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教案

微观经济学(教案)

(第四版)

教师:刘 伟

·微观经济学·

教学目的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工具来分析说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具备基本的“经济学”思维,掌握几种简单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和思路。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西方经济学》 上、下册人大版;

《经济学说史》 人大版;

《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 亚当.斯密。

第一部分 理论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讲 序论

一、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经济

(二)经济学

1、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最优配置问题的一门科学

2、经济学就是研究目标和手段之间的统一关系

3、经济学是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事物的一门学科

4、经济学就是研究——投入产出关系

(三)西方经济学

二、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一)重商主义

⎧1.亚当∙斯密(二)古典经济学时期 ⎨ 2.大卫∙李嘉图⎩

(三)庸俗经济学

(四)庸俗经济学后

三、概述

(一)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1.在意识形态上

⎩2.在现实经济中

(二)应持有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四)特点

1、研究对象——个体的经济单位

2、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3、基本内容

第二讲 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 基本假设

(一) 经济人的假设

(二) 完全信息

二、 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 影响因素:需求、供给

1.需求:

(1)含义

(2)影响因素

(3)需求函数及需求曲线

2.供给:

(1)含义

(2)影响因素

(3)供给函数及供给曲线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1.含义

2.形成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

(1) 区别

(2) 联系

2.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

(1)区别

(2)联系

3.均衡价格的变动

(四)供求定律

三、方法论

(一)经济模型:

1.含义

2.表示:

(1)文字语言

⎧a. 几何图形(2)数学形式 ⎨ b. 方程式⎩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第三讲 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1.含义

2.表示

3.分类:⎨

二、应用

(一)需求方面的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1)含义

⎧a.弧弹性

(2)表示 ⎪⎨b.点弹性

⎪c.中点公式⎩()弧弹性⎧1(⎩2)点弹性

(3)种类

(4)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5)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6)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2、需求的收入弹性

(1)含义

⎧a.弧弹性

(2)表示 ⎪⎨b.点弹性

⎪c.中点公式⎩

(3)种类

(4)恩格尔定律

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含义

(2)表示 :⎨⎧a.弧弹性

⎩b.点弹性

(3)商品的相关关系

(二)供给方面的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

1、含义

2、表示

3、种类

三、举例

1、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1)易腐商品的售卖;

(2)价格放开;

(3)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4)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

2、弹性理论的事例——“谷贱伤农”现象

(1)现象

(2)原因及分析

四、蛛网模型(动态模型)

⎧d=f()Pt⎪Q

⎪s 1、模型:⎨Q=f(Pt-1) ⎪dS⎪Q=Q(消费者行为理论)⎩

⎧发散型

2、种类:⎪⎨收敛型

⎪封闭型⎩

第四讲 效用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 效用论概述

(一)含义

(二)分类 ⎨

二、基数效用论

(一)理论观点

(二)边际效用与总效用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四)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五)消费者均衡

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2、均衡条件:I=P1X1+P2X2

MU1/P1=MU2/P2 ⎧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

3、分析

(六)需求曲线的推导

1、根据:MU/P=A

2、分析: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所决定的。

(七)消费者剩余

1、概念

2、计算

二、序数效用论

(一)理论

(二)关于偏好的假定

(三)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其特点:

1.含义

2.特点

(四)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含义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五)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

1.完全互补品

2.完全替代品

四、预算线

(一)预算线的含义

1.含义

2.斜率

3.经济学含义

(二)预算线的变动

1.平移

2.旋转

五、消费着均衡

(一)含义

(二)条件

(三)分析

(四)扩大

六、均衡条件的证明

七、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一)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

1.含义

2.需求曲线的推导

(二)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

1.含义

2.恩格尔曲线的推导

八、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一)含义:

1.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

(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三)抵挡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四)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含义

2.效应分析

第五讲 生产论(生产者行为理论)

一、厂商

(一)厂商的含义

(二)厂商的组织形式

1、个人企业

2、合伙制企业

3、公司制企业

(三)企业的本质

科斯——《企业的本质》

(四)厂商的目标

二、生产函数

(一)含义

(二)生产要素

⎧长期生产理论(三)分类:⎨ 短期生产理论⎩

(四)两种类型的生产函数

1.固定收入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三、短期生产理论

(一)短期的生产函数

(二)基本概念[以Q=F(L)为例]

1.TPL的含义及其图象

2.APL的含义及其图象

3.MPL的含义及其图象

(三)基本关系

1.TPL与APL的关系

2.TPL与MPL的关系

3.APL与MPL的关系

(四)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内容

2.举例

四、长期生产理论

(一)长期生产函数

(二)等产量线

1.含义

2.特点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1.含义

2.内容

(四)等成本线

1.含义

2.斜率

3.经济学含义

4.变动

五、生产者均衡

(一)含义

(二)均衡条件

(三)分析

1.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

(1)条件

(2)分析(图形)

2.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

(1)条件

(2)分析(图形)

(三)均衡条件的进一步说明

MPL/MPK=w/r

六、规模报酬

(一)含义

(二)分类

1、规模报酬递增

2、规模报酬不变

3、规模报酬递减

第六讲

一、成本的概念

(一)机会成本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三)利润

二、短期成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1.总量意义上

STC(Q)=STVC(Q)+STFC 成本论

2.平均量意义上

SAC(Q)=SAVC(Q)+SAFC(Q)

3.边际量意义上

SMC(Q)=dSTC(Q)/dQ

(二)函数及图象

1.各成本函数及图象

2.综合图

3.几何意义

(三)分析(关系)

三、长期成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1.LTC(Q)

2.LAC(Q)

3.LMC(Q)

(二)函数及图象

(三)分析

第七讲

一、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一)市场和行业

1.市场

2.行业 市场论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二)市场的类型⎪ ⎨⎪⎨寡头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市场⎪⎩⎩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1、市场上有无数多的买者和卖者

2、产品是同质的

3、厂商进入或退出某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

4、信息是完全的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1、总收益

(1)概念

(2)图像

2、平均收益

(1)概念

(2)图像

3、边际收益

(1)概念

(2)图像

三、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MR(Q)=MC(Q)

四、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短期均衡分析和短期供给曲线

(一)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分析

1.均衡条件

2.分析(图像)

(二)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

(三)生产者剩余

(1)概念

(2)计算

五、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共给曲线

六、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一)均衡条件 MR(Q)=MC(Q)

(二)分析

七、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一)成本不变行业

(1)概念

(2)分析及图像

(二)成本递增行业

(1)概念

(2)分析及图像

(三)成本递减行业

(1)概念

(2)分析及图像

八、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一)分析

(二)消费者统治学说

第八讲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 市场失灵的原因

(一)垄断

(二)外部性

(三)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四)信息的不完全

二、微观经济政策

三、微观经济学对中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启示

第二部分 案例教学

教学内容 案例1:福特关于金牛车型的经济决策

案例2:“恩格尔系数”降到50%以下标志着什么 案例3:关于“占座”现象的经济解释 案例4:纽约市的房租管制——最高限价 案例5:免费公共交通

案例6:纽约州预算资金的配置

案例7:劝业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 案例8:优惠券和回扣的经济学

案例9: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

案例10:欧佩克石油卡特尔

案例11:囚徒困境中的宝洁公司 案例12:明星收入与经济学 案例13:军队的工资

案例14:棒球联合会中的柠檬 案例15:从电池回收看外部性

微观经济学(教案)

(第四版)

教师:刘 伟

·微观经济学·

教学目的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工具来分析说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具备基本的“经济学”思维,掌握几种简单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和思路。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西方经济学》 上、下册人大版;

《经济学说史》 人大版;

《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 亚当.斯密。

第一部分 理论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讲 序论

一、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经济

(二)经济学

1、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最优配置问题的一门科学

2、经济学就是研究目标和手段之间的统一关系

3、经济学是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事物的一门学科

4、经济学就是研究——投入产出关系

(三)西方经济学

二、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一)重商主义

⎧1.亚当∙斯密(二)古典经济学时期 ⎨ 2.大卫∙李嘉图⎩

(三)庸俗经济学

(四)庸俗经济学后

三、概述

(一)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1.在意识形态上

⎩2.在现实经济中

(二)应持有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四)特点

1、研究对象——个体的经济单位

2、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3、基本内容

第二讲 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 基本假设

(一) 经济人的假设

(二) 完全信息

二、 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 影响因素:需求、供给

1.需求:

(1)含义

(2)影响因素

(3)需求函数及需求曲线

2.供给:

(1)含义

(2)影响因素

(3)供给函数及供给曲线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1.含义

2.形成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

(1) 区别

(2) 联系

2.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

(1)区别

(2)联系

3.均衡价格的变动

(四)供求定律

三、方法论

(一)经济模型:

1.含义

2.表示:

(1)文字语言

⎧a. 几何图形(2)数学形式 ⎨ b. 方程式⎩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第三讲 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1.含义

2.表示

3.分类:⎨

二、应用

(一)需求方面的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1)含义

⎧a.弧弹性

(2)表示 ⎪⎨b.点弹性

⎪c.中点公式⎩()弧弹性⎧1(⎩2)点弹性

(3)种类

(4)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5)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6)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2、需求的收入弹性

(1)含义

⎧a.弧弹性

(2)表示 ⎪⎨b.点弹性

⎪c.中点公式⎩

(3)种类

(4)恩格尔定律

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含义

(2)表示 :⎨⎧a.弧弹性

⎩b.点弹性

(3)商品的相关关系

(二)供给方面的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

1、含义

2、表示

3、种类

三、举例

1、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1)易腐商品的售卖;

(2)价格放开;

(3)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4)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

2、弹性理论的事例——“谷贱伤农”现象

(1)现象

(2)原因及分析

四、蛛网模型(动态模型)

⎧d=f()Pt⎪Q

⎪s 1、模型:⎨Q=f(Pt-1) ⎪dS⎪Q=Q(消费者行为理论)⎩

⎧发散型

2、种类:⎪⎨收敛型

⎪封闭型⎩

第四讲 效用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 效用论概述

(一)含义

(二)分类 ⎨

二、基数效用论

(一)理论观点

(二)边际效用与总效用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四)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五)消费者均衡

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2、均衡条件:I=P1X1+P2X2

MU1/P1=MU2/P2 ⎧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

3、分析

(六)需求曲线的推导

1、根据:MU/P=A

2、分析: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所决定的。

(七)消费者剩余

1、概念

2、计算

二、序数效用论

(一)理论

(二)关于偏好的假定

(三)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其特点:

1.含义

2.特点

(四)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含义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五)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

1.完全互补品

2.完全替代品

四、预算线

(一)预算线的含义

1.含义

2.斜率

3.经济学含义

(二)预算线的变动

1.平移

2.旋转

五、消费着均衡

(一)含义

(二)条件

(三)分析

(四)扩大

六、均衡条件的证明

七、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一)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

1.含义

2.需求曲线的推导

(二)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

1.含义

2.恩格尔曲线的推导

八、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一)含义:

1.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

(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三)抵挡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四)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含义

2.效应分析

第五讲 生产论(生产者行为理论)

一、厂商

(一)厂商的含义

(二)厂商的组织形式

1、个人企业

2、合伙制企业

3、公司制企业

(三)企业的本质

科斯——《企业的本质》

(四)厂商的目标

二、生产函数

(一)含义

(二)生产要素

⎧长期生产理论(三)分类:⎨ 短期生产理论⎩

(四)两种类型的生产函数

1.固定收入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三、短期生产理论

(一)短期的生产函数

(二)基本概念[以Q=F(L)为例]

1.TPL的含义及其图象

2.APL的含义及其图象

3.MPL的含义及其图象

(三)基本关系

1.TPL与APL的关系

2.TPL与MPL的关系

3.APL与MPL的关系

(四)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内容

2.举例

四、长期生产理论

(一)长期生产函数

(二)等产量线

1.含义

2.特点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1.含义

2.内容

(四)等成本线

1.含义

2.斜率

3.经济学含义

4.变动

五、生产者均衡

(一)含义

(二)均衡条件

(三)分析

1.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

(1)条件

(2)分析(图形)

2.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

(1)条件

(2)分析(图形)

(三)均衡条件的进一步说明

MPL/MPK=w/r

六、规模报酬

(一)含义

(二)分类

1、规模报酬递增

2、规模报酬不变

3、规模报酬递减

第六讲

一、成本的概念

(一)机会成本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三)利润

二、短期成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1.总量意义上

STC(Q)=STVC(Q)+STFC 成本论

2.平均量意义上

SAC(Q)=SAVC(Q)+SAFC(Q)

3.边际量意义上

SMC(Q)=dSTC(Q)/dQ

(二)函数及图象

1.各成本函数及图象

2.综合图

3.几何意义

(三)分析(关系)

三、长期成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1.LTC(Q)

2.LAC(Q)

3.LMC(Q)

(二)函数及图象

(三)分析

第七讲

一、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一)市场和行业

1.市场

2.行业 市场论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二)市场的类型⎪ ⎨⎪⎨寡头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市场⎪⎩⎩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1、市场上有无数多的买者和卖者

2、产品是同质的

3、厂商进入或退出某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

4、信息是完全的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1、总收益

(1)概念

(2)图像

2、平均收益

(1)概念

(2)图像

3、边际收益

(1)概念

(2)图像

三、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MR(Q)=MC(Q)

四、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短期均衡分析和短期供给曲线

(一)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分析

1.均衡条件

2.分析(图像)

(二)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

(三)生产者剩余

(1)概念

(2)计算

五、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共给曲线

六、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一)均衡条件 MR(Q)=MC(Q)

(二)分析

七、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一)成本不变行业

(1)概念

(2)分析及图像

(二)成本递增行业

(1)概念

(2)分析及图像

(三)成本递减行业

(1)概念

(2)分析及图像

八、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一)分析

(二)消费者统治学说

第八讲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 市场失灵的原因

(一)垄断

(二)外部性

(三)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四)信息的不完全

二、微观经济政策

三、微观经济学对中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启示

第二部分 案例教学

教学内容 案例1:福特关于金牛车型的经济决策

案例2:“恩格尔系数”降到50%以下标志着什么 案例3:关于“占座”现象的经济解释 案例4:纽约市的房租管制——最高限价 案例5:免费公共交通

案例6:纽约州预算资金的配置

案例7:劝业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 案例8:优惠券和回扣的经济学

案例9: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

案例10:欧佩克石油卡特尔

案例11:囚徒困境中的宝洁公司 案例12:明星收入与经济学 案例13:军队的工资

案例14:棒球联合会中的柠檬 案例15:从电池回收看外部性


相关文章

  • 微观经济学教案 1
  • 微观经济学教案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适用专业:经济学院各专业及其它管理类专业 规定学时:72学时,4学分 开课学期:一年级下学期 任课教师:微观经济学课程组 微观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说明 微观经济学是从个体.个量出发,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 ...查看


  • 网络营销第一章教案
  • 教 案 了她们为了梦想而拼搏的故事.土豆网制作出来的视频品质,让许多网友误认为这些视 频是由4A 广告公司为Nike 拍摄的电视广告. 实际效果: 在2010年4月12日~5月12日短短一个月的投放期,土豆网Nike Woman专区的页面 ...查看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 走进微观教案
  • 第一节 走进微观 教学目标: 1. 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 ...查看


  •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
  • 构成物质的微粒 板书设计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及其性质 很小 不断运动(可控制) 有间隔 相互作用 二.原子的结构 宏观 物质 微观 分子 分成 得失电子 原子 离子 构成 得失电子 三. 化学反应的实质(新物质 新粒子) 学 案 (预习总复 ...查看


  • 第2课时分子和原子教案
  •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2课时 分子和原子 教案 [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查看


  • 初中物理一.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情感.态度与价 ...查看


  •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核心素养] 通过对分子和原子概念的探究,使学生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变化,并进一步构建学生的微粒观.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的第二课时.该节课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分子.原子的概念及分子 ...查看


  • 水分子的运动 教案
  • 2-1水分子的运动 课题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      2-1  水分子的运动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感知微粒的真实存在,初步理解物质的微粒性,建立微粒观: 2.学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会解释一些简单的日常生 ...查看


  • 八年级物理下册 探索更小的微粒教案三 苏科版
  • 第七章第3节(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数量级的概念. 3.通过对微观粒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