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竞赛题目
卷Ⅰ(100分)
选手编号 得分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0分)
1.如图所示是大熊星座的图, A 、B 、C 、D 、E 、F 、G 、H 各星中哪颗是北极星(
)
A . A B .E C .F D .G E .H
2.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挥发 B.石蜡熔化 C.水的电解 D.干冰升华
3.据报导,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生还。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 ( )
A .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
B .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 .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D .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4.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电路正常工作。过
了一段时间,灯泡L 熄灭,两只电表示数都变大,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电阻R 断路
B .电阻R 短路
C .灯泡L 短路
D .灯泡L 断路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B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 .用于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远远地闻到酒香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7、某对夫妇,先后生育了四胎,全部是女孩,下列有关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该妇女所产生的卵细胞,全部是含有两个X 染色体的 B. 该男子所产生的精子中,全部都是含X 染色体的
C. 该夫妇受精作用时,每次都是含X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
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出现
8、豌豆的高茎为显性基因(用D 表示),矮茎为隐性基因(用d 表示),下列亲本组合中可能出现矮茎的是( )
A 、DD 和Dd B 、Dd 和Dd C 、DD 和dd D 、DD 和DD
9.臭氧(O 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20Km 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由臭氧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 ( )
A .纯净物 B .混合物 C .化合物 D .氧化物
10.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灯L 1与灯L 2是串联,且灯L 1被短路
B .电压表测不出灯L 1两端的电压 C .电流表A 1测的是灯L 1的电流
D .电流表A1测的是干路中的总电流
11、下面的三个选项中关于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哪个是正确的?( )
A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B 水星、金星、火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C 金星、水星、火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2.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 .树荫下的光斑 B.海市蜃楼 C.露珠下的叶脉 D.水中“倒影”
13.“花博会”已经成为常州的一张城市名片,走近花园就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
A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
.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D
.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4.以下生活场景中,辐射最小的是 ( )
A .手机号码已经拨出而尚未接通时 B .手机信号显示较弱时
C .手机信号显示较强时 D .手机信号显示不稳定时
15.小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小灯泡功率。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 ,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 A”,灯泡标有“2.5 V 1.25W”字样.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0.5A
B .滑动变阻器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5Ω~20Ω
C .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W
D .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7W
16.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A .肝脏 B.唾液腺 C.汗腺 D.胰岛
17.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
A.血液流动的通道 B.气体交换的场所
C.水分进出的通道 D.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18.下列不属于血细胞的是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9.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 1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 1、压强p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
A .F 1、p 不变,f 变大
B .F1、f 不变,p 变大
C
.F 1变小,p 、f 变大
D .F 1、f 不变,p 变小
20.如图所示,用棉线将铜棒ab 悬挂于磁铁N 、S 极之间,
闭合开关,当ab 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观察到电流表的
指针发生偏转,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
备是( )
A. 电动机 B. 发电机
C. 电磁继电器 D. 电饭煲
21.以下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 用湿布擦抹插座
B. 电灯开关接在火线上
C. 三孔插座的接地线线接在自来水管上
D. 用绝缘层老化开裂的电线连接电器
22.下列关于人体呼吸运动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 .吸气时肺胀大,胸腔也会随着扩大 B .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呼吸 运动会加快 C .呼气时肋骨会上升,横隔膜下降 D .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是由肺 扩散到微血管中
23.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 ( )
A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 .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 .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 .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24.小明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
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
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
结论的操作是 ( )
A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C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 .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25.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 蒸馏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 C60
26.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A.水 B.油脂 C.铅 D.维生素
27、大多数鱼类依次产卵量可达数万粒至数百万粒以上,但鱼苗死亡率很高,因此发育成鱼的数量很少,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的现象是( )
A 、一种适应性 B 、适应的相对性
C 、长期的遗传与变异的结果 D 、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
28、下列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中,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29.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
A. 遗传多样性 B. 环境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30.在下列分类的等级中,什么等级的植物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更多 ( )
A. 属 B. 科 C. 纲 D. 目
3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 、物镜为10X 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 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
32.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 .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 B .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
C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 .水沸腾时水蒸气顶起水壶盖
33.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发现灯泡L 1亮、L 2不
亮.调节变阻器滑片P ,灯泡L 1的亮度发生变化,但灯泡L 2
始终不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 .灯泡L 2灯丝断了
B .滑动变阻器短路了
C .灯泡L2短路了
D .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34.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正确的说法是 ( )
A .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 .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C .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D .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35.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
A. 单质 B. 分子 C. 元素 D. 原子
36. 向2mL 氨水中滴加5〜6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将变成( ) A . 红色 B. 紫色 C. 无色 D. 蓝色
37、在构成人体心脏的四个部分中,将血液送入主动脉的是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3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大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B .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但也并不总是有益的
C .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D .细菌中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中却能找到成形的细胞核
39.吸气或呼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
A. 肺内压等于0 B. 二者相等 C. 肺内压大于大气压 D. 肺内压小于大气压
40.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的小羊长得 ( )
A .难以预测 B .像甲 C .像乙 D .像丙
4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
A.④③②⑤①⑥ B. ④②③①⑤⑥ C. ②③④⑤①⑥ D. ②④③⑤⑥①
42.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
B .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C .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
D .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43.海洋钻井平台水面下的支撑立柱经常受到洋流的冲击,为增强平台的稳定性,我国“南海石油981”钻井平台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在立柱上安装可以按需要改变朝向的螺旋浆,螺旋浆高速排水可以保持立柱的平衡,螺旋浆排水的方向应该是 ( )
A .逆着洋流方向 B .顺着洋流方向
C .与洋流方向垂直 D .竖直向下 44.下列几种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煤油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并冒黑烟 B.浸透水的棉花球接触酒精灯火焰即燃
C.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甲烷与空气充分混合遇明火一定会爆炸 4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4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状况相同且完整的30粒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下列表格所示)。最先发芽的应该是装置
47、达尔文把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
A .生存斗争 B .过度繁殖 C .自然选择 D.遗传变异
48、不同概念范围有大小。下列关于染色体、DNA 、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B.
4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
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 )
A .沿ON 向后转动板A B .沿ON 向后转动板B
C .改变入射光线与ON 的夹角 D .改变反射光线与ON 的夹角
50.当甲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在路边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 .甲车 B .乙车 C .路灯 D .地面 51.下列情形中,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A. 举着杠铃不动
B. 将弹簧拉力器拉长
C. 将实心球抛向空中
D. 把掉在地上的羽毛球捡起来
52.下列有关玻璃棒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过滤时:引流 B.测溶液pH 时:蘸取
C.捣碎固体时:研细 D.加速固体溶解时:搅拌
53.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 )
A .浓盐酸 B.氯化钾溶液 C.浓氨水 D.氢氧化钠溶液
54.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稀硫酸能用来除铁锈
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得白色沉淀 D.浓硫酸倒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55.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熟石灰又称为消石灰 B.熟石灰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
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56.食品腐败是由于细菌或霉菌在潮湿、有氧、适温等条件下大量繁殖的结果。若要抑制食
品中菌类的生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干燥 B.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 C.用盐腌渍 D.加浓盐酸
57.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58.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C.物质循环能持续进行 D.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
59.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脑 B.神经 C.脊髓 D.神经元
60.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 1、S 2,则 A .L 1不能发光,L 2能发光
B .L 1能发光,L 2不能发光
C .L 1 L2都能发光
D .L 1 L2
都不能发光 61.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A .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62. 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为Hg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0 D.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
63. 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如图所示。有一种“砳砳”的外
用材料是
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涤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B.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C.羊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燃烧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
64.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空气 B. 液态氮 C. 干冰 D. 高锰酸钾
65、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运动能使肌肉收缩、协调能力增加
B .运动能使呼吸系统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的增长
C .运动能增强心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D .饭后运动能使消化系统得到充分锻炼,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66、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运动状况是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C.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67.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 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 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 1>t2,由此,他( )
A. 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 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68.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69.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羊角锤 B.筷子 C.起瓶器 D.独轮车
70、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A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动物和植物
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所有生物
71、汶川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是
A .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预防接种
72、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①口腔 ②鼻 ③咽 ④喉 ⑤气管 ⑥支气管 ⑦肺
A.②③ B .③④ C.⑤⑥ D.①⑦ 73.下列关于能源、能量转化及其获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B .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
C.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D.核能只能通过重核裂变获取
74.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33 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 kg/m B .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D .人的正常体温为38℃
75.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
-10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m )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
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A.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C.PM2.5中“2.5”的单位是nm
D.PM2.5中“2.5”的单位是μm
76.为了除去灯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气,有些白炽灯在灯丝的支架上附着了少量的某种红色物质。该红色物质可能是 ( )
A .红色油漆 B .红磷 C .氧化铁 D .高锰酸钾
77
)
A .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 B .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C .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78.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碳+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碳的主要作用是 ( )
A .还原 B .导电 C .吸附 D .消毒
79.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 ( )
A. 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
B. 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
C. 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
D. 经过“烤蓝”,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
80.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 .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的总功率 C .家庭电路中的熔丝可以用铁丝代替
D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
81.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
82. 人体内碘元素过量易导致
A.侏儒症 B.佝偻病 C.甲状泉疾病 D.贫血症 83. “2H ”表示
A.2个氢原子 B.2个氢离子 C.2个氢分子 D.2个氢元素
84. 下列铁制品的防锈方法不合理的是 ...
A.汽车外壳——烤漆 B.水龙头——镀防护金属
C.公交车扶手——涂防锈油 D.脸盆——烧涂搪瓷 85.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 )左右。
A 、初一 B、初八 C 、十五
86.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 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 .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 .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87.我国正在组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减少对美国CPS 卫星
导航系统的依赖.下列可以作为导航卫星与地面间信息传输媒
介的是 ( )
A .电磁波 B .可听声 C .次声波 D .超声
波
88.下列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
A .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 .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
C .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发育情况 D .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昆虫
89.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
90.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区别淀粉与奶粉不可靠的方法是( )
A.闻气味 B.看状态 C.尝味道 D.捻手感
91.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 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
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
9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 .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 .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93.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 94、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
A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 、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 、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 、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95、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A .种子外面无种皮 B.种子外面无果皮
C .子房外面有胚珠 D.种子外面有果皮
9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特征包括胎生、哺乳等
B 、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C、有些可以生活在水中
D 、哺乳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能适应任何环境
97.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严禁烟火 B .禁止使用手机
C .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 .降低燃料着火点
98.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 2释放O 2
B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 2释放CO 2
C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99、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
A 、鸟类 B 、哺乳动物 C 、爬行动物 D 、昆虫
100、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
A 、反射现象 B 、折射现象 C 、辐射现象 D 、直射现象
( ) ( )
卷Ⅱ(6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主要特点是 ( )
A .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 B .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 .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D .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 )
A .发展生产力 B .消灭社会分工
C .普及教育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 .文纳特卡制 B .道尔顿制
C .. 特朗普制 D .曼海姆制
4.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 )
A .学友制 B .小先生制
C .学徒制 D .实习制 5.赫尔巴特教育过程分别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 ( )
A .统觉,教学和训育 B .兴趣,教学和训育
C .联想,教学和训育 D .管理,教学和训育 6.“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 ( )
A .教育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B .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C .教育是学校的生活,而不是儿童的生活
D .教育不是学校的生活,而是儿童的生活
7.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掀起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 ( )
A .改造主义教育 B .要素主义教育
C .结构主义教育 D .永恒主义教育
8.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自尊的需要
C .认知的需要 D .审美的需要
9.某学生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这位学生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 ( )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10.学习单词basket(筐子) 有助于学习basketball(篮球) 。这里所产生的迁移是 ( )
A .顺应性迁移 B .低路迁移
C .水平迁移 D .特殊迁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为宗旨的科学 课程。
12. 科学学习要以 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13. 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 、 、 。
14.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 ;评价内容的 ; 评价方法的 ;评价时机的 。
15. 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 、 和 三类;从性质上包括 、 、 三大资源。 和 的能力。 等活动。
18. 科学课程中" 物体与物质" 部分经过对 → → 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 与 ,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19. 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 、 与 等特点。
16. 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 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 ,形成
17. 科学课程是 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 、
11.科学素养 启蒙 12.探究
13.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知识 14.多元化 全面化 多样化 全程化
15.学校资源 家庭资源 社区资源 人 物 16.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兴趣 科学的态度 17.实践性 观察实验 动手操作
18.物体 材料 物质 基本性质 19.基础性 系统性 探究性
三、简答题(20分)
20.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5、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6、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环境 科学探究 变化过程
21. 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 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22.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 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3. 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2016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竞赛题目
卷Ⅰ(100分)
选手编号 得分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0分)
1.如图所示是大熊星座的图, A 、B 、C 、D 、E 、F 、G 、H 各星中哪颗是北极星(
)
A . A B .E C .F D .G E .H
2.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挥发 B.石蜡熔化 C.水的电解 D.干冰升华
3.据报导,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生还。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 ( )
A .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
B .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 .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D .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4.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电路正常工作。过
了一段时间,灯泡L 熄灭,两只电表示数都变大,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电阻R 断路
B .电阻R 短路
C .灯泡L 短路
D .灯泡L 断路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B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 .用于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远远地闻到酒香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7、某对夫妇,先后生育了四胎,全部是女孩,下列有关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该妇女所产生的卵细胞,全部是含有两个X 染色体的 B. 该男子所产生的精子中,全部都是含X 染色体的
C. 该夫妇受精作用时,每次都是含X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
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出现
8、豌豆的高茎为显性基因(用D 表示),矮茎为隐性基因(用d 表示),下列亲本组合中可能出现矮茎的是( )
A 、DD 和Dd B 、Dd 和Dd C 、DD 和dd D 、DD 和DD
9.臭氧(O 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20Km 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由臭氧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 ( )
A .纯净物 B .混合物 C .化合物 D .氧化物
10.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灯L 1与灯L 2是串联,且灯L 1被短路
B .电压表测不出灯L 1两端的电压 C .电流表A 1测的是灯L 1的电流
D .电流表A1测的是干路中的总电流
11、下面的三个选项中关于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哪个是正确的?( )
A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B 水星、金星、火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C 金星、水星、火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2.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 .树荫下的光斑 B.海市蜃楼 C.露珠下的叶脉 D.水中“倒影”
13.“花博会”已经成为常州的一张城市名片,走近花园就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
A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
.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D
.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4.以下生活场景中,辐射最小的是 ( )
A .手机号码已经拨出而尚未接通时 B .手机信号显示较弱时
C .手机信号显示较强时 D .手机信号显示不稳定时
15.小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小灯泡功率。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 ,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 A”,灯泡标有“2.5 V 1.25W”字样.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0.5A
B .滑动变阻器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5Ω~20Ω
C .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W
D .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7W
16.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A .肝脏 B.唾液腺 C.汗腺 D.胰岛
17.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
A.血液流动的通道 B.气体交换的场所
C.水分进出的通道 D.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18.下列不属于血细胞的是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9.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 1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 1、压强p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
A .F 1、p 不变,f 变大
B .F1、f 不变,p 变大
C
.F 1变小,p 、f 变大
D .F 1、f 不变,p 变小
20.如图所示,用棉线将铜棒ab 悬挂于磁铁N 、S 极之间,
闭合开关,当ab 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观察到电流表的
指针发生偏转,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
备是( )
A. 电动机 B. 发电机
C. 电磁继电器 D. 电饭煲
21.以下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 用湿布擦抹插座
B. 电灯开关接在火线上
C. 三孔插座的接地线线接在自来水管上
D. 用绝缘层老化开裂的电线连接电器
22.下列关于人体呼吸运动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 .吸气时肺胀大,胸腔也会随着扩大 B .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呼吸 运动会加快 C .呼气时肋骨会上升,横隔膜下降 D .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是由肺 扩散到微血管中
23.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 ( )
A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 .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 .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 .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24.小明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
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
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
结论的操作是 ( )
A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C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 .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25.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 蒸馏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 C60
26.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A.水 B.油脂 C.铅 D.维生素
27、大多数鱼类依次产卵量可达数万粒至数百万粒以上,但鱼苗死亡率很高,因此发育成鱼的数量很少,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的现象是( )
A 、一种适应性 B 、适应的相对性
C 、长期的遗传与变异的结果 D 、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
28、下列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中,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29.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
A. 遗传多样性 B. 环境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30.在下列分类的等级中,什么等级的植物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更多 ( )
A. 属 B. 科 C. 纲 D. 目
3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 、物镜为10X 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 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
32.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 .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 B .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
C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 .水沸腾时水蒸气顶起水壶盖
33.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发现灯泡L 1亮、L 2不
亮.调节变阻器滑片P ,灯泡L 1的亮度发生变化,但灯泡L 2
始终不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 .灯泡L 2灯丝断了
B .滑动变阻器短路了
C .灯泡L2短路了
D .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34.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正确的说法是 ( )
A .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 .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C .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D .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35.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
A. 单质 B. 分子 C. 元素 D. 原子
36. 向2mL 氨水中滴加5〜6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将变成( ) A . 红色 B. 紫色 C. 无色 D. 蓝色
37、在构成人体心脏的四个部分中,将血液送入主动脉的是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3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大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B .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但也并不总是有益的
C .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D .细菌中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中却能找到成形的细胞核
39.吸气或呼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
A. 肺内压等于0 B. 二者相等 C. 肺内压大于大气压 D. 肺内压小于大气压
40.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的小羊长得 ( )
A .难以预测 B .像甲 C .像乙 D .像丙
4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
A.④③②⑤①⑥ B. ④②③①⑤⑥ C. ②③④⑤①⑥ D. ②④③⑤⑥①
42.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
B .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C .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
D .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43.海洋钻井平台水面下的支撑立柱经常受到洋流的冲击,为增强平台的稳定性,我国“南海石油981”钻井平台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在立柱上安装可以按需要改变朝向的螺旋浆,螺旋浆高速排水可以保持立柱的平衡,螺旋浆排水的方向应该是 ( )
A .逆着洋流方向 B .顺着洋流方向
C .与洋流方向垂直 D .竖直向下 44.下列几种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煤油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并冒黑烟 B.浸透水的棉花球接触酒精灯火焰即燃
C.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甲烷与空气充分混合遇明火一定会爆炸 4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4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状况相同且完整的30粒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下列表格所示)。最先发芽的应该是装置
47、达尔文把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
A .生存斗争 B .过度繁殖 C .自然选择 D.遗传变异
48、不同概念范围有大小。下列关于染色体、DNA 、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B.
4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
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 )
A .沿ON 向后转动板A B .沿ON 向后转动板B
C .改变入射光线与ON 的夹角 D .改变反射光线与ON 的夹角
50.当甲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在路边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 .甲车 B .乙车 C .路灯 D .地面 51.下列情形中,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A. 举着杠铃不动
B. 将弹簧拉力器拉长
C. 将实心球抛向空中
D. 把掉在地上的羽毛球捡起来
52.下列有关玻璃棒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过滤时:引流 B.测溶液pH 时:蘸取
C.捣碎固体时:研细 D.加速固体溶解时:搅拌
53.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 )
A .浓盐酸 B.氯化钾溶液 C.浓氨水 D.氢氧化钠溶液
54.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稀硫酸能用来除铁锈
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得白色沉淀 D.浓硫酸倒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55.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熟石灰又称为消石灰 B.熟石灰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
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56.食品腐败是由于细菌或霉菌在潮湿、有氧、适温等条件下大量繁殖的结果。若要抑制食
品中菌类的生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干燥 B.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 C.用盐腌渍 D.加浓盐酸
57.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58.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C.物质循环能持续进行 D.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
59.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脑 B.神经 C.脊髓 D.神经元
60.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 1、S 2,则 A .L 1不能发光,L 2能发光
B .L 1能发光,L 2不能发光
C .L 1 L2都能发光
D .L 1 L2
都不能发光 61.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A .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62. 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为Hg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0 D.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
63. 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如图所示。有一种“砳砳”的外
用材料是
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涤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B.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C.羊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燃烧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
64.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空气 B. 液态氮 C. 干冰 D. 高锰酸钾
65、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运动能使肌肉收缩、协调能力增加
B .运动能使呼吸系统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的增长
C .运动能增强心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D .饭后运动能使消化系统得到充分锻炼,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66、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运动状况是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C.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67.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 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 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 1>t2,由此,他( )
A. 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 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68.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69.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羊角锤 B.筷子 C.起瓶器 D.独轮车
70、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A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动物和植物
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所有生物
71、汶川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是
A .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预防接种
72、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①口腔 ②鼻 ③咽 ④喉 ⑤气管 ⑥支气管 ⑦肺
A.②③ B .③④ C.⑤⑥ D.①⑦ 73.下列关于能源、能量转化及其获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B .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
C.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D.核能只能通过重核裂变获取
74.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33 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 kg/m B .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D .人的正常体温为38℃
75.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
-10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m )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
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A.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C.PM2.5中“2.5”的单位是nm
D.PM2.5中“2.5”的单位是μm
76.为了除去灯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气,有些白炽灯在灯丝的支架上附着了少量的某种红色物质。该红色物质可能是 ( )
A .红色油漆 B .红磷 C .氧化铁 D .高锰酸钾
77
)
A .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 B .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C .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78.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碳+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碳的主要作用是 ( )
A .还原 B .导电 C .吸附 D .消毒
79.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 ( )
A. 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
B. 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
C. 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
D. 经过“烤蓝”,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
80.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 .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的总功率 C .家庭电路中的熔丝可以用铁丝代替
D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
81.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
82. 人体内碘元素过量易导致
A.侏儒症 B.佝偻病 C.甲状泉疾病 D.贫血症 83. “2H ”表示
A.2个氢原子 B.2个氢离子 C.2个氢分子 D.2个氢元素
84. 下列铁制品的防锈方法不合理的是 ...
A.汽车外壳——烤漆 B.水龙头——镀防护金属
C.公交车扶手——涂防锈油 D.脸盆——烧涂搪瓷 85.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 )左右。
A 、初一 B、初八 C 、十五
86.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 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 .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 .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87.我国正在组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减少对美国CPS 卫星
导航系统的依赖.下列可以作为导航卫星与地面间信息传输媒
介的是 ( )
A .电磁波 B .可听声 C .次声波 D .超声
波
88.下列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
A .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 .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
C .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发育情况 D .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昆虫
89.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
90.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区别淀粉与奶粉不可靠的方法是( )
A.闻气味 B.看状态 C.尝味道 D.捻手感
91.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 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
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
9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 .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 .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93.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 94、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
A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 、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 、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 、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95、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A .种子外面无种皮 B.种子外面无果皮
C .子房外面有胚珠 D.种子外面有果皮
9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特征包括胎生、哺乳等
B 、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C、有些可以生活在水中
D 、哺乳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能适应任何环境
97.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严禁烟火 B .禁止使用手机
C .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 .降低燃料着火点
98.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 2释放O 2
B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 2释放CO 2
C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99、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
A 、鸟类 B 、哺乳动物 C 、爬行动物 D 、昆虫
100、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
A 、反射现象 B 、折射现象 C 、辐射现象 D 、直射现象
( ) ( )
卷Ⅱ(6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主要特点是 ( )
A .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 B .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 .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D .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 )
A .发展生产力 B .消灭社会分工
C .普及教育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 .文纳特卡制 B .道尔顿制
C .. 特朗普制 D .曼海姆制
4.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 )
A .学友制 B .小先生制
C .学徒制 D .实习制 5.赫尔巴特教育过程分别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 ( )
A .统觉,教学和训育 B .兴趣,教学和训育
C .联想,教学和训育 D .管理,教学和训育 6.“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 ( )
A .教育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B .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C .教育是学校的生活,而不是儿童的生活
D .教育不是学校的生活,而是儿童的生活
7.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掀起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 ( )
A .改造主义教育 B .要素主义教育
C .结构主义教育 D .永恒主义教育
8.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自尊的需要
C .认知的需要 D .审美的需要
9.某学生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这位学生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 ( )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10.学习单词basket(筐子) 有助于学习basketball(篮球) 。这里所产生的迁移是 ( )
A .顺应性迁移 B .低路迁移
C .水平迁移 D .特殊迁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为宗旨的科学 课程。
12. 科学学习要以 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13. 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 、 、 。
14.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 ;评价内容的 ; 评价方法的 ;评价时机的 。
15. 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 、 和 三类;从性质上包括 、 、 三大资源。 和 的能力。 等活动。
18. 科学课程中" 物体与物质" 部分经过对 → → 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 与 ,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19. 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 、 与 等特点。
16. 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 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 ,形成
17. 科学课程是 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 、
11.科学素养 启蒙 12.探究
13.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知识 14.多元化 全面化 多样化 全程化
15.学校资源 家庭资源 社区资源 人 物 16.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兴趣 科学的态度 17.实践性 观察实验 动手操作
18.物体 材料 物质 基本性质 19.基础性 系统性 探究性
三、简答题(20分)
20.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5、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6、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环境 科学探究 变化过程
21. 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 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22.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 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3. 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