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清明上河图_的艺术成就探析_崔波

美苑趣谈

《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探析

◎崔波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到宋代之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发展已经达到

“风俗画”,了一个历史高峰,出现了反映市井生活的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时期的风俗画杰作。在《清明上河图》中,张择端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再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其内容之复杂、技巧之精湛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其他作品,从而为中国古代美术史抹上了光辉的一笔。

神兼备,真实反映了北宋时期东京汴梁的繁荣景象,为我们研究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史学材料。

二、《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

(一)《清明上河图》的创作题材

传统的人物画的题材多局限于神仙佛道、达官贵人、帝王将相等,很少有画家将目光集中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但张择端却将目光聚焦于现实生活

日常生中的真实人物,从而使寻常百姓的平凡小事、

活登上大雅之堂,可以说,《清明上河图》为人物风俗画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在《清明上河图》中有士、农、工、商、僧、道、医、卜、官吏、妇孺、车夫、船夫等各色人物共550人左右,可谓是洋洋大观,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经济生活,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二)《清明上河图》的造型特色1. 人物造型的描绘《清明上河图》中在人物、建筑物的表现上有着鲜

车船、城墙、郊区、街道等景物进明的特色,在对房屋、

行描绘时,作家融入山水画写意风采,表现出深邃的

《清明上河图》共描文化意境。在人物造型塑造方面,

绘了1643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有550个,并且人物的面貌、服饰各不相同。画面中既有密集的人群,又有闲散的个人,且人物比例安排适当,用单线勾勒的人

[2]

物形象栩栩如生。同时,人物动作刻画得细致入微,

还不管是形形色色的赶路人、乘坐轿子的达官贵人,

是酒店的伙计茶客、市场上的顾客,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画中人物服饰也各不相同,官吏们身着官服,气派十足,而商贩们则是长衣打扮。可以说,《清明上河图》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与生活状况。

2. 店面装饰的描绘

《清明上河图》充分展现在店面装饰的展示上,

了市场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店铺招牌绚丽多彩、装饰意味浓厚,如“神龙遗术”“杨家应病”“刘家上色沉

“赵太丞家”等都是典型的招牌;在虹桥南的孙檀香”

羊店铺门前出现了用彩纸和布条搭建而成的装饰品彩楼、欢门,许多酒店前面还挂着以红色为主色带、素色为搭配的酒旗。

3. 树木的描绘《清明上河图》中的树木主要有竹子、柳树、杂木等。其中的竹子墨色浓厚、气势恢宏、形象逼真,而槐树、榆树等杂木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安排得极为妥当。柳树是画作中出现较多的树木,赵太丞门口的柳树、河边成行的河柳等都显得婀娜多姿、姿态万千,尤其是对城外柳树枝干的描绘更是错落有致、惟妙

一、《清明上河图》简述

(一)《清明上河图》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条件

《清明上河图》产生于经济文化极为繁荣的北宋时代。在北宋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崇文抑武的治国策略,造就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发达的文官政治、最自由的经济政策,导致了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在文学

苏轼等著名的文学家,而山艺术领域,产生了欧阳修、

水画、风俗画、花鸟画等书画艺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到宋代之后,绘画的题材与内容发生了明显变化,儒家的入世精神逐步成为绘画的指导思想,这就

渔猎、货郎等逐步成为风俗画的题材。从导致耕作、

社会方面看,宋代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东京城内店铺林立、市场繁荣,每到节日“四野如市”,这些为风俗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以反映“市井小民”生活为背景的风俗画也不断

游艺、货郎、耕织、童戏等生活场景及兴起,对市街、

[1]

人物的描绘也扩大了绘画艺术的题材范围。同时,北宋时期的绘画创作手法与表现技巧日渐成熟,线

铁线描、兰叶描、战笔描技法不断完善,行云流水描、

描等技法被广泛应用到绘画领域,渲染技法、色彩配置等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效法、树法等被广泛应用于山水画创作,这也为《清明上河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可以说,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到张择端

《清明上时期,已经步入成熟时期,这些现实条件为

河图》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这时期伟大绘画作品的产生也是历史的必然。

(二)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字正道,山东诸城人,曾游学于汴京,后学习绘画。在宋徽宗时期,张择端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他擅长描绘宫室、屋宇市肆、桥梁、街道等,风格独特、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代表作,该画高25.5厘米,长525厘米,画卷以全景式构图、精细而严谨的笔法详细描绘了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结构共分三个段落,右端是城郊的农村风光,中间是以“虹桥”为中心的城市景象,后段是城门内外的景象,画面中人物众多、景象恢弘,画面安排纷而不乱、繁而有序、生动有致、形

223

MangZhong

Literature

总第436期

人们继承了前代风俗画家的技法与民间风俗画的传统,进一步扩展了风俗画的题材内容,使风俗画日趋完善。宋代风俗画家们将生活之泉引入人物画的天地,使人物画从宗教走向世俗、从宫廷走向民间,而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其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清明上河图》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汴京的市容以及市民生活,深刻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经济活动、阶级状况等,突破了汉唐以来人物画题材的局限性,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也展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画卷《清明上河图》

有着很强的艺术概括性,虽然规模宏大,但画中人物惟妙惟肖、有张有弛、有疏有密、有条有理,犹如无声的交响乐,展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张择端吸收了山水画的手法与特色,使画面张弛有度,节奏有条不紊,画面中房屋、城墙、桥梁等建筑物比例得当,显示出画家深厚的写实功底与高超的艺术水平,整幅画卷清晰而准确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因而具有

[4]

较高的历史价值。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有里程碑意义的风俗画,它深刻反映了北宋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市民阶层的兴起,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与农民的生活水平,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独特的艺术地位与重要的史料价值,对我们理解历史有重要意义。从世界美术史的角度看,北宋处于12世纪初期,这时的世界风俗画名作有《恒河女神降凡图》《农民的婚礼》《库

等,虽然这些作品有着很高的尔斯克省的礼拜行列》

艺术价值,但在场景描绘、社会生活反映等方面还与《清明上河图》有着较大的距离。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现实主义风俗画的代表作,它以丰富的内容、高度的历史真实性、生动的艺术表现力,真实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客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有着不容置疑的历史地位和较高的艺术成就。随着文人画的逐步兴起,风俗画逐步走向没落,再没有产生过与《清明上河图》相

《清明上河图》更显得弥足珍贵。当的作品,这也使[参考文献]

[1]许琛. 中国绘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2]耿聪. 永恒的历史瞬间———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意蕴及历史价值[J].芒种,2012(9).

[3]潘运告. 宋人画评[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4]周宝珠《. 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崔波(1977—),男,河南安阳人,硕士,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绘画和艺术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

李佳怡]

惟肖。

4. 对车船的描绘舟船的刻画是《清明上河图》的亮点,图中共有舟船28只,并且根据船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类

货船宽大短圆,而虹桥下的别。其中客船狭长便捷,

客船最为传神,船手们正在用力拨正船头,有人用手指着前方,在用力呼唤。画家对这些细节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将各种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明上河图》中的车辆共有20多处,刻画得都极为精细,特别是对搬运货物的车辆与送客人的车辆,描绘得更为生

车上装载的物品等各不相同,充分动,车辆的形状、

显示了画家技艺的高超。

(三)《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审美与表现手法《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罕见的风俗画长卷,画卷中画家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真实描绘了东京汴梁清明时节的动人景象,轿夫、小桥、村童、毛驴、城郭、道路等各种形态跃然纸上,画面的中心是

[3]

《清明上河汴京城中有名的虹桥。郑振铎先生称

为一幅封建社会的社会生活写实图,并说它是中图》

国绘画史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在选题方面,张择端既没有描绘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也没有简单地抒写祭扫、踏青等风俗琐事,而是将重点放到了工商业者、小市民的忙碌与欢娱上,表达了画家对普通民众的关切,其中上坟、探亲、轿子上插柳枝等清明时节风俗特征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细读画卷就会发现,《清明上河图》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忧国忧民思想,如画卷中的酒店中客人较少、真正载满货物的车辆不多、闲人的数量超过了劳动者、显目的位置常有乞丐出现等,这些都暗示着繁华的背后有着败落的隐患。

(四)《清明上河图》的线描技法与色彩在《清明上河图》中,为了实现全卷线描的统一协调,使用了适合写实风俗画创作的战笔描,使全卷协调而富于变化,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物象的质感。在描绘汴河中湍流的河水时,采用了行云流水描,成功

近处地传达出水流的速度与动势,将激流中的旋涡、

的微波等都准确地展现出来。通过高超的线描艺术技巧,将丰富的画面内容准确而形象地展现出来,显示了画家深厚的艺术修养。《清明上河图》中多是市井民房,尤其是汴河两岸的民房与店铺,完全是徒手画出,颇有速写的特点,画面并无苦涩呆板之感,反而显得生动活泼。

《清明上河图》以墨色为主,通过不同的墨色来表现远近不同的树木、服饰、田园风光等,使画面显得古朴而高雅。画家用淡赭表现建筑门面,用青灰色表现服饰、牲畜等,用浅绿色晕染柳树树冠,从而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文雅、平和的情调。通过轻重不同的墨色,不仅增加了物性、空间感的表现,还加强了作品的节奏美,打破了平淡、生硬的局面,使画面既有颜色变化,又能体现出和谐统一。

三、《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

宋代是风俗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

224

美苑趣谈

《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探析

◎崔波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到宋代之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发展已经达到

“风俗画”,了一个历史高峰,出现了反映市井生活的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时期的风俗画杰作。在《清明上河图》中,张择端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再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其内容之复杂、技巧之精湛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其他作品,从而为中国古代美术史抹上了光辉的一笔。

神兼备,真实反映了北宋时期东京汴梁的繁荣景象,为我们研究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史学材料。

二、《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

(一)《清明上河图》的创作题材

传统的人物画的题材多局限于神仙佛道、达官贵人、帝王将相等,很少有画家将目光集中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但张择端却将目光聚焦于现实生活

日常生中的真实人物,从而使寻常百姓的平凡小事、

活登上大雅之堂,可以说,《清明上河图》为人物风俗画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在《清明上河图》中有士、农、工、商、僧、道、医、卜、官吏、妇孺、车夫、船夫等各色人物共550人左右,可谓是洋洋大观,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经济生活,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二)《清明上河图》的造型特色1. 人物造型的描绘《清明上河图》中在人物、建筑物的表现上有着鲜

车船、城墙、郊区、街道等景物进明的特色,在对房屋、

行描绘时,作家融入山水画写意风采,表现出深邃的

《清明上河图》共描文化意境。在人物造型塑造方面,

绘了1643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有550个,并且人物的面貌、服饰各不相同。画面中既有密集的人群,又有闲散的个人,且人物比例安排适当,用单线勾勒的人

[2]

物形象栩栩如生。同时,人物动作刻画得细致入微,

还不管是形形色色的赶路人、乘坐轿子的达官贵人,

是酒店的伙计茶客、市场上的顾客,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画中人物服饰也各不相同,官吏们身着官服,气派十足,而商贩们则是长衣打扮。可以说,《清明上河图》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与生活状况。

2. 店面装饰的描绘

《清明上河图》充分展现在店面装饰的展示上,

了市场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店铺招牌绚丽多彩、装饰意味浓厚,如“神龙遗术”“杨家应病”“刘家上色沉

“赵太丞家”等都是典型的招牌;在虹桥南的孙檀香”

羊店铺门前出现了用彩纸和布条搭建而成的装饰品彩楼、欢门,许多酒店前面还挂着以红色为主色带、素色为搭配的酒旗。

3. 树木的描绘《清明上河图》中的树木主要有竹子、柳树、杂木等。其中的竹子墨色浓厚、气势恢宏、形象逼真,而槐树、榆树等杂木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安排得极为妥当。柳树是画作中出现较多的树木,赵太丞门口的柳树、河边成行的河柳等都显得婀娜多姿、姿态万千,尤其是对城外柳树枝干的描绘更是错落有致、惟妙

一、《清明上河图》简述

(一)《清明上河图》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条件

《清明上河图》产生于经济文化极为繁荣的北宋时代。在北宋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崇文抑武的治国策略,造就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发达的文官政治、最自由的经济政策,导致了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在文学

苏轼等著名的文学家,而山艺术领域,产生了欧阳修、

水画、风俗画、花鸟画等书画艺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到宋代之后,绘画的题材与内容发生了明显变化,儒家的入世精神逐步成为绘画的指导思想,这就

渔猎、货郎等逐步成为风俗画的题材。从导致耕作、

社会方面看,宋代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东京城内店铺林立、市场繁荣,每到节日“四野如市”,这些为风俗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以反映“市井小民”生活为背景的风俗画也不断

游艺、货郎、耕织、童戏等生活场景及兴起,对市街、

[1]

人物的描绘也扩大了绘画艺术的题材范围。同时,北宋时期的绘画创作手法与表现技巧日渐成熟,线

铁线描、兰叶描、战笔描技法不断完善,行云流水描、

描等技法被广泛应用到绘画领域,渲染技法、色彩配置等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效法、树法等被广泛应用于山水画创作,这也为《清明上河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可以说,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到张择端

《清明上时期,已经步入成熟时期,这些现实条件为

河图》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这时期伟大绘画作品的产生也是历史的必然。

(二)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字正道,山东诸城人,曾游学于汴京,后学习绘画。在宋徽宗时期,张择端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他擅长描绘宫室、屋宇市肆、桥梁、街道等,风格独特、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代表作,该画高25.5厘米,长525厘米,画卷以全景式构图、精细而严谨的笔法详细描绘了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结构共分三个段落,右端是城郊的农村风光,中间是以“虹桥”为中心的城市景象,后段是城门内外的景象,画面中人物众多、景象恢弘,画面安排纷而不乱、繁而有序、生动有致、形

223

MangZhong

Literature

总第436期

人们继承了前代风俗画家的技法与民间风俗画的传统,进一步扩展了风俗画的题材内容,使风俗画日趋完善。宋代风俗画家们将生活之泉引入人物画的天地,使人物画从宗教走向世俗、从宫廷走向民间,而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其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清明上河图》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汴京的市容以及市民生活,深刻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经济活动、阶级状况等,突破了汉唐以来人物画题材的局限性,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也展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画卷《清明上河图》

有着很强的艺术概括性,虽然规模宏大,但画中人物惟妙惟肖、有张有弛、有疏有密、有条有理,犹如无声的交响乐,展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张择端吸收了山水画的手法与特色,使画面张弛有度,节奏有条不紊,画面中房屋、城墙、桥梁等建筑物比例得当,显示出画家深厚的写实功底与高超的艺术水平,整幅画卷清晰而准确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因而具有

[4]

较高的历史价值。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有里程碑意义的风俗画,它深刻反映了北宋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市民阶层的兴起,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与农民的生活水平,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独特的艺术地位与重要的史料价值,对我们理解历史有重要意义。从世界美术史的角度看,北宋处于12世纪初期,这时的世界风俗画名作有《恒河女神降凡图》《农民的婚礼》《库

等,虽然这些作品有着很高的尔斯克省的礼拜行列》

艺术价值,但在场景描绘、社会生活反映等方面还与《清明上河图》有着较大的距离。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现实主义风俗画的代表作,它以丰富的内容、高度的历史真实性、生动的艺术表现力,真实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客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有着不容置疑的历史地位和较高的艺术成就。随着文人画的逐步兴起,风俗画逐步走向没落,再没有产生过与《清明上河图》相

《清明上河图》更显得弥足珍贵。当的作品,这也使[参考文献]

[1]许琛. 中国绘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2]耿聪. 永恒的历史瞬间———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意蕴及历史价值[J].芒种,2012(9).

[3]潘运告. 宋人画评[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4]周宝珠《. 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崔波(1977—),男,河南安阳人,硕士,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绘画和艺术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

李佳怡]

惟肖。

4. 对车船的描绘舟船的刻画是《清明上河图》的亮点,图中共有舟船28只,并且根据船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类

货船宽大短圆,而虹桥下的别。其中客船狭长便捷,

客船最为传神,船手们正在用力拨正船头,有人用手指着前方,在用力呼唤。画家对这些细节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将各种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明上河图》中的车辆共有20多处,刻画得都极为精细,特别是对搬运货物的车辆与送客人的车辆,描绘得更为生

车上装载的物品等各不相同,充分动,车辆的形状、

显示了画家技艺的高超。

(三)《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审美与表现手法《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罕见的风俗画长卷,画卷中画家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真实描绘了东京汴梁清明时节的动人景象,轿夫、小桥、村童、毛驴、城郭、道路等各种形态跃然纸上,画面的中心是

[3]

《清明上河汴京城中有名的虹桥。郑振铎先生称

为一幅封建社会的社会生活写实图,并说它是中图》

国绘画史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在选题方面,张择端既没有描绘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也没有简单地抒写祭扫、踏青等风俗琐事,而是将重点放到了工商业者、小市民的忙碌与欢娱上,表达了画家对普通民众的关切,其中上坟、探亲、轿子上插柳枝等清明时节风俗特征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细读画卷就会发现,《清明上河图》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忧国忧民思想,如画卷中的酒店中客人较少、真正载满货物的车辆不多、闲人的数量超过了劳动者、显目的位置常有乞丐出现等,这些都暗示着繁华的背后有着败落的隐患。

(四)《清明上河图》的线描技法与色彩在《清明上河图》中,为了实现全卷线描的统一协调,使用了适合写实风俗画创作的战笔描,使全卷协调而富于变化,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物象的质感。在描绘汴河中湍流的河水时,采用了行云流水描,成功

近处地传达出水流的速度与动势,将激流中的旋涡、

的微波等都准确地展现出来。通过高超的线描艺术技巧,将丰富的画面内容准确而形象地展现出来,显示了画家深厚的艺术修养。《清明上河图》中多是市井民房,尤其是汴河两岸的民房与店铺,完全是徒手画出,颇有速写的特点,画面并无苦涩呆板之感,反而显得生动活泼。

《清明上河图》以墨色为主,通过不同的墨色来表现远近不同的树木、服饰、田园风光等,使画面显得古朴而高雅。画家用淡赭表现建筑门面,用青灰色表现服饰、牲畜等,用浅绿色晕染柳树树冠,从而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文雅、平和的情调。通过轻重不同的墨色,不仅增加了物性、空间感的表现,还加强了作品的节奏美,打破了平淡、生硬的局面,使画面既有颜色变化,又能体现出和谐统一。

三、《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

宋代是风俗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

224


相关文章

  • 创业的注意事项
  • 大学生创业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组成,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并且经过多年的教育以及背负着社会的种种期望,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大学生创业也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的现象. 创业途径 ...查看


  • 从山水画论探析宋代文人园林的造园艺术
  • 从山水画论探析宋代文人园林的造园艺术 □王栋 摘要:宋代文人园林的发展与山水画论是密不可分的,笔者阐述了 <林泉高致>中说:"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 ...查看


  • [四川戏剧]期刊简介及论文题目范例
  • 四川戏剧 Sichuan Drama 核心期刊 • 基本信息 • 主办单位: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ISSN:1003-7500 • CN:51-1087/J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邮发代号:62-11 ...查看


  • _舌尖上的中国_火爆的原因探析
  • <舌尖上的中国>火爆的原因探析 ○姜海周佳琪 [摘要]一部美食题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立即火爆全国,甚至带动各地"舌尖体"的流行.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和传播学角度来解读<舌尖上的中国& ...查看


  • 以[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为中心探析白娘子形象
  • 以 娘子镇雷 永 蛇白 故事是 我的国流行 最民的间故事之一 . 它 为中探析心 白子娘形 象 宇 为卯白所救奴出 ,最后奚 真人用 运力将法白氏母 女镇在西湖压塔三下.很 然显, 这的里白蛇形象 为人 不所接 受, 它被视 为是 将仇 报 ...查看


  •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_周小成
  • 第34卷第17期Vol.34No.17 企业技术开发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2015年6月Jun.2015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周小成 (甘肃电投九甸峡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


  • 体育与艺术的交融及其美学价值探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体育与艺术的交融及其美学价值探析 作者:李树梅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4年第06期 摘 要:体育与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是文化的演进过程,体育运动只有在文化艺术的浇灌下才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解探析
  •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在教学中的探析 乌苏市石桥乡中心学校 李新霞 摘要:本文主要写在我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中进行探析,在剪纸的历史.剪纸的产生.图案上的取材创作.在生活中的作用方面进行探析,让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剪纸 图案的 ...查看


  • 合同制消防员用工模式探析
  • [摘 要]文章通过探讨合同制消防员采取劳务派遣形式存在用工模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工资待遇不符合法律规定.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不符合法律规定等法律风险,提出改变用工模式.实行同工同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等防范合同制消防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