为perfectvirtue (全德)。……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 杨伯骏《试论孔子》认为:‚究竟‘仁’的内涵是什么呢?我认为从孔子对曾参一段话可以推知‘仁’的真谛。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以一贯之。’曾参告诉其他同学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必然是它的核心。分别讲是‘忠恕’,概括讲是‘仁’。孔子自己曾给‘恕’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消极面,另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事实上,无论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义‛,都将个体人格的建立放在重要地位,只不过,孔子更重视仁心爱人的内在光辉,孟子更注重养个体浩然之气罢了。

不妨说,历来张扬孔子和批判孔子思想的说法,都将‚仁‛作为一个论述对象。不管否定还是肯定,仁的思想在孔子的体系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此的忽略,将产生体系性理解的偏差


相关文章

  • [论语]的历史真相
  • 作者:吴龙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年01期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8)05-0089-04 一 <论语>是汉代以后儒家集团的经中之经 作为最流行的一部孔子语 ...查看


  • 浅析[论语]中"也"的用法
  • 浅谈<论语>中虚词"也"的用法 船本09中文1班 吴彩燕 [1**********] 摘要:虚词‚也‛是<论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虚词之一,是最常见的语气词之一,既能用于句末,也可以用于句中,依据不 ...查看


  • 论语读后感300字12篇
  • 论语读后感300字(一):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凝聚我们中国人智慧的一本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就给我买了一本孔子的论著<论语>,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论语>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能够教给我 ...查看


  •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 从<论语>一书中得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是我们从小就熟知的一本书,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初中小学课本中所学的道德浅显的.易懂的道理.它所影响的是整个中华名族的教育理念. 一.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对象 孔子认为教 ...查看


  • 论语全文及翻译|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
  • 发布:励志 | 分类:资料大全 | 发表评论 论语全文及翻译|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 论语学而篇第一 论语为政篇第二 论语八佾篇第三 论语里仁篇第四 论语公冶长第五 论语雍也篇第六 论语述而篇第七 论语泰伯篇第八 论语子罕篇第九 论语乡党篇第十 ...查看


  • 论语五十句
  •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 ...查看


  • 朱熹[论语集注]尧曰第二十
  • 欢迎访问本站. 朱熹<论语集注>子张第十九朱熹<论语集注>学而第一朱熹论语集注论语 论语孔子原版论语中英法文对照版论语拼音版 点击查看更多 论语注解版 论语别裁版论语分类版Analects论语搞笑版更多 朱熹< ...查看


  • [汉代魏晋南北朝明清古典诗词]
  • 汉代魏晋南北朝明清古典诗词 论语学而篇第一  孔子(322868) 论语为政篇第二  孔子(123350) 道德经一章  老子(114451) 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88152) 论语八佾篇第三  孔子(70063) 论语述而篇第七  孔 ...查看


  • 以哲学的眼光读[论语]
  • 以哲学的眼光读<论语>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暨高等人文研究院 周海春 提起<〈论语〉哲学>,很多人的一个反应是:<论语>有哲学吗?对<论语>是否有哲学的人当然大多不是学者,而是普通老百姓.不过,再 ...查看


  • 名著导读 [论语]教案
  • <论语>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