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电厂机组大修作业指导书(机械)
一、大修前准备
1、提前三个月落实备品备件(包括装置性备件和消耗性材料)情况,并组织购买。
2、提前一个月拟定检修项目(包括常规性项目及特殊项目),编制大修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大修工程项目预算书及请示报告。
3、检修前15天成立检修项目部,做好检修人员的组织安排,清理准备大修用常规工器具及专用工具。
4、检修前1-5天测量记录机组相关运行数据并作好记录(机组空载及满负荷开度,满负荷运行时各轴承温度,空载及满负荷时上机架水平、垂直振动,水导轴颈处摆度,水导油盆振动,尾水真空度,顶盖压力、停机制动时间等)。
5、检修前一天召开检修动员会,进行人员分工、检修项目及安全风险交底。
二、检修安全措施(机组在热备用状态)
1、通知前池值班员打开“XX”机组压力钢管真空破坏阀“X251”,严格关闭压力钢管旁通阀“X256”,切除“XX”机组虹吸控制操作电源,并悬挂“禁止操作”标示牌。
2、打开蜗壳放空阀“ X219 ”,放空蜗壳积水,并悬挂“禁止操作”标示牌。
3、关闭闸阀坑技术供水总阀“X202”,上、下、水导各分部进水阀,主轴密封供水阀,并悬挂“禁止操作”标示牌。
4、投入调速器接力器锁定,关闭调速器总供油阀,并悬挂“禁止操作”标示牌。
5、检查制动闸确已复位,关闭制动柜进气总阀,并悬挂“禁止操作”标示牌。
三、大修过程(检修时间按28天计划,不包括特殊项目)
1、拆机阶段(6天,因不可预见问题放宽1天)
1.1第一天(上导、下导、水导三个作业组可同时进行作业) 上导拆机顺序:发电机罩子、集电环、油盆挡油盖、抽油、上导瓦、托瓦架。
下导拆机顺序:油盆挡油盖、抽油、油水管路、挡油桶解体。 水导拆机顺序:油盆挡油盖、抽油、蜗壳人孔门、脚踏板、冷却水、密封水、顶盖测压管路。
注意事项:蜗壳人孔门打开后,应测量导叶立面间隙(调速器供油阀打开,接力器应在全关位置),转轮高程(下环上端面与底环平面的相对值)。前者的测量目的是了解导叶的关闭情况,为回装导水机构时是否进行预装作判断;后者的测量目的是了解机组转动部分的高程,为回装时确定镜板高程和水轮机抗磨环间隙提供依据。应记录好上导瓦方位,托瓦架销子方位,上、下、水导油盆挡油盖方位,下导挡油桶与油盆底子的相对把合位置。
1.2第二天
顶起转子约6mm(如果闸块与制动环间隙较大,在4个闸块上垫1cm厚的铁板,防止制动闸活塞上行行程超标),然后用下机架机
械千斤顶锁住,记录顶起转子的高度值。
上导:上导油冷器、退卡环、拔镜板销子、松镜板螺丝、拔推力头、镜板吊出、搬出推力瓦、油盆清洁、油位计、取下推力头与大轴配合键。
注意事项:记录卡环与推力头的相对把合位置、2个镜板销子的方位、镜板与推力头的相对把合位置、镜板加垫情况、推力瓦方位、托盘方位。在镜板吊出前测量镜板高程(镜板上、下平面对称4个点位),为盘车降高程的数据作准备。
下导:油盆底子解体、油冷器、下导瓦、导瓦托板。
注意事项:应记录好挡油桶与油盆底子的相对位置、底子与油盆的相对位置、下导瓦的方位。
水导:水导瓦、托瓦架、抽油、油位计、挡油桶、油盆底子连接板、将油盆吊在下机架上,连接板解体,将挡油桶吊在水导轴颈上。
注意事项:应记录好水导瓦方位,托瓦架与油盆的相对位置,挡油桶与油盆底子连接板的相对位置,连接板与油盆的相对位置。
1.3第三天
上导:脚踏板、松千斤顶、上机架油水管路、吊上机架、消防水管、上挡风板、待水轮机轴解开后吊转子。
注意事项:脚踏板位置编号,记录好上机架定位销方位。
下导:拆法兰护罩、松法兰连接螺栓(留对称方向的2颗不松),待水导2道密封拆除后松法兰连接螺栓解轴、转子吊出后拆下挡风板。
注意事项:记录好挡风板连接方位、法兰定位横销方位、法兰处加垫位置及厚度、下机架机械锁定各方位高度。
水导:拆主轴密封抗磨环、主轴密封支架、检修密封座子、拔推拉杆销子、推拉杆退出、连扳、拔分半键、拐臂。
注意事项:拆主轴密封之前测量密封间隙(间隙值要减去顶起转子的高度),目的是为回装时确定机组高程提供依据;应记录好推拉杆内外销子方位;记录好抗磨环、密封支架、检修密封座子固定方位,其定位销、组合销方位;连扳、分半键、拐臂、套筒、导叶的编号要统一,确定“1”号的具体相对位置,回装时要对号入座,不能装错。
1.4第四天
上导:拆空冷器,调速器抽油。
注意事项:记录好空冷器方位。
下导:吊下机架、下导油盆底子,拆下导脚踏板及支撑。 注意事项:记录好下机架基础定位销方位,脚踏板及支撑方位 水导:吊下机架前落下油盆,待下导脚踏板及支撑拆完后吊油盆,拆控制环限位块,控制环解体、吊控制环,继续拔分半键、拐臂、套筒,拆顶盖补气管。
注意事项:应记录好控制环限位块方位及加垫厚度,妥善存放。
1.5第五天
水导:吊顶盖、吊转轮及大轴、吊导叶,然后用水冲洗水导机坑,打扫清洁。
注意事项:记录好顶盖销子方位
2、设备处理阶段(10天)
拆机阶段结束,进入设备处理阶段,根据工作情况对人员重新进行分组及随时调整,处理项目及要求如下:
2.1上、下、水导各供排水过流量检查、管道疏通,各闸阀解体检修。(闸阀芯子及轨道除锈清洗,芯子与丝杆挂板应连接可靠,盘根更换;管路疏通,过流量满足要求。)
2.2上、下、水导各油冷却器,空冷器清洗、试压。(堵塞及淤积疏通,更换密封胶垫,上导油冷器、空冷器端盖内表面除锈刷漆,试验压力为0.4MPa无渗漏。)
2.3上、下、水导瓦、推力瓦检查及修刮,背件拆卸清洗;导瓦抗重块检查,绝缘检查。(瓦面无破损、脱胎现象,瓦面高点修刮、挑花;背件绝缘垫无破损,用500V兆欧表测绝缘不低于0.5MΩ;抗重块无破损和不平整。)
2.4主轴密封抗磨环检查、车削,更换主轴密封圈及预装。(根据测得的主轴密封间隙以及抗磨板厚度,决定是否更换抗磨板,或对不平整处进行车削;对主轴密封支架进行除锈清洁,使其工作面平整光滑;对密封圈进行打磨预装,在0.1MPa水压左右能灵活地在座子内上下运动。)
2.5制动闸检查,制动器分解、清洗,更换密封圈、试压。(对闸块磨损及厚度情况进行检查,决定是否更换;制动闸试验压力为10MPa无渗漏,活塞动作灵活。)
2.6转轮、尾水锥管、底环气蚀情况检查、焊补、打磨,导叶气
蚀焊补、车削。
2.7镜板、各导轴承轴颈检查、表面抛光处理。(表面应光滑无划痕,研磨抛光后光洁度有明显提高;研磨完毕后用煤油和酒精清洗干净,然后涂上少量透平油,工作面用蜡纸贴好。)
2.8机组水过滤器清洗检修,其进出水闸阀检修。(滤水器芯子清洗,堵塞污物清除,闸阀芯子及丝杆检查处理,盘根更换。)
2.9机组各部件除锈刷漆(机坑里衬、蜗壳、顶盖非把合面、控制环、套筒、拐臂、连扳、水导油盆)
2.10上、下、水导油盆清洁,推力瓦抗重螺栓检查,各导轴承抗重螺栓检查。(用煤油进行清洗,回装时再用面粉团粘,注意不要留有铁屑或其它硬杂质;抗重螺栓丝牙无损伤,转动灵活,球面无损伤,固定套无松动及焊缝破裂;推力座子用500V兆欧表测绝缘不低于0.5MΩ。)
2.11润滑油质过滤。(先用压力滤油机过滤,直到滤纸变得清洁;再用真空滤油机过滤水分,时间至少4天,每天过滤时间不低于15小时,有条件时进行取油样化验。)
2.12导水机构检查,根据拆机前测量的导叶间隙确定是否进行导水机构预装。(导叶套筒抗磨环根据磨损情况决定是否更换;连扳尼龙套,控制环立面、端面抗磨块,根据配合及磨损情况决定是否更换;调整导叶立面间隙,根据间隙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进行焊补或重新铰孔配分半键,调整后导叶平均间隙应<0.1mm。)
2.13发电机定子、转子清洗检查及电气预防性试验,喷高压绝缘
磁漆。(对转子磁极键及连接情况进行检查,应无松动,引出线绝缘无破损,固定块无松动,制动环清洁及固定螺栓检查无松动;定、转子线圈绝缘层外观检查无破损,定子槽楔无松动;用专用清洗剂对定、转子进行清洗后喷高压绝缘磁漆;定、转子预防性试验按照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中要求执行。)
2.14各部螺栓清洗检查,销子处理。(用煤油清洗锈蚀螺栓,损坏遗失螺栓补充,归类摆放;销子锈蚀清洗打磨,拉拔时被焊接部位处理,拉拔孔丝牙损坏处理。)
2.15各部密封条准备(底环、顶盖、检修密封座子、水导油盆过渡板、油盆盖子、下导油盆底子、上导油盆盖子等)
2.16特殊项目处理(略)
3、回装阶段(盘车前的准备)3天
3.1第一天
安装导叶、吊入转轮、顶盖、安装导叶套筒、吊入控制环进行组装就位、水导油盆及托瓦架;调速器充油建压。
注意事项:吊入前应将转轮的上下止漏环、顶盖止口及把合面打整干净,不能有高点;顶盖的紧固螺栓应打紧,把合面用5丝的塞尺应插不进;控制环限位块的间隙调整在0.7-1mm。
3.2第二天
上导:安装空冷器,空冷器进出水管路连接。
下导:安装脚踏板、下挡风板,安装下机架,制动器管路连接。水导 ;安装推拉杆、拐臂、分半键,调整导叶端面间隙,导叶
连板安装,顶盖补气管安装。
注意事项:导叶端面间隙按上6下4比例进行调整。
3.3第三天
将推力头清扫干净后进行烘烤约6-7个小时;调整下机架机械锁定高度与吊转子之后一致,清扫下法兰面(清扫完毕后用白布遮住);清扫上法兰面,特别是止口边缘及底面不能有高点,吊入转子就位;安装上挡风板、消防水管;吊上机架就位,紧固螺栓焊接锁块;调整四个千斤顶受力,焊接防松锁块;安装上导冷却水管及油管路;安装脚踏板;降镜板高程约2mm,用4块瓦粗调镜板水平(用框式水平仪或合像水平仪调整);安装推力头配合键,热套推力头。
注意事项:推力头套入前应将轴颈清扫干净,抹上一层二硫化钼,推力头套入后上好卡环,用千斤顶和专用工装将推力头顶起,使其自然冷却配合良好,卡环与推力头和大轴的把合面应配合良好(用0.03mm的塞尺应插不进),推力头刚套入不能连接镜板,防止镜板受热变形,待推力头冷却后才能连接,连接时应注意方位。
4、盘车阶段(4天)
4.1盘推力瓦水平
连接好镜板,使之与推力头配合良好;在八块推力瓦上抹上化猪油,然后落下转子,将其它未受力的四块推力瓦升至贴到镜板,开始盘车。水平盘好后,推力瓦抗重螺栓用锁块锁住,防止盘车过程中水平发生变化。相对水平值相差不超过0.01mm为合格。
4.2单盘发电机摆度
4.2.1根据下导相对摆度值及方位计算镜板与推力头之间的刮垫方位及刮垫量。
4.2.2计算公式为:刮垫处直径×该点相对摆度/2倍上下测点间距离=该点刮垫数量;经计算,1#、2#机的下导相对摆度为0.067mm时,镜板处刮垫量为0.01mm,3#、4#机的下导相对摆度为0.064mm时,镜板处刮垫量为0.01mm。
4.2.3我厂机组相关盘车数据:
1#、2#机:镜板直径800mm 法兰直径635mm 上导至下导距离2670mm 法兰至水导距离2250mm 上导至法兰距离3913mm 上导至水导距离6163mm
3#、4#机:镜板直径880mm 法兰直径635mm 上导至下导距离2810mm 法兰至水导距离2261mm 上导至法兰距离3760mm 上导至水导距离6021mm
4.2.4盘车数据的相对摆度值应小于0.02mm/米(即0.053mm或0.056mm)。
4.3联轴盘水轮机摆度
4.3.1盘车过程中法兰处加垫时应将垫子垫过“消气槽”至止口处,受力才好,水导处的摆度才真实,最好是仿照法兰实际现状尺寸剪垫子(绘制一个与实际大小相符的法兰平面图),垫垫子时注意从大到小的过渡。
4.3.2计算公式为:刮垫处直径×该点相对摆度/2倍上下测点间距离=该点刮垫数量,经计算,1#、2#机的水导相对摆度为0.071mm
时,法兰处刮垫量为0.01mm,3#、4#机的水导相对摆度为0.07mm时,法兰处刮垫量为0.01mm。
4.3.3水导处盘车数据的相对摆度值应小于0.03mm/米。(即0.18mm)。
5、打受力定中心(1天)
5.1盘车摆度合格后,将盘车点停到推力瓦的正上方,将机组中心大至移到位,拆除推力瓦抗重螺栓锁块,在水导处盘车点上依次架4块百分表监视摆度,用行车大钩在推力头上架1块百分表监视转子上升高程,开始打受力,直至转子高程升到经计算测量后的目标位置,且水导处4块百分表的读数回到零(架表前的归零位置,注意表的大数要回到原数值)。
5.2打受力结束后,最好再复查一次推力瓦水平,如果较之前有较大变化,必须进行调整。一切妥当后将盘车点推到下导瓦的正中心上,便于计算调整瓦隙。锁好推力瓦抗重螺栓锁块,顶起转子,将推力瓦抽出进行破点和打扫清洁,破点结束后将推力瓦归位,落下转子。
5.3进行精确推中心,用塞尺在转轮下止漏环对称四方插间隙,不均匀值不超过0.1mm。
5.4中心推好后,在水导处、下导处分别架2块百分表,先用下导瓦通过顶瓦螺栓将轴颈固定(注意瓦的背件边缘侧要沿运行方向靠在抗重螺栓上),下导瓦全部固定完毕后,水导和下导的百分表都要归零;同时调整好推力瓦限位块(下端间隙为0.7-1mm)后,安装好上导油冷器并试压不漏水,待下导瓦固定好后,回装上导托瓦架及上
导瓦,再在上导轴颈处架2块百分表,用上导瓦将轴颈固定(注意瓦的背件边缘侧要沿运行方向靠在抗重螺栓上),固定完毕,水导和上导的百分表都要归零;转轮处可以不用塞斜子块,因为容易掉。
6、全面回装(4天)
6.1第一天
水导:回装检修密封、主轴密封及抗磨板,连接检修密封气管及主轴密封水管;(注意:主轴密封圈的开口方向应与水轮机旋转方向相适应)
下导:调整瓦隙;
上导:调整瓦隙。
6.2第二天
水导:组合油盆底子、试漏,油盆固定,安装托瓦架;
下导:组合油盆底子,上油冷器及冷却水管,试水试压。
6.3第三天
水导调整瓦隙,调整完毕后在水导处架2块百分表,松开下导、上导的顶瓦螺栓,观察水导处百分表是否归零,如果数值相差较大,说明抱瓦间隙不真实准确,必须找原因重新调整;各部导轴承间隙调整完毕,装测温电阻、加油、装油盆盖子、集电环、发电机机罩等;水轮机法兰连接螺栓、下机架固定螺栓焊防松锁块;封蜗壳人孔门。
6.4第四天
6.4.1拆除安全措施
6.4.2试机。
双河电厂机组大修作业指导书(机械)
一、大修前准备
1、提前三个月落实备品备件(包括装置性备件和消耗性材料)情况,并组织购买。
2、提前一个月拟定检修项目(包括常规性项目及特殊项目),编制大修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大修工程项目预算书及请示报告。
3、检修前15天成立检修项目部,做好检修人员的组织安排,清理准备大修用常规工器具及专用工具。
4、检修前1-5天测量记录机组相关运行数据并作好记录(机组空载及满负荷开度,满负荷运行时各轴承温度,空载及满负荷时上机架水平、垂直振动,水导轴颈处摆度,水导油盆振动,尾水真空度,顶盖压力、停机制动时间等)。
5、检修前一天召开检修动员会,进行人员分工、检修项目及安全风险交底。
二、检修安全措施(机组在热备用状态)
1、通知前池值班员打开“XX”机组压力钢管真空破坏阀“X251”,严格关闭压力钢管旁通阀“X256”,切除“XX”机组虹吸控制操作电源,并悬挂“禁止操作”标示牌。
2、打开蜗壳放空阀“ X219 ”,放空蜗壳积水,并悬挂“禁止操作”标示牌。
3、关闭闸阀坑技术供水总阀“X202”,上、下、水导各分部进水阀,主轴密封供水阀,并悬挂“禁止操作”标示牌。
4、投入调速器接力器锁定,关闭调速器总供油阀,并悬挂“禁止操作”标示牌。
5、检查制动闸确已复位,关闭制动柜进气总阀,并悬挂“禁止操作”标示牌。
三、大修过程(检修时间按28天计划,不包括特殊项目)
1、拆机阶段(6天,因不可预见问题放宽1天)
1.1第一天(上导、下导、水导三个作业组可同时进行作业) 上导拆机顺序:发电机罩子、集电环、油盆挡油盖、抽油、上导瓦、托瓦架。
下导拆机顺序:油盆挡油盖、抽油、油水管路、挡油桶解体。 水导拆机顺序:油盆挡油盖、抽油、蜗壳人孔门、脚踏板、冷却水、密封水、顶盖测压管路。
注意事项:蜗壳人孔门打开后,应测量导叶立面间隙(调速器供油阀打开,接力器应在全关位置),转轮高程(下环上端面与底环平面的相对值)。前者的测量目的是了解导叶的关闭情况,为回装导水机构时是否进行预装作判断;后者的测量目的是了解机组转动部分的高程,为回装时确定镜板高程和水轮机抗磨环间隙提供依据。应记录好上导瓦方位,托瓦架销子方位,上、下、水导油盆挡油盖方位,下导挡油桶与油盆底子的相对把合位置。
1.2第二天
顶起转子约6mm(如果闸块与制动环间隙较大,在4个闸块上垫1cm厚的铁板,防止制动闸活塞上行行程超标),然后用下机架机
械千斤顶锁住,记录顶起转子的高度值。
上导:上导油冷器、退卡环、拔镜板销子、松镜板螺丝、拔推力头、镜板吊出、搬出推力瓦、油盆清洁、油位计、取下推力头与大轴配合键。
注意事项:记录卡环与推力头的相对把合位置、2个镜板销子的方位、镜板与推力头的相对把合位置、镜板加垫情况、推力瓦方位、托盘方位。在镜板吊出前测量镜板高程(镜板上、下平面对称4个点位),为盘车降高程的数据作准备。
下导:油盆底子解体、油冷器、下导瓦、导瓦托板。
注意事项:应记录好挡油桶与油盆底子的相对位置、底子与油盆的相对位置、下导瓦的方位。
水导:水导瓦、托瓦架、抽油、油位计、挡油桶、油盆底子连接板、将油盆吊在下机架上,连接板解体,将挡油桶吊在水导轴颈上。
注意事项:应记录好水导瓦方位,托瓦架与油盆的相对位置,挡油桶与油盆底子连接板的相对位置,连接板与油盆的相对位置。
1.3第三天
上导:脚踏板、松千斤顶、上机架油水管路、吊上机架、消防水管、上挡风板、待水轮机轴解开后吊转子。
注意事项:脚踏板位置编号,记录好上机架定位销方位。
下导:拆法兰护罩、松法兰连接螺栓(留对称方向的2颗不松),待水导2道密封拆除后松法兰连接螺栓解轴、转子吊出后拆下挡风板。
注意事项:记录好挡风板连接方位、法兰定位横销方位、法兰处加垫位置及厚度、下机架机械锁定各方位高度。
水导:拆主轴密封抗磨环、主轴密封支架、检修密封座子、拔推拉杆销子、推拉杆退出、连扳、拔分半键、拐臂。
注意事项:拆主轴密封之前测量密封间隙(间隙值要减去顶起转子的高度),目的是为回装时确定机组高程提供依据;应记录好推拉杆内外销子方位;记录好抗磨环、密封支架、检修密封座子固定方位,其定位销、组合销方位;连扳、分半键、拐臂、套筒、导叶的编号要统一,确定“1”号的具体相对位置,回装时要对号入座,不能装错。
1.4第四天
上导:拆空冷器,调速器抽油。
注意事项:记录好空冷器方位。
下导:吊下机架、下导油盆底子,拆下导脚踏板及支撑。 注意事项:记录好下机架基础定位销方位,脚踏板及支撑方位 水导:吊下机架前落下油盆,待下导脚踏板及支撑拆完后吊油盆,拆控制环限位块,控制环解体、吊控制环,继续拔分半键、拐臂、套筒,拆顶盖补气管。
注意事项:应记录好控制环限位块方位及加垫厚度,妥善存放。
1.5第五天
水导:吊顶盖、吊转轮及大轴、吊导叶,然后用水冲洗水导机坑,打扫清洁。
注意事项:记录好顶盖销子方位
2、设备处理阶段(10天)
拆机阶段结束,进入设备处理阶段,根据工作情况对人员重新进行分组及随时调整,处理项目及要求如下:
2.1上、下、水导各供排水过流量检查、管道疏通,各闸阀解体检修。(闸阀芯子及轨道除锈清洗,芯子与丝杆挂板应连接可靠,盘根更换;管路疏通,过流量满足要求。)
2.2上、下、水导各油冷却器,空冷器清洗、试压。(堵塞及淤积疏通,更换密封胶垫,上导油冷器、空冷器端盖内表面除锈刷漆,试验压力为0.4MPa无渗漏。)
2.3上、下、水导瓦、推力瓦检查及修刮,背件拆卸清洗;导瓦抗重块检查,绝缘检查。(瓦面无破损、脱胎现象,瓦面高点修刮、挑花;背件绝缘垫无破损,用500V兆欧表测绝缘不低于0.5MΩ;抗重块无破损和不平整。)
2.4主轴密封抗磨环检查、车削,更换主轴密封圈及预装。(根据测得的主轴密封间隙以及抗磨板厚度,决定是否更换抗磨板,或对不平整处进行车削;对主轴密封支架进行除锈清洁,使其工作面平整光滑;对密封圈进行打磨预装,在0.1MPa水压左右能灵活地在座子内上下运动。)
2.5制动闸检查,制动器分解、清洗,更换密封圈、试压。(对闸块磨损及厚度情况进行检查,决定是否更换;制动闸试验压力为10MPa无渗漏,活塞动作灵活。)
2.6转轮、尾水锥管、底环气蚀情况检查、焊补、打磨,导叶气
蚀焊补、车削。
2.7镜板、各导轴承轴颈检查、表面抛光处理。(表面应光滑无划痕,研磨抛光后光洁度有明显提高;研磨完毕后用煤油和酒精清洗干净,然后涂上少量透平油,工作面用蜡纸贴好。)
2.8机组水过滤器清洗检修,其进出水闸阀检修。(滤水器芯子清洗,堵塞污物清除,闸阀芯子及丝杆检查处理,盘根更换。)
2.9机组各部件除锈刷漆(机坑里衬、蜗壳、顶盖非把合面、控制环、套筒、拐臂、连扳、水导油盆)
2.10上、下、水导油盆清洁,推力瓦抗重螺栓检查,各导轴承抗重螺栓检查。(用煤油进行清洗,回装时再用面粉团粘,注意不要留有铁屑或其它硬杂质;抗重螺栓丝牙无损伤,转动灵活,球面无损伤,固定套无松动及焊缝破裂;推力座子用500V兆欧表测绝缘不低于0.5MΩ。)
2.11润滑油质过滤。(先用压力滤油机过滤,直到滤纸变得清洁;再用真空滤油机过滤水分,时间至少4天,每天过滤时间不低于15小时,有条件时进行取油样化验。)
2.12导水机构检查,根据拆机前测量的导叶间隙确定是否进行导水机构预装。(导叶套筒抗磨环根据磨损情况决定是否更换;连扳尼龙套,控制环立面、端面抗磨块,根据配合及磨损情况决定是否更换;调整导叶立面间隙,根据间隙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进行焊补或重新铰孔配分半键,调整后导叶平均间隙应<0.1mm。)
2.13发电机定子、转子清洗检查及电气预防性试验,喷高压绝缘
磁漆。(对转子磁极键及连接情况进行检查,应无松动,引出线绝缘无破损,固定块无松动,制动环清洁及固定螺栓检查无松动;定、转子线圈绝缘层外观检查无破损,定子槽楔无松动;用专用清洗剂对定、转子进行清洗后喷高压绝缘磁漆;定、转子预防性试验按照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中要求执行。)
2.14各部螺栓清洗检查,销子处理。(用煤油清洗锈蚀螺栓,损坏遗失螺栓补充,归类摆放;销子锈蚀清洗打磨,拉拔时被焊接部位处理,拉拔孔丝牙损坏处理。)
2.15各部密封条准备(底环、顶盖、检修密封座子、水导油盆过渡板、油盆盖子、下导油盆底子、上导油盆盖子等)
2.16特殊项目处理(略)
3、回装阶段(盘车前的准备)3天
3.1第一天
安装导叶、吊入转轮、顶盖、安装导叶套筒、吊入控制环进行组装就位、水导油盆及托瓦架;调速器充油建压。
注意事项:吊入前应将转轮的上下止漏环、顶盖止口及把合面打整干净,不能有高点;顶盖的紧固螺栓应打紧,把合面用5丝的塞尺应插不进;控制环限位块的间隙调整在0.7-1mm。
3.2第二天
上导:安装空冷器,空冷器进出水管路连接。
下导:安装脚踏板、下挡风板,安装下机架,制动器管路连接。水导 ;安装推拉杆、拐臂、分半键,调整导叶端面间隙,导叶
连板安装,顶盖补气管安装。
注意事项:导叶端面间隙按上6下4比例进行调整。
3.3第三天
将推力头清扫干净后进行烘烤约6-7个小时;调整下机架机械锁定高度与吊转子之后一致,清扫下法兰面(清扫完毕后用白布遮住);清扫上法兰面,特别是止口边缘及底面不能有高点,吊入转子就位;安装上挡风板、消防水管;吊上机架就位,紧固螺栓焊接锁块;调整四个千斤顶受力,焊接防松锁块;安装上导冷却水管及油管路;安装脚踏板;降镜板高程约2mm,用4块瓦粗调镜板水平(用框式水平仪或合像水平仪调整);安装推力头配合键,热套推力头。
注意事项:推力头套入前应将轴颈清扫干净,抹上一层二硫化钼,推力头套入后上好卡环,用千斤顶和专用工装将推力头顶起,使其自然冷却配合良好,卡环与推力头和大轴的把合面应配合良好(用0.03mm的塞尺应插不进),推力头刚套入不能连接镜板,防止镜板受热变形,待推力头冷却后才能连接,连接时应注意方位。
4、盘车阶段(4天)
4.1盘推力瓦水平
连接好镜板,使之与推力头配合良好;在八块推力瓦上抹上化猪油,然后落下转子,将其它未受力的四块推力瓦升至贴到镜板,开始盘车。水平盘好后,推力瓦抗重螺栓用锁块锁住,防止盘车过程中水平发生变化。相对水平值相差不超过0.01mm为合格。
4.2单盘发电机摆度
4.2.1根据下导相对摆度值及方位计算镜板与推力头之间的刮垫方位及刮垫量。
4.2.2计算公式为:刮垫处直径×该点相对摆度/2倍上下测点间距离=该点刮垫数量;经计算,1#、2#机的下导相对摆度为0.067mm时,镜板处刮垫量为0.01mm,3#、4#机的下导相对摆度为0.064mm时,镜板处刮垫量为0.01mm。
4.2.3我厂机组相关盘车数据:
1#、2#机:镜板直径800mm 法兰直径635mm 上导至下导距离2670mm 法兰至水导距离2250mm 上导至法兰距离3913mm 上导至水导距离6163mm
3#、4#机:镜板直径880mm 法兰直径635mm 上导至下导距离2810mm 法兰至水导距离2261mm 上导至法兰距离3760mm 上导至水导距离6021mm
4.2.4盘车数据的相对摆度值应小于0.02mm/米(即0.053mm或0.056mm)。
4.3联轴盘水轮机摆度
4.3.1盘车过程中法兰处加垫时应将垫子垫过“消气槽”至止口处,受力才好,水导处的摆度才真实,最好是仿照法兰实际现状尺寸剪垫子(绘制一个与实际大小相符的法兰平面图),垫垫子时注意从大到小的过渡。
4.3.2计算公式为:刮垫处直径×该点相对摆度/2倍上下测点间距离=该点刮垫数量,经计算,1#、2#机的水导相对摆度为0.071mm
时,法兰处刮垫量为0.01mm,3#、4#机的水导相对摆度为0.07mm时,法兰处刮垫量为0.01mm。
4.3.3水导处盘车数据的相对摆度值应小于0.03mm/米。(即0.18mm)。
5、打受力定中心(1天)
5.1盘车摆度合格后,将盘车点停到推力瓦的正上方,将机组中心大至移到位,拆除推力瓦抗重螺栓锁块,在水导处盘车点上依次架4块百分表监视摆度,用行车大钩在推力头上架1块百分表监视转子上升高程,开始打受力,直至转子高程升到经计算测量后的目标位置,且水导处4块百分表的读数回到零(架表前的归零位置,注意表的大数要回到原数值)。
5.2打受力结束后,最好再复查一次推力瓦水平,如果较之前有较大变化,必须进行调整。一切妥当后将盘车点推到下导瓦的正中心上,便于计算调整瓦隙。锁好推力瓦抗重螺栓锁块,顶起转子,将推力瓦抽出进行破点和打扫清洁,破点结束后将推力瓦归位,落下转子。
5.3进行精确推中心,用塞尺在转轮下止漏环对称四方插间隙,不均匀值不超过0.1mm。
5.4中心推好后,在水导处、下导处分别架2块百分表,先用下导瓦通过顶瓦螺栓将轴颈固定(注意瓦的背件边缘侧要沿运行方向靠在抗重螺栓上),下导瓦全部固定完毕后,水导和下导的百分表都要归零;同时调整好推力瓦限位块(下端间隙为0.7-1mm)后,安装好上导油冷器并试压不漏水,待下导瓦固定好后,回装上导托瓦架及上
导瓦,再在上导轴颈处架2块百分表,用上导瓦将轴颈固定(注意瓦的背件边缘侧要沿运行方向靠在抗重螺栓上),固定完毕,水导和上导的百分表都要归零;转轮处可以不用塞斜子块,因为容易掉。
6、全面回装(4天)
6.1第一天
水导:回装检修密封、主轴密封及抗磨板,连接检修密封气管及主轴密封水管;(注意:主轴密封圈的开口方向应与水轮机旋转方向相适应)
下导:调整瓦隙;
上导:调整瓦隙。
6.2第二天
水导:组合油盆底子、试漏,油盆固定,安装托瓦架;
下导:组合油盆底子,上油冷器及冷却水管,试水试压。
6.3第三天
水导调整瓦隙,调整完毕后在水导处架2块百分表,松开下导、上导的顶瓦螺栓,观察水导处百分表是否归零,如果数值相差较大,说明抱瓦间隙不真实准确,必须找原因重新调整;各部导轴承间隙调整完毕,装测温电阻、加油、装油盆盖子、集电环、发电机机罩等;水轮机法兰连接螺栓、下机架固定螺栓焊防松锁块;封蜗壳人孔门。
6.4第四天
6.4.1拆除安全措施
6.4.2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