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法定监护人

如何成为法定监护人

根据法律的规定,监护人分为了法定监护人和指定监护人,而在法定监护人当中,由于涉及到的人员范围比较广,因此需要确定一个顺序,这样才能比较顺利的确定法定监护人。那么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是如何确定的呢?以下是具体介绍。

一、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是如何确定的

(一)依照通则第16条第2款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二)依照民法通则第17条第1款的规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此款所指其他近亲属,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法定监护人的设立顺序,既可保护在先顺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规避监护义务。同时允许监护人依其协议决定何人实施监护,这就是顺序的制度价值所在。在理解法定监护人的顺序规定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在先顺序人优先于在后顺序人担任监护人。但是,此顺序可依监护人的协议加以变更。

(2)在先顺序人为二人以上时,既可全体同作监护人,也可依其协议只由部分人做监护人。

二、如何成为法定监护人?

法定监护人的设立,依其方式,可以划分为当然设立、协议设立和公权力指定设立。

(一)当然设立,指第一顺序人全体做监护人。

(二)协议设立,可分四种情况:

1、当第一顺序人为二人以上时,经其协议,只由其中一部分人做监护人。

2、经各顺序人协议,由第二顺序人做监护人。

3、经精神病人监护人各顺序人协议,只由第三顺序人或第四顺序人做监护人。

4、经各顺序人协议,由各顺序人共同做监护人。

(三)公权力指定设立,即由主管组织指定监护人的设立方式。其要件为:

1、须不能依照当然设立和协议设立程序产生监护人,尤其对于何人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情况。

2、须由主管组织指定。关于主管组织,民法通则规定是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当父母不在同一单位时,则有两个有资格指定的机关),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在为精神病人指定监护人时,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员会。

从上文的介绍中可以知道,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顺序与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顺序是不同的,大家在实践中要仔细区分清楚。而成为监护人之后,就要履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护职责。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www.lvban365.net/

如何成为法定监护人

根据法律的规定,监护人分为了法定监护人和指定监护人,而在法定监护人当中,由于涉及到的人员范围比较广,因此需要确定一个顺序,这样才能比较顺利的确定法定监护人。那么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是如何确定的呢?以下是具体介绍。

一、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是如何确定的

(一)依照通则第16条第2款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二)依照民法通则第17条第1款的规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此款所指其他近亲属,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法定监护人的设立顺序,既可保护在先顺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规避监护义务。同时允许监护人依其协议决定何人实施监护,这就是顺序的制度价值所在。在理解法定监护人的顺序规定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在先顺序人优先于在后顺序人担任监护人。但是,此顺序可依监护人的协议加以变更。

(2)在先顺序人为二人以上时,既可全体同作监护人,也可依其协议只由部分人做监护人。

二、如何成为法定监护人?

法定监护人的设立,依其方式,可以划分为当然设立、协议设立和公权力指定设立。

(一)当然设立,指第一顺序人全体做监护人。

(二)协议设立,可分四种情况:

1、当第一顺序人为二人以上时,经其协议,只由其中一部分人做监护人。

2、经各顺序人协议,由第二顺序人做监护人。

3、经精神病人监护人各顺序人协议,只由第三顺序人或第四顺序人做监护人。

4、经各顺序人协议,由各顺序人共同做监护人。

(三)公权力指定设立,即由主管组织指定监护人的设立方式。其要件为:

1、须不能依照当然设立和协议设立程序产生监护人,尤其对于何人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情况。

2、须由主管组织指定。关于主管组织,民法通则规定是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当父母不在同一单位时,则有两个有资格指定的机关),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在为精神病人指定监护人时,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员会。

从上文的介绍中可以知道,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顺序与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顺序是不同的,大家在实践中要仔细区分清楚。而成为监护人之后,就要履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护职责。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www.lvban365.net/


相关文章

  • 未成年被告人法定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及其保障
  • 摘 要 未成年被告人法定代理人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坚实捍卫者,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理应享有与未成年被告人相当的权利.但在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形同虚设,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自身和法律规定等方面来分析 ...查看


  • 关于回避的案例
  • 第一单元 回避 ▲ 阅读案例 案 例 1 回避的含义:回避的种类:公诉人的回避申请权 [案情] 某县法院法官甲担任县人民检察院起诉被告人某乙盗窃一案的审判长.在开庭的时候,他向被告人交代诉讼权利时,被告人问:"什么叫做回避?&qu ...查看


  • 国际法的特征
  • 国际法的特征 主要有: 1. 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国内法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 2.国际法是国家以协议的方式来制定的, 国内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一定程序来制定的. 3.国际法采取与国内法不同的强制方式 国际法主要是依靠有组织的国际强制 ...查看


  • 偿范围论如何确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资格.赔
  • 论如何确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资格.赔偿范围 方弋荣 所谓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 ...查看


  • 浅谈未成年被告人法定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及其保障
  • 内容摘要: 论文摘要 未成年被告人法定代理人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坚实捍卫者,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理应享有与未成年被告人相当的权利.但在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形同虚设,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自身和法律规 ...查看


  • 政治八下复习
  • 第一课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什么叫公民权利?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2.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3.什么叫公民?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 ...查看


  • 浅议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
  • 作者:李可  发布时间:2013-11-22 09:24:54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民事制度.1986年,我国颁布的民法通则确立了现行的未成年人监护体系.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 ...查看


  • 论学校事故责任
  • 作者:黄晓林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3年11期 在我国,在校学生数量数以亿计,构成了我国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由于学校教育这种社会公共活动具有内在危险性,致使我国的学校事故发生频繁,损害了在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尤其是近年来,由此而引发 ...查看


  • 民法总则的45条劳动法解读!
  • 第十一条 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微言评论: 本条和草案相比完全一致. 劳动关系,作为较为特殊的民事关系,具有很多特殊性.但实践中,劳动关系容易被忽略其特殊性,从而导致以一般性代替特殊性.本条明确界定了特别规定优于一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