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1:
阅读诗歌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这首诗写作的顺序是从( )写到( )
2、诗中的哪些字词体现孤独______
3、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闲: _ 厌:
4、请画一画诗人与敬亭山相对的画面。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从哪一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_______________
4、能不忆江南?是( )a、设问句b、反问句c、陈述句
文段2:
①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②虽说是孔隙,可也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③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发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④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面拉绳子,船就进去,
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⑤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⑥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⑦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⑧大约行了二三丈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这段课文共有8句话。其中第( )句讲泉水的来路;第( )句至第( )句表面些小船的小,实际是在介绍孔隙;第( )句写进内洞的方法;第( )句至第( )句写我进内洞的感受。
文段3: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沿着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1、这一段话主要写七月天山的什么?( )a、森林b、日影c、水声
2、这一段话中写巨伞指的是什么:_________
3、仿重重叠叠写一写。
( )的汽球 ( )的空气 ( )的小路
4、骑马的声音突出了什么?
文段4: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的财富。
1、我家的生活情况如何?
2、母亲的话强调的是什么?
3、你理解母亲的话吗?联系实际说一说。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1、父亲为什么会特别高兴?
文段5: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1、年轻人目光灰暗的原因是什么?
2、年轻人说的话告诉我们什么?
文段6: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写比喻句。
水是____________
书是____________
1、黄河的表现是怎样的,用画出来。
2、文中的1500、26采用了( )a、举例的写法 b、列数字的写法
3、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是( )a、疑问句b、反问句
文段7:
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一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2、写出几个全神贯注的近义词。
文段8: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
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这两段描写了漓江的____和___
2、归纳:
(1)漓江的水有__、_、__的特点。
(2)漓江的山有___、____、__的特点。
3、这两段文章采用的修辞的手法是__________和____。
文段9: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能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出十分安全。
1、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____
2、秘密指的是什么?用画出来。
3、抄出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
4、连线
超声波 雷达
嘴巴 电波
耳朵 荧光屏
文段1:
阅读诗歌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这首诗写作的顺序是从( )写到( )
2、诗中的哪些字词体现孤独______
3、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闲: _ 厌:
4、请画一画诗人与敬亭山相对的画面。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从哪一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_______________
4、能不忆江南?是( )a、设问句b、反问句c、陈述句
文段2:
①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②虽说是孔隙,可也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③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发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④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面拉绳子,船就进去,
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⑤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⑥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⑦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⑧大约行了二三丈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这段课文共有8句话。其中第( )句讲泉水的来路;第( )句至第( )句表面些小船的小,实际是在介绍孔隙;第( )句写进内洞的方法;第( )句至第( )句写我进内洞的感受。
文段3: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沿着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1、这一段话主要写七月天山的什么?( )a、森林b、日影c、水声
2、这一段话中写巨伞指的是什么:_________
3、仿重重叠叠写一写。
( )的汽球 ( )的空气 ( )的小路
4、骑马的声音突出了什么?
文段4: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的财富。
1、我家的生活情况如何?
2、母亲的话强调的是什么?
3、你理解母亲的话吗?联系实际说一说。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1、父亲为什么会特别高兴?
文段5: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1、年轻人目光灰暗的原因是什么?
2、年轻人说的话告诉我们什么?
文段6: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写比喻句。
水是____________
书是____________
1、黄河的表现是怎样的,用画出来。
2、文中的1500、26采用了( )a、举例的写法 b、列数字的写法
3、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是( )a、疑问句b、反问句
文段7:
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一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2、写出几个全神贯注的近义词。
文段8: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
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这两段描写了漓江的____和___
2、归纳:
(1)漓江的水有__、_、__的特点。
(2)漓江的山有___、____、__的特点。
3、这两段文章采用的修辞的手法是__________和____。
文段9: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能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出十分安全。
1、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____
2、秘密指的是什么?用画出来。
3、抄出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
4、连线
超声波 雷达
嘴巴 电波
耳朵 荧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