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明 风 没有哪对邻居比毕尔巴鄂竞技和皇家社会更火爆和仇恨对方,人们常说,巴斯克德比是最激烈、最粗野的比赛。可尽管如此,每当两队相遇时,他们还是认为对方并不是很“巴斯克”,这也是每次比赛,双方都会创造犯规次数新纪录的原因。 1 “在我们的城市里有两间教堂,”毕尔巴鄂某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一间是人们前去祈祷的圣地亚哥大教堂,另一间就是圣马梅斯球场的所在地,那里是竞技队的主球场。就是这里,”他指着地图上的那个小圆圈说,“今晚,这里将进行竞技与皇家社会本赛季的第一场巴斯克德比,非常关键。”今晚,我们的目标将锁定在他们身上…… 2 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两个小时,波萨(毕尔巴鄂最大的酒吧一条街)大道上挤满了形形色色的球迷,分别穿着毕尔巴鄂和皇家社会的队服。此时,汽车是禁止在这里通行的。穿着千篇一律的球衣看球并不是西甲的球迷所喜欢的,但在波萨,几乎每个人都穿着竞技队的红白球衣,或者社会队的蓝白球衣,再或者是Ikurrina(巴斯克区旗的颜色,由绿色、白色和红色组成)的颜色。这里的女球迷所占的比例也高于其他西甲球队,不过,她们好像没有一丝仇恨的情绪。这条街的尽头便是圣马梅斯球场,它位于市中心,是毕尔巴鄂竞技的象征。这些球迷们的计划是这样的,先尽情享受手中的啤酒,然后投入到紧张而激烈的德比大战中去。 毕尔巴鄂,西班牙的第五大城市,大约有100万人口,是一个有着高楼大厦和迷人风景的现代化都市。“人们认为我们都是野蛮分子,这里随时会有炸弹,”毕尔巴鄂竞技的球迷伊格尔说,“但事实不是这样的,这里比很多大城市都要安全。” 和大部分西班牙北部的城市一样,毕尔巴鄂也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当地的铁矿资源丰富。所以凭借着造船业,毕尔巴鄂很快就成为伊比利亚半岛的第一大工业城市。那里的英国后裔基本都来自东北部或南部沿海的造船世家,他们在19世纪末移民至此,第一次为当地人注入了足球的概念。同时,随着英国同巴斯克地区商业和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毕尔巴鄂人看到了英国工业的强大和各种新鲜事物,一些青年便纷纷背井离乡去英国学习先进的工业技术。在英国,这些人看到了足球,并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在回国后于1901年9月5日组建了一支叫毕尔巴鄂的球队,采用红白队服也是由桑德兰那里得到的启发。 此后,从事足球的青年人和球迷与日俱增,1910年,俱乐部花费89000比塞塔买下一块地。1913年8月21日,圣马梅斯球场正式建成。在最初的八届西班牙联赛中,毕尔巴鄂曾四度问鼎冠军。1941年,为了符合“队名中必须有西班牙语”的规定,毕尔巴鄂借鉴了马德里竞技的名字,正式更名为毕尔巴鄂竞技队。 3 作为一支八次夺得联赛冠军的球队,毕尔巴鄂竞技在西班牙联赛的夺冠成绩簿上排名第三,而且还和皇马与巴萨并肩成为仅有三支没有降过级的球队。虽然有很多毕尔巴鄂当地的企业希望和球队联手,但竞技队始终不肯让商业赞助出现在球衣上,他们不想让任何与足球无关的不单纯因素使这身红白队服变得黯淡。但毕尔巴鄂绝不是“拒内”,他们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征,那就是只接收巴斯克球员。 直到1989年,皇家社会(全名是圣塞巴斯蒂安皇家社会足球俱乐部)才确定了只采用本土的年轻人作为该队成员的想法。但同时,他们也接收邻居纳瓦拉和拉里奥哈的球员。到目前为止,社会队共夺得两次联赛冠军,并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打进过联盟杯半决赛。而他们接收球员的政策也在改变,因为他们的邻居范围在扩大。 和巴斯克地区的其他球队相比,毕尔巴鄂竞技在俱乐部规模、名气和经济实力方面都占有一定优势,因此,很自然地成为当地球员的首选。面对无法与竞争对手抗争的事实,社会队不得不打破传统,开始向巴斯克地区以外的球员抛出橄榄枝。与此同时,巴斯克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引进的球员绝不能是巴斯克以外的西班牙人。1989年,利物浦的约翰・奥尔德里奇(爱尔兰人)成为第一个“外人”,在75场比赛攻进40球后,所有的争议就此停止。看来进球可以使一切问题平息,更可以将整个世界都联系在一起。很快,阿特金森和凯文・理查德森就步奥尔德里奇的后尘来到皇家社会,他们也都为球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毕尔巴鄂竞技的“非巴斯克球员不接收”的规定开始于1912年,这也使该地涌现出许多杰出的青年球员,巴斯克地区的足球在西班牙早期的足球史上名列前茅。在竞技队的历史上有很多功勋卓著的名人。一位是曾经影响了整个巴斯克足球的英国主教练,还有一位就是何塞・安东尼奥・阿吉雷,上世纪20年代的杰出球员,他也是毕尔巴鄂竞技俱乐部历史上第一位通过选举产生的主席。当然,还有许多人也和他们一样,为毕尔巴鄂和巴斯克足球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记忆。 最初。毕尔巴鄂竞技规定,只有在巴斯克地区出生的球员才可以为俱乐部效力,后来,规定又将范围扩大为在任何地区出生的巴斯克球员。不过,这一规定的最大受益人是西班牙队,因为在国家队中人数最多的俱乐部就是毕尔巴鄂竞技,皇马和巴塞罗那也无法与之相比。在毕尔巴鄂竞技的百年纪念册中,俱乐部主席何塞・马里亚・阿拉特曾这样总结球队的这一规定:“毕尔巴鄂竞技不仅仅是一支球队,他更代表一种精神,这样可以使问题得到更加合理的解决。我们知道自己在世界足坛是独一无二的,这恰恰是我们的特征。我们不想评价自己的好坏对错,仅仅是与众不同而已。我们希望这些孩子以我们这样的俱乐部为荣,也希望我们可以将这种体育精神坚持到底,这绝不是一种商业概念。我们希望可以把我们的球员打造成真正的男子汉,而非球员那么简单。每当有球员加盟并上演处子秀,我们都感到异常欣慰,感到自己履行了俱乐部的创始者们和先人的使命,并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状态。” 阿希尔・阿拉特――俱乐部的历史学家,每当有人问到俱乐部的这一规定是否带有排外和种族主义的倾向时,他都会坚定地回答:“这个问题很可笑,就好像有人问爱尔兰队是否有种族歧视,因为他们的国家队都是爱尔兰人一样。只召巴斯克球员入队是我们的传统,和种族歧视一点关系也没有。如果明天有个从厄瓜多尔来的人让他的孩子进入我们的青年队,那么这个孩子是可以为竞技队效力的。一名球员出生在巴斯克地区,或者从其孩提时代开始便一直在为巴斯克的俱乐部踢球,那么他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一员,这也是我们对小孩子放宽政策的原因所在。所以,这个规定绝不是自私和狭隘的。” 阿希尔・阿拉特的比喻很恰当,他是要告诉大家,毕尔巴鄂竞技和国家队一样有自己的用人原则,讲究一种血缘关系。尽管目前将这种巴斯克血统延续得很好,但他们仍然不能有一点松懈。“我们已经有20年没有拿过冠军了,”阿希尔・阿拉特耸耸肩说,“但我们的态度和人生观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反而更加根深
蒂固。大家都学会了忍耐,在不能夺冠的情况下,大家能勇敢地面对并接受现实。不像皇马,稍不顺心就会大动干戈地引进球员。可在毕尔巴鄂竞技,没人提出让‘外人’加盟的建议。这个规定的确有局限性,也为我们带来一些障碍,但这使俱乐部和球迷之间的关系更为亲近。在这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在竞技队踢球的邻居或亲朋好友。在这个小地方,我们的球员都是知名的球星,或者是极有潜力的青年才俊,大家甚至对竞技俱乐部的官员都很熟悉,他们爱这支球队。每周去伯纳乌看皇马比赛的人中,可能有3万人都是游客,这些人是冲球星去的.他们可能今天看皇马,明天则去看切尔西。他们不关心球队的成绩,只关心谁在踢球。他们今天在这儿,明天可能去那儿,毫无目标性。” 那么社会队是因为引进了“外人”而失去了民心吧?“不,那是皇马给人的感觉,”阿拉特接着说,“也许我的想法并不对,但社会队三年前在西甲联赛成绩极好时,球迷们真的很高兴。当他们胜利时,他们因为自己引进了这些球员而自豪。但失利后,他们又真的很想恢复从前的规定。”这里的球迷有着巴斯克人共有的思维方式,而且对马德里的一切都持怀疑态度,“皇马是我们在每个赛季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伊格尔解释说,“他们声称自己是西班牙足球的中坚力量,可那里还有多少西班牙球员?” 许多竞技球迷都不认为这是一个排斥“外人”的规定,他们只当它是一个只认可巴斯克人的决定。而且他们不排斥聘请外籍教练,包括英国人弗雷德里克、威利姆和霍华德・肯道尔等人都有过在竞技执教的经历。的确,前埃弗顿主帅在这里并不成功,但他很努力,也很受大家的欢迎和尊敬。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这样,每当竞技队到利物浦去打季前的热身赛,肯道尔一定会到机场迎接这支他曾经倾注了心血的球队。 每当球迷们为俱乐部挑选球员出谋划策,竞技的每个人都站出来表示支持。“我宁愿选择降级也不希望改变,人们都喜欢这个规定,”伊格尔说,“球迷们愿意来Lezama(竞技的训练基地)为球队挑选未来之星,我们也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在巴斯克有很多有天赋的球员,我希望他们都能来竞技,这样也意味着大家没有沟通的障碍。我们不想让一个巴西人来,在这里进球后他可能会攀到高枝,然后没有一丝留恋地离开。”如果巴斯克球员冲着更高的薪水离开竞技呢?比如阿希尔・德尔・奥尔诺就加盟了切尔西?“如果一名巴斯克球员因此获得了成功,那么我会为他高兴,我们不能阻止他的雄心,”另一名竞技球迷说,他的名字也叫做阿希尔。 很明显,对于竞技的“坚持”,感触最深的就是皇家社会。“他们占有了这里最好的球员。我们不得不因此改变最初的决定,”社会队的铁杆球迷迈克尔说,“现在对我们来说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是否会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球员来自吉普斯夸(圣塞巴斯蒂安是吉普斯夸省的省会)以外的地方。但竞技绝不能说他们比我们更加巴斯克,因为Donostia(在巴斯克方言里也是圣塞巴斯蒂安的意思)远比他们巴斯克得多。毕尔巴鄂是一个工业城市,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有太多的外乡人迁移到那里。我们这个城市的人明显更加漂亮,因为我们有纯正的巴斯克血统。” 4 在前往圣马梅斯球场的途中,我们的视线再次被吸引。这里有形形色色的球迷,其中一个球迷出现在我们面前,介绍自己是支持毕尔巴鄂竞技的德国球迷的代表。站在波萨的球迷中间,和他们交流,你会对竞技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该队的主场圣马梅斯球场曾被认为是西班牙基础设施最好也最有气氛的球场之一,而且在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时被重新修建过。不过,如今这里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场灯急需更换、停车场紧张、很多钢钉断裂等等,而且这里只能容纳4万人,已没有扩建的空间。 “我想换个球场,因为每次买票来这里看球前我都要做很激烈的思想斗争。”一位球迷无奈地说。上赛季,这里的平均上座率为33726人(皇家社会为22129),仍然有6000个座位虚席以待。即便是迎来巴斯克德比,你也可能会在开赛前买到打折的票。 球场拱形的主看台位于一条以“Pichichi”命名的街道上。在西班牙,“Pichichi”这个词的含义就是最佳射手,这是毕尔巴鄂20世纪初的巨星拉菲尔・莫雷诺的绰号。莫雷诺是一名多产射手,曾经在1913年攻进了圣马梅斯球场建成后的第一球,他是一个混血,其父亲是移民于此的外乡人,母亲则是巴斯克人。遗憾的是,1922年,只有29岁的莫雷诺死于斑疹伤寒症,但他的名字永留史册,被西班牙人称为历史上第一个头号巨星和杀手。为了纪念他,西甲最佳射手的奖杯就被命名为“Pichichi”。 每逢德比大战。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说圣马梅斯是最有气氛的球场之一。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皇家社会和毕尔巴鄂竞技才摆脱了从场上打到场下的局面。 其实双方球迷的关系并不是一直处于焦灼状态,1977年,毕尔巴鄂竞技队首次闯入欧洲联盟杯的决赛,最终,他们输给了尤文图斯。皇家社会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两夺联赛冠军,这也曾令竞技球迷异常兴奋,尤其1981-1982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同皇家马德里队进行殊死搏斗的情景令人记忆犹新,在比赛还有12秒便结束时,社会队攻入一球取得了胜利。并首次捧起了联赛的冠军奖杯。随后,竞技球迷对于球队的忠诚不渝也很快得到了回报,1983和1984年,在年轻的主教练哈维尔・克莱门特的率领下,竞技再次夺得了联赛冠军。对于巴斯克人来说,这两支俱乐部都是他们的最爱,只要不是德比大战。他们会给予两队同样的支持,这就是足球的魅力。 1988年,他们的关系有些变味了。当时社会队在一个赛季的联赛中只打进了38个球,主教练约翰・托萨克引咎辞职后去了皇马,与此同时,竞技队挖来了这些进球的主要创造者――前锋洛伦。七年之后再次出现了这样的小插曲,竞技以千万英镑的价格买来了社会队的年轻国脚埃切贝里亚。社会队因此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伤害,一方面,他们的年轻射手执意要加盟他们最主要的劲敌,另一方面,他们意识到对手已经打破了他们之间曾经那“互不挖角”的君子协议。为此,两家俱乐部僵持了两年。 在接下来的赛季里,埃切贝里亚没有在德比战中亮相,他因此又得罪了毕尔巴鄂的球迷。2001年,尽管他回归皇家社会,并打进了两个球,但球迷们仍然不买账,因为他们的心中已经有了新的英雄,不再那么迫切地需要埃切贝里亚。 现年29岁的埃切贝里亚代表毕尔巴鄂竞技征战7400余场联赛,当他在两队的夹缝中生存的那几年,球迷的关系在表面上已经基本达到了冰释前嫌的程度。“大多数球迷相处得都十分融洽,你甚至可以在街头看到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竞技的球迷胡安说,“但我们从骨子里并不接纳对方,我还和圣塞巴斯蒂安的人动过手。不过,虽然我们两支球队的球迷之间没有友谊可言,但我们都支持巴斯克足球,这听起
来有些奇怪吧?作为竞技的铁杆球迷,社会队的球迷对我们恨之入骨,他们认为我们很傲慢。这是嫉妒,因为我们的球队比他们的要强大,而且我们还有经济实力,可以买来他们那里最好的球员。球员们也更愿意来竞技踢球,因为我们是巴斯克足球的旗帜,这里的薪水也高。至于圣塞巴斯蒂安,我认为那里的法国人似乎更多。”圣塞巴斯蒂安是西班牙最富有的城市之一,竞技球迷的话显然很片面,而且可以说是相当不自切的。 5 在球赛开始前,球迷们出现在了体育场内。比赛的程序大家自然十分清楚,双方的球迷之间也没有用具体标志进行划分,只是一些游客被安排在两边球门后方的座位上。开球前,两大幅格雷罗的画像出现在了看台上。这位32岁的前锋14岁便代表一队打比赛,生和毕尔巴鄂竞技牵手走过了24个春秋后,于今夏选择了退役。如今,他仍然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执教竞技。社会队的球迷也在渴望胜利,1995年5月28日是个特殊的日子,那天坐镇阿诺伊塔的皇家社会曾以5比0狂胜老大哥毕尔巴鄂,创造了巴斯克德比史上最辉煌的胜利,此次圣塞巴斯蒂安人显然是想让昨日重来。 比赛当天,空气中弥漫着不一样的味道,连温度都好像升高了许多,让人感觉到了8月份才有的闷热。没有开场舞和表演,只有人们的歌声在空中回荡。看台上挤满了人,这一场面可谓壮观,要知道平时的比赛日,几乎会有一半的座位空着(上赛季,只有39%的比赛达到了满座),甚至在同拉科鲁尼亚的冠军联赛参赛席位之战中也只有20794名球迷前来观战。在毕尔巴鄂,有95%的球迷都是圣马梅斯球场的常客,他们都穿着竞技队的红白球衣,彼此熟悉,见面时会亲切地打着招呼。 圣马梅斯球场的看台很高,与球场的距离也很近,座位一个挨着一个,狭小的空间让人透不过气,大家都迫切希望能拥有一个宽敞又舒适的新球场。社会队的阿诺伊塔球场在1993年正式投入使用,能容纳32000人。但球迷似乎并不买账,他们更喜欢从前的阿托卡球场,那里座位与座位之间的距离正合适,也更有比赛的气氛。 哈维・马丁内斯,一位17岁的中场小将上演了他的处子秀,在他的名字被宣布后,人们献给他的是发自内心的掌声。他们好像知道他将在这里度过未来的15年,而且想给他一种家的感觉。 比赛开始了,好多的长传冲吊令人眼花缭乱,让人很容易便联想到了英格兰足球。上半场,竞技队牢牢地控制住了局面。每当边裁举旗示意竞技球员越位,球迷们都会对其报以嘘声。终于,球迷们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裁判判给竞技一个点球,每个人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方的球迷则质疑裁判的判罚,他们情绪激动,显然。他们和裁判的想法背道而驰。 1比0,比分发生了变化。“竞技!竞技!竞技!”球迷们在呐喊。巴斯克一共有三四种方言,为了和圣塞巴斯蒂安的球迷加以区分,竞技球迷通常会选用一种代表自己的口音为球队呐喊助威。 下半场,社会队的表现明显好于上半场,但一直到终场前5分钟,他们都没能扳平比分。这时,现场发生了骚乱,球迷们开始向场内投掷杂物,就连球门后方没有明显立场的球迷都加入到这场混战中。一些竞技球迷也无心庆祝即将到来的胜利,不断向对方球迷投掷塑料瓶。巴斯克地区的警察不得不前来制止这场球迷骚乱,他们向球迷们发出警告:“快停止,继续下去你将会有麻烦!”终于,塑料瓶大战被平息。 这是本场比赛最后的战争,一切看起来又恢复了平静。两队的球迷都希望能够在本赛季打个平手,他们的野心在缩小,甚至被一分为二。同时,竞技队也还在坚持,他们要把自己打造成当地最强大的球队,而且绝不会在用人上妥协。他们不打算将引进球员的范围扩大,更不想使其成为一种商业炒作的工具。他们的球迷仍将忠心不渝,他们为拥有这样一支不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标的球队而骄傲和自豪。
编译 明 风 没有哪对邻居比毕尔巴鄂竞技和皇家社会更火爆和仇恨对方,人们常说,巴斯克德比是最激烈、最粗野的比赛。可尽管如此,每当两队相遇时,他们还是认为对方并不是很“巴斯克”,这也是每次比赛,双方都会创造犯规次数新纪录的原因。 1 “在我们的城市里有两间教堂,”毕尔巴鄂某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一间是人们前去祈祷的圣地亚哥大教堂,另一间就是圣马梅斯球场的所在地,那里是竞技队的主球场。就是这里,”他指着地图上的那个小圆圈说,“今晚,这里将进行竞技与皇家社会本赛季的第一场巴斯克德比,非常关键。”今晚,我们的目标将锁定在他们身上…… 2 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两个小时,波萨(毕尔巴鄂最大的酒吧一条街)大道上挤满了形形色色的球迷,分别穿着毕尔巴鄂和皇家社会的队服。此时,汽车是禁止在这里通行的。穿着千篇一律的球衣看球并不是西甲的球迷所喜欢的,但在波萨,几乎每个人都穿着竞技队的红白球衣,或者社会队的蓝白球衣,再或者是Ikurrina(巴斯克区旗的颜色,由绿色、白色和红色组成)的颜色。这里的女球迷所占的比例也高于其他西甲球队,不过,她们好像没有一丝仇恨的情绪。这条街的尽头便是圣马梅斯球场,它位于市中心,是毕尔巴鄂竞技的象征。这些球迷们的计划是这样的,先尽情享受手中的啤酒,然后投入到紧张而激烈的德比大战中去。 毕尔巴鄂,西班牙的第五大城市,大约有100万人口,是一个有着高楼大厦和迷人风景的现代化都市。“人们认为我们都是野蛮分子,这里随时会有炸弹,”毕尔巴鄂竞技的球迷伊格尔说,“但事实不是这样的,这里比很多大城市都要安全。” 和大部分西班牙北部的城市一样,毕尔巴鄂也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当地的铁矿资源丰富。所以凭借着造船业,毕尔巴鄂很快就成为伊比利亚半岛的第一大工业城市。那里的英国后裔基本都来自东北部或南部沿海的造船世家,他们在19世纪末移民至此,第一次为当地人注入了足球的概念。同时,随着英国同巴斯克地区商业和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毕尔巴鄂人看到了英国工业的强大和各种新鲜事物,一些青年便纷纷背井离乡去英国学习先进的工业技术。在英国,这些人看到了足球,并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在回国后于1901年9月5日组建了一支叫毕尔巴鄂的球队,采用红白队服也是由桑德兰那里得到的启发。 此后,从事足球的青年人和球迷与日俱增,1910年,俱乐部花费89000比塞塔买下一块地。1913年8月21日,圣马梅斯球场正式建成。在最初的八届西班牙联赛中,毕尔巴鄂曾四度问鼎冠军。1941年,为了符合“队名中必须有西班牙语”的规定,毕尔巴鄂借鉴了马德里竞技的名字,正式更名为毕尔巴鄂竞技队。 3 作为一支八次夺得联赛冠军的球队,毕尔巴鄂竞技在西班牙联赛的夺冠成绩簿上排名第三,而且还和皇马与巴萨并肩成为仅有三支没有降过级的球队。虽然有很多毕尔巴鄂当地的企业希望和球队联手,但竞技队始终不肯让商业赞助出现在球衣上,他们不想让任何与足球无关的不单纯因素使这身红白队服变得黯淡。但毕尔巴鄂绝不是“拒内”,他们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征,那就是只接收巴斯克球员。 直到1989年,皇家社会(全名是圣塞巴斯蒂安皇家社会足球俱乐部)才确定了只采用本土的年轻人作为该队成员的想法。但同时,他们也接收邻居纳瓦拉和拉里奥哈的球员。到目前为止,社会队共夺得两次联赛冠军,并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打进过联盟杯半决赛。而他们接收球员的政策也在改变,因为他们的邻居范围在扩大。 和巴斯克地区的其他球队相比,毕尔巴鄂竞技在俱乐部规模、名气和经济实力方面都占有一定优势,因此,很自然地成为当地球员的首选。面对无法与竞争对手抗争的事实,社会队不得不打破传统,开始向巴斯克地区以外的球员抛出橄榄枝。与此同时,巴斯克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引进的球员绝不能是巴斯克以外的西班牙人。1989年,利物浦的约翰・奥尔德里奇(爱尔兰人)成为第一个“外人”,在75场比赛攻进40球后,所有的争议就此停止。看来进球可以使一切问题平息,更可以将整个世界都联系在一起。很快,阿特金森和凯文・理查德森就步奥尔德里奇的后尘来到皇家社会,他们也都为球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毕尔巴鄂竞技的“非巴斯克球员不接收”的规定开始于1912年,这也使该地涌现出许多杰出的青年球员,巴斯克地区的足球在西班牙早期的足球史上名列前茅。在竞技队的历史上有很多功勋卓著的名人。一位是曾经影响了整个巴斯克足球的英国主教练,还有一位就是何塞・安东尼奥・阿吉雷,上世纪20年代的杰出球员,他也是毕尔巴鄂竞技俱乐部历史上第一位通过选举产生的主席。当然,还有许多人也和他们一样,为毕尔巴鄂和巴斯克足球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记忆。 最初。毕尔巴鄂竞技规定,只有在巴斯克地区出生的球员才可以为俱乐部效力,后来,规定又将范围扩大为在任何地区出生的巴斯克球员。不过,这一规定的最大受益人是西班牙队,因为在国家队中人数最多的俱乐部就是毕尔巴鄂竞技,皇马和巴塞罗那也无法与之相比。在毕尔巴鄂竞技的百年纪念册中,俱乐部主席何塞・马里亚・阿拉特曾这样总结球队的这一规定:“毕尔巴鄂竞技不仅仅是一支球队,他更代表一种精神,这样可以使问题得到更加合理的解决。我们知道自己在世界足坛是独一无二的,这恰恰是我们的特征。我们不想评价自己的好坏对错,仅仅是与众不同而已。我们希望这些孩子以我们这样的俱乐部为荣,也希望我们可以将这种体育精神坚持到底,这绝不是一种商业概念。我们希望可以把我们的球员打造成真正的男子汉,而非球员那么简单。每当有球员加盟并上演处子秀,我们都感到异常欣慰,感到自己履行了俱乐部的创始者们和先人的使命,并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状态。” 阿希尔・阿拉特――俱乐部的历史学家,每当有人问到俱乐部的这一规定是否带有排外和种族主义的倾向时,他都会坚定地回答:“这个问题很可笑,就好像有人问爱尔兰队是否有种族歧视,因为他们的国家队都是爱尔兰人一样。只召巴斯克球员入队是我们的传统,和种族歧视一点关系也没有。如果明天有个从厄瓜多尔来的人让他的孩子进入我们的青年队,那么这个孩子是可以为竞技队效力的。一名球员出生在巴斯克地区,或者从其孩提时代开始便一直在为巴斯克的俱乐部踢球,那么他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一员,这也是我们对小孩子放宽政策的原因所在。所以,这个规定绝不是自私和狭隘的。” 阿希尔・阿拉特的比喻很恰当,他是要告诉大家,毕尔巴鄂竞技和国家队一样有自己的用人原则,讲究一种血缘关系。尽管目前将这种巴斯克血统延续得很好,但他们仍然不能有一点松懈。“我们已经有20年没有拿过冠军了,”阿希尔・阿拉特耸耸肩说,“但我们的态度和人生观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反而更加根深
蒂固。大家都学会了忍耐,在不能夺冠的情况下,大家能勇敢地面对并接受现实。不像皇马,稍不顺心就会大动干戈地引进球员。可在毕尔巴鄂竞技,没人提出让‘外人’加盟的建议。这个规定的确有局限性,也为我们带来一些障碍,但这使俱乐部和球迷之间的关系更为亲近。在这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在竞技队踢球的邻居或亲朋好友。在这个小地方,我们的球员都是知名的球星,或者是极有潜力的青年才俊,大家甚至对竞技俱乐部的官员都很熟悉,他们爱这支球队。每周去伯纳乌看皇马比赛的人中,可能有3万人都是游客,这些人是冲球星去的.他们可能今天看皇马,明天则去看切尔西。他们不关心球队的成绩,只关心谁在踢球。他们今天在这儿,明天可能去那儿,毫无目标性。” 那么社会队是因为引进了“外人”而失去了民心吧?“不,那是皇马给人的感觉,”阿拉特接着说,“也许我的想法并不对,但社会队三年前在西甲联赛成绩极好时,球迷们真的很高兴。当他们胜利时,他们因为自己引进了这些球员而自豪。但失利后,他们又真的很想恢复从前的规定。”这里的球迷有着巴斯克人共有的思维方式,而且对马德里的一切都持怀疑态度,“皇马是我们在每个赛季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伊格尔解释说,“他们声称自己是西班牙足球的中坚力量,可那里还有多少西班牙球员?” 许多竞技球迷都不认为这是一个排斥“外人”的规定,他们只当它是一个只认可巴斯克人的决定。而且他们不排斥聘请外籍教练,包括英国人弗雷德里克、威利姆和霍华德・肯道尔等人都有过在竞技执教的经历。的确,前埃弗顿主帅在这里并不成功,但他很努力,也很受大家的欢迎和尊敬。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这样,每当竞技队到利物浦去打季前的热身赛,肯道尔一定会到机场迎接这支他曾经倾注了心血的球队。 每当球迷们为俱乐部挑选球员出谋划策,竞技的每个人都站出来表示支持。“我宁愿选择降级也不希望改变,人们都喜欢这个规定,”伊格尔说,“球迷们愿意来Lezama(竞技的训练基地)为球队挑选未来之星,我们也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在巴斯克有很多有天赋的球员,我希望他们都能来竞技,这样也意味着大家没有沟通的障碍。我们不想让一个巴西人来,在这里进球后他可能会攀到高枝,然后没有一丝留恋地离开。”如果巴斯克球员冲着更高的薪水离开竞技呢?比如阿希尔・德尔・奥尔诺就加盟了切尔西?“如果一名巴斯克球员因此获得了成功,那么我会为他高兴,我们不能阻止他的雄心,”另一名竞技球迷说,他的名字也叫做阿希尔。 很明显,对于竞技的“坚持”,感触最深的就是皇家社会。“他们占有了这里最好的球员。我们不得不因此改变最初的决定,”社会队的铁杆球迷迈克尔说,“现在对我们来说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是否会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球员来自吉普斯夸(圣塞巴斯蒂安是吉普斯夸省的省会)以外的地方。但竞技绝不能说他们比我们更加巴斯克,因为Donostia(在巴斯克方言里也是圣塞巴斯蒂安的意思)远比他们巴斯克得多。毕尔巴鄂是一个工业城市,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有太多的外乡人迁移到那里。我们这个城市的人明显更加漂亮,因为我们有纯正的巴斯克血统。” 4 在前往圣马梅斯球场的途中,我们的视线再次被吸引。这里有形形色色的球迷,其中一个球迷出现在我们面前,介绍自己是支持毕尔巴鄂竞技的德国球迷的代表。站在波萨的球迷中间,和他们交流,你会对竞技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该队的主场圣马梅斯球场曾被认为是西班牙基础设施最好也最有气氛的球场之一,而且在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时被重新修建过。不过,如今这里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场灯急需更换、停车场紧张、很多钢钉断裂等等,而且这里只能容纳4万人,已没有扩建的空间。 “我想换个球场,因为每次买票来这里看球前我都要做很激烈的思想斗争。”一位球迷无奈地说。上赛季,这里的平均上座率为33726人(皇家社会为22129),仍然有6000个座位虚席以待。即便是迎来巴斯克德比,你也可能会在开赛前买到打折的票。 球场拱形的主看台位于一条以“Pichichi”命名的街道上。在西班牙,“Pichichi”这个词的含义就是最佳射手,这是毕尔巴鄂20世纪初的巨星拉菲尔・莫雷诺的绰号。莫雷诺是一名多产射手,曾经在1913年攻进了圣马梅斯球场建成后的第一球,他是一个混血,其父亲是移民于此的外乡人,母亲则是巴斯克人。遗憾的是,1922年,只有29岁的莫雷诺死于斑疹伤寒症,但他的名字永留史册,被西班牙人称为历史上第一个头号巨星和杀手。为了纪念他,西甲最佳射手的奖杯就被命名为“Pichichi”。 每逢德比大战。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说圣马梅斯是最有气氛的球场之一。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皇家社会和毕尔巴鄂竞技才摆脱了从场上打到场下的局面。 其实双方球迷的关系并不是一直处于焦灼状态,1977年,毕尔巴鄂竞技队首次闯入欧洲联盟杯的决赛,最终,他们输给了尤文图斯。皇家社会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两夺联赛冠军,这也曾令竞技球迷异常兴奋,尤其1981-1982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同皇家马德里队进行殊死搏斗的情景令人记忆犹新,在比赛还有12秒便结束时,社会队攻入一球取得了胜利。并首次捧起了联赛的冠军奖杯。随后,竞技球迷对于球队的忠诚不渝也很快得到了回报,1983和1984年,在年轻的主教练哈维尔・克莱门特的率领下,竞技再次夺得了联赛冠军。对于巴斯克人来说,这两支俱乐部都是他们的最爱,只要不是德比大战。他们会给予两队同样的支持,这就是足球的魅力。 1988年,他们的关系有些变味了。当时社会队在一个赛季的联赛中只打进了38个球,主教练约翰・托萨克引咎辞职后去了皇马,与此同时,竞技队挖来了这些进球的主要创造者――前锋洛伦。七年之后再次出现了这样的小插曲,竞技以千万英镑的价格买来了社会队的年轻国脚埃切贝里亚。社会队因此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伤害,一方面,他们的年轻射手执意要加盟他们最主要的劲敌,另一方面,他们意识到对手已经打破了他们之间曾经那“互不挖角”的君子协议。为此,两家俱乐部僵持了两年。 在接下来的赛季里,埃切贝里亚没有在德比战中亮相,他因此又得罪了毕尔巴鄂的球迷。2001年,尽管他回归皇家社会,并打进了两个球,但球迷们仍然不买账,因为他们的心中已经有了新的英雄,不再那么迫切地需要埃切贝里亚。 现年29岁的埃切贝里亚代表毕尔巴鄂竞技征战7400余场联赛,当他在两队的夹缝中生存的那几年,球迷的关系在表面上已经基本达到了冰释前嫌的程度。“大多数球迷相处得都十分融洽,你甚至可以在街头看到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竞技的球迷胡安说,“但我们从骨子里并不接纳对方,我还和圣塞巴斯蒂安的人动过手。不过,虽然我们两支球队的球迷之间没有友谊可言,但我们都支持巴斯克足球,这听起
来有些奇怪吧?作为竞技的铁杆球迷,社会队的球迷对我们恨之入骨,他们认为我们很傲慢。这是嫉妒,因为我们的球队比他们的要强大,而且我们还有经济实力,可以买来他们那里最好的球员。球员们也更愿意来竞技踢球,因为我们是巴斯克足球的旗帜,这里的薪水也高。至于圣塞巴斯蒂安,我认为那里的法国人似乎更多。”圣塞巴斯蒂安是西班牙最富有的城市之一,竞技球迷的话显然很片面,而且可以说是相当不自切的。 5 在球赛开始前,球迷们出现在了体育场内。比赛的程序大家自然十分清楚,双方的球迷之间也没有用具体标志进行划分,只是一些游客被安排在两边球门后方的座位上。开球前,两大幅格雷罗的画像出现在了看台上。这位32岁的前锋14岁便代表一队打比赛,生和毕尔巴鄂竞技牵手走过了24个春秋后,于今夏选择了退役。如今,他仍然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执教竞技。社会队的球迷也在渴望胜利,1995年5月28日是个特殊的日子,那天坐镇阿诺伊塔的皇家社会曾以5比0狂胜老大哥毕尔巴鄂,创造了巴斯克德比史上最辉煌的胜利,此次圣塞巴斯蒂安人显然是想让昨日重来。 比赛当天,空气中弥漫着不一样的味道,连温度都好像升高了许多,让人感觉到了8月份才有的闷热。没有开场舞和表演,只有人们的歌声在空中回荡。看台上挤满了人,这一场面可谓壮观,要知道平时的比赛日,几乎会有一半的座位空着(上赛季,只有39%的比赛达到了满座),甚至在同拉科鲁尼亚的冠军联赛参赛席位之战中也只有20794名球迷前来观战。在毕尔巴鄂,有95%的球迷都是圣马梅斯球场的常客,他们都穿着竞技队的红白球衣,彼此熟悉,见面时会亲切地打着招呼。 圣马梅斯球场的看台很高,与球场的距离也很近,座位一个挨着一个,狭小的空间让人透不过气,大家都迫切希望能拥有一个宽敞又舒适的新球场。社会队的阿诺伊塔球场在1993年正式投入使用,能容纳32000人。但球迷似乎并不买账,他们更喜欢从前的阿托卡球场,那里座位与座位之间的距离正合适,也更有比赛的气氛。 哈维・马丁内斯,一位17岁的中场小将上演了他的处子秀,在他的名字被宣布后,人们献给他的是发自内心的掌声。他们好像知道他将在这里度过未来的15年,而且想给他一种家的感觉。 比赛开始了,好多的长传冲吊令人眼花缭乱,让人很容易便联想到了英格兰足球。上半场,竞技队牢牢地控制住了局面。每当边裁举旗示意竞技球员越位,球迷们都会对其报以嘘声。终于,球迷们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裁判判给竞技一个点球,每个人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方的球迷则质疑裁判的判罚,他们情绪激动,显然。他们和裁判的想法背道而驰。 1比0,比分发生了变化。“竞技!竞技!竞技!”球迷们在呐喊。巴斯克一共有三四种方言,为了和圣塞巴斯蒂安的球迷加以区分,竞技球迷通常会选用一种代表自己的口音为球队呐喊助威。 下半场,社会队的表现明显好于上半场,但一直到终场前5分钟,他们都没能扳平比分。这时,现场发生了骚乱,球迷们开始向场内投掷杂物,就连球门后方没有明显立场的球迷都加入到这场混战中。一些竞技球迷也无心庆祝即将到来的胜利,不断向对方球迷投掷塑料瓶。巴斯克地区的警察不得不前来制止这场球迷骚乱,他们向球迷们发出警告:“快停止,继续下去你将会有麻烦!”终于,塑料瓶大战被平息。 这是本场比赛最后的战争,一切看起来又恢复了平静。两队的球迷都希望能够在本赛季打个平手,他们的野心在缩小,甚至被一分为二。同时,竞技队也还在坚持,他们要把自己打造成当地最强大的球队,而且绝不会在用人上妥协。他们不打算将引进球员的范围扩大,更不想使其成为一种商业炒作的工具。他们的球迷仍将忠心不渝,他们为拥有这样一支不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标的球队而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