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区民风民俗

陕西地区民风民俗

做花馍:关中地区在过年的时候做花馍当贡品。

炒豆豆,剃头:二月二,龙抬头,炒豆豆。

吃糖糕:端午节的时候吃糖糕。

1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6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1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2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3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宵节

14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5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6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7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8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19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20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21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注:珍品指元宵)

22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3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4 折桂令〃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25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26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27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28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9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30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31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清明节

3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4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5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6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37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38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39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40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41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42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端午节

43 端 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4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5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46节 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47七 律.端午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七夕

48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9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50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51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52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3七夕醉答君东(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54 韩庄闸舟中七夕(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中秋

55《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56《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57《水调歌头》(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8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9《太常引》(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60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重阳

61 采桑子 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6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3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6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6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6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67九日作(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68九日(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69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70醉花荫(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1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72沉醉东风 重九(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73九日(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冬至

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74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75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76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77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重阳: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节: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点点迎新春

元宵: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南阳诸葛亮,坐在将军帐,排成八卦阵,要捉飞来将。(射动物一)(蜘蛛)

日出满山去,黄昏归满堂,年年出新主,日日采花郎。(射动物一)(蜜蜂)

两兄弟,手拉手,一个转,一个留。 (射文具用品一)(圆规)

一声呼出喜怒哀乐,十指摇动古今事由(射传统戏一) (布袋戏)

在欉黄。 (射闽南话歇后语一) (无稳)

葫芦墩白米。 (射闽南话歇后语一) (无错) (无糙)

归欉好好。 (射闽南话歇后语一) (无错) (无锉)

阿哥住楼顶。 (射闽南话歇后语一) (高高在上) (哥哥在上)

卖鸭卵车倒担。 (射闽南话歇后语一) (看破)

鸭卵掷过山。 (射闽南话歇后语一) (看破)

鲁迅逝世一世纪。(打一成语) 百年树人

建国方略。 (打一字) 玉

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打一成语) 六神无主

拍一个巴掌 (打一地名) 五指山

什么动物行也是坐,坐也是坐,睡也是坐? 打一动物 青蛙

石头旁边有块皮(打一字) 破

去竞赛原是笨狗(NBA球员) 毕比

成绩棒总是闲云(西游记地名) 高老庄

受感动全是汉子(物理名词) 激光束

喊声长定是烟烟(复姓二) 呼延/段干

谜面: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成八卦阵,专抓飞来将。 打一生活中常见动物。 蜘蛛 墙上挂灯谜 打一动物名 壁虎

爷爷当先锋 打南北朝人名 祖冲之

俗语: “正月下,打新春;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祭祖先;四月八,拜菩萨;五月五,过端午;六月六,晒丝绸;七月七,掐巧乞;八月十五正中秋;九月九,度重阳;十月一,送寒衣;十一月冬至数阳九,十二月腊八年到头。”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

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重阳节的习俗很多,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情趣盎然。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

长城 The Great Wall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

故宫 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莫高窟 Mogao Caves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俗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以后历代相继凿建。洞窟分上下五层,高低错落,依次排列,南北长1600多米。其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现存已编号洞窟492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尊,唐、宋木构建筑5座。1900年于藏经洞发现西晋至宋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绘画作品5万余件。莫高窟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体,是我国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

秦始皇陵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现存墓封土高40米。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现已挖掘四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方米。能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

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

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in Chengde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03-1790年)。占地560余万平方米,建筑物达110余处,为清代帝王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周围环绕长10公里的石砌宫墙。宫殿区分正宫、东宫、松鹤斋、万壑松风等四组建筑。正宫的澹泊敬诚殿全为楠木结构,各种大典均在此举行。是我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孔府、孔庙、孔林

Temple of Confucius,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孔庙为我国最早、最大的祭祀孔子的祠庙。占地约10万平方米,殿堂466间。主要建筑物有金、元两代的碑亭、明代建造的奎文阁和清代重修的大成殿。孔府与孔庙毗邻,为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住宅。孔林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立有历代颂扬孔子的碑刻。

平遥古城 The Ancient City-Pingyao

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至782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城为方形,墙高约12米,周长6.4公里,面积2.25平方公里,有瓮城、垛口、敌楼、角楼等城防设施,以及魁星楼、点将台、关帝庙等附属建筑。明、清两代均有补修,但基本上还保持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内街道、市楼、商店等仍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国明代县城建置的实物材料。

丽江古城 The Ancient City-Lijiang

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中叶),面积1.6平方公里,是纳西族聚居地。有黑龙潭、五凤楼等名胜古迹,建国后曾发现“漓江人”石。古城四周青山环绕,黑龙潭水分三条支流穿越古城而过,途中又分成条条细流入墙绕户,与散点状井泉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闻名遐尔的东巴象形文字、绘画、音乐、舞蹈、东巴经等,内涵丰富。是研究纳西族独特的居住环境、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的宝贵实物例证。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象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哥,山下小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象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攸攸,月亮出来照半坡, 照半坡,望见月亮想起我的哥。

一阵清风吹上坡,吹上坡,哥啊,哥啊, 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猜调》

小乖乖来小乖乖

我们说给你们猜

什么长 长上天

哪样长 海中间

什么长长街前卖嘛

哪样长长妹跟前喽喂

小乖乖来小乖乖

你们说给我们猜

银河长 长上天

莲藕长 海中间

米线长长街前卖嘛

丝线长长妹跟前喽喂

小乖乖来小乖乖

我们说给你们猜

什么长 长上天

哪样团 海中间

什么团团街前卖嘛

哪样长长妹跟前喽喂

小乖乖来小乖乖

你们说给我们猜

银河长 长上天

莲藕长 海中间

米线长长街前卖嘛

丝线长长妹跟前喽喂

小乖乖来小乖乖

我们说给你们猜

什么长 长上天

哪样长 海中间

什么长长街前卖嘛

哪样长长妹跟前喽喂

陕西十大怪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陕西十大怪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益、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等。

一、面条像腰带 “扯面宽得像裤带”。

扯面也叫冰冰(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有这个字)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二、锅盔像锅盖

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没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燎(好)乍咧!”

四、 泡馍大碗卖

“牛羊肉泡馍大碗卖”可称上是“陕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馍似乎是白来一趟。而牛羊肉泡馍要数回民食品了。

关中人吃饭讲究实惠,肉是大块的肉,馍是硬梆梆的死面托托馍,碗是能盛6两8两的大老碗。刚端上来的羊肉泡馍很烫,呼呼地直冒热气,吃时用筷子从贴碗的四周往嘴边拨,边拨边吃。

羊肉泡的作法主要分煮肉、烙馍、熬汤、掰馍和煮馍。肉要煮得又酥又烂。馍要烙得又硬又黄,还要遇水不化、百煮不烂。汤用牛羊肉骨髓熬成。馍要掰得越碎越匀越好,然后将馍、肉、粉丝、葱、盐、味精等调料加入,在炒瓢内旺火爆煮。

由于烹煮的方法不同,羊肉泡馍为煮馍和小炒。加汤的多少不同,分为干泡(汤少)和水围城(汤多),吃得自有分寸。这种泡馍有干有汤,又热又香,很叫人开胃口。所以泡馍馆,便选用一种耀州(耀县)产的大瓷碗来装盛泡馍。

五、 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

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六、帕帕头上戴

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经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对襟夹袄的老汉及老年妇女头上都戴着(顶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关中农村,这里的形,和你在电影里看到的一模一样的。

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汁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七、房子半边盖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何为一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

八、姑娘不对外

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因而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

九、凳子不坐蹲起来

由于关中的男子们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开“老碗会”,贿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加之人们冬天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暖暖”或者“丢方”、下棋。于是,关中人就养成了“蹲”的习惯。外地人说这是“板凳不坐蹲起来”。实际上是人们劳累后歇息的一种习惯。

十、唱戏吼起来

唱戏,指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吼戏者,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观众叫声“好”,这吼戏者的高兴程度不亚于获得什么大奖,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秦腔,听起来“过瘾”、“解馋”、“燎得太(好极了)”。

陕西地区民风民俗

做花馍:关中地区在过年的时候做花馍当贡品。

炒豆豆,剃头:二月二,龙抬头,炒豆豆。

吃糖糕:端午节的时候吃糖糕。

1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6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1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2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3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宵节

14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5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6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7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8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19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20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21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注:珍品指元宵)

22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3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4 折桂令〃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25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26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27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28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9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30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31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清明节

3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4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5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6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37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38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39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40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41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42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端午节

43 端 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4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5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46节 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47七 律.端午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七夕

48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9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50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51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52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3七夕醉答君东(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54 韩庄闸舟中七夕(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中秋

55《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56《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57《水调歌头》(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8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9《太常引》(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60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重阳

61 采桑子 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6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3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6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6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6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67九日作(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68九日(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69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70醉花荫(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1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72沉醉东风 重九(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73九日(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冬至

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74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75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76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77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重阳: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节: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点点迎新春

元宵: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南阳诸葛亮,坐在将军帐,排成八卦阵,要捉飞来将。(射动物一)(蜘蛛)

日出满山去,黄昏归满堂,年年出新主,日日采花郎。(射动物一)(蜜蜂)

两兄弟,手拉手,一个转,一个留。 (射文具用品一)(圆规)

一声呼出喜怒哀乐,十指摇动古今事由(射传统戏一) (布袋戏)

在欉黄。 (射闽南话歇后语一) (无稳)

葫芦墩白米。 (射闽南话歇后语一) (无错) (无糙)

归欉好好。 (射闽南话歇后语一) (无错) (无锉)

阿哥住楼顶。 (射闽南话歇后语一) (高高在上) (哥哥在上)

卖鸭卵车倒担。 (射闽南话歇后语一) (看破)

鸭卵掷过山。 (射闽南话歇后语一) (看破)

鲁迅逝世一世纪。(打一成语) 百年树人

建国方略。 (打一字) 玉

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打一成语) 六神无主

拍一个巴掌 (打一地名) 五指山

什么动物行也是坐,坐也是坐,睡也是坐? 打一动物 青蛙

石头旁边有块皮(打一字) 破

去竞赛原是笨狗(NBA球员) 毕比

成绩棒总是闲云(西游记地名) 高老庄

受感动全是汉子(物理名词) 激光束

喊声长定是烟烟(复姓二) 呼延/段干

谜面: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成八卦阵,专抓飞来将。 打一生活中常见动物。 蜘蛛 墙上挂灯谜 打一动物名 壁虎

爷爷当先锋 打南北朝人名 祖冲之

俗语: “正月下,打新春;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祭祖先;四月八,拜菩萨;五月五,过端午;六月六,晒丝绸;七月七,掐巧乞;八月十五正中秋;九月九,度重阳;十月一,送寒衣;十一月冬至数阳九,十二月腊八年到头。”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

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重阳节的习俗很多,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情趣盎然。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

长城 The Great Wall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

故宫 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莫高窟 Mogao Caves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俗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以后历代相继凿建。洞窟分上下五层,高低错落,依次排列,南北长1600多米。其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现存已编号洞窟492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尊,唐、宋木构建筑5座。1900年于藏经洞发现西晋至宋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绘画作品5万余件。莫高窟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体,是我国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

秦始皇陵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现存墓封土高40米。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现已挖掘四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方米。能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

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

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in Chengde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03-1790年)。占地560余万平方米,建筑物达110余处,为清代帝王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周围环绕长10公里的石砌宫墙。宫殿区分正宫、东宫、松鹤斋、万壑松风等四组建筑。正宫的澹泊敬诚殿全为楠木结构,各种大典均在此举行。是我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孔府、孔庙、孔林

Temple of Confucius,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孔庙为我国最早、最大的祭祀孔子的祠庙。占地约10万平方米,殿堂466间。主要建筑物有金、元两代的碑亭、明代建造的奎文阁和清代重修的大成殿。孔府与孔庙毗邻,为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住宅。孔林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立有历代颂扬孔子的碑刻。

平遥古城 The Ancient City-Pingyao

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至782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城为方形,墙高约12米,周长6.4公里,面积2.25平方公里,有瓮城、垛口、敌楼、角楼等城防设施,以及魁星楼、点将台、关帝庙等附属建筑。明、清两代均有补修,但基本上还保持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内街道、市楼、商店等仍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国明代县城建置的实物材料。

丽江古城 The Ancient City-Lijiang

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中叶),面积1.6平方公里,是纳西族聚居地。有黑龙潭、五凤楼等名胜古迹,建国后曾发现“漓江人”石。古城四周青山环绕,黑龙潭水分三条支流穿越古城而过,途中又分成条条细流入墙绕户,与散点状井泉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闻名遐尔的东巴象形文字、绘画、音乐、舞蹈、东巴经等,内涵丰富。是研究纳西族独特的居住环境、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的宝贵实物例证。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象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哥,山下小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象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攸攸,月亮出来照半坡, 照半坡,望见月亮想起我的哥。

一阵清风吹上坡,吹上坡,哥啊,哥啊, 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猜调》

小乖乖来小乖乖

我们说给你们猜

什么长 长上天

哪样长 海中间

什么长长街前卖嘛

哪样长长妹跟前喽喂

小乖乖来小乖乖

你们说给我们猜

银河长 长上天

莲藕长 海中间

米线长长街前卖嘛

丝线长长妹跟前喽喂

小乖乖来小乖乖

我们说给你们猜

什么长 长上天

哪样团 海中间

什么团团街前卖嘛

哪样长长妹跟前喽喂

小乖乖来小乖乖

你们说给我们猜

银河长 长上天

莲藕长 海中间

米线长长街前卖嘛

丝线长长妹跟前喽喂

小乖乖来小乖乖

我们说给你们猜

什么长 长上天

哪样长 海中间

什么长长街前卖嘛

哪样长长妹跟前喽喂

陕西十大怪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陕西十大怪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益、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等。

一、面条像腰带 “扯面宽得像裤带”。

扯面也叫冰冰(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有这个字)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二、锅盔像锅盖

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没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燎(好)乍咧!”

四、 泡馍大碗卖

“牛羊肉泡馍大碗卖”可称上是“陕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馍似乎是白来一趟。而牛羊肉泡馍要数回民食品了。

关中人吃饭讲究实惠,肉是大块的肉,馍是硬梆梆的死面托托馍,碗是能盛6两8两的大老碗。刚端上来的羊肉泡馍很烫,呼呼地直冒热气,吃时用筷子从贴碗的四周往嘴边拨,边拨边吃。

羊肉泡的作法主要分煮肉、烙馍、熬汤、掰馍和煮馍。肉要煮得又酥又烂。馍要烙得又硬又黄,还要遇水不化、百煮不烂。汤用牛羊肉骨髓熬成。馍要掰得越碎越匀越好,然后将馍、肉、粉丝、葱、盐、味精等调料加入,在炒瓢内旺火爆煮。

由于烹煮的方法不同,羊肉泡馍为煮馍和小炒。加汤的多少不同,分为干泡(汤少)和水围城(汤多),吃得自有分寸。这种泡馍有干有汤,又热又香,很叫人开胃口。所以泡馍馆,便选用一种耀州(耀县)产的大瓷碗来装盛泡馍。

五、 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

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六、帕帕头上戴

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经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对襟夹袄的老汉及老年妇女头上都戴着(顶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关中农村,这里的形,和你在电影里看到的一模一样的。

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汁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七、房子半边盖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何为一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

八、姑娘不对外

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因而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

九、凳子不坐蹲起来

由于关中的男子们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开“老碗会”,贿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加之人们冬天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暖暖”或者“丢方”、下棋。于是,关中人就养成了“蹲”的习惯。外地人说这是“板凳不坐蹲起来”。实际上是人们劳累后歇息的一种习惯。

十、唱戏吼起来

唱戏,指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吼戏者,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观众叫声“好”,这吼戏者的高兴程度不亚于获得什么大奖,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秦腔,听起来“过瘾”、“解馋”、“燎得太(好极了)”。


相关文章

  • 陕西关中民俗主题公园植物景观初探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3):215-218 JournalofNorthwestForestryUniversity 陕西关中民俗主题公园植物景观初探 许勇, 牛立新., 刘素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查看


  • 陕西民俗文化
  • http://www.pep.com.cn/gzls/js/tbjx/kb/dzkb/bx3/201008/t20100830_831611.htm 陕西--民俗文化 秦腔 也称为"乱弹"是陕西地方戏的主要剧种,也是我国 ...查看


  • 论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 謦静臻勰渊●l々自眨 三.度假旅游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1.客源市场因素.客源市场条件决定了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市场目标,对度假旅游发展具有导向性的影响.因此,发展度假旅游关键在于做好科学的市场调研,寻找资源优势与市场区位优势的结合点,周密论证.合 ...查看


  • 陕西省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陕西省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网讯)5月17日,陕西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4月,陕西省正式启动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工作,经申报.评审.公示等程序,陕西省政府正式批准,将西安鼓乐等145个 ...查看


  • 民俗文化如何为乡村旅游加分
  • 乡村旅游之所以魅力无限,除了青山绿水.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吸引人之外,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加分不少,成为乡村旅游至关重要的吸引核.民俗依托型乡村旅游具有文化的原生性.参与性.质朴性及浓郁的民俗风情的特点,独具一格的民族民俗.建筑风格.饮食习惯.服 ...查看


  • 全国各地乡风民俗
  • 一.华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当地大量的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群,大型古典园林,大型石窟壁画,著名的古都,构筑出丰厚浓郁的旅游文化氛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辽阔坦荡的草原风光和清新无染的空气,使人眼阔心宽,宁静 ...查看


  • 三秦饮食文化探究
  • 三秦饮食文化探究 摘要:饮食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具 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三秦饮食 文化源远流长,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下孕育,具有非常 的内涵 ...查看


  • 宝鸡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
  • 宝鸡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 一碗面有什么样的猜想?小中见大的话题,一碗面不仅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民俗文化特色,甚至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人的性格.通常说中国的民俗文化最先让人联想到的便是各地的特色饮食文化.如说到四川,让人首先就会想起四川的川菜和小吃 ...查看


  • 修身养性的艺术
  • [摘 要]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附近的感觉和艺术享受.陕西从南到北,到处都可以看到红色和绿色的剪纸.生动的造型,粗糙的风格,有趣的含义,多样的形式,精致的工艺,在陕西,剪纸在全国民间艺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陕西剪纸: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