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的临床研究

肝脓肿是肝脏受到感染后,由于未及时进行处理而形成的肝脏感染性疾病,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以及特殊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发病较急,主要症状包括寒战、高热、肝区疼痛以及肝肿大,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可能导致死亡。临床上对于尚未成型的小脓肿选择保守治疗,但针对较大脓肿则可采用手术切开及引流方式治疗。近年来,伴随超声引导下的肝脓肿穿刺抽吸以及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已逐渐成为临床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介入疗法对肝脓肿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诊治的肝脓肿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超声、CT等方法检测诊断为肝脓肿,且均为单发肝脓肿,并且排除脓肿破裂的患者。将满足上述条件的4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其中A组患者男14例,女6例; 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1.18 ± 3.39)岁; 平均肝脏体积(121.07 ± 6.09)ml; 确定为脓性原因的15例,不明原因的5例。B 组患者男15例,女5例; 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0.37±3.22)岁; 平均肝脏体积(120.49±6.21)ml; 确定为脓性原因的14例,不明原因的6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A组患者实施超声介入治疗:在超声科于局部浸润麻醉下操作: 根据脓肿的部位和深度,结合肝脏的血管、肝管走向,实时超声监控避开大血管、肝管、胆囊,选择与肝脓肿最接近的部位为穿刺点和穿刺角度。患者一般取平仰卧位、左侧卧位或者左前斜位,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先用1%的利多卡因作穿刺部位局部浸润麻醉; 麻醉成功后采用锁骨下深静脉穿刺针,用消毒后的超声探头实时监视引导下,通过穿刺针穿刺到脓肿腔中心,再拔出针芯,连接注射器并抽取脓液。注意最先抽出来的脓液用于常规细菌鉴定与药敏实验、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尽量抽干净脓液后注入0.5%甲硝唑注射液脓腔冲洗2~ 3次,直至冲洗液澄清,最后脓腔置管引流。B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治疗: 根据脓肿所在肝叶,选择右肋边缘下作一斜切口、经右腹直肌切口或上腹正中切口。开腹后检查患者的肝脏大小和色泽以及质地; 明确脓肿区与周围组织是否发生程度各异的粘连;检查肝表面是否存在隆起和暗红以及扪及肿块和波动感。对可疑处需实施诊断性穿刺,选取距肝表面最近以及组织最软区域进针,再用干纱布垫于穿刺点四周,给予试行穿刺; 使针头保留在脓腔当中,顺针头插进止血钳以扩大引流; 通过吸引器吸尽脓腔中的脓液,防止污染腹腔。伸入手指探查患者脓腔,并分开脓腔间隔,以利引流。腔内置进多孔胶管,为胶管周围应用大网膜包绕,使与腹腔隔开,外置引流管引流; 亦可置入双套管引流,以便术后冲洗,充分引流,缩短病程。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一般住院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和脓肿消失的时间、血象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再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效果评价治愈: 患者复查肝脏B超肝脓肿完全消失,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白细胞恢复正常,体温正常; 有效: 患者复查肝脏B 超肝脓肿脓腔直径<2.0 cm,临床症状缓解,白细胞恢复正常,体温正常3d以上; 无效: 患者各项临床体征均无改善迹象。

1.5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实施分析,将计量资料以x ± s 表示,予以t 检验; 计数数据的比较采用χ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见表1。A 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 00%,较B 组的80. 00% 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两组患者的一般住院情况对比见表2。A组住院时间和脓肿消失时间、血象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均较B 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见表3。A 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00%,显著低于B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介入性超声是在1983年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利用超声导向技术将所需器械导入人体,获取组织活检标本或实施治疗的新学科,属于临床第三大诊疗体系的一部分。它的优势在于穿刺过程具有实时超声导向装置,可以清晰地监视穿刺介入路径,具有操作安全、微创、费用较低等优点。超声介入治疗包括超声引导下人体各部位体腔、管腔穿刺置管,积液、脓肿及胆道系统、泌尿系统的穿刺引流,囊肿的穿刺抽吸及硬化剂注射治疗,超声引导下病灶穿刺药物注射及肿瘤消融,乳腺肿瘤旋切等。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肝脓肿患者进行传统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手术和超声介入治疗,发现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00%,显著优于B组的80.00%、60.00%。且A组住院时间和脓肿消失时间,以及血象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均较B组明显更短。提示超声介入治疗对于肝脓肿患者的疗效好,损伤小,伤口愈合快、并发症少。正是因为超声介入治疗的优点使得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治疗费用减少,安全性也更高。基层医院因经济实力及器械因医生操作水平素等影响,较少行超声介入治疗,因此在手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不能配合以及身体情况较差的患者禁止采用此法治疗; ②患者的脓肿边界必须清晰、壁厚且有毛糙的液性暗区,以便于抽出脓液; ③在术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凝血4项、肝功能以及血常规、胸片、心电图等检查;④穿刺前必须选好最佳穿刺点,避开肋骨、胸骨等重要位置,避免受胃肠气体的干扰; ⑤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的疗效甚好,可缩短患者的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肝脓肿是肝脏受到感染后,由于未及时进行处理而形成的肝脏感染性疾病,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以及特殊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发病较急,主要症状包括寒战、高热、肝区疼痛以及肝肿大,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可能导致死亡。临床上对于尚未成型的小脓肿选择保守治疗,但针对较大脓肿则可采用手术切开及引流方式治疗。近年来,伴随超声引导下的肝脓肿穿刺抽吸以及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已逐渐成为临床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介入疗法对肝脓肿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诊治的肝脓肿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超声、CT等方法检测诊断为肝脓肿,且均为单发肝脓肿,并且排除脓肿破裂的患者。将满足上述条件的4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其中A组患者男14例,女6例; 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1.18 ± 3.39)岁; 平均肝脏体积(121.07 ± 6.09)ml; 确定为脓性原因的15例,不明原因的5例。B 组患者男15例,女5例; 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0.37±3.22)岁; 平均肝脏体积(120.49±6.21)ml; 确定为脓性原因的14例,不明原因的6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A组患者实施超声介入治疗:在超声科于局部浸润麻醉下操作: 根据脓肿的部位和深度,结合肝脏的血管、肝管走向,实时超声监控避开大血管、肝管、胆囊,选择与肝脓肿最接近的部位为穿刺点和穿刺角度。患者一般取平仰卧位、左侧卧位或者左前斜位,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先用1%的利多卡因作穿刺部位局部浸润麻醉; 麻醉成功后采用锁骨下深静脉穿刺针,用消毒后的超声探头实时监视引导下,通过穿刺针穿刺到脓肿腔中心,再拔出针芯,连接注射器并抽取脓液。注意最先抽出来的脓液用于常规细菌鉴定与药敏实验、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尽量抽干净脓液后注入0.5%甲硝唑注射液脓腔冲洗2~ 3次,直至冲洗液澄清,最后脓腔置管引流。B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治疗: 根据脓肿所在肝叶,选择右肋边缘下作一斜切口、经右腹直肌切口或上腹正中切口。开腹后检查患者的肝脏大小和色泽以及质地; 明确脓肿区与周围组织是否发生程度各异的粘连;检查肝表面是否存在隆起和暗红以及扪及肿块和波动感。对可疑处需实施诊断性穿刺,选取距肝表面最近以及组织最软区域进针,再用干纱布垫于穿刺点四周,给予试行穿刺; 使针头保留在脓腔当中,顺针头插进止血钳以扩大引流; 通过吸引器吸尽脓腔中的脓液,防止污染腹腔。伸入手指探查患者脓腔,并分开脓腔间隔,以利引流。腔内置进多孔胶管,为胶管周围应用大网膜包绕,使与腹腔隔开,外置引流管引流; 亦可置入双套管引流,以便术后冲洗,充分引流,缩短病程。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一般住院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和脓肿消失的时间、血象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再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效果评价治愈: 患者复查肝脏B超肝脓肿完全消失,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白细胞恢复正常,体温正常; 有效: 患者复查肝脏B 超肝脓肿脓腔直径<2.0 cm,临床症状缓解,白细胞恢复正常,体温正常3d以上; 无效: 患者各项临床体征均无改善迹象。

1.5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实施分析,将计量资料以x ± s 表示,予以t 检验; 计数数据的比较采用χ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见表1。A 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 00%,较B 组的80. 00% 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两组患者的一般住院情况对比见表2。A组住院时间和脓肿消失时间、血象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均较B 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见表3。A 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00%,显著低于B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介入性超声是在1983年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利用超声导向技术将所需器械导入人体,获取组织活检标本或实施治疗的新学科,属于临床第三大诊疗体系的一部分。它的优势在于穿刺过程具有实时超声导向装置,可以清晰地监视穿刺介入路径,具有操作安全、微创、费用较低等优点。超声介入治疗包括超声引导下人体各部位体腔、管腔穿刺置管,积液、脓肿及胆道系统、泌尿系统的穿刺引流,囊肿的穿刺抽吸及硬化剂注射治疗,超声引导下病灶穿刺药物注射及肿瘤消融,乳腺肿瘤旋切等。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肝脓肿患者进行传统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手术和超声介入治疗,发现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00%,显著优于B组的80.00%、60.00%。且A组住院时间和脓肿消失时间,以及血象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均较B组明显更短。提示超声介入治疗对于肝脓肿患者的疗效好,损伤小,伤口愈合快、并发症少。正是因为超声介入治疗的优点使得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治疗费用减少,安全性也更高。基层医院因经济实力及器械因医生操作水平素等影响,较少行超声介入治疗,因此在手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不能配合以及身体情况较差的患者禁止采用此法治疗; ②患者的脓肿边界必须清晰、壁厚且有毛糙的液性暗区,以便于抽出脓液; ③在术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凝血4项、肝功能以及血常规、胸片、心电图等检查;④穿刺前必须选好最佳穿刺点,避开肋骨、胸骨等重要位置,避免受胃肠气体的干扰; ⑤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的疗效甚好,可缩短患者的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关文章

  • 超声诊断学讲义 重点已标
  • 超 声 诊 断 学 讲 义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学教研室(超声)编 二00九年二月 第一章 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与应用 目的要求: 1. 掌握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 2. 了解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其在医学影像技术中的地位. (教材:& ...查看


  • 超声诊断学讲义
  • 超 声 诊 断 学 讲 第一章 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与应用 目的要求: 1.掌握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 2.了解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其在医学影像技术中的地位. (教材:<医学影像学>第六版13-17页) 医学影像诊断学(medi ...查看


  • 继发性腹腔感染抗菌素应用指南
  • 继发性腹腔感染抗菌药物应用指南 Joseph S. Solomkin, John E. Mazuski,2 Ellen J. Baron,3 Robert G . Sawyer,4 A very B. Nathens,5 Joseph T. ...查看


  • 医邦专访: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
  • 专家访谈录呼吸内镜专家 - 马芸医师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镜介入诊疗中心 点击边框编辑视频马芸:EBUS-TBNA临床录像建议:视频较大,请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忽略QA& ...查看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肾脏造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肾脏造瘘对改善肾后性梗阻患者肾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28例患者(30个肾脏)在超声引导下,采用一步法将7F~8F猪尾巴导管放置于扩张的肾盂内,引流减压.结果 28例患者30个肾脏,放置导管成30个,功率 ...查看


  • 腹腔镜治疗脾囊肿3例体会_杨军凯
  • 临床医药实践 2012年6月第21卷第6期 ·469· 基层园地 文章编号:1671-8631(2012) 06-0469-03 腹腔镜治疗脾囊肿3例体会 杨军凯, 田 伟, 武 飚, 张 章 (太原市中心医院, 山西太原 030009) ...查看


  •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专项规划
  •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2011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以国科发计[2011]705号 ...查看


  • 腹部空腔脏器穿孔104例临床分析
  • ・392・ ・临床研究・ 腹部空腔脏器穿孔104例临床分析 潘竹楼,计鹏飞 (安徽淮南朝阳医院普外科,淮南232007) [摘要] 目的 分析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腹部空腔脏器穿孔104例,均行腹部立位 ...查看


  • 浙江二级医院超声质控标准
  • 浙江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试行版) 第一章 总则 浙江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积极推进全省超声行业的建设与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对我省二级医院的超声检查室与介入室的基本设置要求.人员专业素质.设备条件,操作规范与科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