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体格检查讲义

护理体格检查

大家下午好,这节课由我来给大家介绍护理体格检查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对全身检查做一些诠释,在体检手法、各专科疾病阳性体征临床意义。 1 体检的基本要求

人文关怀:

病房要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检查时注意保护隐私、保暖;

检查前先自我介绍;

态度亲切、和蔼;

语言通俗易懂,注意与患者沟通;

2 体检的基本要求

具体为:内容要全面系统、突出重点(突出本病表现、突出生命体征、突出重要脏器);

顺序应打破系统的界限、可分部与集中进行(皮肤、淋巴结、神经系统可分段检查,

统一记录);

注意原则的灵活性(急重症病例、个别检查顺序适当调整);

3 体检的原则

从头到脚;由浅入深;视触叩听嗅;

4 体检的顺序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

头、颈部

前、侧胸壁(心肺)

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

腹部(腹腔重要脏器,如肝、胆、脾、肾、肠功能等)

肛门直肠

外阴、生殖器

四肢

神经系统

5 体检的器械

必要的: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压舌板、电筒、叩诊锤、大头针、软尺、直尺、

棉签、标记笔、纱布

选择性的:近视力表、检眼镜、检鼻镜、检耳镜、手套、胶布、滑润油、纱布垫、

腹带、音叉鹅颈灯

6 开始时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洗手

病人多取卧位

站在被检者的右侧

检查前的介绍,与患者有效沟通

7 生命体征的检查

体温(发热、体温不升)、脉搏(脉率不规则、洪脉或细脉)、呼吸(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次数、形态、张口呼吸、点头样呼吸)、血压(数值高/低)、身高、体重。 8 一般情况

发育状况(正常、异常---呆小症、佝偻病、在体型上是否为瘦长型、矮胖型) 营养状况(良好、中等、肥胖、营养不良)

神志:与病人沟通即可得知病人神志、意识情况(清晰、淡漠、模糊、嗜睡、昏睡、昏迷)

体位(自主、被动、强迫)

面容与表情(急性/慢性病、贫血/黄疸面容、特殊病面容;表情安静、忧虑、烦燥、痛苦、绝望)

检查合作情况

通过以上一般情况来看,综合评估病人自理能力程度,为我们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9 皮肤

可以局部检查或全身检查皮肤,全身皮肤是否完整、颜色(苍白、发红、紫绀、黄染)、温湿度(有无湿冷)、弹性(是否良好)、水肿(水肿部位,是否为凹陷性水肿,水肿:分三度----轻度,仅有局部软组织,如眼睑、胫前、凹陷轻;中度,全身水肿,有明显凹陷,平复缓慢;重度,全身严重水肿,皮肤发亮,有液体渗出) 皮疹(斑丘疹、荨麻疹)、出血点、瘀点、瘀斑、毛发生长等;蜘蛛痣一般出现

在肝炎、肝硬化患者,用棉签压迫其中心,辐射状血管网立即消失。

10 淋巴结

用两手指指腹滑动触诊检查,淋巴结部位、数目、肿大,硬度及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有几处,先从颈部淋巴结开始,触诊顺序: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淋巴结、枕骨下区的枕后淋巴结、右手(翻掌)指尖触摸颌下及颏下淋巴结、颈颈前三角区先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后三角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的后缘触诊、锁骨上窝内由浅到深触摸锁骨上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的触诊顺序:顶、内侧、前壁、后壁、外侧壁淋巴结;

先查左侧,后查右侧,检查者右手查左腋,左手查右腋;如检查左腋,检查者左手握住被检者左腕向外上屈肘外展抬高45度,右手指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腋窝顶部(尖群),滑行触诊,依次腋窝内(中央群)、前(胸肌群)、后(肩胛下群),然后再向外,被检者原外展的手臂下垂,触诊腋窝外侧壁(外侧群)。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右腋窝淋巴结。

滑车上淋巴结:上臂内侧,内上踝上方3—4CM 。

腹股沟淋巴结:腹股沟韧带下方股三角内。

腘窝淋巴结:位于腘窝内。

11 头部及其他器官

头部:头颅外形、有无肿块、伤口、瘢痕,触诊压痛,头发多少、分布及色泽; 眼:眉毛、睫毛、眼睑(水肿、下垂),眼球(突出、凹陷、运动,震颤)、结膜(充血、出血、水肿、滤泡)、巩膜(黄染)、角膜(溃疡、云翳、反射)、瞳孔(大小、形态、是否对称、反射)

鼻:外观、鼻前庭、分泌物、出血、通气、鼻窦压痛(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耳:耳廓、耳道有无畸形、分泌物、乳突压痛、听力

口:气味、有无张口呼吸;

唇(颜色、干裂)、牙(缺牙、义齿),牙龈(色泽、肿胀、出血)、舌(舌质、舌苔、是否居中、运动、溃疡)及舌下粘膜、口腔黏膜(出血、溃疡)、咽(分泌物、悬雍垂位置)、扁桃体(大小、充血、分泌物)、喉(发音、嘶哑、失声)----指导发“啊”音;

12 颈部及器官

去枕平卧位;

颈部外形是否对称、自主活动度、耸肩、转颈的肌力、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搏动;

气管(是否居中):将示指与无名指分别放在两侧胸锁关节上,中指置于气管上,观察两侧间距是否相等,如气胸、大量胸腔积液气管推向健侧;肺不张气管拉向患侧; 甲状腺(视、触、听):(1)检查时让病人作吞咽动作。(2)注意甲状腺大小、形态、硬度、表面情况、压痛、移动度、震颤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检查者面对患者;另一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后方;前者是在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甲状腺的狭部,后一手拇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腺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的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的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反复检查,用同法检查甲状腺的另一侧。听诊该区域有无收缩杂音,甲亢病人常出现。

13 前胸部

胸廓外形(对称、畸形、局部隆起、肋间隙有无增宽)

呼吸运动(频率、深度、有无异常)

胸壁检查(皮肤、静脉曲张、皮下气肿或捻发音、双手按压胸廓的两侧,检查胸廓的弹性)

拇指按压胸骨柄及胸骨体中、下部,了解有无压痛;

胸廓的呼吸活动度、胸膜磨檫感: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平放在胸廓前下部的对称处,左右拇指沿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正中线的对称部位,被检者作深呼吸进行检查。 触觉语颤:胸壁两侧上、中、下三个部位,每处双手作一次交叉(注意手形),检查者配合发“YI ”音;

乳房检查(两侧对称、大小、红肿、结节、皮肤有无改变,乳头有无凹陷,压痛): (检查者站在被检者的对面),右手查左侧,左手查右侧,先查键侧,后查患侧 由外上象限开始,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乳头,右手按顺时针方向,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检查,若乳房有肿块,可令被检者两手上举或做两手掌相对推挤动作以观察大小,硬度、移动度。

14 肺部检查

肺部叩诊:间接叩诊,板指与肋骨平行;第一至第四肋间进行;

按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两侧对比、力度稍重的原则,可直接叩诊、间接叩诊两种;叩诊音有变化处做好标记,计算肋间予以记录。

肺下界的叩诊:正常位置----锁骨中线第六肋间,腋中线第八肋间,肩胛线第十肋间 前面: 可选择从右锁骨中线、左腋中线、右腋中线顺序三条线,自上而下,由清音到浊音处记录;

肺的听诊:按锁骨中线上、中、下部,腋前线及腋中线的上、下部,左右两侧,进行听诊,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两侧对比;

指导病人做深呼吸运动,每个点至少听1-2次呼吸。

15 心脏的检查

视: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触: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磨察感;用示指及中指并拢,指腹确定心尖博动的位置,用手掌的尺侧缘感觉震颤及心包摩擦感;

叩:心界叩诊及锁骨中线测量;从心尖博动外2-3cm (左第五肋间)开始,沿肋间由外向内,自下而上,力度轻叩,叩出心脏的相对浊音界并标记。叩右界,先从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出肝上界,再上移一肋间(4肋间),由外向内、由下至上叩出右心界,标记并记录。

听: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听诊顺序: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 →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16 背部的检查

视:胸廓外形、呼吸运动;

触:胸廓活动度及对称性;触觉语颤,两拇指放在第10肋水平后正中线的两侧,其余手指置于胸廓的两侧,拇指间距2cm ,两手向脊柱方向推挤,使皮肤松弛,嘱被检者作深呼吸以了解两侧是否对称

叩:后面以肩胛线为标准;

肺部、肺下界及肺下界的移动度;

肺下界移动度:沿肩胛线处的肺下界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同时迅速从肺

下界沿肩胛下角线向下叩出浊音区,作出标记,恢复平静呼吸,再嘱被检者深呼气,且屏住,再从肺下界向上叩出浊音区,作出标记。用直尺量出两标记之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的移动度,正常为6-8cm 。

听:肺部呼吸音、啰音、语音传导、胸膜摩擦音;听诊部位有肩胛间区上下、左右,左右腋后线、肩胛线上下左右;

17 背部其他检查

脊柱:脊柱外形、压痛、脊柱叩击痛(直接、间接)

肾脏:肋脊点、肋腰点压痛、肋脊点叩击痛

18 腹部

患者准备:患者平卧、曲膝仰卧位;指导腹式呼吸运动配合;

视:腹部外形、皮肤、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必要时测量腹围; 触:顺序﹕从健康部位→病变区域,一般从左下腹沿逆时针方向将腹部各区依次进行。全腹(浅触/深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肿块、液波震颤; 腹腔脏器触诊:

肝脏:有无肝肿大、结节、硬化等(单、双手、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上)、肝颈静脉反流征;选择在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分别触诊,并测量距肋缘及剑突根部的距离。正常:右锁骨中线肋缘下至肝下缘在1CM 以内;在剑突下可触及肝下缘多在3CM 以内;超过以上标准为肝下移或肝肿大;

胆囊:大小、形态、有无压痛,Murphy征;courvoisier 征—胰头癌,黄疸加深、胆囊肿大但无压痛;

脾脏:大小、形态、边缘、移动度,有无压痛,有无脾肿大及意义;轻—脾缘不超过肋下2CM ;中--脾缘超过肋下2CM ,在脐水平线以上;重--脾缘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肾脏:大小、形态、有无压痛、有无肾脏肿大、触痛等

膀胱:触诊呈囊性感,不可移动,患者如有尿意立即产生尿意感;

输尿管的3个压痛点:季肋点---右第10肋骨前端;上输尿管---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中输尿管---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

腹壁反射:略

叩:全腹;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肝区叩击痛、脾区叩击痛;

听:肠鸣音(在脐周听诊,听一分钟,正常每分钟4—5次,超过10次为增强,3—5分钟未听到或持续未听到为减弱—消失)、腹腔血管杂音、振水音

19 肛门、直肠

根据病情需要检查1

20 外阴、生殖器

根据病情需要检查

21 四肢

双上肢:两侧同时、对比检查

视:皮肤、指甲、关节、运动;观察腕关节、肩关节外形、关节及周围、运动; 触;皮肤温湿度、弹性、肌力;

叩:检查上肢生理神经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膜反射、霍夫曼征); 双下肢:同上

视:观察外形、皮肤、趾甲;检查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运动、曲趾、伸趾运动等

触:皮肤温湿度、凹陷性水肿、足背动脉搏动及肌力(包括浮髌试验);检查膑阵挛及踝阵孪

叩:检查下肢生理神经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22 病理反射检查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匿格征、布鲁金斯基征

锥体束征:巴彬斯基征、奥本汉姆征、戈登征、查多克征

巴彬斯基征(Babinski 征)方法﹕病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手持病者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侧,由后向前至小趾跖关节处转向趾侧,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余趾呈肩形展开。

奥本汉姆征(Oppenheim 征)方法﹕病者仰卧,医生用拇指及食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反应同上。

护理体格检查

大家下午好,这节课由我来给大家介绍护理体格检查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对全身检查做一些诠释,在体检手法、各专科疾病阳性体征临床意义。 1 体检的基本要求

人文关怀:

病房要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检查时注意保护隐私、保暖;

检查前先自我介绍;

态度亲切、和蔼;

语言通俗易懂,注意与患者沟通;

2 体检的基本要求

具体为:内容要全面系统、突出重点(突出本病表现、突出生命体征、突出重要脏器);

顺序应打破系统的界限、可分部与集中进行(皮肤、淋巴结、神经系统可分段检查,

统一记录);

注意原则的灵活性(急重症病例、个别检查顺序适当调整);

3 体检的原则

从头到脚;由浅入深;视触叩听嗅;

4 体检的顺序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

头、颈部

前、侧胸壁(心肺)

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

腹部(腹腔重要脏器,如肝、胆、脾、肾、肠功能等)

肛门直肠

外阴、生殖器

四肢

神经系统

5 体检的器械

必要的: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压舌板、电筒、叩诊锤、大头针、软尺、直尺、

棉签、标记笔、纱布

选择性的:近视力表、检眼镜、检鼻镜、检耳镜、手套、胶布、滑润油、纱布垫、

腹带、音叉鹅颈灯

6 开始时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洗手

病人多取卧位

站在被检者的右侧

检查前的介绍,与患者有效沟通

7 生命体征的检查

体温(发热、体温不升)、脉搏(脉率不规则、洪脉或细脉)、呼吸(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次数、形态、张口呼吸、点头样呼吸)、血压(数值高/低)、身高、体重。 8 一般情况

发育状况(正常、异常---呆小症、佝偻病、在体型上是否为瘦长型、矮胖型) 营养状况(良好、中等、肥胖、营养不良)

神志:与病人沟通即可得知病人神志、意识情况(清晰、淡漠、模糊、嗜睡、昏睡、昏迷)

体位(自主、被动、强迫)

面容与表情(急性/慢性病、贫血/黄疸面容、特殊病面容;表情安静、忧虑、烦燥、痛苦、绝望)

检查合作情况

通过以上一般情况来看,综合评估病人自理能力程度,为我们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9 皮肤

可以局部检查或全身检查皮肤,全身皮肤是否完整、颜色(苍白、发红、紫绀、黄染)、温湿度(有无湿冷)、弹性(是否良好)、水肿(水肿部位,是否为凹陷性水肿,水肿:分三度----轻度,仅有局部软组织,如眼睑、胫前、凹陷轻;中度,全身水肿,有明显凹陷,平复缓慢;重度,全身严重水肿,皮肤发亮,有液体渗出) 皮疹(斑丘疹、荨麻疹)、出血点、瘀点、瘀斑、毛发生长等;蜘蛛痣一般出现

在肝炎、肝硬化患者,用棉签压迫其中心,辐射状血管网立即消失。

10 淋巴结

用两手指指腹滑动触诊检查,淋巴结部位、数目、肿大,硬度及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有几处,先从颈部淋巴结开始,触诊顺序: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淋巴结、枕骨下区的枕后淋巴结、右手(翻掌)指尖触摸颌下及颏下淋巴结、颈颈前三角区先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后三角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的后缘触诊、锁骨上窝内由浅到深触摸锁骨上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的触诊顺序:顶、内侧、前壁、后壁、外侧壁淋巴结;

先查左侧,后查右侧,检查者右手查左腋,左手查右腋;如检查左腋,检查者左手握住被检者左腕向外上屈肘外展抬高45度,右手指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腋窝顶部(尖群),滑行触诊,依次腋窝内(中央群)、前(胸肌群)、后(肩胛下群),然后再向外,被检者原外展的手臂下垂,触诊腋窝外侧壁(外侧群)。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右腋窝淋巴结。

滑车上淋巴结:上臂内侧,内上踝上方3—4CM 。

腹股沟淋巴结:腹股沟韧带下方股三角内。

腘窝淋巴结:位于腘窝内。

11 头部及其他器官

头部:头颅外形、有无肿块、伤口、瘢痕,触诊压痛,头发多少、分布及色泽; 眼:眉毛、睫毛、眼睑(水肿、下垂),眼球(突出、凹陷、运动,震颤)、结膜(充血、出血、水肿、滤泡)、巩膜(黄染)、角膜(溃疡、云翳、反射)、瞳孔(大小、形态、是否对称、反射)

鼻:外观、鼻前庭、分泌物、出血、通气、鼻窦压痛(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耳:耳廓、耳道有无畸形、分泌物、乳突压痛、听力

口:气味、有无张口呼吸;

唇(颜色、干裂)、牙(缺牙、义齿),牙龈(色泽、肿胀、出血)、舌(舌质、舌苔、是否居中、运动、溃疡)及舌下粘膜、口腔黏膜(出血、溃疡)、咽(分泌物、悬雍垂位置)、扁桃体(大小、充血、分泌物)、喉(发音、嘶哑、失声)----指导发“啊”音;

12 颈部及器官

去枕平卧位;

颈部外形是否对称、自主活动度、耸肩、转颈的肌力、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搏动;

气管(是否居中):将示指与无名指分别放在两侧胸锁关节上,中指置于气管上,观察两侧间距是否相等,如气胸、大量胸腔积液气管推向健侧;肺不张气管拉向患侧; 甲状腺(视、触、听):(1)检查时让病人作吞咽动作。(2)注意甲状腺大小、形态、硬度、表面情况、压痛、移动度、震颤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检查者面对患者;另一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后方;前者是在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甲状腺的狭部,后一手拇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腺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的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的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反复检查,用同法检查甲状腺的另一侧。听诊该区域有无收缩杂音,甲亢病人常出现。

13 前胸部

胸廓外形(对称、畸形、局部隆起、肋间隙有无增宽)

呼吸运动(频率、深度、有无异常)

胸壁检查(皮肤、静脉曲张、皮下气肿或捻发音、双手按压胸廓的两侧,检查胸廓的弹性)

拇指按压胸骨柄及胸骨体中、下部,了解有无压痛;

胸廓的呼吸活动度、胸膜磨檫感: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平放在胸廓前下部的对称处,左右拇指沿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正中线的对称部位,被检者作深呼吸进行检查。 触觉语颤:胸壁两侧上、中、下三个部位,每处双手作一次交叉(注意手形),检查者配合发“YI ”音;

乳房检查(两侧对称、大小、红肿、结节、皮肤有无改变,乳头有无凹陷,压痛): (检查者站在被检者的对面),右手查左侧,左手查右侧,先查键侧,后查患侧 由外上象限开始,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乳头,右手按顺时针方向,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检查,若乳房有肿块,可令被检者两手上举或做两手掌相对推挤动作以观察大小,硬度、移动度。

14 肺部检查

肺部叩诊:间接叩诊,板指与肋骨平行;第一至第四肋间进行;

按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两侧对比、力度稍重的原则,可直接叩诊、间接叩诊两种;叩诊音有变化处做好标记,计算肋间予以记录。

肺下界的叩诊:正常位置----锁骨中线第六肋间,腋中线第八肋间,肩胛线第十肋间 前面: 可选择从右锁骨中线、左腋中线、右腋中线顺序三条线,自上而下,由清音到浊音处记录;

肺的听诊:按锁骨中线上、中、下部,腋前线及腋中线的上、下部,左右两侧,进行听诊,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两侧对比;

指导病人做深呼吸运动,每个点至少听1-2次呼吸。

15 心脏的检查

视: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触: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磨察感;用示指及中指并拢,指腹确定心尖博动的位置,用手掌的尺侧缘感觉震颤及心包摩擦感;

叩:心界叩诊及锁骨中线测量;从心尖博动外2-3cm (左第五肋间)开始,沿肋间由外向内,自下而上,力度轻叩,叩出心脏的相对浊音界并标记。叩右界,先从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出肝上界,再上移一肋间(4肋间),由外向内、由下至上叩出右心界,标记并记录。

听: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听诊顺序: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 →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16 背部的检查

视:胸廓外形、呼吸运动;

触:胸廓活动度及对称性;触觉语颤,两拇指放在第10肋水平后正中线的两侧,其余手指置于胸廓的两侧,拇指间距2cm ,两手向脊柱方向推挤,使皮肤松弛,嘱被检者作深呼吸以了解两侧是否对称

叩:后面以肩胛线为标准;

肺部、肺下界及肺下界的移动度;

肺下界移动度:沿肩胛线处的肺下界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同时迅速从肺

下界沿肩胛下角线向下叩出浊音区,作出标记,恢复平静呼吸,再嘱被检者深呼气,且屏住,再从肺下界向上叩出浊音区,作出标记。用直尺量出两标记之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的移动度,正常为6-8cm 。

听:肺部呼吸音、啰音、语音传导、胸膜摩擦音;听诊部位有肩胛间区上下、左右,左右腋后线、肩胛线上下左右;

17 背部其他检查

脊柱:脊柱外形、压痛、脊柱叩击痛(直接、间接)

肾脏:肋脊点、肋腰点压痛、肋脊点叩击痛

18 腹部

患者准备:患者平卧、曲膝仰卧位;指导腹式呼吸运动配合;

视:腹部外形、皮肤、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必要时测量腹围; 触:顺序﹕从健康部位→病变区域,一般从左下腹沿逆时针方向将腹部各区依次进行。全腹(浅触/深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肿块、液波震颤; 腹腔脏器触诊:

肝脏:有无肝肿大、结节、硬化等(单、双手、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上)、肝颈静脉反流征;选择在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分别触诊,并测量距肋缘及剑突根部的距离。正常:右锁骨中线肋缘下至肝下缘在1CM 以内;在剑突下可触及肝下缘多在3CM 以内;超过以上标准为肝下移或肝肿大;

胆囊:大小、形态、有无压痛,Murphy征;courvoisier 征—胰头癌,黄疸加深、胆囊肿大但无压痛;

脾脏:大小、形态、边缘、移动度,有无压痛,有无脾肿大及意义;轻—脾缘不超过肋下2CM ;中--脾缘超过肋下2CM ,在脐水平线以上;重--脾缘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肾脏:大小、形态、有无压痛、有无肾脏肿大、触痛等

膀胱:触诊呈囊性感,不可移动,患者如有尿意立即产生尿意感;

输尿管的3个压痛点:季肋点---右第10肋骨前端;上输尿管---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中输尿管---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

腹壁反射:略

叩:全腹;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肝区叩击痛、脾区叩击痛;

听:肠鸣音(在脐周听诊,听一分钟,正常每分钟4—5次,超过10次为增强,3—5分钟未听到或持续未听到为减弱—消失)、腹腔血管杂音、振水音

19 肛门、直肠

根据病情需要检查1

20 外阴、生殖器

根据病情需要检查

21 四肢

双上肢:两侧同时、对比检查

视:皮肤、指甲、关节、运动;观察腕关节、肩关节外形、关节及周围、运动; 触;皮肤温湿度、弹性、肌力;

叩:检查上肢生理神经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膜反射、霍夫曼征); 双下肢:同上

视:观察外形、皮肤、趾甲;检查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运动、曲趾、伸趾运动等

触:皮肤温湿度、凹陷性水肿、足背动脉搏动及肌力(包括浮髌试验);检查膑阵挛及踝阵孪

叩:检查下肢生理神经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22 病理反射检查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匿格征、布鲁金斯基征

锥体束征:巴彬斯基征、奥本汉姆征、戈登征、查多克征

巴彬斯基征(Babinski 征)方法﹕病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手持病者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侧,由后向前至小趾跖关节处转向趾侧,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余趾呈肩形展开。

奥本汉姆征(Oppenheim 征)方法﹕病者仰卧,医生用拇指及食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反应同上。


相关文章

  • 2010患者安全目标
  • <2010年患者安全目标>主要实施措施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的] 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查看


  • 患者安全目标措施
  • 患者安全目标措施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目标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 ...查看


  • 心内三科护理体格检查记录单
  • 心内三科护理体格检查记录单 床号 姓名 住院号 性别 年龄 婚姻 (是,否) 民族 职业 住址 工作单位 身份证号 邮政编码 电话 入院时间 记录时间 主诉 既往史 (二) 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 T °C .P (次/min).R (次/ ...查看


  •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 (2016年版) 一.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J20.9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发病大多先有上呼吸道 ...查看


  •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讲义
  •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hepatic encephalopathy 知识回顾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 ...查看


  • 儿童综合保健护理的主要措施
  • 儿童综合保健护理的主要措施 摘要:针对住院患儿及日常儿童两大类,文章归纳简述了各种护理措施.对住院患儿,保健护理工作主要集中在使患儿家属充分认识到患儿的治疗与保健护理相结合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家属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门诊的儿童保健护理服 ...查看


  • 卫生院规章制度
  • 卫生院规章制度 会诊制度 1.医疗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 2.急诊会诊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相关科室,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15分钟内到位.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 ...查看


  • 11[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 附件1: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yh19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 分 数:4 学 时 数:64 适用专业:护理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 童保 ...查看


  • 卫计委|最新版中国早产儿保健指南公布
  • 文案 · 创意 · 拍摄 ·作图    李书鹏 喵~ o(=·ω·=)m 听说好文跟好音乐更配哟 如果您有想听的歌曲 可以后台给我们留言哈 全汇总|常见遗传代谢病治疗策略 专家解读|母乳喂养指南 儿科医患沟通|重症患儿家属沟通技巧及实例解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