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政的视角看当前教育不公平现象

从财政的视角看当前教育不公平现象

摘 要: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然,在成绩的背景下教育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享受教育权力的不平等、不合理和不公平。为此,必须从财政收入、分配、投入等方面进行治理,加强政府管理和引导,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人接受教育,平等教育的权利。 关键词: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64-02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度提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社会资源、利益分配不均,使贫富差距不断加深。合理的分配差距可有效地促进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在当前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存在着大量非正常收入,并集中流向了高收入人群,导致收入有向两极分化的严重趋势。这种趋势影响社会稳定,阻碍了人们接受平等教育的实现。

一、教育不公平的现实影响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多年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实行义务教育后迅速扩张,在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下,教育不公平问题凸显。在此背景下研究收入分配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的合理制定、有效实施与修

正。收入合理分配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施,教育公平也可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参与竞争的能力,做到初次分配层面上保证公平。 高收入群体可以利用自身的收入取得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知识和更高的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接受能力增强,新工作适应能力提高,收入增长更快。低收入者会缺少必要的经济条件而丧失教育、培训的机会,竞争力弱,收入增长能力提高有限,形成纳克斯提出的“贫困的恶性循环”。

一个人教育水平的高低影响其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收入的多少。通过学校教育选拔,进入高校学习专业知识,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学历从而获得较好职业,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升迁性社会流动。在当前就业压力和竞争激烈的现实面前,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但在现实条件下,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公平现象。

二、影响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

1.收入不公平影响教育公平。改革开放前,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国家承担全部社会教育责任。在教育经费方面,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教育,国家均向人们收取象征性的费用。并且,无论家庭收入多少,均有机会参与公共考试选拔机会,进行教育深造。但由于改革前国家财力薄弱,只能满足极少数人入学与升学。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财力的日渐壮大,国家投入在教育上的资金越来越多。得以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并逐渐出现了贫富差距。近年来,贫富差距有越拉越大的

趋势。根据世界银行测算,1978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16,属于个人收入差距较小的国家;到了1995年基尼系数已达0.445;1998年上升到0.456,已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的中等贫富差距程度;而近几年来,基尼系数更是持续上升,早已远离0.3~0.4区域。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并没有带来教育公平。更多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机会被少数的人群所占有,而贫困者依然无法接受教育。过大的收入差距将直接影响低收入群体对教育投资的支付能力。过低的收入水平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教育的投入,在有限的收入条件下除了满足基本生活水平外,额外支出基本所剩无几,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2.收入高低决定人们享受教育资源的重要因素。人们能否享有以及能够多大程度上享有知识、信息、社会联系等教育资源的决定性因素是收入水平的高低。对高收入家庭的子女来说,从小就有获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因而更容易获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同时,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往往在就业竞争中拥有更多的信息和社会资源,从而在教育收益方面也处于优势。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绝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即使有继续深造的能力,由于生活的压力和收入低下,不得不放弃受教育的机会而进入劳动力市场。这样,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取得更多教育机会,为进入收入水平较高的高级劳动力市场打下了基础,对社会资源的更多占有提供了便利。

3.财政对教育公共投入力度不够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城乡

教育资源分配差距大。这方面主要表现在:教育支出在东、中、西部差异明显。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异明显。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影响着教育公平。

4.教育支出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教育经费相对于gdp的比重,世界平均的水平是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是中国的7.44倍;所以中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尾,与当前的经济总量不符,与自身的国际地位不相称。因此,加大教育支出是迫切需要。

三、解决教育不公平的主要途径

1.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第一,提高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解决教育投入长期不足的根本途径。据专家估算,发展知识经济,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要达到6%~8%。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百分比按地区划分,北美和西欧最高,平均达到5.7%,其次为拉美和加勒比海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为5.0%,中东欧4.9%,东亚和太平洋4.7%,阿拉伯国家4.5%,南亚和西亚3.6%,中亚3.2%。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底,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所以,加大教育投入刻不容缓。第二,加强财政对地方的教育设施、教育资源投放。尤其是对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设施、资源投放力度,以平衡教育资源公平。

2.对私人教育、社会机构教育事业提供财政政策。鼓励私人投资非学历性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提高社会群体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从促进就业,提高群体收入水平的角度逐步改善教育公平。

3.强化定向培养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于定向教育的培养范围,尤其是定向师范类培养。从而改善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现象,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4.合理收入分配,优化税收机制。目前,我国存在着收入分配不合理现象,并且十分严重。这极大影响了社会稳定,并间接影响了教育公平。建议重新划定税收机制。就我国各地区经济繁荣程度来说,以3500元为个税起征点是非常不合理的。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存在东、中、西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严重的现象。例如广州3500元与拉萨3500元的购买力完全不同。建议将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列为一级;其余城市按经济发展程度分别列为二级、三级,并确定个自不同个税起征点。

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分配关系的重要保障。应从实现共同富裕总体目标出发,尽快将社会保障面覆盖到全社会。把普及义务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来重点发展。只有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保障,各种体系健全了,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上,实现教育事业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全社会共享教育成果。

6.降低高等教育学费。从国外经验来看,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2011年上半年我国人均gdp为15 372.86元,按

汇率6.38计算,折合2409.54美元。按人均gdp的20%计算学费不应超过482美元,折合人民币3000元左右。可如今高校的学费基本都在4000~5000元以上。除了高昂的学费之外,还有住宿费、教材费、杂费和日常生活消费开支等各种费用。就普通专业来说,一个大学生1年总花费在1万元人民币左右,而艺术类或其他特殊类专业学生的花费还要高于这个数字。

7.加强财政监督力度。第一,严格预算管理机制,加强财政预算制定管理,预算执行情况监督管理。第二,对教育支出情况进行效果评估,强化预算绩效评估管理体系建设。

8.去高等学校市场化管理模式。教育属于公共物品,但很多学校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并且改革得不伦不类。专业设置、招生人数进行了市场化选择,但是学费却进行了国家统一标准的垄断行为选择。教育市场性行为,会将教育投入责任转移到公民以及企业身上,而降低了国家级地方政府的相应责任。这点,也不利于财政支出及国家经济发展。

总之,当前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必须从财政收入、分配、投入等方面进行治理,加强政府管理和引导,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人接受教育,平等教育的权利。公平教育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迎晖.关于收入分配公平与教育公平的辩证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2,(12).

[2]陈全才.教育公平与收入差距关系的协整分析[j].商业经济,2009,(2).

[3]谢强莲,蒋俊毅.教育公平与收入公平:1994-2007年数据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3).

[4]袁纪玮.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应从源头上缩小收入差距[j].经济纵横,2007,(14).

[5]祝洪娇.收入分配不平衡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影响[j].理论导刊,2011,(4).

[6]林杰.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教育公平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1996,(6).

[7]谌水生.中美高等教育公平财政保障机制比较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8]温娇秀,王延军.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的动态研究[j].经济经纬,2010,(1).

[9]杨俊,黄潇,李晓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1).

[10]杨俊,黄潇.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内在作用机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3).

从财政的视角看当前教育不公平现象

摘 要: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然,在成绩的背景下教育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享受教育权力的不平等、不合理和不公平。为此,必须从财政收入、分配、投入等方面进行治理,加强政府管理和引导,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人接受教育,平等教育的权利。 关键词: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64-02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度提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社会资源、利益分配不均,使贫富差距不断加深。合理的分配差距可有效地促进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在当前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存在着大量非正常收入,并集中流向了高收入人群,导致收入有向两极分化的严重趋势。这种趋势影响社会稳定,阻碍了人们接受平等教育的实现。

一、教育不公平的现实影响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多年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实行义务教育后迅速扩张,在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下,教育不公平问题凸显。在此背景下研究收入分配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的合理制定、有效实施与修

正。收入合理分配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施,教育公平也可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参与竞争的能力,做到初次分配层面上保证公平。 高收入群体可以利用自身的收入取得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知识和更高的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接受能力增强,新工作适应能力提高,收入增长更快。低收入者会缺少必要的经济条件而丧失教育、培训的机会,竞争力弱,收入增长能力提高有限,形成纳克斯提出的“贫困的恶性循环”。

一个人教育水平的高低影响其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收入的多少。通过学校教育选拔,进入高校学习专业知识,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学历从而获得较好职业,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升迁性社会流动。在当前就业压力和竞争激烈的现实面前,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但在现实条件下,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公平现象。

二、影响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

1.收入不公平影响教育公平。改革开放前,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国家承担全部社会教育责任。在教育经费方面,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教育,国家均向人们收取象征性的费用。并且,无论家庭收入多少,均有机会参与公共考试选拔机会,进行教育深造。但由于改革前国家财力薄弱,只能满足极少数人入学与升学。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财力的日渐壮大,国家投入在教育上的资金越来越多。得以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并逐渐出现了贫富差距。近年来,贫富差距有越拉越大的

趋势。根据世界银行测算,1978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16,属于个人收入差距较小的国家;到了1995年基尼系数已达0.445;1998年上升到0.456,已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的中等贫富差距程度;而近几年来,基尼系数更是持续上升,早已远离0.3~0.4区域。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并没有带来教育公平。更多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机会被少数的人群所占有,而贫困者依然无法接受教育。过大的收入差距将直接影响低收入群体对教育投资的支付能力。过低的收入水平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教育的投入,在有限的收入条件下除了满足基本生活水平外,额外支出基本所剩无几,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2.收入高低决定人们享受教育资源的重要因素。人们能否享有以及能够多大程度上享有知识、信息、社会联系等教育资源的决定性因素是收入水平的高低。对高收入家庭的子女来说,从小就有获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因而更容易获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同时,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往往在就业竞争中拥有更多的信息和社会资源,从而在教育收益方面也处于优势。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绝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即使有继续深造的能力,由于生活的压力和收入低下,不得不放弃受教育的机会而进入劳动力市场。这样,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取得更多教育机会,为进入收入水平较高的高级劳动力市场打下了基础,对社会资源的更多占有提供了便利。

3.财政对教育公共投入力度不够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城乡

教育资源分配差距大。这方面主要表现在:教育支出在东、中、西部差异明显。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异明显。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影响着教育公平。

4.教育支出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教育经费相对于gdp的比重,世界平均的水平是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是中国的7.44倍;所以中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尾,与当前的经济总量不符,与自身的国际地位不相称。因此,加大教育支出是迫切需要。

三、解决教育不公平的主要途径

1.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第一,提高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解决教育投入长期不足的根本途径。据专家估算,发展知识经济,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要达到6%~8%。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百分比按地区划分,北美和西欧最高,平均达到5.7%,其次为拉美和加勒比海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为5.0%,中东欧4.9%,东亚和太平洋4.7%,阿拉伯国家4.5%,南亚和西亚3.6%,中亚3.2%。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底,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所以,加大教育投入刻不容缓。第二,加强财政对地方的教育设施、教育资源投放。尤其是对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设施、资源投放力度,以平衡教育资源公平。

2.对私人教育、社会机构教育事业提供财政政策。鼓励私人投资非学历性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提高社会群体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从促进就业,提高群体收入水平的角度逐步改善教育公平。

3.强化定向培养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于定向教育的培养范围,尤其是定向师范类培养。从而改善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现象,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4.合理收入分配,优化税收机制。目前,我国存在着收入分配不合理现象,并且十分严重。这极大影响了社会稳定,并间接影响了教育公平。建议重新划定税收机制。就我国各地区经济繁荣程度来说,以3500元为个税起征点是非常不合理的。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存在东、中、西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严重的现象。例如广州3500元与拉萨3500元的购买力完全不同。建议将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列为一级;其余城市按经济发展程度分别列为二级、三级,并确定个自不同个税起征点。

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分配关系的重要保障。应从实现共同富裕总体目标出发,尽快将社会保障面覆盖到全社会。把普及义务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来重点发展。只有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保障,各种体系健全了,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上,实现教育事业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全社会共享教育成果。

6.降低高等教育学费。从国外经验来看,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2011年上半年我国人均gdp为15 372.86元,按

汇率6.38计算,折合2409.54美元。按人均gdp的20%计算学费不应超过482美元,折合人民币3000元左右。可如今高校的学费基本都在4000~5000元以上。除了高昂的学费之外,还有住宿费、教材费、杂费和日常生活消费开支等各种费用。就普通专业来说,一个大学生1年总花费在1万元人民币左右,而艺术类或其他特殊类专业学生的花费还要高于这个数字。

7.加强财政监督力度。第一,严格预算管理机制,加强财政预算制定管理,预算执行情况监督管理。第二,对教育支出情况进行效果评估,强化预算绩效评估管理体系建设。

8.去高等学校市场化管理模式。教育属于公共物品,但很多学校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并且改革得不伦不类。专业设置、招生人数进行了市场化选择,但是学费却进行了国家统一标准的垄断行为选择。教育市场性行为,会将教育投入责任转移到公民以及企业身上,而降低了国家级地方政府的相应责任。这点,也不利于财政支出及国家经济发展。

总之,当前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必须从财政收入、分配、投入等方面进行治理,加强政府管理和引导,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人接受教育,平等教育的权利。公平教育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迎晖.关于收入分配公平与教育公平的辩证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2,(12).

[2]陈全才.教育公平与收入差距关系的协整分析[j].商业经济,2009,(2).

[3]谢强莲,蒋俊毅.教育公平与收入公平:1994-2007年数据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3).

[4]袁纪玮.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应从源头上缩小收入差距[j].经济纵横,2007,(14).

[5]祝洪娇.收入分配不平衡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影响[j].理论导刊,2011,(4).

[6]林杰.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教育公平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1996,(6).

[7]谌水生.中美高等教育公平财政保障机制比较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8]温娇秀,王延军.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的动态研究[j].经济经纬,2010,(1).

[9]杨俊,黄潇,李晓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1).

[10]杨俊,黄潇.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内在作用机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3).


相关文章

  •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新视角:旅游业的贡献
  •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新视角:旅游业的贡献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新视角:旅游业的贡献 2008-12-20 15:15:25 内容提要:由于产业结构优化是财政资源配置的目标之一,财政与各产业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路径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财 ...查看


  • 试论幼儿教育公平问题
  • [摘 要]社会和谐的背景下教育公平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出发,探讨形成该现象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公平:社会和谐 "和谐"即多种事物之间配合适当 ...查看


  • 幼儿园成本收费
  • 关于幼儿园成本与收费研究的综述 [摘 要]这些年大量关于幼儿园高收费.乱收费问题的报道见 诸报端.我们通过对近十年的幼儿园成本与费用相关研究成果进行 梳理后,对该领域研究的概况进行分析介绍,并进一步提出我们的 观点,即:今后应该更多着眼于幼 ...查看


  • 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理
  •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是由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政绩考核体系.政府财税体制.市场发育程度.社会组织力量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完善政绩考核体 ...查看


  •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重塑政府运动及其启示 AHP和ZOGP组合应用于公共部门人员选拔配置研究 B社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动研究 CCIC公司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培训绩效评估研究 DM(直投)广告在我国的发展 ...查看


  • 公共服务均等化_理论反思与制度检视
  •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反思与制度检视 张开云 * 提要:随着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该议题日益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但是,由于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认知和制度设计的偏差,导致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财政中心论对其它社会配 ...查看


  • 吉林市城市规划
  • 基于民生视角的城市总体规划 --以吉林省吉林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王明田杨深张全 近年来,三农,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百姓生计的民生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十七大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查看


  • 教育公共性的理论分析
  • (总第365期) 2010年第6期 No. 6,2010 UCATIONAL RESEAR General ,No. 365 教育公共性的理论分析 张茂聪 [摘要]教育公共性的彰显,不仅是教育特性的一种时代变化,而且也是当代教育 发展的一种 ...查看


  • 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 2009年第6期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13 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城乡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 河南新乡 453007) 摘 要, 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途径.目前, 我国城乡义务教, 进而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