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广联达算量模型

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房春艳 冯雪

2013年10月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目 录

1 总则 ................................................................................................................................... 1

1.1

1.2

1.3

1.4 综述 ............................................................................................................................ 1 依据 ............................................................................................................................ 1 适用范围 .................................................................................................................... 1 术语 ............................................................................................................................ 2

构件 .................................................................................................................... 2

构件图元

线性构件

面式构件

点式构件

不规则体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5

2 用词说明 . 建模规范

2.1

2.2 说明 . 图元建模规范 .

基本建模规范

2.2.1 2.2.2

2.3

.......................................................................................................... 20

.......................................................................................................... 20

构件标高 .......................................................................................................... 20

构件断面尺寸 .................................................................................................. 20

内外墙体定义 .................................................................................................. 20

构件定义标识及替代定义标识 ...................................................................... 21 2.3.1 2.3.5 2.3.6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1 总则

1.1 综述

三维设计建模规范,目前国内各设计院都在着手建立自己的三维设计规范,但还缺乏行业内公认的、可执行的三维设计规范。但BIM发展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上游的BIM模型如果不能很好的传递、应用到下游,BIM的持续发展。

对三维设计建模做相应约束,并可延续应用到施工及运维阶段。

本规范包括两大部分:(仅限于三维设计和造价算Revit和造价建模工具GCL2013

Revit根据造价算量国标规范要求对Revit

1.2 依

1.3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使用Revit进行土建专业三维建模,并且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建模方式和构件范围及构件建模规范要求。本规范不支持未列在本规范内的构件以及其它三维建模软件所建模型。本规范图元建模规范部分适用于整个设计阶段,构件规范部分更适用于接口要求,是三维设计规范的一部分,不是三维设计规范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的全部。

1.4 术语

1.4.1 构件

构件是对建筑工程中某一具体构件所具有的属性的描述,是预先定义的某类建筑图元描述的集合体。

1.4.2 构件图元

的模型,每个图元都对应有自己的构件。

1.4.3 线性构件

称为线性构件,如墙、梁、条形基础等。

1.4.4 面式构件

本身断面不能被拉伸,高度可以被修改的构件图元,称为点式构件,如柱、独立基础。

1.4.6 不规则体

不能判断为可编辑的点、线、面构件的图元体,称为不规则体。不规则体导入到广联达土建算量BIM专版GCL2013后,在GCL2013中不能编辑和修改。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1.5 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

2 建模规范

2.1 说明

Revit构件类别有限,因此在实际建模时常常使用替代构件为了更好的承接到造价算量模型中,根据造价算量国标规

须符合替

2.2 图元建模规范

2.2.1 基本建模规范

2.2.1.1 建模方式

所有构件,如果计划把三维设计模型导入为造价算量模型,则不应在REVIT中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使用体量建模和内建模型方法建模。

2.2.1.2 楼层定义

按照实际项目的楼层,分别定义楼层及其所在标高或层高。其中,楼层标高应按照一套标高体系定义,标高数值宜以米为单位表示,层高数值宜以毫米为单位表示。

2.2.1.3 标高体系

在设计建模过程中,在同一专业中

2.2.1.4 原点定位

2.2.1.5

严禁在一层或三层采用调整标高方式绘制二层的柱,其它构件图元同理。

注意:本条规范,特别是对于梁板,设计习惯是当前层的梁板在上一层绘制,应调整过来。

2.2.1.6 参照绘制

一般不应采用参照引用方式绘制,因为以这种方式绘制后再合成的整体模型,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如果合模方法不对,Revit本身合模后的模型会存在很多问题。

若采用参照绘制,则合模时注意采用正确的合模方法,保证合模信息的准确性;否则需要将引用的参照单独导出(GFC),然后再导入到广联达算量GCL中。

注意:实际项目中,项目群中各单体项目会出现相似度很高的不同单体项目,此时设计多会采用参照方式绘制。如果以此方式绘制,导出时只能分别按对应楼层导出,同时设计需要注意当前单体工程的修正。

2.2.1.7 重叠绘制

况出现。 Revit

出现差错,因此,效率。

目前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板重叠建模不合法情况示例:

a

.板部分重叠情况:两块或两块以上板部分重叠

柱重叠建模不合法情况示例:

柱与柱完全重叠:即同一空间位置多次绘制了柱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2.2.1.8 线性构件封闭性

进GCL

线性图元正确画法如下: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2.2.1.9

Revit但使用者往往不使用捕捉功能,即使是微小的偏差也会例如如果板与板之间存在缝隙,则造价算量时,这样会导致工程量成倍增加。目前设计建模软件没有这因为设计是源头,计算机无法确切的确定设计是否是失误还是实因此造价和施工类软件不能给出相应的提醒机制,这部分必须由

目前发现出现此类问题较多的是板(板与线状构件、板与面状构件)、墙(墙与点状构件、墙与线状构件、墙与面状构件)、台阶等构件。如下图所示,板与板之间存在缝隙。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存在,在建模时应使用捕捉功能并捕捉到相应的轴线交点或者相交构件的相交点或相交面处,严禁人为判断相交点或相交面位置。

2.2.1.10 草图编辑

Revit的草图编辑非常灵活,比如墙的编辑轮廓。编辑轮廓的时候可以在墙体内开洞,也可以在墙体外再增加局部墙,虽然导出标准可以处理,但会转化为异型墙。如图所示:

性等是不可以编辑的。

2.2.2 图2.2.2.1

但采用如下方法绘制的墙体导入后均是不编辑墙轮廓

a.墙的任意一边是用样条曲线绘制的,导入GCL2013之后墙是不规则体。 b.墙的任意一边是用椭圆、半椭圆绘制的,导入GCL2013之后墙是不规则体。 c.在墙上用编辑轮廓开洞口。

2.墙附着板、屋顶底部或者顶部

墙附着板、屋顶之后,墙的顶面或者底面会被板切成带斜坡的,导入GCL2013之后墙是不规则体(如下图)。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2.2.2.2 板绘制

按设计要求绘制板即可,对于洞口画法以及斜板显示稍加说明。

1.板上洞口绘制规范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在板上可以用竖井、楼板洞口剪切(按面、垂直)、直接绘制带洞口的板,推荐画法用直接绘制带洞口的板,如下图板洞口绘制示例:

2.设计模型和算量模型显示差异

在revit中设置的斜板导入到GCL之后显示和revit这样做的目的

2.2.2.3

梁绘制

梁绘制,包括梁、圈梁、连梁等不同类别的梁。

梁按正常设计规定进行绘制即可,但应注意梁板相交时,尽量不要用修改/链接命令,连接之后可能导致图元截面很复杂,导出之后为不规则体属性不可以编辑。下图为梁板剪切链接示例: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2.2.2.5 柱绘制

包括建筑柱、结构柱、构造柱绘制。其中, Revit中的斜柱导入GCL GCL按照未附着之前的形状导入。

注:Revit之后不会和GCL中的斜柱进行匹配,会导成为不规则柱。

GCL按照未附着

1.GCL的门窗必须依附在墙上、天窗依附在屋面板上,所以如果Revit绘制的时候门窗与墙体脱离了(如门窗框的厚度超出墙的厚度,门窗的底标高超出墙高的范围等),会导致门窗无法导入到GCL中。

2.Revit门窗族的定制时,最好先开洞口剪切。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注:门窗跨层附着同一道墙体处理没问题;门窗跨层附着不同墙体,目前GCL只支持规则墙上布置规则的门。飘窗目前只处理了窗族当中的凸窗-斜切会拆分成窗和楼板,其他的凸窗没有进行拆分。

3.显示问题:在revit中门窗的显示比较形象,中的只是门窗洞口的实际洞口的尺寸,门窗框和造型不会导入到但是不影响工程量显示,右侧为GCL显示):

4.如果门窗所在的墙是不规则体,那么无论门窗本GCL之后的门窗均是不规则体,门窗属性不可以编辑。-斜切)导入之后只有顶板、底板和窗,

5.精装造型问题:如果窗族中的模型在墙上有空心融合,且没有洞口,需要在类型名称标注"装饰作用"字段。

2.2.2.7 过梁绘制

过梁在原来二维设计时代基本都放在设计说明中,但BIM设计中,为了体现模型的完整性,原来在设计说明中体现的圈过梁、构造柱等,也应建立相应的

BIM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模型。

过梁按照设计规定,一般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下方,如下图示:

2.2.2.8 楼梯的绘制

在RevitGCL中,楼梯的梯段、梯梁和休息平台可以拆分。但是因GCL楼梯建模方式不同,因此导入之后

在Revit导入GCL之后不会拆分为梯段、梯梁和休

坡道绘制

Revit中坡道采用本身的坡道绘制,或者采用板或者常规模型替代绘制。采用替代绘制方式时,名称中需要包含坡道字样,参看后边构件命名规范要求。

2.2.2.10 墙面图元绘制

两种绘制方式:墙中面层定义绘制或者使用墙替代绘制。两种方式只能采用其中一种,不能两种混用。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墙中面层绘制方式注意事项:

外墙上需要布置一个外墙面和一个内墙面,内墙上均是内墙面,外墙结构层上边为外墙面,结构层下边为内墙面。

注:在设置墙面的时候不要勾选包络,因为GCL软件建模不支持,但是其计算已经考虑,所以不需要重复设置;若墙是不规则的则墙面一定是不规则的。GCL软件暂不支持不规则墙面的建模。

2.2.2.11 墙裙图元绘制

在Revit中没有墙裙构件,制,点式绘制在墙上。

GCL可识别嵌入墙中的墙裙/踢脚,/踢脚不能识别。如下图所示:

能够识别的墙裙/

不能识别的墙裙

/

踢脚绘制形式: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GCL软件不支持在墙属性上直接加饰条的墙裙绘制方法,如下图所示:

在RevitGCL中时,墙裙为不规则体,且墙裙与墙的相对位置不变,则墙裙将会与其相隔这个面层的宽度。

2.2.2.12 踢

天棚、楼地面图元绘制

在Revit中没有天棚、楼地面构件,为了实现建模的形象化,我们替代方式绘制天棚、楼地面。

替代绘制方式有两种:板中面层定义绘制或者使用板替代绘制。两种方式只能采用其中一种,不能两种混用。

板中面层绘制方式: 在楼板中(包含结构、建筑)定义面层,结构层上边的是楼地面,下面的是天棚,不勾选包络,如下图所示: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注意:

1) 【0,10000】之间的整数。

2) 天棚、(参照板),软件暂不

支持不规则天棚、楼地面的建模。

板替代绘制方式:

2.2.2.14

在柱族、梁族里在管理页签下点对象样式添加装饰子类别,将柱、

2.2.2.15 保温层图元绘制

绘制方式:采用墙中保温层定义方式绘制。常规绘制方式即可。

注:在设置保温层的时候不要勾选包络,GCL软件建模不支持,但是计算已经考虑,所以不需要重复设置;若墙是不规则的则保温层一定是不规则的。软件暂不支持不规则保温层的建模。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2.2.2.16 独立基础绘制

使用Revit中的独立基础绘制即可。

多单元体组成的独立基础,导入后为不规则独立基础,不会与GCL中已有的参数化独立基础匹配。

2.2.2.17 桩承台绘制

使用Revit 台匹配。

2.2.2.18 条形基础绘制

使用Revit

GCL中已有的参数化条形基础匹配

2.2.2.19 筏

使用其中使用楼板边缘时名称中需

集水坑绘制

使用Revit中的结构基础或常规模型绘制即可,名称中需要包含集水坑字样。 注意:集水坑必须绘制到筏板基础上,否则,导入后图元非法。

2.2.2.21 桩绘制

使用Revit中的结构柱或独立基础绘制即可,名称中需要含有桩字样。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2.2.2.22 垫层绘制

使用Revit中的结构楼板或基础楼板或常规模型绘制即可,名称中需要包含垫层字样。

2.2.2.23 挑檐绘制

Revit中挑檐采用替代绘制方式,具体的替代方式参看后边构件对应表。 挑檐导入后均为异形挑檐,不匹配为面式挑檐。

2.2.2.24 雨篷绘制

Revit

2.2.2.25 栏板、压顶绘制

Revit表。

2.2.2.26 散Revit

台阶绘制

Revit中台阶采用替代绘制方式,具体的替代方式参看后边构件对应表。

2.2.2.28 栏杆扶手绘制

Revit中栏板扶手采用对应的栏杆扶手绘制,导入GCL后为不规则体。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2.3 构件建模规范

以上为图元建模时的一些规范或注意事项,以下为上述图元在定义构件时需要注意事项及构件定义或替代定义的规范要求。

2.3.1 构件命名

Revit中构件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因此实际工程建模时,很多构件都需要替代定义。为了明确Revit

2.3.2 构件材质

Revit中的构(即增加一个字段,”),并填写上相应的属性值(是什么材质写什么材质名称)。

2.3.3 构

构件断面尺寸

按照构件图元实际设计尺寸定义即可,以毫米为单位。

2.3.5 内外墙体定义

内外墙对于设计来说,其受力、配筋、构造等都会有所不同,但设计时一般都是人为根据图纸来判断内外。使用BIM进行设计建模应考虑后续的承接应用以及自动化的需要,因此,需要在建模时严格区分内外墙。

使用Revit建模时,区分内外墙的方法如下:墙构件定义界面,选择“编辑类型”,弹出窗体后选择“功能”属性项,其属性值有“内部”、“外部”两个属性值,按照内外墙选择相应的是内部还是外部即可,具体如图所示: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广联达算量模型

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房春艳 冯雪

2013年10月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目 录

1 总则 ................................................................................................................................... 1

1.1

1.2

1.3

1.4 综述 ............................................................................................................................ 1 依据 ............................................................................................................................ 1 适用范围 .................................................................................................................... 1 术语 ............................................................................................................................ 2

构件 .................................................................................................................... 2

构件图元

线性构件

面式构件

点式构件

不规则体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5

2 用词说明 . 建模规范

2.1

2.2 说明 . 图元建模规范 .

基本建模规范

2.2.1 2.2.2

2.3

.......................................................................................................... 20

.......................................................................................................... 20

构件标高 .......................................................................................................... 20

构件断面尺寸 .................................................................................................. 20

内外墙体定义 .................................................................................................. 20

构件定义标识及替代定义标识 ...................................................................... 21 2.3.1 2.3.5 2.3.6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1 总则

1.1 综述

三维设计建模规范,目前国内各设计院都在着手建立自己的三维设计规范,但还缺乏行业内公认的、可执行的三维设计规范。但BIM发展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上游的BIM模型如果不能很好的传递、应用到下游,BIM的持续发展。

对三维设计建模做相应约束,并可延续应用到施工及运维阶段。

本规范包括两大部分:(仅限于三维设计和造价算Revit和造价建模工具GCL2013

Revit根据造价算量国标规范要求对Revit

1.2 依

1.3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使用Revit进行土建专业三维建模,并且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建模方式和构件范围及构件建模规范要求。本规范不支持未列在本规范内的构件以及其它三维建模软件所建模型。本规范图元建模规范部分适用于整个设计阶段,构件规范部分更适用于接口要求,是三维设计规范的一部分,不是三维设计规范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的全部。

1.4 术语

1.4.1 构件

构件是对建筑工程中某一具体构件所具有的属性的描述,是预先定义的某类建筑图元描述的集合体。

1.4.2 构件图元

的模型,每个图元都对应有自己的构件。

1.4.3 线性构件

称为线性构件,如墙、梁、条形基础等。

1.4.4 面式构件

本身断面不能被拉伸,高度可以被修改的构件图元,称为点式构件,如柱、独立基础。

1.4.6 不规则体

不能判断为可编辑的点、线、面构件的图元体,称为不规则体。不规则体导入到广联达土建算量BIM专版GCL2013后,在GCL2013中不能编辑和修改。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1.5 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

2 建模规范

2.1 说明

Revit构件类别有限,因此在实际建模时常常使用替代构件为了更好的承接到造价算量模型中,根据造价算量国标规

须符合替

2.2 图元建模规范

2.2.1 基本建模规范

2.2.1.1 建模方式

所有构件,如果计划把三维设计模型导入为造价算量模型,则不应在REVIT中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使用体量建模和内建模型方法建模。

2.2.1.2 楼层定义

按照实际项目的楼层,分别定义楼层及其所在标高或层高。其中,楼层标高应按照一套标高体系定义,标高数值宜以米为单位表示,层高数值宜以毫米为单位表示。

2.2.1.3 标高体系

在设计建模过程中,在同一专业中

2.2.1.4 原点定位

2.2.1.5

严禁在一层或三层采用调整标高方式绘制二层的柱,其它构件图元同理。

注意:本条规范,特别是对于梁板,设计习惯是当前层的梁板在上一层绘制,应调整过来。

2.2.1.6 参照绘制

一般不应采用参照引用方式绘制,因为以这种方式绘制后再合成的整体模型,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如果合模方法不对,Revit本身合模后的模型会存在很多问题。

若采用参照绘制,则合模时注意采用正确的合模方法,保证合模信息的准确性;否则需要将引用的参照单独导出(GFC),然后再导入到广联达算量GCL中。

注意:实际项目中,项目群中各单体项目会出现相似度很高的不同单体项目,此时设计多会采用参照方式绘制。如果以此方式绘制,导出时只能分别按对应楼层导出,同时设计需要注意当前单体工程的修正。

2.2.1.7 重叠绘制

况出现。 Revit

出现差错,因此,效率。

目前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板重叠建模不合法情况示例:

a

.板部分重叠情况:两块或两块以上板部分重叠

柱重叠建模不合法情况示例:

柱与柱完全重叠:即同一空间位置多次绘制了柱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2.2.1.8 线性构件封闭性

进GCL

线性图元正确画法如下: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2.2.1.9

Revit但使用者往往不使用捕捉功能,即使是微小的偏差也会例如如果板与板之间存在缝隙,则造价算量时,这样会导致工程量成倍增加。目前设计建模软件没有这因为设计是源头,计算机无法确切的确定设计是否是失误还是实因此造价和施工类软件不能给出相应的提醒机制,这部分必须由

目前发现出现此类问题较多的是板(板与线状构件、板与面状构件)、墙(墙与点状构件、墙与线状构件、墙与面状构件)、台阶等构件。如下图所示,板与板之间存在缝隙。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存在,在建模时应使用捕捉功能并捕捉到相应的轴线交点或者相交构件的相交点或相交面处,严禁人为判断相交点或相交面位置。

2.2.1.10 草图编辑

Revit的草图编辑非常灵活,比如墙的编辑轮廓。编辑轮廓的时候可以在墙体内开洞,也可以在墙体外再增加局部墙,虽然导出标准可以处理,但会转化为异型墙。如图所示:

性等是不可以编辑的。

2.2.2 图2.2.2.1

但采用如下方法绘制的墙体导入后均是不编辑墙轮廓

a.墙的任意一边是用样条曲线绘制的,导入GCL2013之后墙是不规则体。 b.墙的任意一边是用椭圆、半椭圆绘制的,导入GCL2013之后墙是不规则体。 c.在墙上用编辑轮廓开洞口。

2.墙附着板、屋顶底部或者顶部

墙附着板、屋顶之后,墙的顶面或者底面会被板切成带斜坡的,导入GCL2013之后墙是不规则体(如下图)。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2.2.2.2 板绘制

按设计要求绘制板即可,对于洞口画法以及斜板显示稍加说明。

1.板上洞口绘制规范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在板上可以用竖井、楼板洞口剪切(按面、垂直)、直接绘制带洞口的板,推荐画法用直接绘制带洞口的板,如下图板洞口绘制示例:

2.设计模型和算量模型显示差异

在revit中设置的斜板导入到GCL之后显示和revit这样做的目的

2.2.2.3

梁绘制

梁绘制,包括梁、圈梁、连梁等不同类别的梁。

梁按正常设计规定进行绘制即可,但应注意梁板相交时,尽量不要用修改/链接命令,连接之后可能导致图元截面很复杂,导出之后为不规则体属性不可以编辑。下图为梁板剪切链接示例: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2.2.2.5 柱绘制

包括建筑柱、结构柱、构造柱绘制。其中, Revit中的斜柱导入GCL GCL按照未附着之前的形状导入。

注:Revit之后不会和GCL中的斜柱进行匹配,会导成为不规则柱。

GCL按照未附着

1.GCL的门窗必须依附在墙上、天窗依附在屋面板上,所以如果Revit绘制的时候门窗与墙体脱离了(如门窗框的厚度超出墙的厚度,门窗的底标高超出墙高的范围等),会导致门窗无法导入到GCL中。

2.Revit门窗族的定制时,最好先开洞口剪切。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注:门窗跨层附着同一道墙体处理没问题;门窗跨层附着不同墙体,目前GCL只支持规则墙上布置规则的门。飘窗目前只处理了窗族当中的凸窗-斜切会拆分成窗和楼板,其他的凸窗没有进行拆分。

3.显示问题:在revit中门窗的显示比较形象,中的只是门窗洞口的实际洞口的尺寸,门窗框和造型不会导入到但是不影响工程量显示,右侧为GCL显示):

4.如果门窗所在的墙是不规则体,那么无论门窗本GCL之后的门窗均是不规则体,门窗属性不可以编辑。-斜切)导入之后只有顶板、底板和窗,

5.精装造型问题:如果窗族中的模型在墙上有空心融合,且没有洞口,需要在类型名称标注"装饰作用"字段。

2.2.2.7 过梁绘制

过梁在原来二维设计时代基本都放在设计说明中,但BIM设计中,为了体现模型的完整性,原来在设计说明中体现的圈过梁、构造柱等,也应建立相应的

BIM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模型。

过梁按照设计规定,一般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下方,如下图示:

2.2.2.8 楼梯的绘制

在RevitGCL中,楼梯的梯段、梯梁和休息平台可以拆分。但是因GCL楼梯建模方式不同,因此导入之后

在Revit导入GCL之后不会拆分为梯段、梯梁和休

坡道绘制

Revit中坡道采用本身的坡道绘制,或者采用板或者常规模型替代绘制。采用替代绘制方式时,名称中需要包含坡道字样,参看后边构件命名规范要求。

2.2.2.10 墙面图元绘制

两种绘制方式:墙中面层定义绘制或者使用墙替代绘制。两种方式只能采用其中一种,不能两种混用。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墙中面层绘制方式注意事项:

外墙上需要布置一个外墙面和一个内墙面,内墙上均是内墙面,外墙结构层上边为外墙面,结构层下边为内墙面。

注:在设置墙面的时候不要勾选包络,因为GCL软件建模不支持,但是其计算已经考虑,所以不需要重复设置;若墙是不规则的则墙面一定是不规则的。GCL软件暂不支持不规则墙面的建模。

2.2.2.11 墙裙图元绘制

在Revit中没有墙裙构件,制,点式绘制在墙上。

GCL可识别嵌入墙中的墙裙/踢脚,/踢脚不能识别。如下图所示:

能够识别的墙裙/

不能识别的墙裙

/

踢脚绘制形式: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GCL软件不支持在墙属性上直接加饰条的墙裙绘制方法,如下图所示:

在RevitGCL中时,墙裙为不规则体,且墙裙与墙的相对位置不变,则墙裙将会与其相隔这个面层的宽度。

2.2.2.12 踢

天棚、楼地面图元绘制

在Revit中没有天棚、楼地面构件,为了实现建模的形象化,我们替代方式绘制天棚、楼地面。

替代绘制方式有两种:板中面层定义绘制或者使用板替代绘制。两种方式只能采用其中一种,不能两种混用。

板中面层绘制方式: 在楼板中(包含结构、建筑)定义面层,结构层上边的是楼地面,下面的是天棚,不勾选包络,如下图所示: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注意:

1) 【0,10000】之间的整数。

2) 天棚、(参照板),软件暂不

支持不规则天棚、楼地面的建模。

板替代绘制方式:

2.2.2.14

在柱族、梁族里在管理页签下点对象样式添加装饰子类别,将柱、

2.2.2.15 保温层图元绘制

绘制方式:采用墙中保温层定义方式绘制。常规绘制方式即可。

注:在设置保温层的时候不要勾选包络,GCL软件建模不支持,但是计算已经考虑,所以不需要重复设置;若墙是不规则的则保温层一定是不规则的。软件暂不支持不规则保温层的建模。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2.2.2.16 独立基础绘制

使用Revit中的独立基础绘制即可。

多单元体组成的独立基础,导入后为不规则独立基础,不会与GCL中已有的参数化独立基础匹配。

2.2.2.17 桩承台绘制

使用Revit 台匹配。

2.2.2.18 条形基础绘制

使用Revit

GCL中已有的参数化条形基础匹配

2.2.2.19 筏

使用其中使用楼板边缘时名称中需

集水坑绘制

使用Revit中的结构基础或常规模型绘制即可,名称中需要包含集水坑字样。 注意:集水坑必须绘制到筏板基础上,否则,导入后图元非法。

2.2.2.21 桩绘制

使用Revit中的结构柱或独立基础绘制即可,名称中需要含有桩字样。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2.2.2.22 垫层绘制

使用Revit中的结构楼板或基础楼板或常规模型绘制即可,名称中需要包含垫层字样。

2.2.2.23 挑檐绘制

Revit中挑檐采用替代绘制方式,具体的替代方式参看后边构件对应表。 挑檐导入后均为异形挑檐,不匹配为面式挑檐。

2.2.2.24 雨篷绘制

Revit

2.2.2.25 栏板、压顶绘制

Revit表。

2.2.2.26 散Revit

台阶绘制

Revit中台阶采用替代绘制方式,具体的替代方式参看后边构件对应表。

2.2.2.28 栏杆扶手绘制

Revit中栏板扶手采用对应的栏杆扶手绘制,导入GCL后为不规则体。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

2.3 构件建模规范

以上为图元建模时的一些规范或注意事项,以下为上述图元在定义构件时需要注意事项及构件定义或替代定义的规范要求。

2.3.1 构件命名

Revit中构件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因此实际工程建模时,很多构件都需要替代定义。为了明确Revit

2.3.2 构件材质

Revit中的构(即增加一个字段,”),并填写上相应的属性值(是什么材质写什么材质名称)。

2.3.3 构

构件断面尺寸

按照构件图元实际设计尺寸定义即可,以毫米为单位。

2.3.5 内外墙体定义

内外墙对于设计来说,其受力、配筋、构造等都会有所不同,但设计时一般都是人为根据图纸来判断内外。使用BIM进行设计建模应考虑后续的承接应用以及自动化的需要,因此,需要在建模时严格区分内外墙。

使用Revit建模时,区分内外墙的方法如下:墙构件定义界面,选择“编辑类型”,弹出窗体后选择“功能”属性项,其属性值有“内部”、“外部”两个属性值,按照内外墙选择相应的是内部还是外部即可,具体如图所示:


相关文章

  • 建筑工程管理实训心得
  • 实训总结 建管1204 经过本次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我深深认识到在实践中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经过这次自身的切身实践,我才深切地理会到了"走出课堂,投身实践"的必要性.平时,我们只能在课堂上 ...查看


  • 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障碍研究
  • 2011年第9期(总第347期)研究探索 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障碍研究 ■张春霞 (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上海201418) [摘 要] BIM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筑业的应用已经比较普及,但在我国建筑行业仅限于一些大 ...查看


  • 地铁施工技术的探索
  • 地铁施工技术探索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 土木122 姓名: 王 攀 学号: 3121611033 二〇一六年 地铁施工技术的探索 我国地铁的研究是从1956年由北京开始的,当时曾进行过暗挖工程试验,于1964年开始地铁设计与施工方 ...查看


  • BIM及智能化系统概述
  • BIM 及智能化系统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是近两年来出现在建筑界中的一个新名词,其定义为: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营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 ...查看


  • 企业调研问卷 1
  • 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 BIM 调查问卷 一.BIM 认知程度调查: 1. 您是否听说过BIM ? A.听说过 B.从未听说过 2. 您是通过什么渠道认识BIM 的? A.媒体 B.市场活动 C.项目业主 D.项目设计方 E.软件供应商 F.B ...查看


  • 截面的惯性矩
  • 截面的惯性矩.抵抗矩.面积矩.回转半径 2007-10-31 12:05:01|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截面惯性矩 second moment of area; moment of inertia 截面各微元面积与各微元 ...查看


  • 基于Bentley平台的三维协同设计探讨_陈绍东
  • 2015年第5期中州煤炭总第233期 基于Bentley 平台的三维协同设计探讨 陈绍东,惠 兵,潘建武,王俊波 (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7) 摘要:鉴于传统二维设计中的弊端,采用Bentley 三维设计平台 ...查看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弱电专业对BIM技术的应用
  • 王珊珊1,2 (1.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2.北京市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70) 摘要:BIM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手段,可以优化设计,减少建设成本.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对 ...查看


  • BIM在小南海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应用_林伟 (1)
  • DOI:10.13622/j.cnki.cn42-1800/tv.2013.06.011 2013年第6期2013Number6水电与新能源 HYDROPOWERANDNEWENERGY总第111期TotalNo.111 文章编号:167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