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升当代书法的文化含量和精神高度
李胜洪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也为当代书法的繁荣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即书法艺术要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我认为,对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担当的书法艺术家而言,艺德、精品和文化修养都是缺一不可的。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展示的不仅仅是高水平的专业技法,而是书家情感、怀抱、心灵和文化修养的全面展示,从中可以丈量出作者精神世界的广博程度。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没有任何一门艺术像书法这样,与汉字、传统文化,特别是国学如此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缺少文化修养和精神高度的书法作品是很难打动人的。故而,提升当代书法的文化含量和精神高度对当代书法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切中当今书坛的时弊。近些年来,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多方面影响,书法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脱离大众,小圈子孤芳自赏,群众基础不牢,弄虚作假,追名逐利,一切向钱看,书法作品中的文化内涵逐渐减弱。另外,一些书法家在书法艺术的创作过程当中过多地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出现了炫奇斗怪、过度包装,甚至以丑为美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刻领会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书法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大方向,处理好普及与提高、形式与内容、主流书风与艺术多样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文化艺术。因为只有立足传统才能更好地发展书法艺术。我们应该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传统经典与一切书法资源中寻找文化与精神支撑,对当代书法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学术思考,鼓励具有传统力量支撑的大胆探索与艺术建构,使历史悠久、独具魅力的中国书法艺术在当代能够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书法成功申遗,说明书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随着中国梦的实现,中国书法需要逐步走向世界。从中国书法院的角度来看,抑或是就整个书坛而言,中国文化,包括书法艺术,随着中国的强大而越来越被外部世界所关注、认同,这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汉字的艺术表现言说几千年来所积淀的文化心理,以及深刻反思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艺术特质与文化身份问题,就显得格外迫切与重要,这也是中国书法文化走出去的思想前提。因此要想让书法真正走向世界,需要正视双方文化的差异性,探索文化的共通点,通过创造性思维寻找到一种对方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与途径。当然,让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差异的外国人对书法艺术有所了解、能够欣赏,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正如我们对西方的建筑、雕塑、油画等文化精粹的了解、理解甚至崇拜,有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一样。除了综合国力日益强大这个重要的基本条件之外,探索、研究、寻找、实践、推进等等都需要大量时间,而且这极有可能是一个横跨几代人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但是我们从现在就应该“认真想、开始做”,而不能因其长期、艰巨、复杂而有任何退缩。因为使中国书法这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逐步被全世界真正了解和认同,是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表现,也是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对世界文化的新贡献。在这个伟大的文化传播过程之中,肩负着历史使命的我们应该做出新的努力与奉献。
(本文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院副院长)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提升当代书法的文化含量和精神高度
李胜洪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也为当代书法的繁荣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即书法艺术要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我认为,对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担当的书法艺术家而言,艺德、精品和文化修养都是缺一不可的。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展示的不仅仅是高水平的专业技法,而是书家情感、怀抱、心灵和文化修养的全面展示,从中可以丈量出作者精神世界的广博程度。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没有任何一门艺术像书法这样,与汉字、传统文化,特别是国学如此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缺少文化修养和精神高度的书法作品是很难打动人的。故而,提升当代书法的文化含量和精神高度对当代书法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切中当今书坛的时弊。近些年来,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多方面影响,书法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脱离大众,小圈子孤芳自赏,群众基础不牢,弄虚作假,追名逐利,一切向钱看,书法作品中的文化内涵逐渐减弱。另外,一些书法家在书法艺术的创作过程当中过多地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出现了炫奇斗怪、过度包装,甚至以丑为美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刻领会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书法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大方向,处理好普及与提高、形式与内容、主流书风与艺术多样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文化艺术。因为只有立足传统才能更好地发展书法艺术。我们应该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传统经典与一切书法资源中寻找文化与精神支撑,对当代书法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学术思考,鼓励具有传统力量支撑的大胆探索与艺术建构,使历史悠久、独具魅力的中国书法艺术在当代能够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书法成功申遗,说明书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随着中国梦的实现,中国书法需要逐步走向世界。从中国书法院的角度来看,抑或是就整个书坛而言,中国文化,包括书法艺术,随着中国的强大而越来越被外部世界所关注、认同,这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汉字的艺术表现言说几千年来所积淀的文化心理,以及深刻反思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艺术特质与文化身份问题,就显得格外迫切与重要,这也是中国书法文化走出去的思想前提。因此要想让书法真正走向世界,需要正视双方文化的差异性,探索文化的共通点,通过创造性思维寻找到一种对方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与途径。当然,让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差异的外国人对书法艺术有所了解、能够欣赏,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正如我们对西方的建筑、雕塑、油画等文化精粹的了解、理解甚至崇拜,有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一样。除了综合国力日益强大这个重要的基本条件之外,探索、研究、寻找、实践、推进等等都需要大量时间,而且这极有可能是一个横跨几代人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但是我们从现在就应该“认真想、开始做”,而不能因其长期、艰巨、复杂而有任何退缩。因为使中国书法这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逐步被全世界真正了解和认同,是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表现,也是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对世界文化的新贡献。在这个伟大的文化传播过程之中,肩负着历史使命的我们应该做出新的努力与奉献。
(本文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院副院长)
来源: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