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儿传播学--第三人效果

媒体是一方,做为受众的自己是一方,其他的人就是第三人了。

比如说,是比如不是真的,中美开战了,我有个办法一下消灭美国500万的人,那就是号召美国的华裔起来保卫祖国——自己祖宗的国家。有人会说许多华裔已经多少代了,就算新加入的也宣过誓要效忠美国,这种号召没什么作用。可是,你能保证不会有那么几个华裔响应号召吗?而且恰巧又有一个在美国比较要害的部门?或者竟有人学了恐怖分子的招式去对付美国?就算你敢保证,美国政府也不敢冒这个险。如今美国人口有4亿,华裔人口有430万,占美国人口的1.2%,这些人美国不敢用于对付中国了,而且怎么也得找些人看着这些华裔。所以至少有500万的美国人不能用于对付中国,这相当于他们被消灭。

历史有这样的事情,二战中珍珠港事件之后美籍日裔受到迫害。这就是第三人效果——受众会推测其他人会有人听信传媒,于是采取了行动。而也许,这正是媒介的真实意图,就是利用我信息发出后你对他人行为的推测而采取了我想让你采取的行动。这话有点儿绕,不懂的做个语法分析吧。

研究者发现,传媒发布的一信息受众不信,但他也会推测别人会信,而且据说年龄越大的越有这种倾向,女性比男性更有这种倾向。比如很多人看过AV,他们都认为AV对自己没什么坏的影响,但这其中会有很多人认为AV对他人,特别是孩子有影响,于是倾向于禁止AV,特别是那些年龄大的,或者做母亲的。

有意利用第三人效果的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二战时日军发现太平洋上一个岛屿的美军守军是由黑人和白人组成的,于是发传单对黑人说这是日军与白人的战争,日军与有色民族无纷争。结果白人军官顾虑黑人士兵的反应,就下令撤退了。日军兵不血刃占领了这岛屿。我开始那个例子实际上是套用日军的。

无意间产生第三人效果的例子就举自己一个吧,日本核泄漏大家抢碘盐的时候,其实我也是抢了几袋的,当然没人家成箱抢的疯狂。因为谣言传出后,我是知道其荒谬的,因为我曾经做过一次心脏检查用到了碘剂,特意到网上查了一下碘对人体的作用。但是我推测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相信这谣言,那么他们会去抢碘盐,等我要买盐的时候有可能超市无盐可卖,于是先下手抢几袋。后来和朋友说起此事,发现好多人是和我一样的心思出去抢盐的。

我忘了我自己在哪里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男孩发现自己心仪的女孩和另外一个男孩走得有点儿近,于是造谣那两个人已经那个了,而且要说得很不堪。听到风声的女孩会疏远那男孩,因为她会推测如果她继续和那男孩接近别人会认为她就是谣言中说的那样的人。于是造谣的男孩就又有了机会。

西方传媒为何老造中国的谣啊,人家传播学玩的熟练并且下作。

说AV那个,我不喜欢这个例子,因为确实有人受AV影响。

媒体是一方,做为受众的自己是一方,其他的人就是第三人了。

比如说,是比如不是真的,中美开战了,我有个办法一下消灭美国500万的人,那就是号召美国的华裔起来保卫祖国——自己祖宗的国家。有人会说许多华裔已经多少代了,就算新加入的也宣过誓要效忠美国,这种号召没什么作用。可是,你能保证不会有那么几个华裔响应号召吗?而且恰巧又有一个在美国比较要害的部门?或者竟有人学了恐怖分子的招式去对付美国?就算你敢保证,美国政府也不敢冒这个险。如今美国人口有4亿,华裔人口有430万,占美国人口的1.2%,这些人美国不敢用于对付中国了,而且怎么也得找些人看着这些华裔。所以至少有500万的美国人不能用于对付中国,这相当于他们被消灭。

历史有这样的事情,二战中珍珠港事件之后美籍日裔受到迫害。这就是第三人效果——受众会推测其他人会有人听信传媒,于是采取了行动。而也许,这正是媒介的真实意图,就是利用我信息发出后你对他人行为的推测而采取了我想让你采取的行动。这话有点儿绕,不懂的做个语法分析吧。

研究者发现,传媒发布的一信息受众不信,但他也会推测别人会信,而且据说年龄越大的越有这种倾向,女性比男性更有这种倾向。比如很多人看过AV,他们都认为AV对自己没什么坏的影响,但这其中会有很多人认为AV对他人,特别是孩子有影响,于是倾向于禁止AV,特别是那些年龄大的,或者做母亲的。

有意利用第三人效果的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二战时日军发现太平洋上一个岛屿的美军守军是由黑人和白人组成的,于是发传单对黑人说这是日军与白人的战争,日军与有色民族无纷争。结果白人军官顾虑黑人士兵的反应,就下令撤退了。日军兵不血刃占领了这岛屿。我开始那个例子实际上是套用日军的。

无意间产生第三人效果的例子就举自己一个吧,日本核泄漏大家抢碘盐的时候,其实我也是抢了几袋的,当然没人家成箱抢的疯狂。因为谣言传出后,我是知道其荒谬的,因为我曾经做过一次心脏检查用到了碘剂,特意到网上查了一下碘对人体的作用。但是我推测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相信这谣言,那么他们会去抢碘盐,等我要买盐的时候有可能超市无盐可卖,于是先下手抢几袋。后来和朋友说起此事,发现好多人是和我一样的心思出去抢盐的。

我忘了我自己在哪里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男孩发现自己心仪的女孩和另外一个男孩走得有点儿近,于是造谣那两个人已经那个了,而且要说得很不堪。听到风声的女孩会疏远那男孩,因为她会推测如果她继续和那男孩接近别人会认为她就是谣言中说的那样的人。于是造谣的男孩就又有了机会。

西方传媒为何老造中国的谣啊,人家传播学玩的熟练并且下作。

说AV那个,我不喜欢这个例子,因为确实有人受AV影响。


相关文章

  • 蒲公英的种子-教学教案
  •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蒲公英是靠风力传播种子的. 4.学会5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 ...查看


  • 1--[专题探索:媒体公信力]提升我国媒体公信力之对策
  • [专题探索:媒体公信力]提升我国媒体公信力之对策 去年的"非典",使人们重新开始关注我国媒体的公信问题.公信力并不是一个一夜之间可以建立或改变的指标,它的沉落或提升都不在一夕一朝.如何有效提升我国媒体的公信力,其主要的提 ...查看


  • 差点儿没VP格式辨析
  • 第4卷第2期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01.4No.22004年6月 JOURNALOFUUZHOU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 Jun.2004 "差点儿+没+VP"格式辨析 张东华 ...查看


  • 论广告中的暗示心理策略
  • ● ● ● ● ● ● ● ● ● ● ● ● ● ● ● ● ● ● ● ● 论广告中的暗示心理策略 广告作为一种商业推销的手段,是通过信息传播来说服受众接受产品或服务的,这种说服本身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广告的传播手法太直白.太强硬,甚至 ...查看


  • 关于微信营销的实施及业绩考核策略
  • 实施目的: 1,目前各个大大小小的企业微信做的都如荼如火,而且都非常重视这一块儿,有单个人靠微信一个月卖东西10万流水 2,微信确实是移动销售不可或缺的,现在不及时做,将来想长期发展再做的话有点儿迟 3,对于我们的产品做微信营销的长处在于, ...查看


  • 水中剥洋葱-你说了什么,由他听到什么来决定
  • 大明刚刚结婚不久,某天老婆正在厨房忙晚餐.大明想帮忙做点儿事.于是就说:"亲爱的,我能帮什么忙吗?"老婆说:"看你笨手笨脚的,找点儿简单的,就剥洋葱好了."    大明想,这个再简单不过了.但是刚剥不 ...查看


  • 宋江的"及时雨"绰号是怎么叫响的
  • <水浒传>梁山108将中,以宋江的绰号最多,有及时雨,有呼保义,有孝义黑三郎,也有黑宋江.这么多绰号中,以"及时雨"最为出名,以至于我在写博客的时候,每每被一些读书不仔细或者根本不读书的人质问,说,宋江的绰号 ...查看


  • [学先进弘师德传递正能量]演讲稿
  • <学先进 弘师德 传递正能量>演讲稿 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 尹明 通过集体教研和个人研修,我认真观看了郑州教育信息网上 "弘扬师德大爱,传递教育正能量"的相关视频并阅读了相关报道和简介,结合自身的情况有所学习 ...查看


  • 如何写好作文
  • 现场展示<黄金格作文>三大利器之一: 9大语言锤炼法让作文快速出彩 这是学生使用<黄金格作文>中的扇面结构,以及精妙语言锤炼方法后写出的作文. 给点阳光就灿烂 春天像个懵懂的小孩,给她点阳光就灿烂.--题记 给春天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