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之所以魅力无限,除了青山绿水、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吸引人之外,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加分不少,成为乡村旅游至关重要的吸引核。民俗依托型乡村旅游具有文化的原生性、参与性、质朴性及浓郁的民俗风情的特点,独具一格的民族民俗、建筑风格、饮食习惯、服饰特色、农业景观和农事活动等,都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取得了很大进步,以民俗文化作为旅游项目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各地旅游部门都在大力挖掘本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民俗风情游、古民居游等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发展迅速,如陕西袁家村“关中印象”、查干湖冬捕、西江千户苗寨等。
民俗文化涉及的内容很多,主要包含几大部分: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民俗文化依托型乡村旅游是将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使游客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风土人情,来到乡村的旅游者以发现的眼光去寻觅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习俗。
民俗文化依托型乡村旅游的有物化民体验、原生民俗体验和原地浓缩民俗体验等类型,小编将通过实际案例来解读民俗乡村旅游的几种常见类型。
物化民俗体验
物化民俗是指当地人模式化了的物质产品创造方式,如饮食、服饰、住宅、特产和田园牧场及生产交通工具等。物化民俗和乡村旅游相结合,让乡村旅游具有物化民俗的体验性,如饮食品尝、歌舞观赏、土特产购买、田园活动等。陕西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通过对关中物化民俗的打造,在饮食、住宅、特产等方面做足了文章,让游客流连忘返。
袁家村 袁家村地处渭北高原和关中平原的交错区域,村域范围内几乎不存在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自然旅游资源禀赋较差。袁家村本身的历史遗存并不充足,全村建筑格局基本上是文革后修建形成的,没有文物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就资源条件而言,和秦岭北麓的众多依山傍水的山村抑或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相比,袁家村的旅游资源显然处于劣势。这就使得袁家村要想在关中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中脱颖而出,就必需根据自己的资源特点,明确自身旅游形象定位,设计出独特的旅游产品来。
自2007年开始,袁家村利用物化民俗中的代表产品,如饮食、服饰、住宅、特产和田园牧场及生产交通工具,开始打造“关中印象体验地”——一条青砖灰瓦的仿古街道,突出关中民间生活形态和传统特色作坊: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辣子坊、豆腐坊、醪糟坊、药坊……一字排开。通过几年的发展,袁家村在关中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开始逐渐体现,如今已成为陕西乡土旅游的主要名片之一。
原生态文化体验
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原生生产生活方式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
查干湖冬捕
查干湖冬捕,即查干湖冬季冰雪捕鱼(或称渔猎),是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习俗)。早在辽金时期,查干湖冬捕就享有盛名。虽然岁月更迭,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与神圣依旧。
为传承这一古老的捕鱼方式,拉动旅游经济发展,查干湖旅游开发区每年都在12月举办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四届。
一到冬天,查干湖会完全冰冻,湖面一片白茫茫,汽车可以直接开上结冰的湖面,不过,冰层有厚薄,冰上还有深深的裂缝。居住在查干湖畔的蒙古人会选在最冷的季节,展开神秘的冬捕活动。这里每年都有一场盛大的渔猎狂欢,其单网捕捞量更是不断刷新着吉尼斯世界纪录。
原地浓缩集中体验
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节庆、婚嫁)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所以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寻找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其优点是方便游客充分了解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其缺点是在真迹旁边造“真迹”,令游客自然形成对比,对有些游客不能构成吸引力。
本文为大地乡居根据网络资料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公众号“大地乡居”(dadixiangju)
乡村旅游之所以魅力无限,除了青山绿水、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吸引人之外,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加分不少,成为乡村旅游至关重要的吸引核。民俗依托型乡村旅游具有文化的原生性、参与性、质朴性及浓郁的民俗风情的特点,独具一格的民族民俗、建筑风格、饮食习惯、服饰特色、农业景观和农事活动等,都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取得了很大进步,以民俗文化作为旅游项目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各地旅游部门都在大力挖掘本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民俗风情游、古民居游等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发展迅速,如陕西袁家村“关中印象”、查干湖冬捕、西江千户苗寨等。
民俗文化涉及的内容很多,主要包含几大部分: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民俗文化依托型乡村旅游是将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使游客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风土人情,来到乡村的旅游者以发现的眼光去寻觅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习俗。
民俗文化依托型乡村旅游的有物化民体验、原生民俗体验和原地浓缩民俗体验等类型,小编将通过实际案例来解读民俗乡村旅游的几种常见类型。
物化民俗体验
物化民俗是指当地人模式化了的物质产品创造方式,如饮食、服饰、住宅、特产和田园牧场及生产交通工具等。物化民俗和乡村旅游相结合,让乡村旅游具有物化民俗的体验性,如饮食品尝、歌舞观赏、土特产购买、田园活动等。陕西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通过对关中物化民俗的打造,在饮食、住宅、特产等方面做足了文章,让游客流连忘返。
袁家村 袁家村地处渭北高原和关中平原的交错区域,村域范围内几乎不存在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自然旅游资源禀赋较差。袁家村本身的历史遗存并不充足,全村建筑格局基本上是文革后修建形成的,没有文物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就资源条件而言,和秦岭北麓的众多依山傍水的山村抑或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相比,袁家村的旅游资源显然处于劣势。这就使得袁家村要想在关中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中脱颖而出,就必需根据自己的资源特点,明确自身旅游形象定位,设计出独特的旅游产品来。
自2007年开始,袁家村利用物化民俗中的代表产品,如饮食、服饰、住宅、特产和田园牧场及生产交通工具,开始打造“关中印象体验地”——一条青砖灰瓦的仿古街道,突出关中民间生活形态和传统特色作坊: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辣子坊、豆腐坊、醪糟坊、药坊……一字排开。通过几年的发展,袁家村在关中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开始逐渐体现,如今已成为陕西乡土旅游的主要名片之一。
原生态文化体验
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原生生产生活方式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
查干湖冬捕
查干湖冬捕,即查干湖冬季冰雪捕鱼(或称渔猎),是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习俗)。早在辽金时期,查干湖冬捕就享有盛名。虽然岁月更迭,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与神圣依旧。
为传承这一古老的捕鱼方式,拉动旅游经济发展,查干湖旅游开发区每年都在12月举办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四届。
一到冬天,查干湖会完全冰冻,湖面一片白茫茫,汽车可以直接开上结冰的湖面,不过,冰层有厚薄,冰上还有深深的裂缝。居住在查干湖畔的蒙古人会选在最冷的季节,展开神秘的冬捕活动。这里每年都有一场盛大的渔猎狂欢,其单网捕捞量更是不断刷新着吉尼斯世界纪录。
原地浓缩集中体验
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节庆、婚嫁)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所以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寻找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其优点是方便游客充分了解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其缺点是在真迹旁边造“真迹”,令游客自然形成对比,对有些游客不能构成吸引力。
本文为大地乡居根据网络资料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公众号“大地乡居”(dadixiang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