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案例
1.1 水循环案例
1 用途及原理
1.1 用途
雨水回收系统适用于占地面积较大的车库顶板、平台或裙楼,尤其适用于存在覆土绿化的大面积平台,因为覆土绿化需要经常浇水,水源稳定,同时覆土对短时间大量降雨起到缓冲作用,将水存储起来并缓慢释放。雨水回收系统主要应用于施工过程中,将雨水进行简单的过滤并作为施工用水,节约用水成本的同时也能达到节材环保的目的。对于楼层较高的建筑,裙楼上设置雨水回收系统还可作为外墙淋水试验的淋水回收。
1.2 原理
其原理是利用裙楼顶板砼结构的找坡,配合砖砌挡水坎、挡墙等措施将雨水或其他水流集中在一起,再通过地漏、水管及配套设施将水引至沉淀池,水经过沉淀过滤之后排至施工(消防)蓄水池用于施工作业。
2 做法及技术参数
2.1 做法
1)对于有覆土绿化的裙楼或车库顶板,在覆土区域与施工区域交界处设置挡土墙,砌筑挡墙过程中,在墙根部每隔2m 左右设置一个直径5cm 的泄水孔。
图1 雨水回收系统平面布置图
2)在距离挡土墙20cm 左右的位置砌筑挡水坎以形成类似于排水沟的结构,将从泄水孔排出的水汇集集中。
3)在挡土墙与挡水坎组成的“排水沟”内部,寻找最低点并钻孔(或预留孔)设置地漏。
4)在非填土区域的车库顶板或裙楼顶板上,将预留洞口、后浇带、变形缝、施工电梯预留洞等位置采用挡水坎围闭,避免雨水流至地下室,即浪费水又造成污染。利用砼结构找坡将水汇集集中,并寻找最低点钻孔(或预留孔)设置地漏。
5)从地漏处接排水管,将水管接至施工蓄水池附近沉淀池内。
6)在施工蓄水池旁边砌筑沉淀池,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在蓄水池附近再设置两个水池,一个沉淀池、一个过滤池,沉淀过滤之后排入蓄水池;
第二种:在蓄水池附近只设置一个水池,即沉淀池,沉淀池与蓄水池之间采用PVC 管接通,在PVC 管端部设置过滤网达到过滤作用,此做法可节约一个水池。
7)在沉淀池的一端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溢水孔,并采用PVC 管接入市政污水管网,避免出现大雨、大暴雨时,短时间水量过大,而沉淀池容量有限,污水溢出水池污染地下室。
图2 挡土墙、挡水坎、地漏设置方式
图3 引水方式
图4 沉淀池、蓄水池设置方式
图5 变形缝、预留洞口等处理措施
2.2 技术指标
1)挡土墙根据覆土高度确定,本项目回填土高度为1.5m ,挡墙高度1.6m ,采用水泥标砖砌筑370mm 厚,墙两侧及上部采用水泥砂浆抹灰清光
2)在墙根部每隔2m 左右预留一个孔洞,直径5cm ,作为泄水孔,泄水孔与回填土之间,采用纱布包裹碎石进行疏水。
3)在距离挡土墙20cm 左右的位置砌筑挡水坎,所有洞口、变形缝等位置也设置挡水坎,挡水坎宽100mm ,高150mm ,两侧及上部采用水泥砂浆抹灰清光。
4)所有水管均采用直径110mm 的PVC 管,地漏、吊杆(用于固定水管)等均与PVC 管配套。
5)沉淀池及蓄水池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设置,不宜过小,本项目采用水池为4m 宽×4m 长×1.5m 高,采用水泥标砖砌筑240mm 厚,内外采用水泥砂浆抹灰清光。
3 实施效果
3.1 经济效果分析
根据所在地气候条件、项目特点、裙楼或车库顶板的面积各异,可在蓄水池给水管管道上接水表以记录用水量。只需前期管道、砖、砂浆等材料及安装人工投入,后期所有收集的水均免费,通过“节约水量×市政供水单价-材料人工投入”即可计算出经济效益。
3.2 环境效果分析
雨水经常被人们忽略,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同时也会造成场地污染、积水等,需要耗费人工进行清理。雨水回收可达到良好的节能环保效益,将无用的水收集起来用于实际生产生活,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大面积推行水回收利用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也采用有组织排水的方式减少了场地污染、积水等情况。
4 注意事项
1)钻孔设置地漏应寻找最低点
2)钻孔设置地漏时,注意钻洞应避开人防区域
3)水管尽量靠近柱子设置,避免车库通车破坏水管。
1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案例
1.1 水循环案例
1 用途及原理
1.1 用途
雨水回收系统适用于占地面积较大的车库顶板、平台或裙楼,尤其适用于存在覆土绿化的大面积平台,因为覆土绿化需要经常浇水,水源稳定,同时覆土对短时间大量降雨起到缓冲作用,将水存储起来并缓慢释放。雨水回收系统主要应用于施工过程中,将雨水进行简单的过滤并作为施工用水,节约用水成本的同时也能达到节材环保的目的。对于楼层较高的建筑,裙楼上设置雨水回收系统还可作为外墙淋水试验的淋水回收。
1.2 原理
其原理是利用裙楼顶板砼结构的找坡,配合砖砌挡水坎、挡墙等措施将雨水或其他水流集中在一起,再通过地漏、水管及配套设施将水引至沉淀池,水经过沉淀过滤之后排至施工(消防)蓄水池用于施工作业。
2 做法及技术参数
2.1 做法
1)对于有覆土绿化的裙楼或车库顶板,在覆土区域与施工区域交界处设置挡土墙,砌筑挡墙过程中,在墙根部每隔2m 左右设置一个直径5cm 的泄水孔。
图1 雨水回收系统平面布置图
2)在距离挡土墙20cm 左右的位置砌筑挡水坎以形成类似于排水沟的结构,将从泄水孔排出的水汇集集中。
3)在挡土墙与挡水坎组成的“排水沟”内部,寻找最低点并钻孔(或预留孔)设置地漏。
4)在非填土区域的车库顶板或裙楼顶板上,将预留洞口、后浇带、变形缝、施工电梯预留洞等位置采用挡水坎围闭,避免雨水流至地下室,即浪费水又造成污染。利用砼结构找坡将水汇集集中,并寻找最低点钻孔(或预留孔)设置地漏。
5)从地漏处接排水管,将水管接至施工蓄水池附近沉淀池内。
6)在施工蓄水池旁边砌筑沉淀池,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在蓄水池附近再设置两个水池,一个沉淀池、一个过滤池,沉淀过滤之后排入蓄水池;
第二种:在蓄水池附近只设置一个水池,即沉淀池,沉淀池与蓄水池之间采用PVC 管接通,在PVC 管端部设置过滤网达到过滤作用,此做法可节约一个水池。
7)在沉淀池的一端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溢水孔,并采用PVC 管接入市政污水管网,避免出现大雨、大暴雨时,短时间水量过大,而沉淀池容量有限,污水溢出水池污染地下室。
图2 挡土墙、挡水坎、地漏设置方式
图3 引水方式
图4 沉淀池、蓄水池设置方式
图5 变形缝、预留洞口等处理措施
2.2 技术指标
1)挡土墙根据覆土高度确定,本项目回填土高度为1.5m ,挡墙高度1.6m ,采用水泥标砖砌筑370mm 厚,墙两侧及上部采用水泥砂浆抹灰清光
2)在墙根部每隔2m 左右预留一个孔洞,直径5cm ,作为泄水孔,泄水孔与回填土之间,采用纱布包裹碎石进行疏水。
3)在距离挡土墙20cm 左右的位置砌筑挡水坎,所有洞口、变形缝等位置也设置挡水坎,挡水坎宽100mm ,高150mm ,两侧及上部采用水泥砂浆抹灰清光。
4)所有水管均采用直径110mm 的PVC 管,地漏、吊杆(用于固定水管)等均与PVC 管配套。
5)沉淀池及蓄水池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设置,不宜过小,本项目采用水池为4m 宽×4m 长×1.5m 高,采用水泥标砖砌筑240mm 厚,内外采用水泥砂浆抹灰清光。
3 实施效果
3.1 经济效果分析
根据所在地气候条件、项目特点、裙楼或车库顶板的面积各异,可在蓄水池给水管管道上接水表以记录用水量。只需前期管道、砖、砂浆等材料及安装人工投入,后期所有收集的水均免费,通过“节约水量×市政供水单价-材料人工投入”即可计算出经济效益。
3.2 环境效果分析
雨水经常被人们忽略,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同时也会造成场地污染、积水等,需要耗费人工进行清理。雨水回收可达到良好的节能环保效益,将无用的水收集起来用于实际生产生活,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大面积推行水回收利用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也采用有组织排水的方式减少了场地污染、积水等情况。
4 注意事项
1)钻孔设置地漏应寻找最低点
2)钻孔设置地漏时,注意钻洞应避开人防区域
3)水管尽量靠近柱子设置,避免车库通车破坏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