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效应实验

实验地点:

繁华的街口

实验人数:

三人 以下简称A.B.C

实验过程:

(1)A乔装成路人,走在街口的时候假装突然发病,慢慢坐在地上,然后呼救。

(2)此时C在一隐蔽处,用DV机记录在A假装发病倒地过程中及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路人对A发生这一情况所做出的反应。

(3)一段时间过后,B乔装成路人,在走过A时,上前询问A的情况,并进行救助。

(4)C在一旁用DV机记录在B做出上前询问及救助后,路人又是怎样的反应。 实验现象:

现象一:在A乔装成路人并在街口发病后,过往的众多路人并未上前进行救助或是拨打110,120等急救电话,期间有路人驻足观看,回头张望,抑或视而不见。

现象二:在B上前询问进行救助的行为发生后,有一个路人也走上前询问,接着跟多的路人上前围观和帮助。

实验结论:

现象一和现象二可以分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和从众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正是由于在紧急状态下有其他目击者在场,才使旁观者无动于衷。旁观者效应,他们解释道,不是在于旁观者的“病态”人格,而是在于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 旁观者数量越大,旁观者效应越明显。总体来说,当紧急情形出现时,如果只有一人在场,约有半数的人会伸手相救;如果知道还有另外一个人在场,援助者只有33%;如果知道还有更多的人在场,援助者只有22%。

人们常常要以别人为参照物来定位自己,通过观察别人来判断自己是否正确,所以这就导致了多人在场时反应会变慢。同时每个人都以为别人会做,自己就不做了,或者抱着罚不责众的心态,所以也就没有人会上前帮助或报警了。

从众效应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在认知上或行动上以多数人或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则,进而在行为上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从众正效应;

二是具有消极作用的从众负效应。

积极的从众效应可以互相激励情绪,做出勇敢之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并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反之亦然。

正是由于B的救助行为给旁人的引导,所以更多的人上前救助。

实验地点:

繁华的街口

实验人数:

三人 以下简称A.B.C

实验过程:

(1)A乔装成路人,走在街口的时候假装突然发病,慢慢坐在地上,然后呼救。

(2)此时C在一隐蔽处,用DV机记录在A假装发病倒地过程中及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路人对A发生这一情况所做出的反应。

(3)一段时间过后,B乔装成路人,在走过A时,上前询问A的情况,并进行救助。

(4)C在一旁用DV机记录在B做出上前询问及救助后,路人又是怎样的反应。 实验现象:

现象一:在A乔装成路人并在街口发病后,过往的众多路人并未上前进行救助或是拨打110,120等急救电话,期间有路人驻足观看,回头张望,抑或视而不见。

现象二:在B上前询问进行救助的行为发生后,有一个路人也走上前询问,接着跟多的路人上前围观和帮助。

实验结论:

现象一和现象二可以分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和从众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正是由于在紧急状态下有其他目击者在场,才使旁观者无动于衷。旁观者效应,他们解释道,不是在于旁观者的“病态”人格,而是在于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 旁观者数量越大,旁观者效应越明显。总体来说,当紧急情形出现时,如果只有一人在场,约有半数的人会伸手相救;如果知道还有另外一个人在场,援助者只有33%;如果知道还有更多的人在场,援助者只有22%。

人们常常要以别人为参照物来定位自己,通过观察别人来判断自己是否正确,所以这就导致了多人在场时反应会变慢。同时每个人都以为别人会做,自己就不做了,或者抱着罚不责众的心态,所以也就没有人会上前帮助或报警了。

从众效应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在认知上或行动上以多数人或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则,进而在行为上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从众正效应;

二是具有消极作用的从众负效应。

积极的从众效应可以互相激励情绪,做出勇敢之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并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反之亦然。

正是由于B的救助行为给旁人的引导,所以更多的人上前救助。


相关文章

  • 霍尔效应实验中误差分析及处理 1
  • 霍尔效应实验中误差分析及处理 尹绍全 (乐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霍尔效电压建立的同时所产生的四种附加电压.从而使实验中测量霍尔效电压带来误差,并介绍 了消除误差的方法. 关键词霍尔效应霍尔电压误差修正 霍尔 ...查看


  • 系列位置效应实验报告(终结版)
  • 系别:教育科学系 10级 应用心理学(师范)班 (主试)姓名:李姗(10260111) 同组成员:张丽芝(10260133).邓利军(10260105) 实验日期:2011年12月5日 教师评定: 验证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摘 要 本实验主要研 ...查看


  • 场效应管实验电路设计与测试_姚福安
  •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第3ISS1卷 第12期 2N1002-4956014年12月 CN11-2034TExerimentalTechnoloandManaement pgygVol.31 No.12 Dec.2014 实验技术与方法 ...查看


  • 系列位置效应完成
  • 系列位置效应实验报告 心理11-1 110724108 罗捷 摘要: 本实验主要研究在对汉字进行学习.回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实验采用2*2*20的被试内实验设计,通过被试在不同的实验条件(1秒立即回忆.1秒延迟回忆.2秒立即回忆以及2秒延迟 ...查看


  • 霍尔效应实验中误差分析及处理
  • 霍尔效应实验中误差分析及处理 尹绍全 (乐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霍尔效电压建立的同时所产生的四种附加电压,从而使实验中测量霍尔效电压带来误差,并介绍了消除误差的方法. 关键词霍尔效应霍尔电压误差修正霍尔效应 ...查看


  • 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研究
  • b理科学2002年第25卷第6期 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研究 剖爱伦周丽华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97.g) 摘要实验1以汉字与英文字母为材料,考察了自由回忆中学习与测验之间不同时间问隔(0s与10s)条件下的成绩, ...查看


  •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 实验简介: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A.Einstein)提出光量子假说,发表了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电效应理论,10年后被具有非凡才能的物理学家密里根(Robert Millikan)用光辉的实验证实了.两位物理大师 ...查看


  • 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及特点(1)
  • 10/28/2014 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三因素实验设计 –主效应检验–两次交互作用–三次交互作用–简单效应检验–简单简单效应检验 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单因素实验设计 –主效应检验(main effect)–多重比较 ...查看


  • 塞曼效应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改进
  • 第30卷 2010年5月 第5期 物理实验 V01.30No.5 PHYSICSEXPERlMENTATION May,2010 塞曼效应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改进 杨 冰,丁 蔻,李丽华,董瑞新,闫循领 (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查看


  • [光电效应]教学设计
  • <光电效应>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课题为普通高中物理选修(3-5)第五章波和粒子第一节,高三理科班课程,学时一课时. ·学习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理论--光电效应方程. ·本课教材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学内容:在知识方面,本课作为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