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妇女占总人口的一半,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特别在农村,妇女更是一支不可低估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把提高,文化生活逐步丰富,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也不断有新的要求。因此我们特别关注最基层农村姐妹,她们的文化生活怎样?她们对文化生活有哪些需求和期待?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对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活动。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在前进区田园办事处南岗村内开展,主要对象是18周岁以上成年女性。分5个年龄段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文化程度为小学占12.2%,初中占63.3%,高中占 16.3%,大专及以上的占8.2%。在家务农、外出打工、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等分别占61.2% 、20.4% 、

6.1% 、8.2% 、4.1%。

二、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

本次调研有效调查问卷50份,座谈1次,走访5 位妇女。综合各项反馈信息,南岗村妇女文化生活总体表现为:文化生活建设投入不足;文化活动量偏少,文化生活枯燥;休闲娱乐项目较少,导致农村妇女文化生活比较匮乏。

1、农村妇女文化生活建设投入不足。资金困难成为当前制约农村妇女文化生活发展的重要原因,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近年来,村级财政紧张,村级基本没有用于场馆建设、图书添置、设备更新等方面的资金。使得农村文化活动很难开展,严重制约了农村妇女文化活动的推广和发展。因而需要上级相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使得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紧跟当前形势。

2、农村妇女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受教育资源、经济条件以及旧观念等影响,农村妇女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这也给农村妇女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限制。12.2%被调查的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为小学,63.3%文化程度为初中,文化程度是高中或中专、大专的人很少。

3、农村妇女的文化活动量偏少,农村妇女的文化生活枯燥。一般到日是“春节”、

“三八”等重大节日才开展文艺活动。也就是扭秧歌。由于文化生活贫乏,闲暇之时,调查显示,看电视是75.4%的农村妇女主要休闲方式之一,扭秧歌、跳舞占9.3%,打麻将、打牌占3.9%,上网4.7%,而选择读书看报、体育健身的仅占2.1%、3.9%。

4、旅游对于多数农村妇女来说是件奢望的事。目前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城市一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市女性没有过旅游经历的人寥寥无几,但对于农村妇女而言,旅游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只停留在电视上和各种书籍上,很少农村妇女有过旅游经历。65.2%被调查农村妇女表示从没有旅游过,29.8%农村妇女有过省内旅游的经历,5.0%农村妇女有过省外经历。

5、妇女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建和经济的发展,村内妇女群众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城市生活,耳闻目睹了城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电视、广播等媒体的普及也将优秀的文化食粮送达到千家万户,广大农村妇女群众的眼界更加开阔,对文化生活的期望值逐渐增高。在此次调研过程中,56%以上妇女对目前自身的文化生活表示“不满意”,对今后的文化生活充满期待。

三、加强农村妇女文化生活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融资体制,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每年、每个村的文化建设经费。并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体制,培植农村文化市场,吸纳非文化企业向文化产业投资,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各种捐资,形成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融资渠道,从而解决农村文化投资政府包揽的局面。

2、以妇女骨干、妇女代表为带头人,多下基层开展辅导培训。充分发挥妇女

代表和骨干的作用,通过交流讨论、谈心聊天、茶话座谈的形式,开展潜移默化地教育,使广大基层妇女了解更多的时事动态、获取更多的新讯息,掌握更多的新资料,对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具有推动作用。

3、造浓基层文化氛围,鼓励越来越多的妇女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中去。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要善于挖掘基层文艺骨干,着力培养基层文化工作带头人,深入基层开展文化辅导活动,妇联组织要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合作,积极组建以基层妇女为代表的文化队伍,开展喜闻乐见,富有本乡本土特色的文娱活动,鼓励农村妇女参与文化建设,将新农村打造得更加美好和谐。

四、破解农村现状几点思考

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现状已远远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需要,如何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生活水平,丰富文化活动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个重点内容。结合本次调研结果,谈以下几点思考。

1、提高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为农村妇女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积累文化底蕴。目前农村18周岁以上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女性人数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但仍有少数女性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危机。各级妇联组织和地方党委、政府要继续加强农村贫困女性的救助工作,为提高新一代女性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打好基础。

2、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妇女群众提供文化活动阵地。从南岗村来看,目前村内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一片空白,仅有一处不大的活动室,里面内容单一,活动项目太少。作用发挥的不好。希望活动室能有“图书阅读、科技培训”等功能。将会填补该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空白,为广大农民开展群众娱乐、文体活动、老人聚会、少儿培训等活动提供场所,丰富广大农村妇女群

众的文化生活。

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妇女占总人口的一半,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特别在农村,妇女更是一支不可低估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把提高,文化生活逐步丰富,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也不断有新的要求。因此我们特别关注最基层农村姐妹,她们的文化生活怎样?她们对文化生活有哪些需求和期待?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对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活动。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在前进区田园办事处南岗村内开展,主要对象是18周岁以上成年女性。分5个年龄段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文化程度为小学占12.2%,初中占63.3%,高中占 16.3%,大专及以上的占8.2%。在家务农、外出打工、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等分别占61.2% 、20.4% 、

6.1% 、8.2% 、4.1%。

二、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

本次调研有效调查问卷50份,座谈1次,走访5 位妇女。综合各项反馈信息,南岗村妇女文化生活总体表现为:文化生活建设投入不足;文化活动量偏少,文化生活枯燥;休闲娱乐项目较少,导致农村妇女文化生活比较匮乏。

1、农村妇女文化生活建设投入不足。资金困难成为当前制约农村妇女文化生活发展的重要原因,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近年来,村级财政紧张,村级基本没有用于场馆建设、图书添置、设备更新等方面的资金。使得农村文化活动很难开展,严重制约了农村妇女文化活动的推广和发展。因而需要上级相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使得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紧跟当前形势。

2、农村妇女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受教育资源、经济条件以及旧观念等影响,农村妇女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这也给农村妇女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限制。12.2%被调查的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为小学,63.3%文化程度为初中,文化程度是高中或中专、大专的人很少。

3、农村妇女的文化活动量偏少,农村妇女的文化生活枯燥。一般到日是“春节”、

“三八”等重大节日才开展文艺活动。也就是扭秧歌。由于文化生活贫乏,闲暇之时,调查显示,看电视是75.4%的农村妇女主要休闲方式之一,扭秧歌、跳舞占9.3%,打麻将、打牌占3.9%,上网4.7%,而选择读书看报、体育健身的仅占2.1%、3.9%。

4、旅游对于多数农村妇女来说是件奢望的事。目前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城市一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市女性没有过旅游经历的人寥寥无几,但对于农村妇女而言,旅游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只停留在电视上和各种书籍上,很少农村妇女有过旅游经历。65.2%被调查农村妇女表示从没有旅游过,29.8%农村妇女有过省内旅游的经历,5.0%农村妇女有过省外经历。

5、妇女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建和经济的发展,村内妇女群众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城市生活,耳闻目睹了城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电视、广播等媒体的普及也将优秀的文化食粮送达到千家万户,广大农村妇女群众的眼界更加开阔,对文化生活的期望值逐渐增高。在此次调研过程中,56%以上妇女对目前自身的文化生活表示“不满意”,对今后的文化生活充满期待。

三、加强农村妇女文化生活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融资体制,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每年、每个村的文化建设经费。并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体制,培植农村文化市场,吸纳非文化企业向文化产业投资,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各种捐资,形成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融资渠道,从而解决农村文化投资政府包揽的局面。

2、以妇女骨干、妇女代表为带头人,多下基层开展辅导培训。充分发挥妇女

代表和骨干的作用,通过交流讨论、谈心聊天、茶话座谈的形式,开展潜移默化地教育,使广大基层妇女了解更多的时事动态、获取更多的新讯息,掌握更多的新资料,对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具有推动作用。

3、造浓基层文化氛围,鼓励越来越多的妇女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中去。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要善于挖掘基层文艺骨干,着力培养基层文化工作带头人,深入基层开展文化辅导活动,妇联组织要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合作,积极组建以基层妇女为代表的文化队伍,开展喜闻乐见,富有本乡本土特色的文娱活动,鼓励农村妇女参与文化建设,将新农村打造得更加美好和谐。

四、破解农村现状几点思考

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现状已远远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需要,如何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生活水平,丰富文化活动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个重点内容。结合本次调研结果,谈以下几点思考。

1、提高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为农村妇女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积累文化底蕴。目前农村18周岁以上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女性人数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但仍有少数女性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危机。各级妇联组织和地方党委、政府要继续加强农村贫困女性的救助工作,为提高新一代女性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打好基础。

2、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妇女群众提供文化活动阵地。从南岗村来看,目前村内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一片空白,仅有一处不大的活动室,里面内容单一,活动项目太少。作用发挥的不好。希望活动室能有“图书阅读、科技培训”等功能。将会填补该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空白,为广大农民开展群众娱乐、文体活动、老人聚会、少儿培训等活动提供场所,丰富广大农村妇女群

众的文化生活。


相关文章

  • 关于妇女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
  • 关于妇女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 社会的进步要求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是女性的权利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保障,女性的生活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农村,妇女的生活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了更加细 ...查看


  • 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
  • ・"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征文・ q-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木 郑真真 [摘 要] 文章根据中国最近的生育意愿调查,分析了不同地区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 各种调查比较一致地显示,中国育龄妇女的理想子女数大多是两个孩子.在经济 ...查看


  • 对农村留守人员(儿童.妇女.老人)的调查与分析
  • 黄淮学院学年第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题目: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对农村留守人员(儿童.妇女.老人)的调查与分析 院 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网络工程 年 级:1301B 姓 名:陈铁锋 学 号:13 ...查看


  •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教师及研究方向
  • <政治社会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等教材7部. 向德平:男,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 ...查看


  • 河南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现状研究
  • 郑州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河南农村留守妇女 生存发展现状研究 姓名 张 宁 学号院 系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 年级班级 指导教师孟 维 巍 目 录 摘要„„„„„„„„„„„„„„„„„„„„„„„„„„„„„„1 Abstract ...查看


  • 农村失地妇女权益保障问题调查
  • 摘要: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源, 发展之本, 农村妇女一旦失去土地权益的将趋于贫困, 成为农村的弱势群体.文章通过调查了解了失地妇女的生活现状.困难, 并分析深层原因, 提出了保护妇女土地权益的对策, 以期达到保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的目的. 关 ...查看


  • 农村留守人口现状与思考
  • 农村留守人口现状与思考 一.现状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独特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与之相联系的户籍制度,使得上亿农村务工人员只能"城乡两栖.往返流动",也 ...查看


  • 家庭妇女受教育程度对农户经济状况的影响
  • 摘要:利用来自湖北省贫困地区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列联分析方法和方差分析方法从外出务工.家庭副业.健康状况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户家庭经济状况与家庭妇女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农村家庭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家庭经 ...查看


  • 甘孜州藏族习惯法的特征与功能分析
  • 甘孜州藏族习惯法的特征与功能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丁国艳, 刘中正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四川,内江,641112内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NEIJIANG NORMAL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