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试题
说明:
1、同学们参加诊断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为同学们的可持续学习打好基础。
2、本诊断检测试题共两个大题,满分100分,检测时间60分钟。
3、等级转换方式:100—90分为A等,89—80分为B等,79—70分为C等,69—60分为D等,60分以下为E等。
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而后种子萌发成幼苗并慢慢长大。这些特征属于生物的 A.生长和繁殖 C.生活需要营养
B.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探究的一般过程通常是从哪一步开始的 A.选择材料
B.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D.做出假设
C.设计方法步骤
3、如果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选择以下哪组最为恰当
4、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其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要长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为了防风固沙
B.根系发达,表示生命力旺盛 D.可以渗入地下吸收水分
C.这种植物的扎根能力很强
5、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那么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海水的深度 D.海水的含盐量
6、探究植被对环境中空气湿度的影响,要用干湿计分别对裸地、草坪、灌木丛进行测量,获得数据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A.裸地 B.草坪
C.灌木丛 D.任意一组
7、小麦地里的杂草生长十分旺盛,而小麦的生长却受到了影响,长势很不好。那么,影响小麦生长的杂草属于
A.非生物因素 B.生物因素
C.捕食者 D.合作者
8、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存在并不断发展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分解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 9、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分别是
A.循环、循环 B.循环、单向 C.单向、单向 D.单向、循环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C.生态系统是稳定不变、不会破坏的 D.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
11、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由此,可推定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
A.水蚤、鱼 B.鱼、水蚤 C.藻类、鱼鹰 D.鱼鹰、藻类 12、被称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13、某同学习惯用右手写字,他使用显微镜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 14、用显葱鳞片茎
片时,如果环境中的光线比较弱,看不清楚,要想看清物像,应该怎样调节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微镜观察洋表皮细胞装
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15、切多汁的水果时会流出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的 A.细胞膜 B.液泡
C.细胞核 D.细胞质
16、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这与细胞的哪一结构有直接关系 A.细胞膜 B.液泡
C.线粒体
D.叶绿体
17、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母羊丙生出的小羊更像哪只羊 A.甲 C.丙
B.乙
D.与甲、乙、丙三只羊都有相象的地方
18、当细胞内的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时,说明 A.细胞处于不分裂期
B.细胞处于分裂期 D.细胞内有机物被分解
C.细胞正从外界吸收物质 19、组成染色体的两种物质是 A.DNA和蛋白质
B.无机物和有机物 D.蛋白质和糖类
C.蛋白质和脂类
20、人们观看健美运动员的展示时,运动员身体某处多次产生的隆起是由于 A.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功能 C.上皮组织具有分泌功能
B.肌肉组织具有产生传导兴奋功能 D.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功能
21、在观察高等动物体的几种常见组织时,发现切片中的细胞排列紧密,可判断它可能是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22、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始终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称为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23、如果把草履虫和衣藻分别放入蒸馏水中,在充满空气和阳光的环境中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草履虫和衣藻都死亡 C.草履虫存活,衣藻死亡
B.草履虫和衣藻都存活 D.草履虫死亡、衣藻存活
24、请你分析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炒菜时不加水,锅里也会出现“菜汁”,这是因为蔬菜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破坏,细胞里的物质流出来的缘故。
B.因为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所以细胞内的物质是固定不变的。 C.细胞中的线粒体等能量转换器,就是可以把能量消耗掉的结构 D.细胞膜能够让所有的有利物质进入细胞,让所有有害物质排出细胞。
25、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C.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三大类 D.病毒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 二、非选择题(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26、请按下列要求作答:
(1)将下列结构所属的结构层次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Ⅰ:组织 A:胃 Ⅱ:器官 B:洋葱表皮 Ⅲ:系统 C:一只青蛙
Ⅳ:个体 D:由口腔、食道、大肠、小肠和肝脏等组成 (2)把下列名词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第一组:①基因 ②细胞核 ③细胞 ④染色体 第二组:①器官 ②组织 ③系统 ④ 细胞 ⑤动物体 27、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正确的取镜方法是:一手握住[ ] ,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上。
(2)对光时用手转动[ ] ,使低倍镜对准[ 7 ] ,注视目镜,同时用手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_________的视野为止。
(3)观察时,从侧面注视物镜,先转动[ ] 使镜筒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之后再反方向转动,使
镜筒上升,此时眼睛应注视显微镜[ ] ,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微调[ ] 。
28、下图中A~E是制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图;①~②所示为几位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得到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A和E两个步骤中所滴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如果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为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玻片上应当滴加_________________。 (3)C步骤撕取的应该是洋葱鳞片叶的__________表皮。
(4)将制作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有些视野中出现了几个这样的物象:边缘很黑、较宽,里面为空白的圆形或椭圆形;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会移动、变形。这些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说明操作出现了问题,正确的操作方法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液滴,使液体和盖玻片的一个边完全接触,盖玻片与液面形成一个夹角,然后再_____________放下盖玻片。
(5)进行观察时,图①若要达到图②所示效果,应该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___移动。 (6)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颜色最深的是细胞内的哪个结构?__________________。在画出细胞结构模式图时,颜色最深的部分不能涂抹或用阴影来表示,而应该用疏密不同的______________表示。
29、生物体的发育是由受精卵开始的。请完成下面概念图,阐明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A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30、北美的凯巴森林主要由松树、冷杉和云杉等植物构成,森林的底层还生长着多种草本植物。树上生活着快乐的小松鼠,以采集果实为生。森林中大约有4000多只黑尾鹿吃树叶或草本植物。狼以黑尾鹿为食,凶狠的美洲狮常常捕猎狼和黑尾鹿。枯枝落叶和动物残骸能被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所分解。森林中阳光普照、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温度适宜„„印第安人与各种生物在这片森林中和谐地生活着,森林里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1
)仔细阅读上文,认真分析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填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每一
成分写两项以上,必须用上文中的例子)。
(2)你能列出凯巴森林中的两条食物链吗? 31、根据下面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____________,这些能量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贮存在植物体中。
(2)图中绿色“植物→野
兔→狐”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这些链彼此交错构成______________。
(3)在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和数量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大量捕捉蛇的话,会使得____________的数量增加,进而危害的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
(4)在该生态系统中,野兔与鼠表现为__________关系,而蛇与鼠属于_________关系。 32、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写出A、B、C、D、E、F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设计的实验中,放上少许盐的一组起__________作用。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6分)
(1)Ⅰ—B Ⅱ—A Ⅲ—D Ⅳ—C (2)①④②③ ④②①③⑤ 27、(7分)
(1)[ 12 ]镜臂 (2)[ 3 ]转换器 通光孔 白亮 (3)[ 14 ]粗准焦螺旋 [ 1 ]目镜 [ 13 ]细准焦螺旋 28、(10分)
(1)ECBDA (2)碘液 清水 生理盐水 (3)内
(4)气泡 缓缓(轻轻、慢慢) (5)右下方 (6)细胞核 细点 29、(6分)
A.系统 C.神经组织 D.分裂和分化 E.分裂和分化 G.营养组织 H.器官 30、(6分)
(1)阳光、空气、土壤、水分、温度
生物部分
松树、冷杉、云杉、草本植
物 小松鼠、黑尾鹿、狼、美洲狮、印地安人 细菌和真菌 (2)松树→小松鼠→印地安人 鹿→印地安人 „„ 31、(7分)
(1)太阳能 有机物 (2)食物网 (3)自动调节能力 鼠 (4)竞争 捕食 32、(8分)
(1)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 (3)蚂蚁数量太少
草本植物→黑尾鹿→狼→美洲狮
草本植物→黑尾
初一生物试题
说明:
1、同学们参加诊断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为同学们的可持续学习打好基础。
2、本诊断检测试题共两个大题,满分100分,检测时间60分钟。
3、等级转换方式:100—90分为A等,89—80分为B等,79—70分为C等,69—60分为D等,60分以下为E等。
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而后种子萌发成幼苗并慢慢长大。这些特征属于生物的 A.生长和繁殖 C.生活需要营养
B.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探究的一般过程通常是从哪一步开始的 A.选择材料
B.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D.做出假设
C.设计方法步骤
3、如果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选择以下哪组最为恰当
4、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其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要长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为了防风固沙
B.根系发达,表示生命力旺盛 D.可以渗入地下吸收水分
C.这种植物的扎根能力很强
5、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那么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海水的深度 D.海水的含盐量
6、探究植被对环境中空气湿度的影响,要用干湿计分别对裸地、草坪、灌木丛进行测量,获得数据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A.裸地 B.草坪
C.灌木丛 D.任意一组
7、小麦地里的杂草生长十分旺盛,而小麦的生长却受到了影响,长势很不好。那么,影响小麦生长的杂草属于
A.非生物因素 B.生物因素
C.捕食者 D.合作者
8、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存在并不断发展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分解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 9、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分别是
A.循环、循环 B.循环、单向 C.单向、单向 D.单向、循环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C.生态系统是稳定不变、不会破坏的 D.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
11、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由此,可推定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
A.水蚤、鱼 B.鱼、水蚤 C.藻类、鱼鹰 D.鱼鹰、藻类 12、被称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13、某同学习惯用右手写字,他使用显微镜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 14、用显葱鳞片茎
片时,如果环境中的光线比较弱,看不清楚,要想看清物像,应该怎样调节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微镜观察洋表皮细胞装
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15、切多汁的水果时会流出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的 A.细胞膜 B.液泡
C.细胞核 D.细胞质
16、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这与细胞的哪一结构有直接关系 A.细胞膜 B.液泡
C.线粒体
D.叶绿体
17、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母羊丙生出的小羊更像哪只羊 A.甲 C.丙
B.乙
D.与甲、乙、丙三只羊都有相象的地方
18、当细胞内的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时,说明 A.细胞处于不分裂期
B.细胞处于分裂期 D.细胞内有机物被分解
C.细胞正从外界吸收物质 19、组成染色体的两种物质是 A.DNA和蛋白质
B.无机物和有机物 D.蛋白质和糖类
C.蛋白质和脂类
20、人们观看健美运动员的展示时,运动员身体某处多次产生的隆起是由于 A.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功能 C.上皮组织具有分泌功能
B.肌肉组织具有产生传导兴奋功能 D.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功能
21、在观察高等动物体的几种常见组织时,发现切片中的细胞排列紧密,可判断它可能是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22、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始终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称为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23、如果把草履虫和衣藻分别放入蒸馏水中,在充满空气和阳光的环境中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草履虫和衣藻都死亡 C.草履虫存活,衣藻死亡
B.草履虫和衣藻都存活 D.草履虫死亡、衣藻存活
24、请你分析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炒菜时不加水,锅里也会出现“菜汁”,这是因为蔬菜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破坏,细胞里的物质流出来的缘故。
B.因为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所以细胞内的物质是固定不变的。 C.细胞中的线粒体等能量转换器,就是可以把能量消耗掉的结构 D.细胞膜能够让所有的有利物质进入细胞,让所有有害物质排出细胞。
25、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C.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三大类 D.病毒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 二、非选择题(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26、请按下列要求作答:
(1)将下列结构所属的结构层次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Ⅰ:组织 A:胃 Ⅱ:器官 B:洋葱表皮 Ⅲ:系统 C:一只青蛙
Ⅳ:个体 D:由口腔、食道、大肠、小肠和肝脏等组成 (2)把下列名词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第一组:①基因 ②细胞核 ③细胞 ④染色体 第二组:①器官 ②组织 ③系统 ④ 细胞 ⑤动物体 27、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正确的取镜方法是:一手握住[ ] ,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上。
(2)对光时用手转动[ ] ,使低倍镜对准[ 7 ] ,注视目镜,同时用手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_________的视野为止。
(3)观察时,从侧面注视物镜,先转动[ ] 使镜筒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之后再反方向转动,使
镜筒上升,此时眼睛应注视显微镜[ ] ,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微调[ ] 。
28、下图中A~E是制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图;①~②所示为几位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得到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A和E两个步骤中所滴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如果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为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玻片上应当滴加_________________。 (3)C步骤撕取的应该是洋葱鳞片叶的__________表皮。
(4)将制作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有些视野中出现了几个这样的物象:边缘很黑、较宽,里面为空白的圆形或椭圆形;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会移动、变形。这些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说明操作出现了问题,正确的操作方法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液滴,使液体和盖玻片的一个边完全接触,盖玻片与液面形成一个夹角,然后再_____________放下盖玻片。
(5)进行观察时,图①若要达到图②所示效果,应该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___移动。 (6)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颜色最深的是细胞内的哪个结构?__________________。在画出细胞结构模式图时,颜色最深的部分不能涂抹或用阴影来表示,而应该用疏密不同的______________表示。
29、生物体的发育是由受精卵开始的。请完成下面概念图,阐明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A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30、北美的凯巴森林主要由松树、冷杉和云杉等植物构成,森林的底层还生长着多种草本植物。树上生活着快乐的小松鼠,以采集果实为生。森林中大约有4000多只黑尾鹿吃树叶或草本植物。狼以黑尾鹿为食,凶狠的美洲狮常常捕猎狼和黑尾鹿。枯枝落叶和动物残骸能被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所分解。森林中阳光普照、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温度适宜„„印第安人与各种生物在这片森林中和谐地生活着,森林里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1
)仔细阅读上文,认真分析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填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每一
成分写两项以上,必须用上文中的例子)。
(2)你能列出凯巴森林中的两条食物链吗? 31、根据下面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____________,这些能量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贮存在植物体中。
(2)图中绿色“植物→野
兔→狐”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这些链彼此交错构成______________。
(3)在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和数量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大量捕捉蛇的话,会使得____________的数量增加,进而危害的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
(4)在该生态系统中,野兔与鼠表现为__________关系,而蛇与鼠属于_________关系。 32、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写出A、B、C、D、E、F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设计的实验中,放上少许盐的一组起__________作用。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6分)
(1)Ⅰ—B Ⅱ—A Ⅲ—D Ⅳ—C (2)①④②③ ④②①③⑤ 27、(7分)
(1)[ 12 ]镜臂 (2)[ 3 ]转换器 通光孔 白亮 (3)[ 14 ]粗准焦螺旋 [ 1 ]目镜 [ 13 ]细准焦螺旋 28、(10分)
(1)ECBDA (2)碘液 清水 生理盐水 (3)内
(4)气泡 缓缓(轻轻、慢慢) (5)右下方 (6)细胞核 细点 29、(6分)
A.系统 C.神经组织 D.分裂和分化 E.分裂和分化 G.营养组织 H.器官 30、(6分)
(1)阳光、空气、土壤、水分、温度
生物部分
松树、冷杉、云杉、草本植
物 小松鼠、黑尾鹿、狼、美洲狮、印地安人 细菌和真菌 (2)松树→小松鼠→印地安人 鹿→印地安人 „„ 31、(7分)
(1)太阳能 有机物 (2)食物网 (3)自动调节能力 鼠 (4)竞争 捕食 32、(8分)
(1)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 (3)蚂蚁数量太少
草本植物→黑尾鹿→狼→美洲狮
草本植物→黑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