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理科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高中二年级理科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若a =(2,3,5) ,b =(1,-4,x ) ,a ⊥b ,则x 的值为( ). A .3 B.2 C.1 D.O

2.某校高一、高二、高三各有学生为550人、500人、450人,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20个同学作为样本,需从高二抽取( )人. A .44 B.40 C.36 D.35

3.若向量a =(1,-1,2) ,b =(0,3,4) ,则cos=( ). A

11

. D.-

224.右边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能判断任意输入的 整数x 的奇偶性.其中判断框内的条件是( ). A .m =0 B.x =0 C.x =1 D.m =1 5.如图所示, 是七位评委为某民族舞蹈打出分数的 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 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 .84,4.84 B.84,1.6 C .85,1.6 D.85,4

6.空间四点O (0,0,0) ,A (1,2,1) ,B (0,0,-1) ,C (2,4,3) ,若OC =λOA +μOB ,

则λ,μ的值为( ).

A .2,1 B.2,-1 C.1,2 D.1,-2

7.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3,BC =BB 1=2,则异面直线AC 1和B 1C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

A .30° B.45° C.60° D.90° 8.若输入x =-5,则右图中算法框图输出的值是( ). A .3 B.-2 C.7 D.-7 9.正方体ABCD -A 1 B1 C1 D1的棱长为1,若E 为

DD 1的中点,则B 1到平面ABE 的距离为( ).

A

10.x ,y ∈A ,其中A ={1,2,3,4,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点M (x ,y ) 在直线y =x 上的概率为( ). A .

1111 B. C. D.

2015525

11.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2cosθ和ρcos θ=2的曲线有( )个公共点. A .0 B.1 C.2 D.3

12.某班共有40人,其中15人会唱歌,20人会跳舞,两项均不会的有10人.现从班中随机

抽取一人,该同学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的概率是( ). A .

7131

B. C. D. 8288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一个袋子中装有10个球,其中有3个红球,3

个白球,4个黑球.现从中任意摸出一球,不是 白球的概率是 . 14.已知向量a =(O,-1,1) ,b =(4,1,0) ,

|λa +b

,则λ= .

15.在区间[0,1]中随机地取出两个数,则两数之

和小于

5

的概率是 . 6

16.如右图,该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

答 题 纸

教学班级 姓名 A卷总分 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7.盒中装着标有数字1,2,3,4的卡片各1张,每张卡片被抽出的可能性都相等,现从盒中

有放回地取两次,每次取一张.求: (1)抽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恰好相同的概率a ; (2)抽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概率b ; (3)抽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c ; (4)指出右图所示算法框图的功能,并写出输出结 果的数值.

18.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D ∥BC ,∠BAD =90°,PA ⊥底面ABCD ,

且PA =AD =AB =2BC =2,M 、N 分别为PC 、PB 的中点. (1)求证:PB ⊥DM ;

(2)求平面ADMN 与平面PCD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3)求N 点到平面PCD 的距离.

B 卷 本卷满分:50分

四、选择题(每题5分,共15分

)

4x

2y 2

19.“双曲线的方程为-=1”是“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x ”的( ).

3916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x =2+x

,直线m 的普通方程为2x -3y

+1=0,设l 与m 的

⎩y =3+t

交点为P ,则点A (

2,3)到点P 的距离AP 为( ).

A .4 B...8

21.已知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MF 1² MF 2=0的点M 总在椭圆内部,则椭圆离

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0,1) B.(0,

1] C.(0.,1) 2五、填空题(每题5分,共15分)

22.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 -A 1 B1 C1 D1中,以顶点A 为端点的三条棱长都等于1,且两两夹

角都是60°,则对角线AC 1的长等于 .

23.△ABC 的顶点A (-5,0) ,B (5,0),△ABC 的内切圆圆心在直线x =3上,则顶点C 的轨

迹方程是 . 24.以下四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

①设A 、B 为两定点,k 为非零常数,|PA |-|PB |=k ,则动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

1

②过定圆C 上一定点A 作圆的动点弦AB ,O 为坐标原点,若OP =(OA +OB ) ,则动点

2

P 的轨迹为椭圆;

③方程2x -5x +2=0的两根可分别作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

2

x 2y 2x 22

④双曲线-=1与椭圆+y =1有相同的焦点.

25935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 六、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25.设集合A ={-3,-2,-1,1,2,3) ,m ,n ∈A (m ,n 可以相等). (1)求方程mx +ny =1表示的曲线是圆的概率;

(2)求方程mx + ny=1表示的曲线是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概率; (3)求方程mx + ny=1表示的曲线是双曲线的概率.

2

2

2

2

2

2

x 2y 2

26.如图,椭圆C :2+2=1(a >b >0) 的一个焦点为F (1,0) ,且过点(2,0) .

a b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若AB 为垂直于x 轴的动弦,直线l ∶x =4与x 轴交于点N ,直线AF 与BN 交于点M . i. 求证:点M 恒在椭圆C 上; ii. 求△AMN 面积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7

14. 3或-2 10255

15. 16.

1172

13.

17.(1)0.25 (2)0.75 (3)0.5 (4)0.25 18.(1)证明略1

319.A 20.B 21.C

x 2y 2

22.-=1(x >3) 24.③④

916

25.(1)

111 (2) (3). 12122

x 2y 2

26.(1)椭圆C 的方程为+=1

43

(2)(i)由题意得F (1,0) ,N (4,0) ,

m 2n 2

设A (m ,n ) ,则B (m ,-n )(n ≠0) ,+=1.①

43

AF 与BN 的方程分别为:n (x -1)-(m -1) y =0,

n (x -4) +(m -4) y =0.

设M (x 0,y 0) ,则有⎨由②,③得x 0=

⎧n (x 0-1) -(m -1) y 0=0, ②

⎩n (x 0-4) -(m -4) y 0=0, ③

5m -83n

,y 0=

2m -52m -5

22

x 0y 0(5m -8) 23n 2

由于+=+

434(2m -5) 2(2m -5) 2

(5m -8) 23n 2(5m -8) 2+12n 2(5m -8) 2+36-9m 2=+===1 22224(2m -5) (2m -5) 4(2m -5) 4(2m -5)

所以点M 恒在椭圆C 上. (ⅱ) △AMN 的面积S △AMN =

129

|FN |²|y 1- y2|=| y1- y2|有最大值. 232

高中二年级理科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若a =(2,3,5) ,b =(1,-4,x ) ,a ⊥b ,则x 的值为( ). A .3 B.2 C.1 D.O

2.某校高一、高二、高三各有学生为550人、500人、450人,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20个同学作为样本,需从高二抽取( )人. A .44 B.40 C.36 D.35

3.若向量a =(1,-1,2) ,b =(0,3,4) ,则cos=( ). A

11

. D.-

224.右边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能判断任意输入的 整数x 的奇偶性.其中判断框内的条件是( ). A .m =0 B.x =0 C.x =1 D.m =1 5.如图所示, 是七位评委为某民族舞蹈打出分数的 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 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 .84,4.84 B.84,1.6 C .85,1.6 D.85,4

6.空间四点O (0,0,0) ,A (1,2,1) ,B (0,0,-1) ,C (2,4,3) ,若OC =λOA +μOB ,

则λ,μ的值为( ).

A .2,1 B.2,-1 C.1,2 D.1,-2

7.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3,BC =BB 1=2,则异面直线AC 1和B 1C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

A .30° B.45° C.60° D.90° 8.若输入x =-5,则右图中算法框图输出的值是( ). A .3 B.-2 C.7 D.-7 9.正方体ABCD -A 1 B1 C1 D1的棱长为1,若E 为

DD 1的中点,则B 1到平面ABE 的距离为( ).

A

10.x ,y ∈A ,其中A ={1,2,3,4,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点M (x ,y ) 在直线y =x 上的概率为( ). A .

1111 B. C. D.

2015525

11.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2cosθ和ρcos θ=2的曲线有( )个公共点. A .0 B.1 C.2 D.3

12.某班共有40人,其中15人会唱歌,20人会跳舞,两项均不会的有10人.现从班中随机

抽取一人,该同学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的概率是( ). A .

7131

B. C. D. 8288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一个袋子中装有10个球,其中有3个红球,3

个白球,4个黑球.现从中任意摸出一球,不是 白球的概率是 . 14.已知向量a =(O,-1,1) ,b =(4,1,0) ,

|λa +b

,则λ= .

15.在区间[0,1]中随机地取出两个数,则两数之

和小于

5

的概率是 . 6

16.如右图,该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

答 题 纸

教学班级 姓名 A卷总分 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7.盒中装着标有数字1,2,3,4的卡片各1张,每张卡片被抽出的可能性都相等,现从盒中

有放回地取两次,每次取一张.求: (1)抽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恰好相同的概率a ; (2)抽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概率b ; (3)抽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c ; (4)指出右图所示算法框图的功能,并写出输出结 果的数值.

18.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D ∥BC ,∠BAD =90°,PA ⊥底面ABCD ,

且PA =AD =AB =2BC =2,M 、N 分别为PC 、PB 的中点. (1)求证:PB ⊥DM ;

(2)求平面ADMN 与平面PCD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3)求N 点到平面PCD 的距离.

B 卷 本卷满分:50分

四、选择题(每题5分,共15分

)

4x

2y 2

19.“双曲线的方程为-=1”是“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x ”的( ).

3916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x =2+x

,直线m 的普通方程为2x -3y

+1=0,设l 与m 的

⎩y =3+t

交点为P ,则点A (

2,3)到点P 的距离AP 为( ).

A .4 B...8

21.已知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MF 1² MF 2=0的点M 总在椭圆内部,则椭圆离

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0,1) B.(0,

1] C.(0.,1) 2五、填空题(每题5分,共15分)

22.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 -A 1 B1 C1 D1中,以顶点A 为端点的三条棱长都等于1,且两两夹

角都是60°,则对角线AC 1的长等于 .

23.△ABC 的顶点A (-5,0) ,B (5,0),△ABC 的内切圆圆心在直线x =3上,则顶点C 的轨

迹方程是 . 24.以下四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

①设A 、B 为两定点,k 为非零常数,|PA |-|PB |=k ,则动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

1

②过定圆C 上一定点A 作圆的动点弦AB ,O 为坐标原点,若OP =(OA +OB ) ,则动点

2

P 的轨迹为椭圆;

③方程2x -5x +2=0的两根可分别作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

2

x 2y 2x 22

④双曲线-=1与椭圆+y =1有相同的焦点.

25935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 六、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25.设集合A ={-3,-2,-1,1,2,3) ,m ,n ∈A (m ,n 可以相等). (1)求方程mx +ny =1表示的曲线是圆的概率;

(2)求方程mx + ny=1表示的曲线是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概率; (3)求方程mx + ny=1表示的曲线是双曲线的概率.

2

2

2

2

2

2

x 2y 2

26.如图,椭圆C :2+2=1(a >b >0) 的一个焦点为F (1,0) ,且过点(2,0) .

a b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若AB 为垂直于x 轴的动弦,直线l ∶x =4与x 轴交于点N ,直线AF 与BN 交于点M . i. 求证:点M 恒在椭圆C 上; ii. 求△AMN 面积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7

14. 3或-2 10255

15. 16.

1172

13.

17.(1)0.25 (2)0.75 (3)0.5 (4)0.25 18.(1)证明略1

319.A 20.B 21.C

x 2y 2

22.-=1(x >3) 24.③④

916

25.(1)

111 (2) (3). 12122

x 2y 2

26.(1)椭圆C 的方程为+=1

43

(2)(i)由题意得F (1,0) ,N (4,0) ,

m 2n 2

设A (m ,n ) ,则B (m ,-n )(n ≠0) ,+=1.①

43

AF 与BN 的方程分别为:n (x -1)-(m -1) y =0,

n (x -4) +(m -4) y =0.

设M (x 0,y 0) ,则有⎨由②,③得x 0=

⎧n (x 0-1) -(m -1) y 0=0, ②

⎩n (x 0-4) -(m -4) y 0=0, ③

5m -83n

,y 0=

2m -52m -5

22

x 0y 0(5m -8) 23n 2

由于+=+

434(2m -5) 2(2m -5) 2

(5m -8) 23n 2(5m -8) 2+12n 2(5m -8) 2+36-9m 2=+===1 22224(2m -5) (2m -5) 4(2m -5) 4(2m -5)

所以点M 恒在椭圆C 上. (ⅱ) △AMN 的面积S △AMN =

129

|FN |²|y 1- y2|=| y1- y2|有最大值. 232


相关文章

  • 三轮复习+考前计划 如何规划好高三这一年?3
  • 三轮复习+考前计划 如何规划好高三这一年?_高考指南_新课程教育在线分享到... 复制网址邮件QQ空间新浪微博MSN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网易微博搜狐微博谷歌Buzz百度空间淘江湖百度搜藏豆瓣查看更多(101)这是什么工具?JiaThis 分 ...查看


  • 市翠屏区教育局
  • 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局 关于中学2010─2011学年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目标检测的通知 各中学: 我区将于2011年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分阶段进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6月17日和6月27--30日将对全区中学七.八年级进行部分学科结业检测和学期教 ...查看


  • 高三三月四县联考质量分析
  • 知识改变命运,努力改变结果 汗水点燃希望,信念成就梦想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只有拼出来的美丽 我们一起让2011届高考再度辉煌 ----宁乡十中高三3月份四县联考质量分析总结 高三年级组 2011年3月 宁乡十中2011届高三四县联考 质量分 ...查看


  • 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 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为了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优化教学秩序,创设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常规要求: 一.备课常规要求 (一) 备课 1.备教材 (1)要 ...查看


  • 高二数学期末试卷(理科)及答案
  • 高二数学期末考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与向量a =(1, -3,2) 平行的一个向量的坐标是( ) 1 ,1,1) 3 13 C .(-,,-1) 22 A .( B .(-1,-3,2) D ...查看


  • 北京市高中数学课程架构与进度
  • 北京市高中数学课程架构与进度 一.教材使用 北京全市所有区县的数学教材总共分为两套,以中轴线为地理分界线东西各使用一套.东部区县使用人教A 版,如东城.朝阳.通州等.西部区县使用人教B 版,如西城.海淀.石景山.房山,昌平.门头沟.怀柔等. ...查看


  • 广东省珠海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 珠海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中学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理科数学试卷 用时:120分钟 总分:150分. n(adbc)2 参考公式: (1) K(2)aybx (ab)(cd)(ac)(bd) 2 附表: 一.选择 ...查看


  • 备战中考寒假各科复习的重要性
  • 备战中考寒假各科复习的重要性 小学升到初中,学习方法有很大的转变,初二是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结合点,初一是对小学知识的一个总结,同时逐步转入初中的学习,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有了新的要求.而初三则对初中的知识进行总结,为转 ...查看


  • 学生各年级特点
  • 各年级特点 学生时代的三大习惯阶段: 1---3年级 4年级-----初二 初三-----高二 小学1年级特点: 一.心理行为特点 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既充满了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