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年级组工作计划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
2012.2.
四年级年级组工作计划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为孩子的一生负责,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政教处和教导处的工作计划,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升华年级的读书特色,强化有价值的服务,以文明班级评比为契机,提高年级组、班级的管理水平,精心打造品牌年级组。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年级组的团队建设,营造团结、向上、愉快的工作氛围。全面提高本年级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成就放心教师。
2、精心打造年级组的教学质量,活动特色,服务意识,管理效益,品牌意识五个方面,提升成果。
3、充分发挥年级组服务、管理、指导、评价的职能,细化班级一日常规管理,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安全教育作为年级的核心工作。 全方位有效引领,有价值的服务学生健康成长,自主发展,成就一名优秀教师。
三、工作措施:
(一)德育方面:
1、利用班会、晨午检时间开展各种行为习惯专项训练,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评比活动,把养成教育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树立尊师重教、勤奋学习、文明有礼、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学风。
2、生命教育。各班结合“向雷锋同志学习” 纪念日,3月4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各班结合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开展以感恩、回报母爱为主题的活动,具体开展:感恩父母”实践作业征集比赛;“今天我当家”体验活动;自己动手绘制贺卡送给妈妈。
3、安全教育:
(1)安全意识天天有,人人有,消除各项安全隐患,确保学生身心安全,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减少小事故的发生;
(2)各班要继续加强安全纪律教育,做到课间不追跑打闹,不攀爬楼梯扶栏,上下楼梯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走,养成习惯;
4、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1)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把行为规范训练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日日有常规,周周有重点。明确训练要求,加强指导,扎扎实实地进行行为规范训练.
(2)引进激励机制,树立榜样、弘扬先进。通过行为规范红花奖、行为规范单项优胜奖的评比,及时表彰鼓励,加强行为规范训练效果。
(3)寓行为规范教育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尤其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心理健康教育:
(1)每月定期由班主任找个别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谈心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在学习、交友等方面有充分发展,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2)利用班会课,由班主任老师组织开展“快乐加油站”活动,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讲笑
话、听音乐、讲有趣的小故事、做心情小游戏等多种形式放松心情、释放心情。
7、家校联系方面:
(1)、班主任要及时地有针对性的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形成默契,为今后的家校工作打好基础;
(2)、自主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各类形式的家校联系工作;
(3)、做好特殊生工作,建立特殊生档案,并与家长进行有计划的转变、教育工作,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二)教学上:
以“轻负荷、高质量”的教育特色为目的,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把握好教改方向,使用好教材,不断探索教学新思路,渗透新课改精神。
1、加强学习,提升理论业务素质。
采用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与观看录像相结合;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课标、学教材,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更新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促使教师逐渐成为学习型、反思型教师。
2、认真备课,减负增效。
要求本组成员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备课要融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特色于一体,采取集体重点准备、个人调整、教后反思补充的备课、上课流程;尤其是要以倡导高质量的深层次的课后教学反思的切入为重点,切实抓好教师备课。
3、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充分发挥组内每位教师的优势、特长,特别是宋宝花老师和韩海燕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能力,打破班与班的界限、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界限,发扬整体作战的精神,充分合作,资源共享,在合作研究中教学相长,共同努力,提高整体成绩。
(2)优化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教会学生多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方式。给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鼓励质疑,注重学习行为习惯养成,促进课堂教学多向交流,使学生经历有效的学习过程。
(3)及时地补缺补差:利用课间、放学后的时间及时地给学困生补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问题过夜。
(4)多与其他年级组教师交流,取长补短。
4、扎实参与“书香飘满校园活动”,让学生从读书中收获知识的快活。
(1)、组织学生以自由组合的形式,成立读书小组。每天利用放学后半小时,或在校内,或在生活小区,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并有选择地做出摘抄笔记。
(2)、组织各小组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谈体会,说方法。与其他小组交换书籍,扩大读书范围,丰富读书内容,增进同学友谊。
(3)、期末进行全班性的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如表演小品、相声,讲故事,诗朗诵,歌舞等汇报一期来的课外学习情况,丰富学生生活。举行全年级规模的优秀读书笔记展,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别人的方法中得到启发,使自己的读书生活更加完善,得到更多的收获。
四年级年级组工作计划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
2012.2.
四年级年级组工作计划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为孩子的一生负责,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政教处和教导处的工作计划,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升华年级的读书特色,强化有价值的服务,以文明班级评比为契机,提高年级组、班级的管理水平,精心打造品牌年级组。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年级组的团队建设,营造团结、向上、愉快的工作氛围。全面提高本年级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成就放心教师。
2、精心打造年级组的教学质量,活动特色,服务意识,管理效益,品牌意识五个方面,提升成果。
3、充分发挥年级组服务、管理、指导、评价的职能,细化班级一日常规管理,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安全教育作为年级的核心工作。 全方位有效引领,有价值的服务学生健康成长,自主发展,成就一名优秀教师。
三、工作措施:
(一)德育方面:
1、利用班会、晨午检时间开展各种行为习惯专项训练,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评比活动,把养成教育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树立尊师重教、勤奋学习、文明有礼、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学风。
2、生命教育。各班结合“向雷锋同志学习” 纪念日,3月4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各班结合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开展以感恩、回报母爱为主题的活动,具体开展:感恩父母”实践作业征集比赛;“今天我当家”体验活动;自己动手绘制贺卡送给妈妈。
3、安全教育:
(1)安全意识天天有,人人有,消除各项安全隐患,确保学生身心安全,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减少小事故的发生;
(2)各班要继续加强安全纪律教育,做到课间不追跑打闹,不攀爬楼梯扶栏,上下楼梯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走,养成习惯;
4、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1)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把行为规范训练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日日有常规,周周有重点。明确训练要求,加强指导,扎扎实实地进行行为规范训练.
(2)引进激励机制,树立榜样、弘扬先进。通过行为规范红花奖、行为规范单项优胜奖的评比,及时表彰鼓励,加强行为规范训练效果。
(3)寓行为规范教育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尤其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心理健康教育:
(1)每月定期由班主任找个别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谈心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在学习、交友等方面有充分发展,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2)利用班会课,由班主任老师组织开展“快乐加油站”活动,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讲笑
话、听音乐、讲有趣的小故事、做心情小游戏等多种形式放松心情、释放心情。
7、家校联系方面:
(1)、班主任要及时地有针对性的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形成默契,为今后的家校工作打好基础;
(2)、自主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各类形式的家校联系工作;
(3)、做好特殊生工作,建立特殊生档案,并与家长进行有计划的转变、教育工作,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二)教学上:
以“轻负荷、高质量”的教育特色为目的,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把握好教改方向,使用好教材,不断探索教学新思路,渗透新课改精神。
1、加强学习,提升理论业务素质。
采用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与观看录像相结合;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课标、学教材,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更新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促使教师逐渐成为学习型、反思型教师。
2、认真备课,减负增效。
要求本组成员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备课要融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特色于一体,采取集体重点准备、个人调整、教后反思补充的备课、上课流程;尤其是要以倡导高质量的深层次的课后教学反思的切入为重点,切实抓好教师备课。
3、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充分发挥组内每位教师的优势、特长,特别是宋宝花老师和韩海燕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能力,打破班与班的界限、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界限,发扬整体作战的精神,充分合作,资源共享,在合作研究中教学相长,共同努力,提高整体成绩。
(2)优化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教会学生多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方式。给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鼓励质疑,注重学习行为习惯养成,促进课堂教学多向交流,使学生经历有效的学习过程。
(3)及时地补缺补差:利用课间、放学后的时间及时地给学困生补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问题过夜。
(4)多与其他年级组教师交流,取长补短。
4、扎实参与“书香飘满校园活动”,让学生从读书中收获知识的快活。
(1)、组织学生以自由组合的形式,成立读书小组。每天利用放学后半小时,或在校内,或在生活小区,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并有选择地做出摘抄笔记。
(2)、组织各小组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谈体会,说方法。与其他小组交换书籍,扩大读书范围,丰富读书内容,增进同学友谊。
(3)、期末进行全班性的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如表演小品、相声,讲故事,诗朗诵,歌舞等汇报一期来的课外学习情况,丰富学生生活。举行全年级规模的优秀读书笔记展,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别人的方法中得到启发,使自己的读书生活更加完善,得到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