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摘 要】思想道德教育,是改变人的思维和处世方式、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道德素质的一种教育,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如何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生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早在中国封建社会就形成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大到尊道贵德、律己修身、诚信守礼、扶危济困、精忠报国、天下为公;小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互爱兄弟同学、与人为善、礼仪谦让以及扶老助幼。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铸就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使其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今天,当我们步入小康社会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时,社会上一些领域出现的道德不规范、诚信缺失、坑蒙欺诈等行为,令我们深恶痛绝。而这些不良行为已影响到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致使部分中小学生诚信缺失、道德下滑。如何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1 发挥学校主体教育功能 凸显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老先生的话证明了:道德是做人的基础,是人的灵魂,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将一事无成。学校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奠基阶段,学生的心理、品格、意志、知识、素养、体质等都将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得到培养和发展。学校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呢?

  1.1 用良好的师德形象感染学生。教师的形象影响着学生的形象,教师的品格决定着学生的品格。“师者以德化德,教者以品正品”,“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这些无不说明教师的“德”和“品”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要做学生道德的引路人和奠基者,要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用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用博学的知识教育学生,用良好的仪表熏陶学生。滴水能穿石,时间久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在教师的潜移默化和感染熏陶中就会形成。

  1.2 用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心灵接受洗礼的过程。如演讲比赛、文艺活动、体育活动、主题鲜明的班会、专题报告、讲座等都是学校德育工作最有效的形式。通过活动,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和法制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具有明辨是非、团结友爱、报效国家的良好道德情操,为他们成为祖国的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利用重大节日进行主题教育。学雷锋活动月、清明节、 “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 “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是学生德育实践的大好机会,学校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清明祭扫、崇尚教育、感恩老师等活动,使学生的心灵在德育实践中得到净化,激励他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1.4 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现实中许多看似思想道德上的一些问题,其实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心理危机。部分小学生缺乏自立、自信、自强能力,对挫折和困境的承受能力差,学习、生活一有不顺,不能正确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老师和家长产生抵触现象,有的甚至离家出走,逆境条件极易违法犯罪。因此,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不可缺少的内容,学校要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对症下药,尤其是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2 重视启蒙教育 为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奠基

  启蒙教育的导向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思想、意志、品格的形成。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在启蒙阶段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对人一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渴望孩子将来成为他们的骄傲和荣耀。因此,多数家长在生活上一再满足孩子的要求。前苏联作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是社会赋予学校的重任,也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3 从小事着手 注重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

  日常生活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可只要学生们重视了,做好了,有利于他们良好品格的养成。有的同学随手扔垃圾,而有的同学主动捡垃圾;有的同学见了老师躲避,而有的同学见了老师主动问好……这些虽都是发生在校园中的平凡小事,但两种现象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日常小事,是学生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接受和理解。我们应该抓住日常小事所折射出的闪光点,逐步培养他们诚实勇敢、文明礼貌等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为他们良好品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培育孩子良好道德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的终身教授,在人的一生教育中,家庭教育处于初始和基础的地位。著名文学家老舍曾饱含深情地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过起码有百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孩子一辈子受用不尽的。因此,父母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孩子,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情关系更增加了道德教育的情感色彩,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子女,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茁壮成长。

  【摘 要】思想道德教育,是改变人的思维和处世方式、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道德素质的一种教育,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如何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生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早在中国封建社会就形成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大到尊道贵德、律己修身、诚信守礼、扶危济困、精忠报国、天下为公;小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互爱兄弟同学、与人为善、礼仪谦让以及扶老助幼。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铸就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使其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今天,当我们步入小康社会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时,社会上一些领域出现的道德不规范、诚信缺失、坑蒙欺诈等行为,令我们深恶痛绝。而这些不良行为已影响到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致使部分中小学生诚信缺失、道德下滑。如何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1 发挥学校主体教育功能 凸显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老先生的话证明了:道德是做人的基础,是人的灵魂,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将一事无成。学校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奠基阶段,学生的心理、品格、意志、知识、素养、体质等都将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得到培养和发展。学校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呢?

  1.1 用良好的师德形象感染学生。教师的形象影响着学生的形象,教师的品格决定着学生的品格。“师者以德化德,教者以品正品”,“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这些无不说明教师的“德”和“品”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要做学生道德的引路人和奠基者,要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用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用博学的知识教育学生,用良好的仪表熏陶学生。滴水能穿石,时间久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在教师的潜移默化和感染熏陶中就会形成。

  1.2 用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心灵接受洗礼的过程。如演讲比赛、文艺活动、体育活动、主题鲜明的班会、专题报告、讲座等都是学校德育工作最有效的形式。通过活动,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和法制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具有明辨是非、团结友爱、报效国家的良好道德情操,为他们成为祖国的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利用重大节日进行主题教育。学雷锋活动月、清明节、 “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 “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是学生德育实践的大好机会,学校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清明祭扫、崇尚教育、感恩老师等活动,使学生的心灵在德育实践中得到净化,激励他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1.4 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现实中许多看似思想道德上的一些问题,其实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心理危机。部分小学生缺乏自立、自信、自强能力,对挫折和困境的承受能力差,学习、生活一有不顺,不能正确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老师和家长产生抵触现象,有的甚至离家出走,逆境条件极易违法犯罪。因此,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不可缺少的内容,学校要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对症下药,尤其是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2 重视启蒙教育 为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奠基

  启蒙教育的导向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思想、意志、品格的形成。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在启蒙阶段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对人一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渴望孩子将来成为他们的骄傲和荣耀。因此,多数家长在生活上一再满足孩子的要求。前苏联作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是社会赋予学校的重任,也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3 从小事着手 注重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

  日常生活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可只要学生们重视了,做好了,有利于他们良好品格的养成。有的同学随手扔垃圾,而有的同学主动捡垃圾;有的同学见了老师躲避,而有的同学见了老师主动问好……这些虽都是发生在校园中的平凡小事,但两种现象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日常小事,是学生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接受和理解。我们应该抓住日常小事所折射出的闪光点,逐步培养他们诚实勇敢、文明礼貌等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为他们良好品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培育孩子良好道德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的终身教授,在人的一生教育中,家庭教育处于初始和基础的地位。著名文学家老舍曾饱含深情地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过起码有百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孩子一辈子受用不尽的。因此,父母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孩子,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情关系更增加了道德教育的情感色彩,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子女,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茁壮成长。


相关文章

  • 关于通过课程设计和安排加强德育工作的思考
  • 关于通过课程设计和安排加强德育工作的思考 摘要:为把当代大学生培养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各高职院校都高度重视德育工作.而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和具体安排来充分实现德育工作的效果和作用,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该问题出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 ...查看


  • 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 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王继山 [摘要]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进入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从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主渠道.营造良好环境. ...查看


  •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 第18卷第2期 2005年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V01.18No.2 第2期 WEIFANGEDUCATIONALCOLLEGEJun.2005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张增森1 吴建华2 262500) (1 ...查看


  • 关于加强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思考
  •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层次人才和党政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之一.加强大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诚实守信,正直自律,不仅是从根源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也是应对当前多元化社会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查看


  • 关于加强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思考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加强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思考 作者:刘文演 孙昌勇 郭红英 陈莹 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30期 前言:本文在阐明中职学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 ...查看


  • 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理想信念先进性基本要求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理想信念|先进性|基本要求论文选题题目 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理想信念|先 ...查看


  • 关于高职院校普法教育途径的思考
  • [摘 要] 高职院校普法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加强高职学生普法教育工作的意义,进一步提高法律课程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法治课堂作用;加强心理辅导和咨询,评价法治教育效果;举办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建立 ...查看


  • 加强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的思考[1]
  • 第21卷第4期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Vol.21No.4 (2009年4月)(AprSOCIALSCIENCESJOURNALOFCOLLEGESOFSHANXI.2009) 加强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的思考 张桂生,张 艳 (运城学院,山西 ...查看


  •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四个阵地建设的思考
  •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5期No.52005 !!!!总第133期HeilongjiangResearchesonHighereducationserial.No.133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四个阵地建设的思考 周必!!卓奕源 (浙江工业大学 ...查看


  • 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 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摘要]学生社团是职业教育德育的重要载体,针对目前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支持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同时加强指导.管理和研究,真正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和学校管理中的思想引导,及学生素质提高的功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