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延安时期党内民主运行的突出特点与经验启示
作者:肖纯柏
来源:《理论导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延安时期党内民主运行的突出特点是注重平等协商,广泛征求意见;民主氛围浓厚,党内经常争论;坚持集体领导,投票作出决议;强调“四个服从”,坚持“四个尊重”。这启示我们,新时期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正确处理党内民主与集中统一的关系,把党内民主贯穿于领导机构的产生、领导权力的授受和决策监督的全过程;正确处理领袖作用与集体智慧的关系,坚持集体成员平等讨论、防止出现特殊党员和个人决定重大问题;正确处理民主素养与制度运行的关系,通过培养先进的民主文化,提高民主集中制的执行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集中统一;“四个服从”;“四个尊重”;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5-0041-0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辉煌时期之一。邓小平同志对此曾有一个很好的概括:“从遵义会议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直比较注意实行集体领导,实行党内民主,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1]330回顾和总结延安时期党内民主的实践情况和运行特点,对于新形势下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延安时期党内民主运行的突出特点
1.注重平等协商,广泛征求意见。延安时期党内民主实践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学把握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党内民主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1944年7月28日,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代表中央向主政一方的各根据地一把手李先念、饶漱石、罗荣桓、黄敬、邓小平、程子华、林枫等发出征询电,一共问了十个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各地情况,作出科学决策。这十个问题都以商量的口吻和诚恳征求意见的态度来表述。[2]各根据地负责人接到电报后陆续作出答复。毛泽东仔细吸收了各地答复的意见,然后把这些内容写进《一九四五年的任务》一文中,并在1944年12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二次会议上作了报告。后来毛泽东从中选择一些典型材料转发各地参考,这种平等协商、上下沟通的民主决策方式,极大地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1946年针对土地问题,中央反复征求各中央局的意见,并多次与地方协商。中央以商榷的态度提出:“我们所提的这些问题和办法只供你们参考,不要下达,请你们对每条都加考虑,提出具体意见,速电报告。特别要考虑的是:如果我们目前宣布这样法令,对当前正在发展的群众运动有否阻碍?地主多留地和用公债征购及农民出一部分地价等办法,农民是否赞成,有无损伤农民的基本利益?现在由政府宣布土地法令,是否已到时机?这样的法令其有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延安时期党内民主运行的突出特点与经验启示
作者:肖纯柏
来源:《理论导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延安时期党内民主运行的突出特点是注重平等协商,广泛征求意见;民主氛围浓厚,党内经常争论;坚持集体领导,投票作出决议;强调“四个服从”,坚持“四个尊重”。这启示我们,新时期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正确处理党内民主与集中统一的关系,把党内民主贯穿于领导机构的产生、领导权力的授受和决策监督的全过程;正确处理领袖作用与集体智慧的关系,坚持集体成员平等讨论、防止出现特殊党员和个人决定重大问题;正确处理民主素养与制度运行的关系,通过培养先进的民主文化,提高民主集中制的执行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集中统一;“四个服从”;“四个尊重”;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5-0041-0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辉煌时期之一。邓小平同志对此曾有一个很好的概括:“从遵义会议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直比较注意实行集体领导,实行党内民主,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1]330回顾和总结延安时期党内民主的实践情况和运行特点,对于新形势下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延安时期党内民主运行的突出特点
1.注重平等协商,广泛征求意见。延安时期党内民主实践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学把握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党内民主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1944年7月28日,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代表中央向主政一方的各根据地一把手李先念、饶漱石、罗荣桓、黄敬、邓小平、程子华、林枫等发出征询电,一共问了十个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各地情况,作出科学决策。这十个问题都以商量的口吻和诚恳征求意见的态度来表述。[2]各根据地负责人接到电报后陆续作出答复。毛泽东仔细吸收了各地答复的意见,然后把这些内容写进《一九四五年的任务》一文中,并在1944年12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二次会议上作了报告。后来毛泽东从中选择一些典型材料转发各地参考,这种平等协商、上下沟通的民主决策方式,极大地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1946年针对土地问题,中央反复征求各中央局的意见,并多次与地方协商。中央以商榷的态度提出:“我们所提的这些问题和办法只供你们参考,不要下达,请你们对每条都加考虑,提出具体意见,速电报告。特别要考虑的是:如果我们目前宣布这样法令,对当前正在发展的群众运动有否阻碍?地主多留地和用公债征购及农民出一部分地价等办法,农民是否赞成,有无损伤农民的基本利益?现在由政府宣布土地法令,是否已到时机?这样的法令其有效