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谈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北京奥运的成功举行,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的大国形象。但与我国礼仪之邦和大国地位不相称的是,一些国人文明素质亟待提高,少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几乎使“中国人”成为“海外旅游不文明行为”的代名词,损害了国家形象。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提高国民文明素质成为一项迫切而持久的课题。
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国民文明素质高低、公共行为规范与否,不再是国民个人的小事,而是折射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水准,关系到国家形象、民族声望的大事。纠正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对于端正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维护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民文明素质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复杂原因,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社会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国人在国内外公共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陋习,仅仅依靠法律或制度的强制矫正,或是单纯采取正面的宣传教育都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纠治不文明行为,应内外兼修,坚持宣传教育与严格管理并重,按照孔子所指出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在提高国民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强化社会的外部约束。
要在全社会持久、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具有引导公众行为、形成社会合力的天然作用。通过长期的宣传能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到文明素质的提高对个人、民族和国家的重要作用。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明礼诚信”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制定与当前社会条件和群众认识水平相适应的国民文明素质标准,使全体国民牢固树立以举止文明为荣、以不文明为耻的意识,自觉按照荣辱观要求规范自身的言行。要完善国民文明素质教育体系,制定市民文明公约、行为准则,编写国民素质读本,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举办培训班和讲座,加强市民文明学校和农村文明大院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公德、文明礼仪、文明行为规范等内容的培训教育,普及公共文明知识,打牢国民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的思想认识基础和道德基础。
同时,要严格监督和规范国民的公共文明行为。要想真正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强化社会的外部约束。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的载体。以未成年人和在职人员为重点,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为平台,结合不同系统和单位的特点,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监督社会成员公共文明行为,宣传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既使
被监督者的不文明行为得到纠正,又使活动参与者在互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自身的文明素质同步提高。另一方面,交警、城管、市政、旅游和文明办等有关单位要加强执法,对市民的不文明行为认真检查、严格纠正,对违反法律或规章的,不仅要批评教育,还要依法处罚,加大惩戒力度。在此基础上,要使社会与政府双方的行动形成交会,将两者结合起来,政府的联合执法要吸收民间组织或志愿者参加,社会的自发行动要与政府执法相互配合,从而形成监督制约国民行为的长效机制,保证国民文明素质持续提高。
亲善产生幸福,美德唤醒良知,文明带来和谐。我们就是要通过文明建设,弘扬文明新风,彰显道德力量。通过官民携手互动,在全体国民的共同参与下,告别
不文明行为,努力成为与和谐社会与全球化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公民,一定指日可待。
科学提高个税起征点 助推实现共同富裕
自古藏富于民、以民间之富养政府财力之源是一切善治政府的理性选择。管
仲、商鞅分别以宽徭薄赋的手法,奖励耕织、鼓励贸易,使齐、秦两国在国民富裕的基础上迅速臻于富强,一跃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康熙“永不加赋”的政策与雍正“摊丁入亩”的减负办法,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积聚财富,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近现代美日诸国都曾经历过一段低税负、高增长的时期,为其成为世界强国积累了雄厚的资本。由此可见,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民众减负,从长远来看,并不会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
上调个税起征点,已经是基层群众普遍要求的呼声。个税作为国家税收的一种,关乎着国计民生。温总理和网友们在网上“春天里的约定”,已经透露出今年给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提高个税起征点。给民生减负,从上调个税起征点做起。中国GDP已经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面对这个“第二”,国人却高兴不起来。中国的人均GDP依然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这种纠结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民生,并没有因为GDP成为世界第二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确有提高,但是,相当数量的低收入群体不仅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反而被远远落下。而和高速增长的GDP相比,房价还在涨中挣扎,教育、医疗等收费居高不下,CPI指数不断攀升,生活成本节节增高。因此,上调个税征收点,是政府给民生解压、减负的先行举措。
调整个税起征点,是“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强调的实现国民共富,缩小贫富差距的调控举措,更是合理调整分配机制必不可少的要素。从改革开放初期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到现在如何遏制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历经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增长是以过度的资源开发和不合理的收入分配为代价的。从国富到民
生,中国面临新一轮的体制改革。税收作为政府调控的有利措施,在调整分配机制和缩小贫富差距上,应该起到良好的杠杆效应。最先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佼佼者,理应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税收的作用不只是国库的保障,合理调控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均衡社会资源,缩小贫富差距,上调个税征收点,也是关乎国家生计的战略需要。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关系到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及社会的稳定,它实行成效的显著与否将影响我国贫富差距的大小。因此,我国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既要关注如何减税这个主要矛盾,又要从全局出发,保障大众的切身利益,从实际出发,在实质上满足公众需求,实现共同富裕。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谈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北京奥运的成功举行,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的大国形象。但与我国礼仪之邦和大国地位不相称的是,一些国人文明素质亟待提高,少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几乎使“中国人”成为“海外旅游不文明行为”的代名词,损害了国家形象。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提高国民文明素质成为一项迫切而持久的课题。
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国民文明素质高低、公共行为规范与否,不再是国民个人的小事,而是折射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水准,关系到国家形象、民族声望的大事。纠正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对于端正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维护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民文明素质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复杂原因,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社会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国人在国内外公共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陋习,仅仅依靠法律或制度的强制矫正,或是单纯采取正面的宣传教育都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纠治不文明行为,应内外兼修,坚持宣传教育与严格管理并重,按照孔子所指出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在提高国民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强化社会的外部约束。
要在全社会持久、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具有引导公众行为、形成社会合力的天然作用。通过长期的宣传能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到文明素质的提高对个人、民族和国家的重要作用。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明礼诚信”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制定与当前社会条件和群众认识水平相适应的国民文明素质标准,使全体国民牢固树立以举止文明为荣、以不文明为耻的意识,自觉按照荣辱观要求规范自身的言行。要完善国民文明素质教育体系,制定市民文明公约、行为准则,编写国民素质读本,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举办培训班和讲座,加强市民文明学校和农村文明大院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公德、文明礼仪、文明行为规范等内容的培训教育,普及公共文明知识,打牢国民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的思想认识基础和道德基础。
同时,要严格监督和规范国民的公共文明行为。要想真正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强化社会的外部约束。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的载体。以未成年人和在职人员为重点,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为平台,结合不同系统和单位的特点,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监督社会成员公共文明行为,宣传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既使
被监督者的不文明行为得到纠正,又使活动参与者在互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自身的文明素质同步提高。另一方面,交警、城管、市政、旅游和文明办等有关单位要加强执法,对市民的不文明行为认真检查、严格纠正,对违反法律或规章的,不仅要批评教育,还要依法处罚,加大惩戒力度。在此基础上,要使社会与政府双方的行动形成交会,将两者结合起来,政府的联合执法要吸收民间组织或志愿者参加,社会的自发行动要与政府执法相互配合,从而形成监督制约国民行为的长效机制,保证国民文明素质持续提高。
亲善产生幸福,美德唤醒良知,文明带来和谐。我们就是要通过文明建设,弘扬文明新风,彰显道德力量。通过官民携手互动,在全体国民的共同参与下,告别
不文明行为,努力成为与和谐社会与全球化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公民,一定指日可待。
科学提高个税起征点 助推实现共同富裕
自古藏富于民、以民间之富养政府财力之源是一切善治政府的理性选择。管
仲、商鞅分别以宽徭薄赋的手法,奖励耕织、鼓励贸易,使齐、秦两国在国民富裕的基础上迅速臻于富强,一跃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康熙“永不加赋”的政策与雍正“摊丁入亩”的减负办法,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积聚财富,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近现代美日诸国都曾经历过一段低税负、高增长的时期,为其成为世界强国积累了雄厚的资本。由此可见,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民众减负,从长远来看,并不会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
上调个税起征点,已经是基层群众普遍要求的呼声。个税作为国家税收的一种,关乎着国计民生。温总理和网友们在网上“春天里的约定”,已经透露出今年给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提高个税起征点。给民生减负,从上调个税起征点做起。中国GDP已经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面对这个“第二”,国人却高兴不起来。中国的人均GDP依然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这种纠结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民生,并没有因为GDP成为世界第二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确有提高,但是,相当数量的低收入群体不仅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反而被远远落下。而和高速增长的GDP相比,房价还在涨中挣扎,教育、医疗等收费居高不下,CPI指数不断攀升,生活成本节节增高。因此,上调个税征收点,是政府给民生解压、减负的先行举措。
调整个税起征点,是“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强调的实现国民共富,缩小贫富差距的调控举措,更是合理调整分配机制必不可少的要素。从改革开放初期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到现在如何遏制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历经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增长是以过度的资源开发和不合理的收入分配为代价的。从国富到民
生,中国面临新一轮的体制改革。税收作为政府调控的有利措施,在调整分配机制和缩小贫富差距上,应该起到良好的杠杆效应。最先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佼佼者,理应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税收的作用不只是国库的保障,合理调控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均衡社会资源,缩小贫富差距,上调个税征收点,也是关乎国家生计的战略需要。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关系到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及社会的稳定,它实行成效的显著与否将影响我国贫富差距的大小。因此,我国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既要关注如何减税这个主要矛盾,又要从全局出发,保障大众的切身利益,从实际出发,在实质上满足公众需求,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