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科学论文
题 目 : 地震问题的研究
姓 名 : 杜盛伟
专 业 : 交通运输
学 号 : 201334037
指导教师 : 张志强
郑州科技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系
二○一六年六月
目录
摘要 ............................... 2
一、四大地震带 ..................... 3
二、五大地震区 .....................
三、论现代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
四、现代防震减灾的现状分析 .........
五、地震灾害对于工程结构的影响 .....
六、工程结构技术 ...................
七、小结 ........................... 参考文献 ...........................
3 4 5 6 6 7 8
摘要: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
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本文对关于地震的成因、规模、分布特点以及发生地震时的救助办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地震 成因 等级 分布 救助方法
一、四大地震带
我国有四大地震带: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二、五大地震区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 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 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 8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三、论现代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1556年中国明代嘉靖大地震,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可怕但也是最少被谈及的一场地震,地震涉及陕西、山西、河南等多省,导致83万人死亡,震级据推算在8级以上。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点2秒,中国河北唐山市发生震级为7.8级的大地震,死亡24万2419人,重伤16万人,一座重工业城市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为20世纪中国伤亡最大的一次地震。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地震,震级为8.6级,死亡20万人以上,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震感远至挪威。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震级8.0 级,死亡69227人,失踪17923人,受灾人口4624万。以上只是根据有限的历史记录得出的十大地震,而实际上在历史中可能有伤亡更为惨烈的地震灾难并没有被记录下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渺小的,正如一位美国学者埃德·斯基德莫尔所言:“当灾难降临时,无论人类如何努力,一切都掌握在大自然的手中。”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做好与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及家园。 美国地质勘探局研究地球的物理学家汤姆·帕森斯说:“我们最近经历的时期是大地震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
之一。”
四、现代防震减灾的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减灾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
4 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 建筑工程对于抗震防灾的意义
我们的生活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人工建筑里面,所以建筑工程就是抗震防灾的有力支撑,是保护我们生命和财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们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我们要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负
责。特别是生活在新时代的人来说——我们最近经历的时期是大地震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之一。 地震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类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来减少地震对社会的破坏和影响。土木工程学科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五、地震灾害对于工程结构的影响
地震灾害对于工程结构的主要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及地表破坏、工程结构物破坏和因地震引起的各种次生灾害。地表破坏一般有地裂缝、沙土液化、滑坡塌方、软土震陷等。地震时对建筑物破坏是导致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地震灾害的最要形式,也是抗震工作的主要对象。建筑物的地震破坏和建筑物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具有不同的抗震性能。所以我们要对不同的地域、不同抗震等级的建
筑选用不同的建筑结构。
六、工程结构技术
做好城市防震建设规划 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论证时要对城市建设地区的活动断层及地震危险性等安全问题作深入评价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严禁将重要建筑物和有严重破坏后果的项目如核反应堆剧毒化工产品等,以及人流量大的场所(如
商业区,车站等)建在地震活动断层上。
六、工程结构技术
做好城市防震建设规划 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论证时要对城市建设地区的活动断层及地震危险性等安全问题作深入评价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严禁将重要建筑物和有严重破坏后果的项目如核反应堆剧毒化工产品等,以及人流量大的场所(如商业区,车站等)建在地震活动断层上。
七、小结
地震后受损水利工程修复是项复杂的工作,要因地制宜尽快采取最合适的方法进行修复。几条主要结论如下: (1)地震发生后,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对境内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堤防、水库大坝、水闸等工程进行排查,及时掌握工程破坏的情况及其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抢修方案。对地位重要、关系重大、危险性高的受损水利工程,要抓紧修复,确保度汛安全。 (2)坝和地基土料的液化,是导致垮坝或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此外,较普遍的震害有滑坡、开裂、沉陷和位移。 :淘金者论文范文是你生活,学习的好 (3)尽可能保证水坝顺利泄水,降低蓄水位,避免出现垮坝事故。 :淘金 (4)目前对于水利工程一般都有相应的突发事故(如地震、洪水等)预警机制,但对于如何应对出现的险情,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尚是一个薄弱环节,宜提高认识,加强要应的工作。 (5)
对山区河流因沿岸崩山、泥石流等形成的堰塞湖,要当机力断主动尽早清除,以避免水位升高,堰塞湖溃决形成洪灾
参考文献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何樵登,韩立国,朱建伟,王德利,地震波理论,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5
孙成禹,地震波理论与方法,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 2007 刘天佑,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4
李录明,李正文,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和解释,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7
王妙月等,勘探地球物理学,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3
何汉漪,海上高分辨率地震技术及其应用,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1
常子恒主编,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
史诃,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田在艺, 薛超,流体宝藏—石油和天然气,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沈平平,刘明新等,石油勘探开发中的数学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魅力科学论文
题 目 : 地震问题的研究
姓 名 : 杜盛伟
专 业 : 交通运输
学 号 : 201334037
指导教师 : 张志强
郑州科技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系
二○一六年六月
目录
摘要 ............................... 2
一、四大地震带 ..................... 3
二、五大地震区 .....................
三、论现代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
四、现代防震减灾的现状分析 .........
五、地震灾害对于工程结构的影响 .....
六、工程结构技术 ...................
七、小结 ........................... 参考文献 ...........................
3 4 5 6 6 7 8
摘要: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
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本文对关于地震的成因、规模、分布特点以及发生地震时的救助办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地震 成因 等级 分布 救助方法
一、四大地震带
我国有四大地震带: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二、五大地震区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 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 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 8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三、论现代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1556年中国明代嘉靖大地震,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可怕但也是最少被谈及的一场地震,地震涉及陕西、山西、河南等多省,导致83万人死亡,震级据推算在8级以上。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点2秒,中国河北唐山市发生震级为7.8级的大地震,死亡24万2419人,重伤16万人,一座重工业城市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为20世纪中国伤亡最大的一次地震。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地震,震级为8.6级,死亡20万人以上,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震感远至挪威。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震级8.0 级,死亡69227人,失踪17923人,受灾人口4624万。以上只是根据有限的历史记录得出的十大地震,而实际上在历史中可能有伤亡更为惨烈的地震灾难并没有被记录下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渺小的,正如一位美国学者埃德·斯基德莫尔所言:“当灾难降临时,无论人类如何努力,一切都掌握在大自然的手中。”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做好与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及家园。 美国地质勘探局研究地球的物理学家汤姆·帕森斯说:“我们最近经历的时期是大地震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
之一。”
四、现代防震减灾的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减灾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
4 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 建筑工程对于抗震防灾的意义
我们的生活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人工建筑里面,所以建筑工程就是抗震防灾的有力支撑,是保护我们生命和财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们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我们要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负
责。特别是生活在新时代的人来说——我们最近经历的时期是大地震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之一。 地震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类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来减少地震对社会的破坏和影响。土木工程学科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五、地震灾害对于工程结构的影响
地震灾害对于工程结构的主要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及地表破坏、工程结构物破坏和因地震引起的各种次生灾害。地表破坏一般有地裂缝、沙土液化、滑坡塌方、软土震陷等。地震时对建筑物破坏是导致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地震灾害的最要形式,也是抗震工作的主要对象。建筑物的地震破坏和建筑物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具有不同的抗震性能。所以我们要对不同的地域、不同抗震等级的建
筑选用不同的建筑结构。
六、工程结构技术
做好城市防震建设规划 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论证时要对城市建设地区的活动断层及地震危险性等安全问题作深入评价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严禁将重要建筑物和有严重破坏后果的项目如核反应堆剧毒化工产品等,以及人流量大的场所(如
商业区,车站等)建在地震活动断层上。
六、工程结构技术
做好城市防震建设规划 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论证时要对城市建设地区的活动断层及地震危险性等安全问题作深入评价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严禁将重要建筑物和有严重破坏后果的项目如核反应堆剧毒化工产品等,以及人流量大的场所(如商业区,车站等)建在地震活动断层上。
七、小结
地震后受损水利工程修复是项复杂的工作,要因地制宜尽快采取最合适的方法进行修复。几条主要结论如下: (1)地震发生后,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对境内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堤防、水库大坝、水闸等工程进行排查,及时掌握工程破坏的情况及其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抢修方案。对地位重要、关系重大、危险性高的受损水利工程,要抓紧修复,确保度汛安全。 (2)坝和地基土料的液化,是导致垮坝或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此外,较普遍的震害有滑坡、开裂、沉陷和位移。 :淘金者论文范文是你生活,学习的好 (3)尽可能保证水坝顺利泄水,降低蓄水位,避免出现垮坝事故。 :淘金 (4)目前对于水利工程一般都有相应的突发事故(如地震、洪水等)预警机制,但对于如何应对出现的险情,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尚是一个薄弱环节,宜提高认识,加强要应的工作。 (5)
对山区河流因沿岸崩山、泥石流等形成的堰塞湖,要当机力断主动尽早清除,以避免水位升高,堰塞湖溃决形成洪灾
参考文献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何樵登,韩立国,朱建伟,王德利,地震波理论,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5
孙成禹,地震波理论与方法,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 2007 刘天佑,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4
李录明,李正文,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和解释,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7
王妙月等,勘探地球物理学,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3
何汉漪,海上高分辨率地震技术及其应用,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1
常子恒主编,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
史诃,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田在艺, 薛超,流体宝藏—石油和天然气,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沈平平,刘明新等,石油勘探开发中的数学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