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太阳系形成假设解释铀的地球分布
摘要 首先从铀矿在地球上的分布入手,分析铀矿床成因并得出其铀的来源,对比太阳系元素丰度以及地球元素丰度,得出其铀比例的相似性,最后分析铀在地球的分布形态及其原因。
关键词 铀矿;火成岩;元素丰度
一般的看法认为,太阳系是由尘埃云与气体云组成的太阳星云通过凝聚和吸积形成的,通过对太阳的核素光谱分析,太阳应属于银河系的第二或第三代恒星。有调查研究表明太阳系周围存在很多K 、M 型星或白矮星,在太阳系形成时可能受到过超新星的污染。原子序数大于铁的元素需要在超新星爆炸时才能产生。地球上的这类元素大多来源于此。
铀的分布在地表并不均匀,通常集中分布在金属或非金属矿区,矿床深度一般不超过500 m,以化合物的形式与其他元素结合。金属矿床中,一般认为是铀是通过普通地下水从碎屑岩或火成岩中淋滤而来,或者是在晚期残余流体中从花岗岩浆或酸性岩浆析出。L.R. 培基又指出基性和中性火成岩与铀矿区有很大成因上的关系,与铀矿和酸性火成岩的空间关系相同,这类火成岩逸出射气进入地下水系,在非孔状岩石中沿裂隙上升和在多孔沉积岩中横向进入矿床所在地。
超大型矿床按品质可分为三类,这三类主要在元古代、古生代、新生代各类岩浆岩、沉积岩当中。岩浆岩大多来自于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冷却形成,沉积岩为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水流或冰川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岩石。地表的铀元素成区域性富集形成矿区,表明地表该元素并不丰富,由此可以初步认为铀矿中铀等元素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地壳以下及上地幔部分。
通过对太阳光球的光谱线观测以及理论天体物理的计算,用“生长曲线法”可得到太阳光球的元素丰度,以其原子数与氢原子数(NH=1012)的比值的对数,即AU=log(NU/NH), 得到U 小于-0.47,对CI 型碳质球粒陨石(没有经历分异过程,较好保留形成时期状况,挥发元素丰度较接近于太阳光球丰度测量)研究类比太阳系的元素丰度,得到U 为8.1 ppb ,其和太阳光球比例相差不大;以(NSi=106)比较元素丰度,1983年及1982年结果均为0.0090。
使用换算公式:At=
At 表示以[原子数/106Si原子]为单位的相对丰度,WSi 和WU 分别表示硅及铀的元素分度,aU 表示铀原子量,对CI 陨石换算到地球比例为0.0072,略低于地球丰度。
天然存在的占同位素丰度为99.275 %的U-238半衰期为4.468×109年,U-235也有7.038×108年的半衰时间,衰变周期很长。
由太阳系形成假设解释铀的地球分布
摘要 首先从铀矿在地球上的分布入手,分析铀矿床成因并得出其铀的来源,对比太阳系元素丰度以及地球元素丰度,得出其铀比例的相似性,最后分析铀在地球的分布形态及其原因。
关键词 铀矿;火成岩;元素丰度
一般的看法认为,太阳系是由尘埃云与气体云组成的太阳星云通过凝聚和吸积形成的,通过对太阳的核素光谱分析,太阳应属于银河系的第二或第三代恒星。有调查研究表明太阳系周围存在很多K 、M 型星或白矮星,在太阳系形成时可能受到过超新星的污染。原子序数大于铁的元素需要在超新星爆炸时才能产生。地球上的这类元素大多来源于此。
铀的分布在地表并不均匀,通常集中分布在金属或非金属矿区,矿床深度一般不超过500 m,以化合物的形式与其他元素结合。金属矿床中,一般认为是铀是通过普通地下水从碎屑岩或火成岩中淋滤而来,或者是在晚期残余流体中从花岗岩浆或酸性岩浆析出。L.R. 培基又指出基性和中性火成岩与铀矿区有很大成因上的关系,与铀矿和酸性火成岩的空间关系相同,这类火成岩逸出射气进入地下水系,在非孔状岩石中沿裂隙上升和在多孔沉积岩中横向进入矿床所在地。
超大型矿床按品质可分为三类,这三类主要在元古代、古生代、新生代各类岩浆岩、沉积岩当中。岩浆岩大多来自于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冷却形成,沉积岩为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水流或冰川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岩石。地表的铀元素成区域性富集形成矿区,表明地表该元素并不丰富,由此可以初步认为铀矿中铀等元素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地壳以下及上地幔部分。
通过对太阳光球的光谱线观测以及理论天体物理的计算,用“生长曲线法”可得到太阳光球的元素丰度,以其原子数与氢原子数(NH=1012)的比值的对数,即AU=log(NU/NH), 得到U 小于-0.47,对CI 型碳质球粒陨石(没有经历分异过程,较好保留形成时期状况,挥发元素丰度较接近于太阳光球丰度测量)研究类比太阳系的元素丰度,得到U 为8.1 ppb ,其和太阳光球比例相差不大;以(NSi=106)比较元素丰度,1983年及1982年结果均为0.0090。
使用换算公式:At=
At 表示以[原子数/106Si原子]为单位的相对丰度,WSi 和WU 分别表示硅及铀的元素分度,aU 表示铀原子量,对CI 陨石换算到地球比例为0.0072,略低于地球丰度。
天然存在的占同位素丰度为99.275 %的U-238半衰期为4.468×109年,U-235也有7.038×108年的半衰时间,衰变周期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