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7分)
1、父母师长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你一定积累了许多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请将你最喜爱的一句整洁、规范、美观地写在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槲(hú)树 禀赋( bing fu ) 沏茶( qi ) 毋( wu)庸赘(zhui )言 B.趿拉(tā la ) 箱箧(jià) 模样 ( mo ) 不屑( xue )置辩 C.奄奄(yan ) 揿( xian) 捺(nai ) 狡黠( xia) 悖谬( bei miu ) D.筱(tiao ) 咂摸( za mo )嗻( zhe )鹧鸪( zhe gu )玛瑙( lao )
3.下列书写正确的是( )(3分)
A.淅历 挑剔 疮痍 眼花瞭乱 浮想连翩 温文尔雅 B.漫骂 熟稔 涅槃 不可名壮 明思苦想 战战兢兢 C.决窍 呵斥 取阅 光彩翼翼 死心踏地 瘦骨嶙峋 D.诓骗 擅自 虬枝 虎视眈眈 束装就道 经纬万端
4、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推测这场戏与《水浒》中--------------和--------------两位英雄有关。(2分)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 (1)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船返航时忽然遇到可怕的风浪,这时老船长果断的命令水手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随着货舱里水的增加,船慢慢下沉。依旧猛烈的大风对船的威胁一点点减少。船安全了。 (2)某地著名景点有一段称为“鬼谷”的地方,路窄坡陡,两边万丈深渊。每当导游带队到此时都会要求队员抗点或挑点东西。据说这里发生多次事故,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掉下去的。而当地老百姓每天在这里挑着东西路过却从来没发生过事故。 读了两则材料后请分别写出他们的相似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提示填空(6分) (1)《约客》中表现约客不至是焦急、无奈、孤寂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泊秦淮》描写秦淮河风光的句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无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双关,富含哲理,我们也常用它赞美教师的奉献精神。 (4)辛弃疾的《菩萨蛮》中直接表露作者心迹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至塞上》表现边关形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诗可以明智,使人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也可以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边塞风光。
7.诗词赏析 阅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列问题(6分) (1)词的小序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作者旷大的心胸,表达作者对人生感悟赋予哲理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词赏析有误的是( )
A.上片写词人把酒问青天,萌发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片写词人望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的眼里,月圆人团圆时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想通不受时空的相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3)词人以词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请你为你所思念的亲人写一段话表明自己的心声(不超过60字)
8、仿照下面例句,以“你热爱生命吗?”或“你希望成才吗?”为开头写一句话。(3分)
例: 你渴望理解吗?那么别抛弃宽容,因为宽容是通向理解的桥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读永恒的书》 (13分)
①古今中外,书籍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或有用的知识。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因为它们只对有关的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余人却是不必读的,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三是必读的书.所谓必读,是就精神生活而言的,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②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是人类丈化宝库中千百年流传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尔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很难,事实上不同的人开出的书单一定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有眼光,就必定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好书被共同选中。例如,他们决不会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
③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每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决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出了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所说:“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④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是对的。一个在阅读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我们从一个人的读物中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 9.在文中,“永恒的书”有哪些方面的含义?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就读书而言,你如何理解“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全文看,就读书这个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按作者的主张,一个人怎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来阅读?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认为《论语》、《史记》、《红楼梦》属于永恒的书,请你以其中一例来说明。也可列举语文课本中其他名著一例来说明。(3分)
(二)《 有种水果叫香蕉》(20分)
(1)“香——蕉”老史在课堂上读,学生们就跟着念,满屋子的“香蕉”声就这样划破了山村晨雾。学校是沂蒙山深处的一个破庙,老史是学校里惟一的教师,学生只有14个,却分属四个年级。 (2)“老师,什么是香蕉?”一个孩子从石板叠起的“课桌”后面站起来,他举了手问这个问题。他的脸蛋儿冻得通红,猴子屁股似的。他还穿着开裆的棉裤,屁股蛋儿被板凳冰得生疼。 (3)“香蕉是一种水果,可以吃。”老史回答。
(4)“像咱村的山楂一样吗?是圆的吗?有山楂大吗?”孩子继续发问。村里只有山楂能够吃。
(5)“大概是吧!”老史挠了挠头,头发上马上沾了些许白白的粉笔屑。
(6)“老师吃过香蕉吗?”孩子不依不饶地问,另外13个孩子也瞪大眼睛看着老史。
(7)“没„„我也没吃过„„”老史不光没吃过香蕉,也没见过香蕉。“连老师都没吃过。”孩子长叹一口气,很失望地坐到板凳上。 (8)老史回到家中,问自己媳妇,家里还有多少钱。媳妇刚卖了鸡蛋,有10块钱,准备到集上打油吃。“拿来给我,吃过饭,我进一趟城。”
(9)媳妇噘着嘴从裤腰里掏出了手绢儿,一层层打开,把一卷儿毛票儿不情愿地递给老史。
(10)到城里有60多里路。老史步行到镇上坐汽车,要两块钱,老史心里很疼:媳妇得攒多少鸡蛋呢?但还是坐了。
(11)到了城里,一下车,老史就在车站上打听,有卖香蕉的吗?正好旁边有卖水果的小贩,一听便乐了,真是土老冒,连摊子上黄灿灿的香蕉都不认识!他忙把老史叫过来,问老史买不?老史这才认得啥玩意儿叫香蕉:黄黄的,月牙儿般的,十几个像孩子一样挤着,真像学校里自己教的14个娃儿。老史想着想着便笑了。老史问多少钱一斤,小贩要一块五,少一分不卖。老史讲了半天价,也讲不下来,只好称了4斤。
(12)老史看天还早,掏出怀里的玉米饼子,向小贩讨了一碗开水,蹲在车站里吃了。老史兜里还剩下两块钱,他舍不得花了,心想又不是不识路,干吗还要瞎花钱坐车?走着回去吧!省两块钱给媳妇买个头巾,他就去市场给媳妇买了头巾,便走着回家了。
(13)冬天天黑得早,走到40里地的时候,天就渐渐黑了。还有十多里山路呢,老史很着急,不觉紧跑起来。等村里人掌灯吃饭的时候,老史才瞧见村里的灯火。山路曲曲折折,天又黑,老史一脚踩空,跌了一跤,头正磕在石头上,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14)老史醒来的时候,觉得头疼,睁开眼一看,媳妇正在油灯下哭,见他醒了,忙给他盖了盖被子。“香蕉呢?”老史忙问。“在这儿呢!你连命都不要啦!”媳妇心疼他。见香蕉好好的,老史就放心了,忙从怀里掏出头巾给媳妇。媳妇破涕为笑,把头巾蒙在头上对着镜子照,不一会儿又哭了„„
(15)第二天早上,老史还没起,一睁开眼,吓了一跳,14个学生都站在床前,手里提着鸡蛋、红糖之类的东西。那个孩子哭着揉眼,“都怪我,老师。”老史把孩子叫到身边,用手给他把泪擦干,然后,从床头上把香蕉拿出来,一支一支地掰给学生,自己也拿了一支,笑着对孩子说:“老师不知道怎么能教好学生,今天,你们都知道什么是香蕉了吧!来,一人一支,咱们一块儿吃。”
(16)说完,老史便把香蕉塞进嘴里,学生们都打量手里那黄黄的、胖胖的、月牙儿一样的香蕉,学着老史的样子,把香蕉塞进嘴里。每个人嘴里都涩涩的,不好吃。老史对学生说大概香蕉就这味儿吧!你看,城里小贩多坑人!虽然不好吃,学生们都吃下了。孩子们眼里盈着泪,不知是不是涩的„„
(17)后来,那个提问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考进了城里的学校;再后来,他又考进了一个更大的城市的一所大学。他早己知道香蕉是热带植物,是一种剥了皮才能吃的水果。他去了南方,在香蕉树底下照了一张照片,咧着嘴笑,头顶一挂硕大的香蕉。他把照片寄给了老史。
(18)那个孩子就是我。
14.说说老史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仔细阅读⑴⑵两段,简要概括老史和他的14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下面的空格内把选文的写作思路补充完整。(2分) 老师(老史)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老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⒁段画线句子中老史媳妇“哭——笑——哭”反映了她怎样的内心活动? (6分) (1)在油灯下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涕为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一会儿又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⒃段画线句子“那黄黄的、胖胖的、月牙儿一样的香蕉”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请找出选文中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或语段,说一说感动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甲: 阅读孟子《鱼我所欲也》第一段 鱼我所欲也至 能勿丧耳(13分)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孟子。贵义》
20.下列各句划线词语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是( )(2分) A.曾不若孀妻弱子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B. 是义贵于其身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 死亦我所恶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D.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 予观夫巴陵胜状
21.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断子之手足(2
分)
A. 人皆有之 B.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C.吾欲之南海,何如?D.醉翁之意不在酒 22.翻译下列句子 ①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争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乙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自己的观点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则乙文用 24. 论证了
25. (用原文中语句回答)(2分)
24.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乙文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面对金钱至上的今天我们还要坚持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25.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50分)
(1).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雪霜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请以“我长大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 看到父亲的背影汇入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朱自清的眼泪夺眶而出,盼着与父亲再次相见;看到小巷深处那无助而苍老的盲眼母亲,小莉为自己的虚荣、无知,为深挚的母爱流下了悔恨和感激的泪水;看到西花厅盛开的海棠花,邓奶奶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好像又回到了和周恩来总理并肩战斗的青年时代„„
的确,我们会回忆,会思考,会感动,尤其是在心灵被挚爱真情所触动时,心语常常如泉涌般欲倾泻而出。此时此刻,你的心弦也许已被触动,请以“________________时,我想起了____________ ”为题目作文。(写作前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九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略)2.yuán xīu rěn chuāng 3.播 改 拨 感改撼 4.林冲 鲁智深 5. ①故不为苟得也 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③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④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⑤(略)
6.(例)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希望成才吗?那么别放弃努力,因为努力是获得成功的钥匙。 二、(一)7.①jīng ②sì zhǔ ③dài 8.①在这个时候,河伯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聚集在自己身上。 ②“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 好的东西全聚集在自己身上。 ②“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9.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10 .因为河伯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意识到自己的夜郎自大、狂妄无知。11.(略)
(二)12.(1) ①它是千百年流传的不朽之作:②它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 些永恒内涵。(2) 从一个人的读物中(阅读兴趣)可以判断他的 精神品级(是什么人)。也可答“读不同品位的书籍的人有着不同的 内心世界”。 13. (1) 读书要读永恒的书(2) 要有非最好的书不读的信念,在阅读过 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 14. 本题是开放性的,但答题要扣住“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内容” 这一要点。 例:《论语》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历史,至今是世界优秀文化中的精品,其中许多关于治学、修身、治国的学说在现代社会仍在发挥巨大作用。(该答题可评4分;若再结合到个人可额外加1分)
注意:以上主观性试题考生答题大意对即可,不必强求与参考答案一模一样。
(三)15.答对意思即可。老史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本职工作)的老师,虽然贫穷但为学生可以付出一切。(只答老史是一个爱学生的老师,扣1分)
16.闭塞、贫穷(或落后、贫穷,意思相同即可得分,如果答案中出现“愚昧”一词扣1分)
17.老师(老史)教“香蕉” 老师(老史)买香蕉
18.答对意思即可。(1)她心疼老史。(答“老史用10元钱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还受了伤,让她难过”也可得分) (2)老史惦记着她,让她欣慰。 (答:老史没有生命危险,又给她买了头巾”也可得分) (3)她被老史感动。(或老史心中有学生有媳妇,唯独没有自己;或她既感动又心疼也可得分)
19.答对意思即可。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描写香蕉的诱人可爱得1分,与下文的“涩涩的”形成鲜明的对比得1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得1分。
20.言之有理即可。比如,第(2)段表现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第(9)段老史虽家境贫穷,但对学生慷慨无私。第(11)段老史心中只有学生(爱学生)。第(10)段老史心中想着学生,唯独没有自己。第9段老史爱学生,学生也爱老师。„„ 三、作文(略)
九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7分)
1、父母师长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你一定积累了许多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请将你最喜爱的一句整洁、规范、美观地写在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槲(hú)树 禀赋( bing fu ) 沏茶( qi ) 毋( wu)庸赘(zhui )言 B.趿拉(tā la ) 箱箧(jià) 模样 ( mo ) 不屑( xue )置辩 C.奄奄(yan ) 揿( xian) 捺(nai ) 狡黠( xia) 悖谬( bei miu ) D.筱(tiao ) 咂摸( za mo )嗻( zhe )鹧鸪( zhe gu )玛瑙( lao )
3.下列书写正确的是( )(3分)
A.淅历 挑剔 疮痍 眼花瞭乱 浮想连翩 温文尔雅 B.漫骂 熟稔 涅槃 不可名壮 明思苦想 战战兢兢 C.决窍 呵斥 取阅 光彩翼翼 死心踏地 瘦骨嶙峋 D.诓骗 擅自 虬枝 虎视眈眈 束装就道 经纬万端
4、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推测这场戏与《水浒》中--------------和--------------两位英雄有关。(2分)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 (1)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船返航时忽然遇到可怕的风浪,这时老船长果断的命令水手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随着货舱里水的增加,船慢慢下沉。依旧猛烈的大风对船的威胁一点点减少。船安全了。 (2)某地著名景点有一段称为“鬼谷”的地方,路窄坡陡,两边万丈深渊。每当导游带队到此时都会要求队员抗点或挑点东西。据说这里发生多次事故,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掉下去的。而当地老百姓每天在这里挑着东西路过却从来没发生过事故。 读了两则材料后请分别写出他们的相似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提示填空(6分) (1)《约客》中表现约客不至是焦急、无奈、孤寂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泊秦淮》描写秦淮河风光的句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无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双关,富含哲理,我们也常用它赞美教师的奉献精神。 (4)辛弃疾的《菩萨蛮》中直接表露作者心迹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至塞上》表现边关形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诗可以明智,使人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也可以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边塞风光。
7.诗词赏析 阅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列问题(6分) (1)词的小序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作者旷大的心胸,表达作者对人生感悟赋予哲理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词赏析有误的是( )
A.上片写词人把酒问青天,萌发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片写词人望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的眼里,月圆人团圆时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想通不受时空的相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3)词人以词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请你为你所思念的亲人写一段话表明自己的心声(不超过60字)
8、仿照下面例句,以“你热爱生命吗?”或“你希望成才吗?”为开头写一句话。(3分)
例: 你渴望理解吗?那么别抛弃宽容,因为宽容是通向理解的桥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读永恒的书》 (13分)
①古今中外,书籍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或有用的知识。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因为它们只对有关的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余人却是不必读的,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三是必读的书.所谓必读,是就精神生活而言的,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②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是人类丈化宝库中千百年流传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尔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很难,事实上不同的人开出的书单一定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有眼光,就必定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好书被共同选中。例如,他们决不会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
③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每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决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出了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所说:“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④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是对的。一个在阅读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我们从一个人的读物中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 9.在文中,“永恒的书”有哪些方面的含义?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就读书而言,你如何理解“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全文看,就读书这个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按作者的主张,一个人怎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来阅读?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认为《论语》、《史记》、《红楼梦》属于永恒的书,请你以其中一例来说明。也可列举语文课本中其他名著一例来说明。(3分)
(二)《 有种水果叫香蕉》(20分)
(1)“香——蕉”老史在课堂上读,学生们就跟着念,满屋子的“香蕉”声就这样划破了山村晨雾。学校是沂蒙山深处的一个破庙,老史是学校里惟一的教师,学生只有14个,却分属四个年级。 (2)“老师,什么是香蕉?”一个孩子从石板叠起的“课桌”后面站起来,他举了手问这个问题。他的脸蛋儿冻得通红,猴子屁股似的。他还穿着开裆的棉裤,屁股蛋儿被板凳冰得生疼。 (3)“香蕉是一种水果,可以吃。”老史回答。
(4)“像咱村的山楂一样吗?是圆的吗?有山楂大吗?”孩子继续发问。村里只有山楂能够吃。
(5)“大概是吧!”老史挠了挠头,头发上马上沾了些许白白的粉笔屑。
(6)“老师吃过香蕉吗?”孩子不依不饶地问,另外13个孩子也瞪大眼睛看着老史。
(7)“没„„我也没吃过„„”老史不光没吃过香蕉,也没见过香蕉。“连老师都没吃过。”孩子长叹一口气,很失望地坐到板凳上。 (8)老史回到家中,问自己媳妇,家里还有多少钱。媳妇刚卖了鸡蛋,有10块钱,准备到集上打油吃。“拿来给我,吃过饭,我进一趟城。”
(9)媳妇噘着嘴从裤腰里掏出了手绢儿,一层层打开,把一卷儿毛票儿不情愿地递给老史。
(10)到城里有60多里路。老史步行到镇上坐汽车,要两块钱,老史心里很疼:媳妇得攒多少鸡蛋呢?但还是坐了。
(11)到了城里,一下车,老史就在车站上打听,有卖香蕉的吗?正好旁边有卖水果的小贩,一听便乐了,真是土老冒,连摊子上黄灿灿的香蕉都不认识!他忙把老史叫过来,问老史买不?老史这才认得啥玩意儿叫香蕉:黄黄的,月牙儿般的,十几个像孩子一样挤着,真像学校里自己教的14个娃儿。老史想着想着便笑了。老史问多少钱一斤,小贩要一块五,少一分不卖。老史讲了半天价,也讲不下来,只好称了4斤。
(12)老史看天还早,掏出怀里的玉米饼子,向小贩讨了一碗开水,蹲在车站里吃了。老史兜里还剩下两块钱,他舍不得花了,心想又不是不识路,干吗还要瞎花钱坐车?走着回去吧!省两块钱给媳妇买个头巾,他就去市场给媳妇买了头巾,便走着回家了。
(13)冬天天黑得早,走到40里地的时候,天就渐渐黑了。还有十多里山路呢,老史很着急,不觉紧跑起来。等村里人掌灯吃饭的时候,老史才瞧见村里的灯火。山路曲曲折折,天又黑,老史一脚踩空,跌了一跤,头正磕在石头上,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14)老史醒来的时候,觉得头疼,睁开眼一看,媳妇正在油灯下哭,见他醒了,忙给他盖了盖被子。“香蕉呢?”老史忙问。“在这儿呢!你连命都不要啦!”媳妇心疼他。见香蕉好好的,老史就放心了,忙从怀里掏出头巾给媳妇。媳妇破涕为笑,把头巾蒙在头上对着镜子照,不一会儿又哭了„„
(15)第二天早上,老史还没起,一睁开眼,吓了一跳,14个学生都站在床前,手里提着鸡蛋、红糖之类的东西。那个孩子哭着揉眼,“都怪我,老师。”老史把孩子叫到身边,用手给他把泪擦干,然后,从床头上把香蕉拿出来,一支一支地掰给学生,自己也拿了一支,笑着对孩子说:“老师不知道怎么能教好学生,今天,你们都知道什么是香蕉了吧!来,一人一支,咱们一块儿吃。”
(16)说完,老史便把香蕉塞进嘴里,学生们都打量手里那黄黄的、胖胖的、月牙儿一样的香蕉,学着老史的样子,把香蕉塞进嘴里。每个人嘴里都涩涩的,不好吃。老史对学生说大概香蕉就这味儿吧!你看,城里小贩多坑人!虽然不好吃,学生们都吃下了。孩子们眼里盈着泪,不知是不是涩的„„
(17)后来,那个提问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考进了城里的学校;再后来,他又考进了一个更大的城市的一所大学。他早己知道香蕉是热带植物,是一种剥了皮才能吃的水果。他去了南方,在香蕉树底下照了一张照片,咧着嘴笑,头顶一挂硕大的香蕉。他把照片寄给了老史。
(18)那个孩子就是我。
14.说说老史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仔细阅读⑴⑵两段,简要概括老史和他的14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下面的空格内把选文的写作思路补充完整。(2分) 老师(老史)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老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⒁段画线句子中老史媳妇“哭——笑——哭”反映了她怎样的内心活动? (6分) (1)在油灯下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涕为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一会儿又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⒃段画线句子“那黄黄的、胖胖的、月牙儿一样的香蕉”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请找出选文中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或语段,说一说感动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甲: 阅读孟子《鱼我所欲也》第一段 鱼我所欲也至 能勿丧耳(13分)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孟子。贵义》
20.下列各句划线词语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是( )(2分) A.曾不若孀妻弱子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B. 是义贵于其身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 死亦我所恶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D.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 予观夫巴陵胜状
21.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断子之手足(2
分)
A. 人皆有之 B.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C.吾欲之南海,何如?D.醉翁之意不在酒 22.翻译下列句子 ①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争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乙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自己的观点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则乙文用 24. 论证了
25. (用原文中语句回答)(2分)
24.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乙文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面对金钱至上的今天我们还要坚持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25.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50分)
(1).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雪霜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请以“我长大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 看到父亲的背影汇入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朱自清的眼泪夺眶而出,盼着与父亲再次相见;看到小巷深处那无助而苍老的盲眼母亲,小莉为自己的虚荣、无知,为深挚的母爱流下了悔恨和感激的泪水;看到西花厅盛开的海棠花,邓奶奶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好像又回到了和周恩来总理并肩战斗的青年时代„„
的确,我们会回忆,会思考,会感动,尤其是在心灵被挚爱真情所触动时,心语常常如泉涌般欲倾泻而出。此时此刻,你的心弦也许已被触动,请以“________________时,我想起了____________ ”为题目作文。(写作前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九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略)2.yuán xīu rěn chuāng 3.播 改 拨 感改撼 4.林冲 鲁智深 5. ①故不为苟得也 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③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④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⑤(略)
6.(例)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希望成才吗?那么别放弃努力,因为努力是获得成功的钥匙。 二、(一)7.①jīng ②sì zhǔ ③dài 8.①在这个时候,河伯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聚集在自己身上。 ②“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 好的东西全聚集在自己身上。 ②“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9.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10 .因为河伯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意识到自己的夜郎自大、狂妄无知。11.(略)
(二)12.(1) ①它是千百年流传的不朽之作:②它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 些永恒内涵。(2) 从一个人的读物中(阅读兴趣)可以判断他的 精神品级(是什么人)。也可答“读不同品位的书籍的人有着不同的 内心世界”。 13. (1) 读书要读永恒的书(2) 要有非最好的书不读的信念,在阅读过 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 14. 本题是开放性的,但答题要扣住“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内容” 这一要点。 例:《论语》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历史,至今是世界优秀文化中的精品,其中许多关于治学、修身、治国的学说在现代社会仍在发挥巨大作用。(该答题可评4分;若再结合到个人可额外加1分)
注意:以上主观性试题考生答题大意对即可,不必强求与参考答案一模一样。
(三)15.答对意思即可。老史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本职工作)的老师,虽然贫穷但为学生可以付出一切。(只答老史是一个爱学生的老师,扣1分)
16.闭塞、贫穷(或落后、贫穷,意思相同即可得分,如果答案中出现“愚昧”一词扣1分)
17.老师(老史)教“香蕉” 老师(老史)买香蕉
18.答对意思即可。(1)她心疼老史。(答“老史用10元钱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还受了伤,让她难过”也可得分) (2)老史惦记着她,让她欣慰。 (答:老史没有生命危险,又给她买了头巾”也可得分) (3)她被老史感动。(或老史心中有学生有媳妇,唯独没有自己;或她既感动又心疼也可得分)
19.答对意思即可。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描写香蕉的诱人可爱得1分,与下文的“涩涩的”形成鲜明的对比得1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得1分。
20.言之有理即可。比如,第(2)段表现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第(9)段老史虽家境贫穷,但对学生慷慨无私。第(11)段老史心中只有学生(爱学生)。第(10)段老史心中想着学生,唯独没有自己。第9段老史爱学生,学生也爱老师。„„ 三、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