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中国人。”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也常常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的种类比较多,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 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者,„„也”式表判断。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陈胜者,赵之良将也。(《陈涉世家》)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5)(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者,„„”式表判断,如:
(1)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柳敬亭传》)
(2)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论贵粟疏》)
(3)方柯者,中国之人。
3. 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也”式表判断,如:
(1)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3)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4)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7)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8)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4、在谓语后“者也”连用。,“„„,„„者也”式表判断,如: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
5. “者也”都不用。如:
(1)(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2)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超过,胜过)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赤壁之战》)
6. 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悉”、“本”“诚”“皆”“亦”“素”等表示肯定判断,加强肯定语气。如: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臣乃市井鼓刀(动刀做声,谓宰杀牲畜)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2)吟鞭东指即天涯 (《已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呤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即今之傫(lě)i 然(聚集的样子)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5)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8)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只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五十步笑百步》)
(10)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7.用动词 “是”“为”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3)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
注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是”,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5)中峨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
(6)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8.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4)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5)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
二、疑问句的格式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
(一) 用疑问代词的(谁、何、曷、胡、安、孰、焉、奚、盍、盖等) ,例如:
1、谁为哀者? (张溥《五人墓碑记》)
2、“为何人哉?”
3、“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4、独五人之激檄,何也? (同上)
5、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上)
6、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7、“又安敢毒耶?” (《捕蛇者说》
8、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司马迁《鸿门宴》)
9、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10、且焉置土石? (《列子•愚公移山》)
11、 “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庄子•外篇•秋水》
12、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讲求)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1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
14、则盍(通“何”)反(通“返”)其本(王道)矣。(《齐桓晋文之事》)
15、盖(通“盍”,意思是“何不”)亦(助词,加强反问的语气)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二)、 用疑问语气词的(乎、欤、耶、哉、为等) ,例如:
1、“尔亦知射乎?”(《卖油翁》)
2、 壮士,能复饮乎? (司马迁《鸿门宴》)
3、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4、“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6、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7、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
8、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史伶官传序》)
9、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询《六国论》)
10、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1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哉?(《晏子春秋•内篇第五》)
12、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石钟山记》)
13、蹈死不顾,亦曷(通“何”)故哉?(《五人墓碑记》)
14、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五人墓碑记》)
15、何辞为?——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三、被动句的格式
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事受事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生者,即施事者,如“我写字”。
第二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他被人踢了一脚”。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 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1)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3)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4)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如:
(1)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苏洵《六国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4)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活板》)
(5)其后楚日以削, 数十年, 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6)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7)为乡里所患《周处》
(8)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9)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
(10)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11)赢兵为人马所蹈籍,陷泥中,死者甚众。
3. 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3)管夷吾举于士 “举于„„”即“在„„被举荐”。
(4)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5)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6)故虽有名马, 祗(zh ǐ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7)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乐工罗程》)
(8)百里溪举于市。(《孟子二章》)
4. 用助动词“见”表被动。如: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传》)
(2)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4)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5. 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1)今日见辱(表谦敬意)问于长者。(李朝威《柳毅传》)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3)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柳宗元《愚溪诗序》)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6、 “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7、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
(1)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我还记得周先生被逮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
(4)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的象征),风流(指孙权的才略及其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总被雨打风(指的是历史风雨)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
——意思是:孙权的风流余韵现已不复存在。
8、 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如:
(1)举孝康,不行(没有上任)。(《张衡传》)
(2)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3)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4)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
(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
(6)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逼兵势耳”即“逼(于)兵势耳”,被兵势所逼。
(7)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三、句子成分的省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a 承前省 :
①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蛇) 黑质而白章,(蛇 )触草木,(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b 蒙后省:
①沛公谓张良曰:“„„(公)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② (我)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我) 手自笔录,(我) 计日以还。„„录毕,(我)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 对话省:
①《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② (曹刿) 问:“(公) 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我)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③(曹刿)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左传•曹判论战》)
d 自述省:
① :“(予)爱是溪,入(溪)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愚溪诗序》) ②(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上)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通“嗜”)食 ,和于身也。 (《触龙说赵太后》)
(4)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5)扬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扬子之坚追之。(《歧路亡羊》)
(6)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7)后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记王忠肃公翱事》)
(8)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9)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l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3)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4)每字为一印,火烧( 印) 令(印 )坚。(沈括《活板》)
(5)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是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如:
(6)权起更衣,肃追(之) 于宇下。(《赤壁之战》)
(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8) 屠惧,投以骨。(《狼》)
(9)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如:
(10)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11)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项伯辈)不足与谋。(《鸿门宴》
(12)将以衅钟。(《齐桓晋文之事》
(13)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
(14)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15)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宴》)
(16)此人一一为( 之) 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17)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18)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促织》)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苏轼《石钟山记》)
(2)激昂( 于) 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3)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5)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
(6)场主集薪(于)其中
(7)然足下卜之(于)鬼乎
(8)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9)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10) 又试之鸡。(《促织》)
(11)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1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
5、兼语省略。“使、命、令”一类的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一个谓语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文言文里的兼语往往被省略,所省的多是代词“之”,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如:
(1)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拜(相如) 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
省略量词古汉语中,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表数量的多少,而省略量词。
(3)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
(4) 船头坐三(个)人。 (《核舟记》)
(5)蟹六(条)跪而二(只)螯。(《劝学》)——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
四、变式句(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袁宏道)
(3)悲哉世也!乞独一琴哉, 莫不然矣。(《公之侨献琴》)
(4)快哉此风!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宋玉《风赋》)
(5)甚矣哉为欺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6)谁与(通“欤”),哭者?
(7)勖(勉励)哉,夫子!
(8)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即“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安在!” (《信陵君窃符救赵》)
(9)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齐桓晋文之事》)
(10)“美哉, 我少年中国。(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二)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
1、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弗”“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2)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
(3)忌不自信。(《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4)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有之)(《张衡传))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7)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8)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
(9)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愚溪诗序》)
(1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莫若己)。(《秋水》)
(1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2)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硕鼠》)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例如:
A 、动词的宾词前置:
(1)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3)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4)彼且奚适也? (《庄子·逍遥游》 )
(5)彼且恶(何)乎待哉? (《庄子·逍遥游》)
(6)夫晋,何厌之有?(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7)“何陋之有”
(8)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韩愈《祭十二郎文》)
(9)德何如,则可以王矣?(《齐桓晋文之事》)
(10)牛何之(牛之何)(《齐桓晋文之事》)
(11)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1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3)沛公安在? (在安) (《鸿门宴》)
(14)洞庭君安在哉?(李朝威《柳毅传》)
(15)无情郎安在?(李朝威《柳毅传》)
B 、介词的宾词前置: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六则》)
(2)④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
(3)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5)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
(7)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 何以(以何)异?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8)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诗经·卫风·氓》
(9)是以区区(拳拳, 形容自己的私情. )不能废远。(李密 《陈情表》)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都远离厨房。
(11)奚以知其然也? (《庄子·逍遥游》)
(12)何以战 ?(《曹刿论战》)
(13)何以知之?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提前。
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 项王、项伯东向(向东)坐,亚父南向(向南)坐。”(《史记·项羽本记》)
C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如: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
(2)何陋之有(《陋室铭》)
(3)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
(5)“他人有心, 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6)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 是...... ”的格式。 “唯利是图”(只图利)——唯:只有;图:图谋,追求。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 “唯命是从”(唯从命)——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唯读书是务(唯务读书)——只致力于读书学习
“唯你是问”(唯问你)——如果出了问题,就是你的责任
“唯才是举”(唯举才)——把推举有才能的人做为用人的标准。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看着我马头的方向, 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嫂。
唯弈秋之为听(唯听弈秋,唯弈秋是听)(《弈秋》)——只听弈秋的教导。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刘开《问说》)——勤勉地只是急于进德修业。
D 、普通宾语前置
一言以蔽之(以一句话来概括)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要注意语感。
(三)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 或 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②宋人有耕者《韩非子•五蠹(dù) 》
③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
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想如列传》)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⑥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⑦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列子·愚公移山》)
⑧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⑨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⑩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⑾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⑿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②居庙堂之高(高高的庙堂)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偏远的江湖)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在朝廷做官,就为那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那君主担忧。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②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③玉斗一双(“玉斗一双”即“一双玉斗”),欲与(献给)亚父。(《鸿门宴》) ④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军书),卷卷有爷名(《十二卷军书》)
⑤尝贻余核舟一
(四)介宾短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介词短语作状语,为强调该状语而后置于动词后。
1、屠惧,投以骨。
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5、告之于帝
6、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8、《促织》:“覆之以掌”
9、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0、皆不可限以时月
1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
13、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史记·鸿门宴》)
1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5、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6、孰与君少长?(《史记·鸿门宴》)
1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1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1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20、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诗经·邶风•静女》)
2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22、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23、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李朝威《柳毅传》)
24、命坐于灵虚之下。(李朝威《柳毅传》)
25、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26、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27、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28、炎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
29、其宽恕如此——他就是像这样宽恕人。
30、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促织》)
特例:请以剑舞(正常语序)。(《鸿门宴》)
固定格式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经常搭配在一块使用,形成基本固定的格式,表达基本固定的意思,现总结部分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几无所逃死。(《后序》)
5、如何、若何、奈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 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吾知所以拒子矣。
7、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何以伐为?《论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8、得无„„乎,得无„„耶,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9、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如: 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中国人。”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也常常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的种类比较多,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 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者,„„也”式表判断。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陈胜者,赵之良将也。(《陈涉世家》)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5)(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者,„„”式表判断,如:
(1)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柳敬亭传》)
(2)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论贵粟疏》)
(3)方柯者,中国之人。
3. 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也”式表判断,如:
(1)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3)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4)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7)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8)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4、在谓语后“者也”连用。,“„„,„„者也”式表判断,如: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
5. “者也”都不用。如:
(1)(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2)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超过,胜过)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赤壁之战》)
6. 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悉”、“本”“诚”“皆”“亦”“素”等表示肯定判断,加强肯定语气。如: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臣乃市井鼓刀(动刀做声,谓宰杀牲畜)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2)吟鞭东指即天涯 (《已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呤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即今之傫(lě)i 然(聚集的样子)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5)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8)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只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五十步笑百步》)
(10)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7.用动词 “是”“为”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3)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
注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是”,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5)中峨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
(6)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8.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4)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5)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
二、疑问句的格式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
(一) 用疑问代词的(谁、何、曷、胡、安、孰、焉、奚、盍、盖等) ,例如:
1、谁为哀者? (张溥《五人墓碑记》)
2、“为何人哉?”
3、“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4、独五人之激檄,何也? (同上)
5、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上)
6、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7、“又安敢毒耶?” (《捕蛇者说》
8、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司马迁《鸿门宴》)
9、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10、且焉置土石? (《列子•愚公移山》)
11、 “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庄子•外篇•秋水》
12、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讲求)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1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
14、则盍(通“何”)反(通“返”)其本(王道)矣。(《齐桓晋文之事》)
15、盖(通“盍”,意思是“何不”)亦(助词,加强反问的语气)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二)、 用疑问语气词的(乎、欤、耶、哉、为等) ,例如:
1、“尔亦知射乎?”(《卖油翁》)
2、 壮士,能复饮乎? (司马迁《鸿门宴》)
3、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4、“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6、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7、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
8、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史伶官传序》)
9、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询《六国论》)
10、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1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哉?(《晏子春秋•内篇第五》)
12、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石钟山记》)
13、蹈死不顾,亦曷(通“何”)故哉?(《五人墓碑记》)
14、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五人墓碑记》)
15、何辞为?——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三、被动句的格式
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事受事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生者,即施事者,如“我写字”。
第二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他被人踢了一脚”。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 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1)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3)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4)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如:
(1)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苏洵《六国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4)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活板》)
(5)其后楚日以削, 数十年, 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6)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7)为乡里所患《周处》
(8)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9)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
(10)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11)赢兵为人马所蹈籍,陷泥中,死者甚众。
3. 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3)管夷吾举于士 “举于„„”即“在„„被举荐”。
(4)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5)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6)故虽有名马, 祗(zh ǐ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7)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乐工罗程》)
(8)百里溪举于市。(《孟子二章》)
4. 用助动词“见”表被动。如: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传》)
(2)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4)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5. 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1)今日见辱(表谦敬意)问于长者。(李朝威《柳毅传》)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3)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柳宗元《愚溪诗序》)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6、 “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7、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
(1)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我还记得周先生被逮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
(4)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的象征),风流(指孙权的才略及其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总被雨打风(指的是历史风雨)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
——意思是:孙权的风流余韵现已不复存在。
8、 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如:
(1)举孝康,不行(没有上任)。(《张衡传》)
(2)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3)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4)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
(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
(6)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逼兵势耳”即“逼(于)兵势耳”,被兵势所逼。
(7)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三、句子成分的省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a 承前省 :
①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蛇) 黑质而白章,(蛇 )触草木,(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b 蒙后省:
①沛公谓张良曰:“„„(公)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② (我)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我) 手自笔录,(我) 计日以还。„„录毕,(我)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 对话省:
①《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② (曹刿) 问:“(公) 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我)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③(曹刿)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左传•曹判论战》)
d 自述省:
① :“(予)爱是溪,入(溪)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愚溪诗序》) ②(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上)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通“嗜”)食 ,和于身也。 (《触龙说赵太后》)
(4)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5)扬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扬子之坚追之。(《歧路亡羊》)
(6)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7)后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记王忠肃公翱事》)
(8)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9)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l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3)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4)每字为一印,火烧( 印) 令(印 )坚。(沈括《活板》)
(5)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是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如:
(6)权起更衣,肃追(之) 于宇下。(《赤壁之战》)
(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8) 屠惧,投以骨。(《狼》)
(9)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如:
(10)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11)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项伯辈)不足与谋。(《鸿门宴》
(12)将以衅钟。(《齐桓晋文之事》
(13)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
(14)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15)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宴》)
(16)此人一一为( 之) 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17)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18)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促织》)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苏轼《石钟山记》)
(2)激昂( 于) 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3)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5)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
(6)场主集薪(于)其中
(7)然足下卜之(于)鬼乎
(8)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9)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10) 又试之鸡。(《促织》)
(11)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1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
5、兼语省略。“使、命、令”一类的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一个谓语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文言文里的兼语往往被省略,所省的多是代词“之”,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如:
(1)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拜(相如) 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
省略量词古汉语中,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表数量的多少,而省略量词。
(3)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
(4) 船头坐三(个)人。 (《核舟记》)
(5)蟹六(条)跪而二(只)螯。(《劝学》)——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
四、变式句(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袁宏道)
(3)悲哉世也!乞独一琴哉, 莫不然矣。(《公之侨献琴》)
(4)快哉此风!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宋玉《风赋》)
(5)甚矣哉为欺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6)谁与(通“欤”),哭者?
(7)勖(勉励)哉,夫子!
(8)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即“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安在!” (《信陵君窃符救赵》)
(9)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齐桓晋文之事》)
(10)“美哉, 我少年中国。(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二)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
1、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弗”“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2)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
(3)忌不自信。(《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4)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有之)(《张衡传))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7)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8)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
(9)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愚溪诗序》)
(1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莫若己)。(《秋水》)
(1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2)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硕鼠》)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例如:
A 、动词的宾词前置:
(1)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3)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4)彼且奚适也? (《庄子·逍遥游》 )
(5)彼且恶(何)乎待哉? (《庄子·逍遥游》)
(6)夫晋,何厌之有?(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7)“何陋之有”
(8)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韩愈《祭十二郎文》)
(9)德何如,则可以王矣?(《齐桓晋文之事》)
(10)牛何之(牛之何)(《齐桓晋文之事》)
(11)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1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3)沛公安在? (在安) (《鸿门宴》)
(14)洞庭君安在哉?(李朝威《柳毅传》)
(15)无情郎安在?(李朝威《柳毅传》)
B 、介词的宾词前置: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六则》)
(2)④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
(3)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5)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
(7)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 何以(以何)异?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8)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诗经·卫风·氓》
(9)是以区区(拳拳, 形容自己的私情. )不能废远。(李密 《陈情表》)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都远离厨房。
(11)奚以知其然也? (《庄子·逍遥游》)
(12)何以战 ?(《曹刿论战》)
(13)何以知之?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提前。
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 项王、项伯东向(向东)坐,亚父南向(向南)坐。”(《史记·项羽本记》)
C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如: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
(2)何陋之有(《陋室铭》)
(3)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
(5)“他人有心, 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6)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 是...... ”的格式。 “唯利是图”(只图利)——唯:只有;图:图谋,追求。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 “唯命是从”(唯从命)——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唯读书是务(唯务读书)——只致力于读书学习
“唯你是问”(唯问你)——如果出了问题,就是你的责任
“唯才是举”(唯举才)——把推举有才能的人做为用人的标准。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看着我马头的方向, 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嫂。
唯弈秋之为听(唯听弈秋,唯弈秋是听)(《弈秋》)——只听弈秋的教导。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刘开《问说》)——勤勉地只是急于进德修业。
D 、普通宾语前置
一言以蔽之(以一句话来概括)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要注意语感。
(三)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 或 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②宋人有耕者《韩非子•五蠹(dù) 》
③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
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想如列传》)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⑥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⑦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列子·愚公移山》)
⑧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⑨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⑩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⑾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⑿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②居庙堂之高(高高的庙堂)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偏远的江湖)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在朝廷做官,就为那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那君主担忧。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②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③玉斗一双(“玉斗一双”即“一双玉斗”),欲与(献给)亚父。(《鸿门宴》) ④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军书),卷卷有爷名(《十二卷军书》)
⑤尝贻余核舟一
(四)介宾短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介词短语作状语,为强调该状语而后置于动词后。
1、屠惧,投以骨。
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5、告之于帝
6、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8、《促织》:“覆之以掌”
9、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0、皆不可限以时月
1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
13、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史记·鸿门宴》)
1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5、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6、孰与君少长?(《史记·鸿门宴》)
1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1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1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20、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诗经·邶风•静女》)
2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22、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23、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李朝威《柳毅传》)
24、命坐于灵虚之下。(李朝威《柳毅传》)
25、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26、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27、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28、炎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
29、其宽恕如此——他就是像这样宽恕人。
30、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促织》)
特例:请以剑舞(正常语序)。(《鸿门宴》)
固定格式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经常搭配在一块使用,形成基本固定的格式,表达基本固定的意思,现总结部分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几无所逃死。(《后序》)
5、如何、若何、奈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 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吾知所以拒子矣。
7、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何以伐为?《论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8、得无„„乎,得无„„耶,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9、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如: 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