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某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汇报

近年来,XX 镇在市文广新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坚持文化引领,持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留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全市首批7个示范点之一,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了泰山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建设,投资30余万元完成了马场天仙配文化展厅,投资50万元实施了镇区法治文化广场、黄河大道黄河韵主题建设改造,完成了《黄河文化》XX 专辑、《杜八联儿女英雄传》、《高扬的战旗》等文化资料的挖掘整理以及《风卷红旗〃济源篇》河防堡垒杜八联红色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拍摄,投资80余万元启动店留、马住等8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点定位,融合发展

镇党委、政府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把建设具有独特魅力、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旅游名镇”作为目标,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实施文化强镇发展战略,按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生态发展,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一起部署,推动天仙配爱

情文化、栗树沟仰韶文化、杜八联——留庄英雄民兵营红色文化、黄河奇石文化等特有人文资源向经济发展转化,积极引进实施了天女河、郝山印象、栗香家园、泰山休闲创意生态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正在规划杜八联红色文化产业园区、石槽沟万佛山养生度假区,探索建设大文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比如在留庄,我们将葫芦文化、杜八联葫芦队经典故事与葫芦种植结合起来,打造了3公里长的葫芦文化长廊,夏秋季节观赏人群络绎不绝,成为一道风景。

二、注重统筹,加强引导

文化活动要有载体,载体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活动场所,而是传承弘扬先进文化,服务广大农民的基层阵地,因此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必须资源共享,统筹规划。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上,我们按照全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的要求,坚持“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坚持“一堂多能、一室多用”,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文明法治创建紧密结合,充分整合党建、体育、科技等相关场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不仅是群众娱乐中心、先进文化传播中心,而且是村民服务中心、党员教育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成为提高基层组织服务水平,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同时组织专门队伍,拿出

专门资金,加大投入,按照镇村一比一的标准,引导各村高标准推进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三、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软件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堂一色。如:我们上午参观的泰山村,不仅是杜八联革命根据地的政治文化中心,济源县委在抗战期间曾长期在此办公,杜八联革命纪念馆2001年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我们就投资200余万元对纪念馆进行了重新布展,以大量的图文资料,全面展示了杜八联人民的辉煌业绩,生动再现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杜八联革命精神。并在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纪念80周年之际,举行了开馆仪式,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54集团军、洛阳舟桥部队、党员群众、学生6000余人次,受到了市委宗书记、军队首长、市委宣传部领导的肯定、周边党员群众的欢迎以及前来拍摄节目的媒体的认可。

英雄民兵营是留庄社区的一大特色,我镇就围绕英雄民兵营,建设了红色文化展厅,推出了“老民兵话抗战”等专题讲座,使数千学生、群众受到教育。

敬老、文明是马住村的一大特色,我镇在该村推出了“德”文化墙,根据该村村民张作芬故事编写的戏剧《爱在天地间》

获得河南省“群星奖”(曲艺)大赛一等奖,感染教育了无数观众。

店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创建“省级依法治村示范村”结合,精心选取商鞅立木取信等法治故事和奉公守法等法治成语制作了法治文化墙,使平安创建、法治宣传和文化传承三者有机结合,成为一大亮点,受到省市综治部门的高度评价和群众的普遍好评。

四、开展活动,培育队伍

开展活动是文化阵地的生命,为发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作用,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让农民群众在健康的文体活动中受到熏陶,我们根据山区群众老年人居多、文化教育程度低的实际情况,有针对的根据群众的喜好,拿出资金5万元,对较为集中的、群众自娱自乐戏迷组织进行补贴。聘请专业教师开展了6期广场舞、健身操、秧歌舞推广培训活动,组成了30余名群众文艺志愿者,使23个行政村每村都有3——5名文艺骨干,为13个村配备了音响,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健身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主导、群众有序参与、专职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在我镇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市文广新局给予了我们最大的关心和支持,多次到建设现场进行精心指导,及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为我镇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指出了不足,指明了方向。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作距市委、

某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汇报

近年来,XX 镇在市文广新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坚持文化引领,持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留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全市首批7个示范点之一,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了泰山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建设,投资30余万元完成了马场天仙配文化展厅,投资50万元实施了镇区法治文化广场、黄河大道黄河韵主题建设改造,完成了《黄河文化》XX 专辑、《杜八联儿女英雄传》、《高扬的战旗》等文化资料的挖掘整理以及《风卷红旗〃济源篇》河防堡垒杜八联红色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拍摄,投资80余万元启动店留、马住等8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点定位,融合发展

镇党委、政府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把建设具有独特魅力、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旅游名镇”作为目标,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实施文化强镇发展战略,按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生态发展,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一起部署,推动天仙配爱

情文化、栗树沟仰韶文化、杜八联——留庄英雄民兵营红色文化、黄河奇石文化等特有人文资源向经济发展转化,积极引进实施了天女河、郝山印象、栗香家园、泰山休闲创意生态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正在规划杜八联红色文化产业园区、石槽沟万佛山养生度假区,探索建设大文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比如在留庄,我们将葫芦文化、杜八联葫芦队经典故事与葫芦种植结合起来,打造了3公里长的葫芦文化长廊,夏秋季节观赏人群络绎不绝,成为一道风景。

二、注重统筹,加强引导

文化活动要有载体,载体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活动场所,而是传承弘扬先进文化,服务广大农民的基层阵地,因此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必须资源共享,统筹规划。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上,我们按照全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的要求,坚持“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坚持“一堂多能、一室多用”,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文明法治创建紧密结合,充分整合党建、体育、科技等相关场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不仅是群众娱乐中心、先进文化传播中心,而且是村民服务中心、党员教育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成为提高基层组织服务水平,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同时组织专门队伍,拿出

专门资金,加大投入,按照镇村一比一的标准,引导各村高标准推进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三、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软件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堂一色。如:我们上午参观的泰山村,不仅是杜八联革命根据地的政治文化中心,济源县委在抗战期间曾长期在此办公,杜八联革命纪念馆2001年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我们就投资200余万元对纪念馆进行了重新布展,以大量的图文资料,全面展示了杜八联人民的辉煌业绩,生动再现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杜八联革命精神。并在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纪念80周年之际,举行了开馆仪式,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54集团军、洛阳舟桥部队、党员群众、学生6000余人次,受到了市委宗书记、军队首长、市委宣传部领导的肯定、周边党员群众的欢迎以及前来拍摄节目的媒体的认可。

英雄民兵营是留庄社区的一大特色,我镇就围绕英雄民兵营,建设了红色文化展厅,推出了“老民兵话抗战”等专题讲座,使数千学生、群众受到教育。

敬老、文明是马住村的一大特色,我镇在该村推出了“德”文化墙,根据该村村民张作芬故事编写的戏剧《爱在天地间》

获得河南省“群星奖”(曲艺)大赛一等奖,感染教育了无数观众。

店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创建“省级依法治村示范村”结合,精心选取商鞅立木取信等法治故事和奉公守法等法治成语制作了法治文化墙,使平安创建、法治宣传和文化传承三者有机结合,成为一大亮点,受到省市综治部门的高度评价和群众的普遍好评。

四、开展活动,培育队伍

开展活动是文化阵地的生命,为发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作用,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让农民群众在健康的文体活动中受到熏陶,我们根据山区群众老年人居多、文化教育程度低的实际情况,有针对的根据群众的喜好,拿出资金5万元,对较为集中的、群众自娱自乐戏迷组织进行补贴。聘请专业教师开展了6期广场舞、健身操、秧歌舞推广培训活动,组成了30余名群众文艺志愿者,使23个行政村每村都有3——5名文艺骨干,为13个村配备了音响,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健身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主导、群众有序参与、专职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在我镇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市文广新局给予了我们最大的关心和支持,多次到建设现场进行精心指导,及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为我镇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指出了不足,指明了方向。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作距市委、


相关文章

  • 梁园区关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汇报
  • 梁园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市文广新局: 梁园区按照<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关于报送基层综合性文 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通知>(公共函[2015]11号) 通知要 求,对我区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设情况进行了 摸底调研 ...查看


  • XX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 XX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XX县人民政府 (2012年6月) XX现有影剧院.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各1个,镇级综合文化站10个.在建2个,农家书屋127个,城区文化体育广场2个,村级(社区)文体小广场30余个,建成1个县级文化信息资源 ...查看


  • 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学习情况汇报(审计局.文化委员会)
  • 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学习情况汇报(审 计局.文化委员会) 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学习情况汇报:审计局 日前,xx 市xx 区审计局对照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新要求,按照"紧盯一个目标.强化两个责任.抓住三个关键.实现四个同步&qu ...查看


  • 职工书屋汇报材料
  • 含元西路社区创建"职工书屋"汇报材料 根据市.区各级工会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职工 书屋"规范化建设,发挥"职工书屋"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 活的基础性作用 ...查看


  • 酒泉市社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 酒泉市委组织部 酒泉市民政局 酒泉市档案局 酒市档发[2003] 45号 ---------------- 关于印发<酒泉市社区档案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组织部.民政局.档案局: 在新的历史时期,城市社区建设已成为 ...查看


  • 为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 秦光荣专题调研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 为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记者矣顺文潘泉摄影报道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2676 秦光荣(左二).张田欣(右三).曹建方(右二)等省领导在孔祥庚.高劲松等我市党政领导陪同下考察樱花谷建 ...查看


  • 新型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 谷里镇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4月12日,谷里镇召开了<新型社区建设工作会>以"强化社区服务,构建和谐社区,实现社区发展新突破"为工作主线,紧围街道中心工作,我镇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完善 ...查看


  • 2011年度农村综合改革情况汇报
  • 沿渡河镇2011年度农村综合改革情况汇报 沿渡河镇位于巴东县最北端,是湖北省旅游明星乡镇,也是湖北省重点老区之一.全镇版图面积48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226亩,辖56个村,45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7万 ...查看


  • 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情况汇报
  • 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情况汇报 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 (2011年3月16日) 市小城镇建设调研组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首先,我代表*县发展改革局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在,我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