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7-2636-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157例,通过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57例患者中,左股骨骨折49例,右股骨骨折41例,胫腓骨双骨折31例,胫骨骨折12例,髌骨骨折17例,腓骨、内髁骨折7例。男101例,女56例。年龄3~72岁,治愈135例,好转22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患者突遭创伤,身心受到极大打击,一时难以承受,加之环境陌生,担心手术的成败,经济负担加重,患者往往产生焦虑、恐惧。特别是20~45岁的青壮年患者,因承担着家庭生活的重担,担心受伤住院治疗影响学业、工作,甚至影响仕途前程,心理负担非常重,对此我们给予尊重和理解,向患者介绍负责医生和护士、病房环境和有关设施的使用方法,减轻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为患者打“一日清单”,作好解释,使其明白每日医疗费用,同时向患者讲明治疗及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意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其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感。请家属配合,给予关爱,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的心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2 术前护理:首先立即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急性大出血者应采取压迫、加压包扎、扎止血带等方法及时有效地止血。对出现休克者,开放2条静脉通道,病室光线充足,空气新鲜,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配合抢救,抗休克治疗。要耐心劝说患者配合,仔细做全身体格检查,防遗漏。择期手术的患者,热情接待,安置在骨科床位,妥善固定骨折部位,减轻疼痛,按骨科术前常规护理准备,如备皮、药物过敏试验等。耐心讲解各种标本的采集及术前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术前禁食、水的时间和目的,手术、麻醉的方式及配合方法。   2.3 术后护理:全麻患者术后6小时可进流食,逐渐过度到普食。硬膜外麻醉者,术后给予去枕平卧6小时。经常观察术区敷料有无渗血、渗液以便及时更换。抬高患肢,早期制动,改善肢体的静脉和淋巴液回流,达到减轻肢体肿胀。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血运情况,如发现有麻木、发凉等应及时处理。监测体温,如体温异常,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2.4 循征护理   2.4.1 疼痛的护理:疼痛系骨折端刺伤软组织或骨折端移位压迫组织、神经末梢及手术创伤、周围组织水肿所致,给予妥善固定患肢,安慰情志疏导,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剂,本组患者中有69例对疼痛耐受性差,给予安置静脉镇痛泵,有效减轻疼痛,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骨折的愈合。   2.4.2 饮食护理:骨折患者由于创伤后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不足,会影响骨折愈合,所以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骨折的愈合。另外,因患者长时间卧床,肠蠕动减慢,故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发生。   2.4.3 大小便的护理:下肢骨折患者患肢制动、牵引、固定,不能下床活动,饮食不规律、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易发生便秘、排尿困难。指导患者多食含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多活动,协助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膀胱充盈又排不出尿者,进行保留导尿,并定时开放尿管排尿,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2.5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骨牵引者保持患肢的正确位置,牵引装置应稳定、舒适、安全、有效,牵引重量合适,牵引绳与被牵引的肢体长轴成一直线,牵引针眼部位用无菌纱布盖好,每日用75%酒精点滴针眼孔2次,以防针孔感染;石膏固定者抬高患肢,注意观察石膏周围皮肤颜色、温度,肢端末梢血运情况,如有发凉,患者自诉患肢麻木、剧痛等应及时处理,防止骨室筋膜症的发生;保持床铺平整、干燥,经常按摩身体受压部位及骨突处,防止褥疮发生;鼓励患者作上身运动,定期起卧、咳嗽,帮助拍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鼓励患者多饮开水,定时清洁尿道口,作好留置导尿管的护理,防止泌尿道感染的发生。   2.6 功能锻炼:早期鼓励患者在床上作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健侧作肌肉、关节活动。中期协助患者适当作损伤部位关节活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渐加大运动幅度及力量,以患者不感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使关节能尽快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3 护理体会      通过对157例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发现多数患者对这意外的创伤打击难以承受,特别是承担家庭负担的轻壮年患者,心理压力大,须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及时、正规、有效的专科护理,使患者树立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协助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整个锻炼过程要注意循序渐进,时间由短到长,范围由小到大,动作由轻到重,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      收稿日期:2007-04-23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7-2636-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157例,通过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57例患者中,左股骨骨折49例,右股骨骨折41例,胫腓骨双骨折31例,胫骨骨折12例,髌骨骨折17例,腓骨、内髁骨折7例。男101例,女56例。年龄3~72岁,治愈135例,好转22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患者突遭创伤,身心受到极大打击,一时难以承受,加之环境陌生,担心手术的成败,经济负担加重,患者往往产生焦虑、恐惧。特别是20~45岁的青壮年患者,因承担着家庭生活的重担,担心受伤住院治疗影响学业、工作,甚至影响仕途前程,心理负担非常重,对此我们给予尊重和理解,向患者介绍负责医生和护士、病房环境和有关设施的使用方法,减轻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为患者打“一日清单”,作好解释,使其明白每日医疗费用,同时向患者讲明治疗及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意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其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感。请家属配合,给予关爱,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的心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2 术前护理:首先立即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急性大出血者应采取压迫、加压包扎、扎止血带等方法及时有效地止血。对出现休克者,开放2条静脉通道,病室光线充足,空气新鲜,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配合抢救,抗休克治疗。要耐心劝说患者配合,仔细做全身体格检查,防遗漏。择期手术的患者,热情接待,安置在骨科床位,妥善固定骨折部位,减轻疼痛,按骨科术前常规护理准备,如备皮、药物过敏试验等。耐心讲解各种标本的采集及术前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术前禁食、水的时间和目的,手术、麻醉的方式及配合方法。   2.3 术后护理:全麻患者术后6小时可进流食,逐渐过度到普食。硬膜外麻醉者,术后给予去枕平卧6小时。经常观察术区敷料有无渗血、渗液以便及时更换。抬高患肢,早期制动,改善肢体的静脉和淋巴液回流,达到减轻肢体肿胀。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血运情况,如发现有麻木、发凉等应及时处理。监测体温,如体温异常,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2.4 循征护理   2.4.1 疼痛的护理:疼痛系骨折端刺伤软组织或骨折端移位压迫组织、神经末梢及手术创伤、周围组织水肿所致,给予妥善固定患肢,安慰情志疏导,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剂,本组患者中有69例对疼痛耐受性差,给予安置静脉镇痛泵,有效减轻疼痛,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骨折的愈合。   2.4.2 饮食护理:骨折患者由于创伤后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不足,会影响骨折愈合,所以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骨折的愈合。另外,因患者长时间卧床,肠蠕动减慢,故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发生。   2.4.3 大小便的护理:下肢骨折患者患肢制动、牵引、固定,不能下床活动,饮食不规律、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易发生便秘、排尿困难。指导患者多食含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多活动,协助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膀胱充盈又排不出尿者,进行保留导尿,并定时开放尿管排尿,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2.5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骨牵引者保持患肢的正确位置,牵引装置应稳定、舒适、安全、有效,牵引重量合适,牵引绳与被牵引的肢体长轴成一直线,牵引针眼部位用无菌纱布盖好,每日用75%酒精点滴针眼孔2次,以防针孔感染;石膏固定者抬高患肢,注意观察石膏周围皮肤颜色、温度,肢端末梢血运情况,如有发凉,患者自诉患肢麻木、剧痛等应及时处理,防止骨室筋膜症的发生;保持床铺平整、干燥,经常按摩身体受压部位及骨突处,防止褥疮发生;鼓励患者作上身运动,定期起卧、咳嗽,帮助拍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鼓励患者多饮开水,定时清洁尿道口,作好留置导尿管的护理,防止泌尿道感染的发生。   2.6 功能锻炼:早期鼓励患者在床上作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健侧作肌肉、关节活动。中期协助患者适当作损伤部位关节活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渐加大运动幅度及力量,以患者不感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使关节能尽快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3 护理体会      通过对157例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发现多数患者对这意外的创伤打击难以承受,特别是承担家庭负担的轻壮年患者,心理压力大,须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及时、正规、有效的专科护理,使患者树立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协助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整个锻炼过程要注意循序渐进,时间由短到长,范围由小到大,动作由轻到重,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      收稿日期:2007-04-23


相关文章

  • 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研究(1)
  • 临床研究 2013年5月 15-16. [2] 刘学军.剖宫产术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探索[J].河北医学,2012,18(2):213-215. [3] 陈奇涵.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 ...查看


  • 股骨干骨折64例并发症的护理
  • ·8560·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12月第11卷第34期 ChinJMisdian,Dec2011Vol11No.34 g ·专科护理· 股骨干骨折64例并发症的护理 潘秀英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骨科068350 摘要:目的 分析股骨 ...查看


  •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46例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情况.结果 没有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根据形成 ...查看


  • 1例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查房_陈天艳
  • ·2144·JournalofQiqiharMedicalCollege,2007,Vol.28,No.17 1例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查房 陈天艳 骨盆骨折多由于强大的暴力造成,可以引起很 严重的并发症,而且常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 ...查看


  • 急救护理学教案--常见外科急症的急救护理1
  • ★编号: 08(第8次课) ★课题: 第八章 常见外科急症的急救护理 ★课时: 2学时 ★重点难点:多发伤的伤情评估与急救护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目的: 1.了解创伤的评分. 2.熟悉创伤的分类:各种复合伤的伤情判断与急救护理. 3 ...查看


  • 股骨粉碎性骨折的护理诊断与措施
  •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护理查房 护士长:今天我们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本月的护理查房.内容是: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护理.希望通过这次护理查房,我们能从中学习到新知识,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提高年轻同志的专科知识,增长大家的护理经验 ...查看


  • 腰椎骨折疾病查房
  • 外一科第三季度疾病查房教案 查房题目:腰椎爆裂性骨折 主查老师职称:主管护师 查房目标: 1.要求本科护士能运用PDCA循环的护理工作及护理程序管理病人 2.对腰椎骨折的再认识 3.解决护理上的一些困惑问题 重点分析内容: 1.责任护士汇报 ...查看


  • 护理查房的内容
  • 目前该患者存在的问题有: 1).焦虑:与担忧骨折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程度有关: 2).疼痛:与手术切口有关: 3).便秘:与术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液体摄入不足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骨折部位手术后驱体活动受限有关: 5).潜 ...查看


  • 骨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 [摘要]分析我院骨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寻求预防老年患者跌倒方法及对策,防范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关键词] 跌倒:原因:骨科;护理 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骨科患者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