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已知数据如下:
煤灰分、煤含碳量、煤含硫、煤含氢、煤含氧(设计) 、煤含氮(设计) 、煤发热量、环境温度、炉渣含碳量、飞灰含碳量、排烟温度、空预后氧量、主汽流量
如下公式:
炉渣热损失=10*(800-环境温度)/(100-炉渣含碳量)
飞灰热损失=90*(排烟温度-环境温度)*0.8/(100-飞灰含碳量)
炉渣碳损失=10*炉渣含碳量/(100-炉渣含碳量)
飞灰碳损失=90*飞灰含碳量/(100-飞灰含碳量)
过剩空气系数=21/(21-过剩空气系数)
实际燃烧碳含量=煤含碳量-煤灰分*(炉渣碳损失+飞灰碳损失)/100
理论空气量=0.089*(实际燃烧碳含量+0.375*煤含硫)+0.265*煤含氢-0.0333*煤含氧(设计) 理论烟气量=1.866*(实际燃烧碳含量+0.375*煤含硫)/100+0.79*理论空气量+0.8*煤含氮/100 实际烟气量=理论烟气量+(过剩空气系数-1)*理论空气量
烟气携带热量=实际烟气量*烟气比热*(排烟温度-环境温度)
排烟热损失Q2=100*烟气携带热量/煤发热量
固体未完全燃烧损失Q4=337.27*煤灰分*(炉渣碳损失+飞灰碳损失)/煤发热量
散热损失Q5=0.35*1980/主气流量
灰渣热损失Q6=煤灰分*(炉渣热损失+飞灰热损失)/煤发热量
反平衡锅炉效率=1-Q2-Q3-Q4-Q5-Q6
表面式加热器的端差, 有时也称为上端差(出口端差), 通常都是指加热器汽侧出口疏水温度(饱和温度) 与水侧出口温度之差.
加装疏水冷却器(段) 后, 疏水温度与本级加热器出口水温之差成为下端差(入口端差)
上端差--加热器抽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被加热水出口温度之差
下端差--加热器疏水温度与被加热水进口温度之差
不加装疏水冷却器(段) 也有下端差,他是汽侧压力下的饱和水与加热器进口水温之差.
需要的已知数据如下:
煤灰分、煤含碳量、煤含硫、煤含氢、煤含氧(设计) 、煤含氮(设计) 、煤发热量、环境温度、炉渣含碳量、飞灰含碳量、排烟温度、空预后氧量、主汽流量
如下公式:
炉渣热损失=10*(800-环境温度)/(100-炉渣含碳量)
飞灰热损失=90*(排烟温度-环境温度)*0.8/(100-飞灰含碳量)
炉渣碳损失=10*炉渣含碳量/(100-炉渣含碳量)
飞灰碳损失=90*飞灰含碳量/(100-飞灰含碳量)
过剩空气系数=21/(21-过剩空气系数)
实际燃烧碳含量=煤含碳量-煤灰分*(炉渣碳损失+飞灰碳损失)/100
理论空气量=0.089*(实际燃烧碳含量+0.375*煤含硫)+0.265*煤含氢-0.0333*煤含氧(设计) 理论烟气量=1.866*(实际燃烧碳含量+0.375*煤含硫)/100+0.79*理论空气量+0.8*煤含氮/100 实际烟气量=理论烟气量+(过剩空气系数-1)*理论空气量
烟气携带热量=实际烟气量*烟气比热*(排烟温度-环境温度)
排烟热损失Q2=100*烟气携带热量/煤发热量
固体未完全燃烧损失Q4=337.27*煤灰分*(炉渣碳损失+飞灰碳损失)/煤发热量
散热损失Q5=0.35*1980/主气流量
灰渣热损失Q6=煤灰分*(炉渣热损失+飞灰热损失)/煤发热量
反平衡锅炉效率=1-Q2-Q3-Q4-Q5-Q6
表面式加热器的端差, 有时也称为上端差(出口端差), 通常都是指加热器汽侧出口疏水温度(饱和温度) 与水侧出口温度之差.
加装疏水冷却器(段) 后, 疏水温度与本级加热器出口水温之差成为下端差(入口端差)
上端差--加热器抽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被加热水出口温度之差
下端差--加热器疏水温度与被加热水进口温度之差
不加装疏水冷却器(段) 也有下端差,他是汽侧压力下的饱和水与加热器进口水温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