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77条疏解--佛家不二法门与儒家惟精惟一之辩

【77】问:“‘颜子没而圣学亡’[1],此语不能无疑。”先生曰:“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观喟然一叹可见[2]。其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见破后如此说。博文约礼,如何是善诱人?学者须思之[3]。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颜子‘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见意[4]。望道未见,乃是真见[5]。颜子没,而圣学之正脉遂不尽传矣。” 注释:

[1] 王阳明《送甘泉序》:“颜子没而圣人之学亡”。

[2] 《论语·子罕》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3] 《传习录》9条 :“‘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传习录》26条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传习录》36条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传习录》255条 :“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4] 《孟子·离娄下》: “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

[5] 《传习录》294条:乡人有父子讼狱,请诉于先生,侍者欲阻之。先生听之,言不终辞,其父子相抱恸哭而去。柴鸣治入问曰:“先生何言,致伊感悔之速?”先生曰:“我言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瞽瞍是世间大慈的父”。鸣治愕然请问。先生曰:“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 疏解:

“约之以礼”之“约”,与“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之“约”同义。“礼者,理也”,“约礼”即“克己复礼为仁”。博学于文是“道问学”,约之以礼乃“尊德性”,《中庸》所谓“成己,仁也;成物,知也”。“博文约礼,如何是善诱人?学者须思之”。在《传习录》9条,阳明先生其实给出了答案:“‘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传习录》25条又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博文约礼是“精一功夫”,故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精一功夫”自然是“息有养,瞬有存,此

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息间断”,故曰“欲罢不能”。“欲罢不能”又与“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相呼应,孟子所谓“必有事焉”。

佛家宣扬入不二法门,主张“心若不异,万法一如”。后世学者往往被其所误导,喜同厌异,喜合厌离,以为一有分别就是著相,就是无明。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子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以佛家不二法门审视儒家心性修养功夫,既然区分“博文”与“约礼”两个环节,则落入第二义,功夫不究竟。阳明曰:“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佛家说虚无,儒家“主一”。但“无”如不归于“一”,就是断灭见。佛家以入不二法门为究竟,儒家则主张惟精惟一。但如果没有惟精功夫,“不二”就是虚幻的。何为中道?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如果不说一个终、始,则不能有变化与生成。不能“生物不测”,“诚”作为“为物不贰”也虚幻而不实。“惟精是惟一功夫”,没有“惟精”,何谈“惟一”?“至诚无息,不息则久”,至诚为“惟一”,无息为“惟精”。颜子“具体而微”,“具体”是“惟一”,“微”为“惟精”。阳明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虽区分知与行、终与始,但不是落入第二义,而是“惟精”。没有“二”或“多”,就无所谓“精”,“惟精”表现为交养互发、知行并进。这本是“惟一”之功夫,故阳明曰:“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同样,“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似乎是主张先知而后行,但这不是刘蕺山所谓渐教,而是“精一功夫”。

“颜子‘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见意,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阳明在《传习录》294条说,“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这可看做是对孟子“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一句进行诠释。“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文王视民如伤”,如《中庸》所谓“戒慎恐惧” ,阳明曰,“尧舜之兢兢业业,文王之小心翼翼,皆敬畏之谓也”。“望道而未之见”是“有若无,实若虚”,或曰“亡而为有,虚而为盈”。“望道而未之见”,故能自强不息、日新不已,所谓“日新之谓盛德”。

【77】问:“‘颜子没而圣学亡’[1],此语不能无疑。”先生曰:“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观喟然一叹可见[2]。其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见破后如此说。博文约礼,如何是善诱人?学者须思之[3]。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颜子‘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见意[4]。望道未见,乃是真见[5]。颜子没,而圣学之正脉遂不尽传矣。” 注释:

[1] 王阳明《送甘泉序》:“颜子没而圣人之学亡”。

[2] 《论语·子罕》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3] 《传习录》9条 :“‘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传习录》26条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传习录》36条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传习录》255条 :“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4] 《孟子·离娄下》: “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

[5] 《传习录》294条:乡人有父子讼狱,请诉于先生,侍者欲阻之。先生听之,言不终辞,其父子相抱恸哭而去。柴鸣治入问曰:“先生何言,致伊感悔之速?”先生曰:“我言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瞽瞍是世间大慈的父”。鸣治愕然请问。先生曰:“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 疏解:

“约之以礼”之“约”,与“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之“约”同义。“礼者,理也”,“约礼”即“克己复礼为仁”。博学于文是“道问学”,约之以礼乃“尊德性”,《中庸》所谓“成己,仁也;成物,知也”。“博文约礼,如何是善诱人?学者须思之”。在《传习录》9条,阳明先生其实给出了答案:“‘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传习录》25条又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博文约礼是“精一功夫”,故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精一功夫”自然是“息有养,瞬有存,此

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息间断”,故曰“欲罢不能”。“欲罢不能”又与“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相呼应,孟子所谓“必有事焉”。

佛家宣扬入不二法门,主张“心若不异,万法一如”。后世学者往往被其所误导,喜同厌异,喜合厌离,以为一有分别就是著相,就是无明。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子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以佛家不二法门审视儒家心性修养功夫,既然区分“博文”与“约礼”两个环节,则落入第二义,功夫不究竟。阳明曰:“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佛家说虚无,儒家“主一”。但“无”如不归于“一”,就是断灭见。佛家以入不二法门为究竟,儒家则主张惟精惟一。但如果没有惟精功夫,“不二”就是虚幻的。何为中道?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如果不说一个终、始,则不能有变化与生成。不能“生物不测”,“诚”作为“为物不贰”也虚幻而不实。“惟精是惟一功夫”,没有“惟精”,何谈“惟一”?“至诚无息,不息则久”,至诚为“惟一”,无息为“惟精”。颜子“具体而微”,“具体”是“惟一”,“微”为“惟精”。阳明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虽区分知与行、终与始,但不是落入第二义,而是“惟精”。没有“二”或“多”,就无所谓“精”,“惟精”表现为交养互发、知行并进。这本是“惟一”之功夫,故阳明曰:“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同样,“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似乎是主张先知而后行,但这不是刘蕺山所谓渐教,而是“精一功夫”。

“颜子‘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见意,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阳明在《传习录》294条说,“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这可看做是对孟子“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一句进行诠释。“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文王视民如伤”,如《中庸》所谓“戒慎恐惧” ,阳明曰,“尧舜之兢兢业业,文王之小心翼翼,皆敬畏之谓也”。“望道而未之见”是“有若无,实若虚”,或曰“亡而为有,虚而为盈”。“望道而未之见”,故能自强不息、日新不已,所谓“日新之谓盛德”。


相关文章

  • 王阳明四句教解释)
  • 王阳明四句教的哲学问题 高予远 内容摘要:四句教是阳明晚年对自己思想的全面总结.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阳明在儒家思想上对佛家无思想的吸收,这一无非是如佛家之虚明之无,而是无具体善恶之至善.后三句是对儒家下学而上达重工 ...查看


  • 陆象山对佛教的辨析与援佛入儒
  • 摘要:正当佛教禅宗在唐朝极盛一时的时候,儒家经学也开始佛化了.宋朝理学家发现自身儒学的理论缺陷,从佛道中得到启示,便开始援佛道入儒.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是在援佛道入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说,是儒体佛用.本研究尝试研究以"心学&quo ...查看


  • 杨学思: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实内涵谈起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bb9ae401013bra.html 在本体上知行本是合一的,只不过为私欲所隔断.这就是王阳明所谓"知行合一"的理论根源,并非现代人所解释理论联系 ...查看


  • 钱穆推介的七本必读书
  • 民国是个无数人心向往之的读书人时代,无数想读书.爱读书的人都喜欢找人推荐书,而他们或许不知道的是,很多民国大师其实都罗列过必读书目,如胡适.梁启超.朱自清等等.但这些人推荐的书对于现代人有个问题,便是要么数量太多,要么太专业,要么太冷门,很 ...查看


  • 佛教.道教.儒教之异同
  • 佛教.道教.儒教之异同 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为了方便工作,近几年陆续学习了佛教.道教.儒教的一些内容.最近和几个学友就佛教.道教.儒教的一些内容尤其是三教的异同进行了探讨,也对此进行了思考,现将自己的理解阐述如下,请教于行家,希望得 ...查看


  • 佛教经典语句
  • 篇一: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佛经 经典语录大全(一)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 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 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 ...查看


  • 佛教静心语录
  • 篇一:佛教十大经典语录 佛教 十大经典语录 经典一:菩提本无 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能的悟 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 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 ...查看


  • 第六篇:雍也篇讲记
  • 第六篇:雍也篇 第54讲 现在请看215页,另外的一篇了,雍也篇.这一篇开头的第一句话,"子曰:雍也,可使南面".雍就是冉雍,姓冉名雍,这是孔夫子的弟子,古时候天子叫做南面王.因为天子的宫殿坐北朝南,房屋的方向面向南方, ...查看


  • 蒋介石与中国传统文化-浙江大学电子邮件系统
  • 蒋介石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秦英君,1949年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历史学教授.北京,100037 [内容提要]蒋介石的思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甚巨.作者从透视蒋介石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蒋介石对儒家文化的理解与其推崇儒家文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