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状》导学案(教师版)
一、了解柳宗元及" 状" 文体的有关常识。
1、了解作者
柳宗元(773—819)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他诗文均有成就,尤其擅长散文,散文创作以寓言、传记文、山水游记成就最大,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著有《柳河东集》。
2、文体 状,指行状, 一种文体,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生平事迹。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二者的不同在于:“行状”全面介绍一个人的生平事迹,“逸事状”则只记录逸事(即正史未载之事),力求典型,常常抓住两三件事写,所写之事详细、确实,有固定格式:在文末写作者名字及写作目的。行状(逸事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这与写作目的有关。史传是对一个人一生作全面评价。而写逸事状的目的有三个:1. 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2. 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3. 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
二、熟读课文,正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不嗛( qi â ) 椎釜( f ǔ ) 鬲( l ì ) 瓮盎(w âng )( àng ) .....
注槊( shu î )上 老躄( b ì ) 恣( z ì )卒 戢( j í)士 ....
晡( b ū )食 击柝( tu î ) 焦令谌( ch ãn ) 辞甚巽( x ùn ) ....
野如赭( zh ě ) 以司农徵( zh ēng ) 封识( zh ì )斄( t ái ) ....
姁姁( x ū ) 覆校( ji ào ) ...
三、研读1—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不嗛,辄奋击。 嗛,通“慊”,满足,快意。
(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2. 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纵士卒无赖 无赖(古义:指横暴,动词。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2)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货(古义:钱财和货物。 今义:指货物。)
(3)折人手足 手足(古义:指手和脚。 今义:比喻弟兄,或指举动、动作。 )
(4)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生人(古义即“生民”,避太宗之讳,指老百姓。 今义指陌生人。 ) 公理(古义是单音词连用,“公”指你;“理”指治理。今义指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正确道理。)
(5)请假设草具。 假设(古义:假,借用。设,置,安排。 今义:姑且认定。)
(6)谢不能,请改过 不能(古义:无能,没有才能。今义:不能够。)
3. 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日群行丐取于市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坏:使动用法,使„„坏。
(3)晞一营大噪,尽甲 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4)杀一老卒,何甲也 甲:名词作动词,穿铠甲。
(5)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使动用法,使„„败坏。
4. 一词多义
(1)以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以:介词,凭;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介词,用;
以刃刺酒翁 介词,用;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介词,因、因为 ;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介词,用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介词,把; 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介词,用;
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 连词,来
(2)且
且大乱,若何 且:副词,将要;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 连词,表并列,一边„„一边;
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 副词,将要;
罪且及副元帅 副词,将
(3)辞
无伤也!请辞于军 辞:动词,致辞;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动词,推辞;
太尉判状,辞甚巽 名词,言辞
(4)则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 则:连词,就 ;
然则郭氏功名其存者几何 连词,那么
(5)状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状:陈述事实的一种文书;
太尉判状,辞甚巽 判决书 ;
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逸事状
5. 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 定语后置,偷嗜暴恶之邠人
(2)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宾语前置,欲归罪谁
(3)公幸教晞以道 状语后置,以道教晞
(4) 无伤也,请辞于军 状语后置。请于军辞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
皇上把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百姓遭受伤害,仍然很安闲。如果引起大乱,怎么办?
(2)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郭尚书难道对不起你们这些人吗?副元帅难道对不起你们这些人吗?为什么要以变乱来使郭家名声败坏?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解释。
四、研读5—9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恭。 (2)出入岐周邠斄间。 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2. 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段公,仁信大人也。 大人(古义:对老者、长者的尊称。 今义:指成年人,区别于“小孩儿”)
(2)一夕自恨死 恨(古义:羞侮、遗憾。 今义:指怨恨。) (3)朱泚幸致货币 货币(古义:指财物。今义:指钱)
(4)以取名天下 取名(古义:扬名。今义:指选取名字。)
3. 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乃我困汝 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2)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手:名词作状语,亲手。
(3)汝又取不耻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4)遇不可,必达其志。 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4. 一词多义
(1)市
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 名词,集市 ;
市谷代偿 动词,买
(2)固
尚书固负若属耶 副词,难道 ; 泚固致大绫三百匹 形容词,坚决、坚持。
(3)愧 尚不愧奴隶耶 动词,愧对 ;
然闻言则大愧 形容词,羞愧
5. 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判断句
(2)段公,仁信大人也 判断句 (3)汝将何以视天地 宾语前置,汝将以何视天地
(4)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省略句,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于)梁木上 (
6.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
你果真是人吗?泾州田野如同赤土,人将要饿死了,而你却一定要得到租谷,又用大杖打无罪的人。
(2)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
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还不愧对奴隶呢!
同步练习
一、基础训练(之一)
1、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市,动词,卖)
A .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 为:担任 B .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逊
C .贱卖市谷入汝 市:集市 D .旦夕自哺农者 哺:喂
2、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 B )(巽,通“逊”,谦逊)
A 、泾州野如赭垂死 B 、太尉判状辞甚巽
C 、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D 、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3、下面的加粗虚词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 D )(①把②用③几乎④将来)
①农以告谌。 ③人且饥死 ②以大杖击二十 ④且熟,归我半
A .两个“以”字用法相同,两个“且”字用法也相同
B .两个“以”字用法相同,两个“且”字用法不相同
C .两个“以”字用法不相同,两个“且”字用法相同
D .两个“以”字用法不相同,两个“且”字用法也不相同
4、下面选项中的加点字用法与所给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是( A )
例句:裂裳衣疮
A .市谷代偿 B .太尉判状辞甚巽 C .乃我困汝 D .汝又取不耻
5、下面选项的句子与所给例句的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是(A )(A 为宾语前置,欲归罪谁。)
例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A .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B .段公,仁信大人也,
C .汝诚人耶 D .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基础训练(之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几何”是“多久”的意思)
A.纵士卒无赖 无赖:横暴不守法纪
B.辄奋击折人手足 手足:手和脚
C.当务始终 始终:有始有终
D.其与存者几何 几何:几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A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便可白公姥 B因谕曰 因宾客至凛相如门谢罪
C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 愿奉军以从 D尚书固负若属耶 余固笑而不信也
3.下列各句中“以”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 (A 凭借;B 而;D 用)
A.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 把 B .以乱天子边事 用
C.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 因为 D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而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段太尉超人胆识的一组是 ( D )
①今不忍人无寇暴死 ②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③无伤也,请辞于军 ④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⑤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 ⑥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A.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②⑥ D .③④⑤
5.下面是对文章的简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 (军营没有“叛乱”,“噪”是“大肆喧哗”的意思)
A.作者写郭唏军队无法无天,写白孝德慑于郭子仪的权威而不敢过问,这就为段太尉的出场点明背景,渲染气氛。
B.段太尉与白孝德的一段对话,写出了太尉对整顿郭唏军队已成算在胸,这表现了太尉勇于任事、志在救民的品格。
C.段太尉将郭唏的十七个军士斩首示众,这对打击郭唏的嚣张气焰虽说是必要的,但它却激起了军营的叛乱,造成了不该出现的紧张局面。
D.这段文字采用衬托、对比、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方法,把为了邠州人民而主动制止郭唏军队横暴的段大尉写得栩栩如生。
《段太尉逸事状》导学案(教师版)
一、了解柳宗元及" 状" 文体的有关常识。
1、了解作者
柳宗元(773—819)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他诗文均有成就,尤其擅长散文,散文创作以寓言、传记文、山水游记成就最大,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著有《柳河东集》。
2、文体 状,指行状, 一种文体,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生平事迹。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二者的不同在于:“行状”全面介绍一个人的生平事迹,“逸事状”则只记录逸事(即正史未载之事),力求典型,常常抓住两三件事写,所写之事详细、确实,有固定格式:在文末写作者名字及写作目的。行状(逸事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这与写作目的有关。史传是对一个人一生作全面评价。而写逸事状的目的有三个:1. 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2. 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3. 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
二、熟读课文,正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不嗛( qi â ) 椎釜( f ǔ ) 鬲( l ì ) 瓮盎(w âng )( àng ) .....
注槊( shu î )上 老躄( b ì ) 恣( z ì )卒 戢( j í)士 ....
晡( b ū )食 击柝( tu î ) 焦令谌( ch ãn ) 辞甚巽( x ùn ) ....
野如赭( zh ě ) 以司农徵( zh ēng ) 封识( zh ì )斄( t ái ) ....
姁姁( x ū ) 覆校( ji ào ) ...
三、研读1—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不嗛,辄奋击。 嗛,通“慊”,满足,快意。
(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2. 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纵士卒无赖 无赖(古义:指横暴,动词。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2)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货(古义:钱财和货物。 今义:指货物。)
(3)折人手足 手足(古义:指手和脚。 今义:比喻弟兄,或指举动、动作。 )
(4)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生人(古义即“生民”,避太宗之讳,指老百姓。 今义指陌生人。 ) 公理(古义是单音词连用,“公”指你;“理”指治理。今义指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正确道理。)
(5)请假设草具。 假设(古义:假,借用。设,置,安排。 今义:姑且认定。)
(6)谢不能,请改过 不能(古义:无能,没有才能。今义:不能够。)
3. 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日群行丐取于市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坏:使动用法,使„„坏。
(3)晞一营大噪,尽甲 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4)杀一老卒,何甲也 甲:名词作动词,穿铠甲。
(5)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使动用法,使„„败坏。
4. 一词多义
(1)以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以:介词,凭;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介词,用;
以刃刺酒翁 介词,用;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介词,因、因为 ;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介词,用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介词,把; 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介词,用;
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 连词,来
(2)且
且大乱,若何 且:副词,将要;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 连词,表并列,一边„„一边;
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 副词,将要;
罪且及副元帅 副词,将
(3)辞
无伤也!请辞于军 辞:动词,致辞;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动词,推辞;
太尉判状,辞甚巽 名词,言辞
(4)则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 则:连词,就 ;
然则郭氏功名其存者几何 连词,那么
(5)状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状:陈述事实的一种文书;
太尉判状,辞甚巽 判决书 ;
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逸事状
5. 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 定语后置,偷嗜暴恶之邠人
(2)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宾语前置,欲归罪谁
(3)公幸教晞以道 状语后置,以道教晞
(4) 无伤也,请辞于军 状语后置。请于军辞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
皇上把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百姓遭受伤害,仍然很安闲。如果引起大乱,怎么办?
(2)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郭尚书难道对不起你们这些人吗?副元帅难道对不起你们这些人吗?为什么要以变乱来使郭家名声败坏?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解释。
四、研读5—9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恭。 (2)出入岐周邠斄间。 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2. 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段公,仁信大人也。 大人(古义:对老者、长者的尊称。 今义:指成年人,区别于“小孩儿”)
(2)一夕自恨死 恨(古义:羞侮、遗憾。 今义:指怨恨。) (3)朱泚幸致货币 货币(古义:指财物。今义:指钱)
(4)以取名天下 取名(古义:扬名。今义:指选取名字。)
3. 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乃我困汝 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2)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手:名词作状语,亲手。
(3)汝又取不耻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4)遇不可,必达其志。 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4. 一词多义
(1)市
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 名词,集市 ;
市谷代偿 动词,买
(2)固
尚书固负若属耶 副词,难道 ; 泚固致大绫三百匹 形容词,坚决、坚持。
(3)愧 尚不愧奴隶耶 动词,愧对 ;
然闻言则大愧 形容词,羞愧
5. 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判断句
(2)段公,仁信大人也 判断句 (3)汝将何以视天地 宾语前置,汝将以何视天地
(4)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省略句,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于)梁木上 (
6.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
你果真是人吗?泾州田野如同赤土,人将要饿死了,而你却一定要得到租谷,又用大杖打无罪的人。
(2)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
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还不愧对奴隶呢!
同步练习
一、基础训练(之一)
1、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市,动词,卖)
A .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 为:担任 B .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逊
C .贱卖市谷入汝 市:集市 D .旦夕自哺农者 哺:喂
2、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 B )(巽,通“逊”,谦逊)
A 、泾州野如赭垂死 B 、太尉判状辞甚巽
C 、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D 、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3、下面的加粗虚词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 D )(①把②用③几乎④将来)
①农以告谌。 ③人且饥死 ②以大杖击二十 ④且熟,归我半
A .两个“以”字用法相同,两个“且”字用法也相同
B .两个“以”字用法相同,两个“且”字用法不相同
C .两个“以”字用法不相同,两个“且”字用法相同
D .两个“以”字用法不相同,两个“且”字用法也不相同
4、下面选项中的加点字用法与所给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是( A )
例句:裂裳衣疮
A .市谷代偿 B .太尉判状辞甚巽 C .乃我困汝 D .汝又取不耻
5、下面选项的句子与所给例句的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是(A )(A 为宾语前置,欲归罪谁。)
例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A .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B .段公,仁信大人也,
C .汝诚人耶 D .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基础训练(之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几何”是“多久”的意思)
A.纵士卒无赖 无赖:横暴不守法纪
B.辄奋击折人手足 手足:手和脚
C.当务始终 始终:有始有终
D.其与存者几何 几何:几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A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便可白公姥 B因谕曰 因宾客至凛相如门谢罪
C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 愿奉军以从 D尚书固负若属耶 余固笑而不信也
3.下列各句中“以”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 (A 凭借;B 而;D 用)
A.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 把 B .以乱天子边事 用
C.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 因为 D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而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段太尉超人胆识的一组是 ( D )
①今不忍人无寇暴死 ②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③无伤也,请辞于军 ④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⑤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 ⑥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A.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②⑥ D .③④⑤
5.下面是对文章的简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 (军营没有“叛乱”,“噪”是“大肆喧哗”的意思)
A.作者写郭唏军队无法无天,写白孝德慑于郭子仪的权威而不敢过问,这就为段太尉的出场点明背景,渲染气氛。
B.段太尉与白孝德的一段对话,写出了太尉对整顿郭唏军队已成算在胸,这表现了太尉勇于任事、志在救民的品格。
C.段太尉将郭唏的十七个军士斩首示众,这对打击郭唏的嚣张气焰虽说是必要的,但它却激起了军营的叛乱,造成了不该出现的紧张局面。
D.这段文字采用衬托、对比、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方法,把为了邠州人民而主动制止郭唏军队横暴的段大尉写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