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话电磁波的危害与防治

移动电话电磁波的危害与防治

现在,大部分人都有移动电话,殊不知他的电磁波其实是很强的。在电脑前拨通移动电话,大家往往会发现电脑屏幕闪烁不已;在打开的收音机前拨通移动电话,收音机也受到很大的干扰。移动电话的影响和危害体现在对飞机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危害,另外,对人体也有不利的影响。

(一)移动电话对交通工具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特别是移动电话的日益普及,在民用航空器上使用移动电话和其他电子设备的现象也日渐增多,对飞行安全已构成威胁。大量证据表明在飞机上使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癫子设备会产生电磁干扰,造成飞机导航设备、自动驾驶仪系统失灵进而严重危及航空安全。移动电话是高频无限通信,其发射频率多在800MHz 以上,而飞机的导航系统受高频干扰性很大,飞行过程中若有人用移动电话,就极有可能导致飞机的电子控制系统失灵,从而发生重大事故。特别是航空器无线电导航和通信系统在起飞、爬升、进近和着陆阶段,由于航空器处于低高度,任何电磁干扰都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后果。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民航总局在1977年初发出通知,在飞行中,严禁旅客在机舱内使用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它不仅关系到飞机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机上数十人乃至数百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移动电话引发的惨痛教训已很多。1991年,英国劳达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67-300型飞机在从曼谷起飞后不久,机上的一台计算

机突然启动了反推装臵,致使飞机失事,机上233人全部遇难,调查结果表明,飞机收到了严重的电子干扰导致机上计算机突然失控,而笔记本计算机、便携式摄录机或移动电话可能为罪魁祸首。

1996年10月巴西TAM 航空公司的一架“霍克-100”飞机也莫名其妙地坠毁了,机上人员无一幸免,专家们调查事故原因后分析认为,机上的乘客使用移动电话极可能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元凶。

此外,也有一些情况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事故但已经接近了事故的边缘,1999年7月11日,某航班准备在广州白云机场降落时,出现了约8度的航迹偏离现象,机长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通知乘务员检查客舱,结果发现有4~5为旅客在使用移动电话。在乘务员上前予以制止后,飞机才在着陆前恢复了正常航迹。2000年1约8日,某航班在湛江机场起飞后不久,机长突然发现飞机罗盘的指示和飞机航线存在严重偏差,计算机系统显示飞机偏航10海里。机长立即通知乘务员进行检查,发现有旅客正在使用移动电话。上述几次险情若非机组经验丰富,处理得当,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么移动电话如何能干扰导航系统呢?

对导航系统会产生电磁干扰的设备包括主动和非主动的信号发射设备,其中有显著影响的是主动信号发射设备,如移动电话。根据国际公约规定,现行导航系统频道分别是1200MHz 、110MHz 、750MHz ,其他的发射器不得采用这些频道。但是,目前移动电话的频道如GSM 系统是800 MHz 、CDMA 系统是900~1000 MHz 、PCS 系统是1800 MHz ,与导航系统十分接近。一旦移动电话频率发生改变,与机上电子设备

频率一样,就十分危险。进一步讲,即便是电磁干扰的信号很弱,若使用者坐在机头或没有任何东西在前面阻隔,就会直接影响到导航系统。国际上,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联合航空局、新西兰在内的许多国家民航当局和航空公司在限制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方面先后制定了有关规章和程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在参照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着手制定有关在航空器上限制使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的无线电台和其他仪器、装臵,不得妨碍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的正常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编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百一十六的规定“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事故原因都极有可能与使用移动电话等便携电子设备有关。为此,世界各国都相继制定了限制在飞机使用移动电话的规定。

移动电话所产生的电磁波对汽车上的电动装臵也有一定影响,会引起行驶中的汽车电动装臵“自动跳闸”。所以为避免意外发生尽量不要再行进的汽车内使用移动电话,此外,汽车生产厂家也应提高汽车内部电子设备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二)移动电话电磁波德危害

截止到2009年7月底,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到7.0亿户。移动电话使用时靠近人体对电磁辐射敏感的大脑和眼睛,对人体的健康效应已引起人们重视。

从辐射强度来看,通过对几种类型不同的移动电话天线近距离(5~10cm)范围内的辐射轻度分析,其场强平均超过我国国家标准规定限值(50μW/cm)的4~6倍。甚至有的手机天线近场区强度竟高达

5.97Mw, 超过标准达120倍,在这么高的辐射场强的长期反复作用,肯定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和危害。

手机对人体的危害起因于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手机所使用的无线电波,被人体组织吸收后,会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如果一次通话很长,且保持同一姿势,也会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引发病变,这是手机无线电波所形成的热效应引起的。另外也有研究发现,经常使用手机,会出现头痛,忘记事情等症状,这则是手机无线电波所形成的非热效应所致。研究报告显示,使用手机越频繁,则发生头痛的概率就越增加,每天使用2-15min 的人,使用15-60min 的人及超过1h 的人,头痛的概率会是使用少于2min 人的3倍、4倍和7倍。

由于手机的非热效应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所以使用手机每次通话时间不宜过长;此外,一些免持听筒的装臵,可避免天线过于贴近身体,可减低无线电波被身体吸收的比例。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基本上只对使用者缠身电磁辐射危害,属近场电磁辐射污染,影响有限,但作为使用者,我们不能忽视移动电话电

磁辐射的危害。

(三)手机的电磁辐射与防护

1、防护措施

为了减少手机对人体,尤其是头部的辐射,除了尽可能地降低手机的辐射功率(功率控制在600mV )及保证使用手机是让它与人体保持一定距离(建议离人体2.5cm )外,还应考虑其他防护措施。

日本NEC 公司生产的OKI 手机配臵了外接耳机和MIC ,具有免提功能,还设有声控辐射功率的自动开关,不说话时,发射功率降低;德国AEC 公司生产的数字手机设有两片金属镀层,能够改变手机电磁波的方向,减少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国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屏蔽套,套在手机天线的基部以减少电磁波的辐射。此外,还有人提出将手机与数字寻呼系统相结合,在手机内安臵寻呼系统,用寻呼系统启动手机开关的构想,可以降低待机期间的辐射功率。

2、完善手机性能

现在大部分手机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位于头部一侧,这会增加手机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强度,因此设计最佳的天线辐射方向,使其偏离头部,是减少手机对人体伤害的有效方法。

3、正确使用手机

(1)避免接通时的高强度辐射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一般来说,手机待机辐射强度较小,通话时辐射强度较大,而在手机已经播出而尚未接通时,辐射强度最大,辐射量是待机时的3倍左右。这些辐射有可能

改变人体组织,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手机要远离枕头边 有专家介绍,手机辐射对人的头部危害较大,它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机能性障碍,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和脱发等症状,有的人面部还会有刺激感。在美国和日本,已有很多怀疑因手机辐射而引发脑瘤的案例。美国马里兰州一名患脑癌的男子认为使用手机使他患上了癌症,于是对手机制造商提起了诉讼。欧洲妨碍杂志所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也指出,长期使用手机的人患脑瘤的几率比不使用手机的人搞80%。为此,在接电话时先把手机拿到离身体较远的距离接通,然后再放到耳边通话为好。此外,尽量不要用手机聊天,睡觉时也注意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边。

(3)不要把手机挂于胸前 有研究表明,手机挂在胸前,会对心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即使在辐射较小的待机状态下,手机周围的电磁波辐射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心律不齐、心脏功能不全的人要尤其注意这一点。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导致女性月经失调及影响正常代谢功能,造成体内钾、钙、钠等金属离子紊乱。手机中一般装有屏蔽设备,可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含铝、铅等重金属的屏蔽设备防护效果较好。但女性为了美观,往往会选择小巧的手机,这种手机的防护功能有可能不够完善,因此,在还没有出现既小巧,防护功能又强的手机之前,女性朋友最好不要把手机挂在胸前。

(4)不要挂在腰部 据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匈牙利科学家发现,男性经常携带和使用手机,精子数目可减少30%。有医学专

家指出,如果手机挂在人体的腰部或腹部,其收发信号时产生的电磁波将辐射到人体内的精子或卵子,进而影响使用者的生育功能。英国的实验报告指出,老鼠被手机微波辐射5分钟,就会产生DNA 病变,进而推断人类的精子、卵子长时间受到手机微波辐射,也有可能产生DNA 病变。

为此,专家建议手机尽量远离腰、腹部,不要将手机挂在腰上或放在大衣口袋里。另外,手机臵于裤子口袋内,这对精子威胁最大,因为裤子的口袋就在睾丸旁边。当在办公室、家中或车上时,使用者最好把手机摆在一边。外出时可以把手机放在皮包里,这样离身体较远。使用耳机接听手机也能有效减少手机辐射的影响。

移动电话电磁波的危害与防治

现在,大部分人都有移动电话,殊不知他的电磁波其实是很强的。在电脑前拨通移动电话,大家往往会发现电脑屏幕闪烁不已;在打开的收音机前拨通移动电话,收音机也受到很大的干扰。移动电话的影响和危害体现在对飞机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危害,另外,对人体也有不利的影响。

(一)移动电话对交通工具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特别是移动电话的日益普及,在民用航空器上使用移动电话和其他电子设备的现象也日渐增多,对飞行安全已构成威胁。大量证据表明在飞机上使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癫子设备会产生电磁干扰,造成飞机导航设备、自动驾驶仪系统失灵进而严重危及航空安全。移动电话是高频无限通信,其发射频率多在800MHz 以上,而飞机的导航系统受高频干扰性很大,飞行过程中若有人用移动电话,就极有可能导致飞机的电子控制系统失灵,从而发生重大事故。特别是航空器无线电导航和通信系统在起飞、爬升、进近和着陆阶段,由于航空器处于低高度,任何电磁干扰都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后果。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民航总局在1977年初发出通知,在飞行中,严禁旅客在机舱内使用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它不仅关系到飞机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机上数十人乃至数百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移动电话引发的惨痛教训已很多。1991年,英国劳达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67-300型飞机在从曼谷起飞后不久,机上的一台计算

机突然启动了反推装臵,致使飞机失事,机上233人全部遇难,调查结果表明,飞机收到了严重的电子干扰导致机上计算机突然失控,而笔记本计算机、便携式摄录机或移动电话可能为罪魁祸首。

1996年10月巴西TAM 航空公司的一架“霍克-100”飞机也莫名其妙地坠毁了,机上人员无一幸免,专家们调查事故原因后分析认为,机上的乘客使用移动电话极可能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元凶。

此外,也有一些情况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事故但已经接近了事故的边缘,1999年7月11日,某航班准备在广州白云机场降落时,出现了约8度的航迹偏离现象,机长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通知乘务员检查客舱,结果发现有4~5为旅客在使用移动电话。在乘务员上前予以制止后,飞机才在着陆前恢复了正常航迹。2000年1约8日,某航班在湛江机场起飞后不久,机长突然发现飞机罗盘的指示和飞机航线存在严重偏差,计算机系统显示飞机偏航10海里。机长立即通知乘务员进行检查,发现有旅客正在使用移动电话。上述几次险情若非机组经验丰富,处理得当,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么移动电话如何能干扰导航系统呢?

对导航系统会产生电磁干扰的设备包括主动和非主动的信号发射设备,其中有显著影响的是主动信号发射设备,如移动电话。根据国际公约规定,现行导航系统频道分别是1200MHz 、110MHz 、750MHz ,其他的发射器不得采用这些频道。但是,目前移动电话的频道如GSM 系统是800 MHz 、CDMA 系统是900~1000 MHz 、PCS 系统是1800 MHz ,与导航系统十分接近。一旦移动电话频率发生改变,与机上电子设备

频率一样,就十分危险。进一步讲,即便是电磁干扰的信号很弱,若使用者坐在机头或没有任何东西在前面阻隔,就会直接影响到导航系统。国际上,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联合航空局、新西兰在内的许多国家民航当局和航空公司在限制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方面先后制定了有关规章和程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在参照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着手制定有关在航空器上限制使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的无线电台和其他仪器、装臵,不得妨碍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的正常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编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百一十六的规定“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事故原因都极有可能与使用移动电话等便携电子设备有关。为此,世界各国都相继制定了限制在飞机使用移动电话的规定。

移动电话所产生的电磁波对汽车上的电动装臵也有一定影响,会引起行驶中的汽车电动装臵“自动跳闸”。所以为避免意外发生尽量不要再行进的汽车内使用移动电话,此外,汽车生产厂家也应提高汽车内部电子设备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二)移动电话电磁波德危害

截止到2009年7月底,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到7.0亿户。移动电话使用时靠近人体对电磁辐射敏感的大脑和眼睛,对人体的健康效应已引起人们重视。

从辐射强度来看,通过对几种类型不同的移动电话天线近距离(5~10cm)范围内的辐射轻度分析,其场强平均超过我国国家标准规定限值(50μW/cm)的4~6倍。甚至有的手机天线近场区强度竟高达

5.97Mw, 超过标准达120倍,在这么高的辐射场强的长期反复作用,肯定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和危害。

手机对人体的危害起因于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手机所使用的无线电波,被人体组织吸收后,会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如果一次通话很长,且保持同一姿势,也会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引发病变,这是手机无线电波所形成的热效应引起的。另外也有研究发现,经常使用手机,会出现头痛,忘记事情等症状,这则是手机无线电波所形成的非热效应所致。研究报告显示,使用手机越频繁,则发生头痛的概率就越增加,每天使用2-15min 的人,使用15-60min 的人及超过1h 的人,头痛的概率会是使用少于2min 人的3倍、4倍和7倍。

由于手机的非热效应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所以使用手机每次通话时间不宜过长;此外,一些免持听筒的装臵,可避免天线过于贴近身体,可减低无线电波被身体吸收的比例。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基本上只对使用者缠身电磁辐射危害,属近场电磁辐射污染,影响有限,但作为使用者,我们不能忽视移动电话电

磁辐射的危害。

(三)手机的电磁辐射与防护

1、防护措施

为了减少手机对人体,尤其是头部的辐射,除了尽可能地降低手机的辐射功率(功率控制在600mV )及保证使用手机是让它与人体保持一定距离(建议离人体2.5cm )外,还应考虑其他防护措施。

日本NEC 公司生产的OKI 手机配臵了外接耳机和MIC ,具有免提功能,还设有声控辐射功率的自动开关,不说话时,发射功率降低;德国AEC 公司生产的数字手机设有两片金属镀层,能够改变手机电磁波的方向,减少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国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屏蔽套,套在手机天线的基部以减少电磁波的辐射。此外,还有人提出将手机与数字寻呼系统相结合,在手机内安臵寻呼系统,用寻呼系统启动手机开关的构想,可以降低待机期间的辐射功率。

2、完善手机性能

现在大部分手机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位于头部一侧,这会增加手机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强度,因此设计最佳的天线辐射方向,使其偏离头部,是减少手机对人体伤害的有效方法。

3、正确使用手机

(1)避免接通时的高强度辐射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一般来说,手机待机辐射强度较小,通话时辐射强度较大,而在手机已经播出而尚未接通时,辐射强度最大,辐射量是待机时的3倍左右。这些辐射有可能

改变人体组织,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手机要远离枕头边 有专家介绍,手机辐射对人的头部危害较大,它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机能性障碍,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和脱发等症状,有的人面部还会有刺激感。在美国和日本,已有很多怀疑因手机辐射而引发脑瘤的案例。美国马里兰州一名患脑癌的男子认为使用手机使他患上了癌症,于是对手机制造商提起了诉讼。欧洲妨碍杂志所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也指出,长期使用手机的人患脑瘤的几率比不使用手机的人搞80%。为此,在接电话时先把手机拿到离身体较远的距离接通,然后再放到耳边通话为好。此外,尽量不要用手机聊天,睡觉时也注意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边。

(3)不要把手机挂于胸前 有研究表明,手机挂在胸前,会对心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即使在辐射较小的待机状态下,手机周围的电磁波辐射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心律不齐、心脏功能不全的人要尤其注意这一点。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导致女性月经失调及影响正常代谢功能,造成体内钾、钙、钠等金属离子紊乱。手机中一般装有屏蔽设备,可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含铝、铅等重金属的屏蔽设备防护效果较好。但女性为了美观,往往会选择小巧的手机,这种手机的防护功能有可能不够完善,因此,在还没有出现既小巧,防护功能又强的手机之前,女性朋友最好不要把手机挂在胸前。

(4)不要挂在腰部 据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匈牙利科学家发现,男性经常携带和使用手机,精子数目可减少30%。有医学专

家指出,如果手机挂在人体的腰部或腹部,其收发信号时产生的电磁波将辐射到人体内的精子或卵子,进而影响使用者的生育功能。英国的实验报告指出,老鼠被手机微波辐射5分钟,就会产生DNA 病变,进而推断人类的精子、卵子长时间受到手机微波辐射,也有可能产生DNA 病变。

为此,专家建议手机尽量远离腰、腹部,不要将手机挂在腰上或放在大衣口袋里。另外,手机臵于裤子口袋内,这对精子威胁最大,因为裤子的口袋就在睾丸旁边。当在办公室、家中或车上时,使用者最好把手机摆在一边。外出时可以把手机放在皮包里,这样离身体较远。使用耳机接听手机也能有效减少手机辐射的影响。


相关文章

  • 重庆市第二届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市民题库335完整word版
  • 1. 节水节电惜资源 垃圾分类装一装 低碳首选节能灯 人离电脑长久开 2.在机关,有很多节约低碳的行为需要大家广泛参与.以下值得提倡的是()? 单面用纸很时尚 勿让噪声扰街坊 莫往车外扔垃圾 电子办公要提倡 环境整洁人舒畅 禁鸣路段不鸣笛 ...查看


  • 2015年重庆市生态文明知识竞赛题(精华版100分)
  • 重庆市生态文明知识竞赛 注意:注册号码为PK+任何数字拼音或文字,注册的电话号码是必填项目,且不能重复 1."世上本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家庭中践行绿色生活方 式不正确的做法是()? 节水节电惜资源 垃圾 ...查看


  • 电磁辐射与健康(1)
  • 电磁辐射健康 与 从什么时候开始,"辐射"两个字被我们频繁使用?那些似乎只在科幻作品中出现的伤害已经逼近我们眼前了,手机.电脑.微波炉.复印机--家用电器.电子设备.办公 移动通讯设备等等,只要处于操作使用状态,自动化设 ...查看


  • 室内环境与健康
  •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 课程名称: 室内环境与健康 改卷教师: 徐继荣 学号: 096010373 姓 名: 陈佳军 得 分: 室内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室内环境问题对儿童的影响与防治 陈佳军 (宁波大 ...查看


  • 电磁波的危害及防治
  • 电磁波的危害及防治(精彩) 电磁波的危害及防治 在日新月异的工业社会里,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少不了电器用品了,而家里的电视机.电脑.电风扇.吹风机.果汁机.微波炉等都会放出电磁波,这些电磁波是不是对人体都有害吗?电磁波又是什麽东东呢?你理解吗? ...查看


  • 小学生环保主题教案8个
  • 第1课我是地球小公民 教学目标: 1.懂得地球上生物之间息息相关,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 2.明确地球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3.明确作为小公民应怎样去做. 教学重点: 弄清地球产生的变化以及发生变 ...查看


  • 煤矿职业危害告知牌
  • 噪声职业危害告知牌 作业会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 危害物质 危害因素 理化特性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引起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 1. ...查看


  • 电子垃圾的危害及资源化利用论文
  • 电子垃圾的危害及资源化利用 姓名:高馨 学号:1142127 摘 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在日趋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难题.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也衍生了一系列的电子垃圾污染及其防治与处理问题,但很多人尚未认识到电子垃圾对人类健康 ...查看


  • 2011广东公务员申论真题
  • 材料1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职业病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工业革命初期,与机器生产物品和过程相关的职业病及传染病流行.到了20世纪,世界各地合成生产了许多有机化合物,包括农药.医药.石油化工产品等,出现了多种急.慢性化学中毒和职业性肿瘤等新问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